初二数学上册题
㈠ 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
像这种问题不太好发啊。
我也在上初二,帮你找了几题:
1.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
A.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 B.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
C.买同样的作业本所要的钱数和作业本的数量;D.人的体重与身高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
A.y=4x+1 B.y=2x2 C.y=- x D.y=
3.下列说法中不成立的是( )
A.在y=3x-1中y+1与x成正比例; B.在y=- 中y与x成正比例
C.在y=2(x+1)中y与x+1成正比例; D.在y=x+3中y与x成正比例
4.若函数y=(2m+6)x2+(1-m)x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
A.m=-3 B.m=1 C.m=3 D.m>-3
5.已知(x1,y1)和(x2,y2)是直线y=-3x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 B.y1<y2 C.y1=y2 D.以上都有可能
☆我能填
6.形如___________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7.若x、y是变量,且函数y=(k+1)xk2是正比例函数,则k=_________.
8.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依次经过第________象限,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_________.
9.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6,则y=9时x=________.
☆我能答
10.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是x的正比例函数?
(1)电报收费标准是每个字0.1元,电报费y(元)与字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
(2)地面气温是28℃,如果每升高1km,气温下降5℃,则气温x(℃)与高度y(km)的关系;
(3)圆面积y(cm2)与半径x(cm)的关系.
探究园
11.在函数y=-3x的图象上取一点P,过P点作PA⊥x轴,已知P点的横坐标为-2,求△POA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
答案:
1.C 2.C 3.D 4.A 5.B 6.y=kx(k是常数,k≠0)
7.+1 8.三、一;增大 9.-3
10.①y=0.1x,y是x的正比例函数;
②y=28-5x,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③y= x2,y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
11.6.
㈡ 初二上册数学应用题要15题,并含答案
1、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
9x=4500
x=500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500个
4、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平均成绩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绩是83分
6、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平均每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组32人
8、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9、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树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树有12棵
10、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11、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女儿今年x岁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儿今年8岁
13、一辆时速是50千米的汽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追上2小时前开出的一辆时速为40千米汽车?
需要x时间
50x=40x+80
10x=80
x=8
需要8时间
14、小东到水果店买了3千克的苹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苹果比1千克梨贵0.5元,苹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苹果x
3x+2(x-0.5)=15
5x=16
x=3.2
苹果:3.2
梨:2.7
1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时到达中点。甲几小时到达中点?
甲x小时到达中点
50x=40(x+1)
10x=40
x=4
甲4小时到达中点
1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如果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那么4小时后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时,求乙的速度。
乙的速度x
2(x+15)+4x=60
2x+30+4x=60
6x=30
x=5
乙的速度5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还多3米。问原来两根绳子各长几米?
原来两根绳子各长x米
3(x-15)+3=x
3x-45+3=x
2x=42
x=21
原来两根绳子各长21米
18.某校买来7只篮球和10只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只篮球与三只足球价钱相等,问每只篮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每只篮球x
7x+10x/3=248
21x+10x=744
31x=744
x=24
每只篮球:24
每只足球:8
19.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还要运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还要运7次才能完
20、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21、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x个
9x+908=5408
9x=4500
x=500
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500个
22、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时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时行40千米
23、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平均成绩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绩是83分
24、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25、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平均每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组32人
26、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27、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树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树有12棵
28、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29、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儿童衣服用布1.5米
30、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女儿今年x岁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儿今年8岁
㈢ 50道初二上册数学题
7.(2008资阳市) 已知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 + b)x2 + 2cx + (a + b)=0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A
13. (2008扬州市)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5=0的两根中有且仅有一根在0和1之间(不含0和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3 B、a>3 C、a<-3 D、a>-3
答案:B
9.(2008 台湾)关于方程式49x2-98x-1=0的解,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 无解 (B) 有两正根 (C)有两负根 (D) 有一正根及一负根
答案:D
2.(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已知反比例函数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关于x的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正根 B.有两个负根 C.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 D.没有实数根
答案:C
1.(2008山东威海)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9. 、(2008湖北荆州)关于X的方程 两实根之和为m,且满足 ,关于y的不等于组 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除用定义外,还有几种方法,它们分别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cm,5cm,经过适当的剪切.可以将这个直角三角形不重不漏地拼成一个正方形,请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cm )
2.小明和小芬在解答"先化简,再求值:a+根号下1-2a+a的平方,其中a=9,两人得出不同的答案.小明解答:原式=a+根号下(1-a)的平方=a+(1-a)=1.小芬解答:原式=a+根号下(1-a)的平方=a+a-1=2a-1=2*9-1=17
(1).谁的解答是错误的
(2).错误的解答是未能正确地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什么?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等于斜边上的中线 证明
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另一边的一半 证明
1.已知2a-1平方根为 + - 3 ,3a+b-1的算数平方根为4,求a+2b的平方根。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8倍,它的棱长是原来的多少倍?体积变为原来的27倍呢?体积变为原来的1000倍呢?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若0.00000526的三次根号=0.01739,x的三次根号=17.39,-5.26的三次根号=y,求x和y的值。
1.小华要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摸到红球的概率等于 3分之1 。但妈妈要他的设计按如下要求:(1)至少有四种颜色球(2)至少有一个黄球 (3)体现游戏的公平性。
小华应该怎样设计呢?
2.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八间教室,进出这栋楼共有四道门,其中两道大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事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可以通过800名学生。
(1)分别求出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一道侧门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请问:建造的这四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
㈣ 初二上册数学题(附答案)
1、 化肥厂在一星期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化肥250吨,后4天共生产化肥1126吨,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修一条渠,第一天修3小时,平均每小时修4.5千米;第二天修5小时,平均每小时修5.3千米,这两天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平均每小时修多少千米?
3、 三个小组采集树种,第一小组10人,一天采集树种180千克;第二小组12人,一天采集树种240千克;第三小组13人,一天采集树种280千克.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4、 张红前三次数学测验平均成绩是92分,第四次得了96分.他四次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5、 下面是某小学五(1)中队第一小队向灾区捐款的情况统计表,请你算出平均每人捐多少元?
捐款金额(元) 3 5 8 10
人数 1 4 3 4
6、 兴华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一、二班的平均人数是55人,二、三班的平均人数是56人,一、三班的平均人数是52人,问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7、 15个同学分连环画,平均每人分到7本,后又来了若干个同学,大家重新分配,平均每人分到5本,问又来了几名同学?
8、甲、乙两地相距161千米。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3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 爸爸、妈妈的平均年龄是36.5岁,儿子的年龄是11岁,再过3年,他们三人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10、 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
11、 韩磊期末考试语文、外语、思想品德和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2分,他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
12、 五年级5个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其中4人的平均成绩是65分,加上李明的分数后,平均成绩就是70分,李明得了多少分?
13、李华期末考试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社会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思想品德、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1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4分,思想品德、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6分,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李华这五科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14.有7个数,其平均数是32,前四个数平均数是29,后4个数平均数是33。问第4个数是多少?
15.五个裁判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单独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求最高分与最低分多少?
16.有四桶汽油,每次取其中的三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桶的重量。用这种方法算了四次,分别得出四个千克数:86,92,100,106。求原来四桶汽油的平均重量是多少千克?
17.有五个数,每次取其中四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样方法计算了五次,分别得到以下五个数:24,27,29,32,38。求原来五数中最小的数?
18.某学生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常识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5分,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求该生五科的成绩各是多少?
19.一个小组学生12个人,一次数学测验时小军请病假,11个人平均分是85分,小军补考成绩比12个人的平均分还高5。5分。问,小军考了多少分?
20.小华离家到县城去上学,他以每分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后,发觉按这个速度走下去,比原计划要迟到8分,于是他加快速度每分多走10米,结果以学校时还有5分。问,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1.早晨8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驶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比原计划要迟到1小时,于是便以每小时50千米速度行驶,结果比原计划要早到1小时。问,这辆汽车原计划用多少时间?
22.中学生A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从学校步行到20。4千米远的军训地报到,半小时后一位军官从军训地出发去迎接A,军官每小时比A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后,中学生B从学校骑车去军训地,结果3人在途中恰好同时会合。求中学生B的骑车速度多少?
23、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24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26朵。已知丁做了28朵,求甲做了多少朵?
24、有三个数。甲、乙的平均数是21.5,乙、丙的平均数是22.5,甲、丙的平均数是16。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25、某校八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所得的平均分是87.5分,其中A同学得86分。如果A同学只得74分,那么他们的平均分就降低了多少分?
26、7个自然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成一排,求得它们的平均数是46。已知前3个数是30,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54,求第三个数是多少?
27、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时每小时行驶45千米,从乙地返回甲地时,由于上坡较多平均每小时行驶36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
28、两块菜地共创收14000元,平均每公顷收入1750元。已知第一块菜地每公顷收入2500元,比第二块菜地每公顷多收1000元。这两块菜地各有多少公顷?
㈤ 初二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越多越好
1、重量相同的两种商品,分别价值900元和1500元,已知第一种商品每千克的价值比第二种少300元,分别求这两种商品每千克的价值。
2、某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走全长480Km的高速公路,从乙地到甲地走全长600Km的普通公路。又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45Km,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乙地到甲地所需时间的一半,求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要的时间。
3、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A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先走,40分钟后,B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已知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4、一台甲型拖拉机4天耕完一块地的一半,加一台乙型拖拉机,两台合耕,1天耕完这块地的另一半。乙型拖拉机单独耕这块地需要几天?
5、A做90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和B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又知每小时A、B两人共做35个机器零件。求A、B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6、某甲有25元,这些钱是甲、乙两人总数的20%。乙有多少钱?
7、某甲有钱400元,某乙有钱150元,若乙将一部分钱给甲,此时乙的钱是甲的钱的10%,问乙应把多少钱给甲?
8、我部队到某桥头狙击敌人,出发时敌人离桥头24千米,我部队离桥头30千米,我部队急行军速度是敌人的1.5倍,结果比敌人提前48分钟到达,求我部队的速度。
9、轮船顺水航行80千米所需要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0、某中学到离学校15千米的某地旅游,先遣队和大队同时出发,行进速度是大队的1.2倍,以便提前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做准备工作。求先遣队和大队的速度各是多少?
11、某人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33个零件,已知现在加工3300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和原计划加工2310个零件的时间相同,问现在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12、我军某部由驻地到距离30千米的地方去执行任务,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急行军速度必需是原计划的1.5倍,才能按要求提前2小时到达,求急行军的速度。
13、某商厦进货员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厦又用17.6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都是58元,最后剩下的150件按八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赢利多少元。
14、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枝以上,(不包括300枝),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枝以下,(包括300枝)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店购买铅笔,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枝,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0元,如果购买60枝,那么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
(1) 这个八年级的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
(2) 若按批发价购买6枝与按零售价购买5枝的款相同,那么这个学校八年级学生有多少人?
15、某项紧急工程,由于乙没有到达,只好由甲先开工,6小时后完成一半,乙到来后俩人同时进行,1小时完成了后一半,如果设乙单独x小时可以完成后一半任务,那么x应满足的方程是什么?
16、走完全长3000米的道路,如果速度增加25%,可提前30分到达,那么速度应达到多少?
17、对甲乙两班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检查,结果甲班有48人合格,乙班有45人合格,甲班的合格率比乙班高5%,求甲班的合格率?
18、某种商品价格,每千克上涨1/3,上回用了15元,而这次则是30元,已知这次比上回多买5千克,求这次的价格。
19、小明和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他们先用15元买了一种科普书,又用15元买了一种文学书,科普书的价格比文学书的价格高出一半,因此他们买的文学书比科普书多一本,这种科普和文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20、甲种原料和乙种原料的单价比是2:3,将价值2000元的甲种原料有价值1000元的乙混合后,单价为9元,求甲的单价。
21、某商品每件售价15元,可获利25%,求这种商品的成本价。
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