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二数学视频
⑴ 高中必修二数学
空间几何体当然要学,体积表面积都是很重要的,三视图的直观图和原图都需要掌握。
网上网络
⑶ 求黄冈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二的所有教学视频
我去,你说的 这个视频很少有免费的,是很值钱的,不是几个经验值就可以搞定的,孩纸
⑷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 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 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 ,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 ( )直线两点 ,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 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即 与 轴、 轴的截距分别为 .
⑤一般式: (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 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 (b为常数); 平行于y轴的直线: (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 (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 ( 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 ,直线过定点 ;
(ⅱ)过两条直线 ,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 为参数),其中直线 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 , 时,
;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 方程组有无数解 与 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 到直线 的距离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二、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 ,圆心 ,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半径为
当 时,表示一个点; 当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 ,圆 ,圆心 到l的距离为 ,则有 ; ;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 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 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 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 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 时,两圆内含; 当 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三、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
⑸ 请问谁有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数学视频的资源借我用下呗,谢谢了!
其实地毯的面积确实少了,少的部分在完成后的地毯的对角线上。那并不是对角线,是以裁切点为中心的一段折线,只不过是由于地毯被缝上了看不出来。 原图中三角形直角边长比是5: 13, 完成图中大三角形的直角边长比是8: 21, 两个比例不一样,故“对角线”是接近半角的一段折线。所以,那0.01平方米的地毯被缝在了“对角线”里。
⑹ 高中必修二数学
解:1.5π
如图,△ABC绕直线BC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为圆锥CAD减去一个小圆锥BDA,且两圆锥同底,AD⊥CD,∵在△ABD中,∠ABD=60º,AB=2,∴AD=√3,BD=1,CD=2.5
V大圆锥=1/3*π*AD²*CD=2.5π
V小圆锥=1/3*π*AD²*BD=π
V几何体=V大圆锥-V小圆锥=2.5π-π=1.5π。
⑺ 高中数学必修二。
设A点关于Y=X-1的对称点为P(x1,y1)
则AP两点所在的直线垂直于Y
AP直线的斜率K=-1
①K=y1-2/x1-(-1)=-1
且AP的中点必在直线L上
中点M的坐标(x1-(-1)/2,y1-2/2)
M带入Y=X-1中
②y2-2/2=x1-(-1)/2-1
合并①②解得x1,y1
⑻ 高中数学必修二
因为AB与l在同一平面且不平行,故必然相交.
(1)当C不在l上时,l与平面ABC相交
(2)当C在l上时,在直线l在平面ABC内.
⑼ 高中必修二的数学怎么学
第一,上课之前心平静下来,做好上课准备。第二,上课务必紧跟老师思路,以听懂为主,将老师讲的重点习题题目抄下来,课下之后整理笔记。第三,每次考试前要做好提前复习工作,主要以课本、错题本、笔记本为主,争取不在一个问题上错误2次,做好考试后的错题改正。第四,多练习,多问老师同学不懂之处。
如果家中没有人能督促辅导自己学习,请务必请家教!!!
⑽ 高中数学必修二
1.结合.∵|AB|=5,当l
1
⊥AB,l
2
⊥AB时,d
max
=5.又l
1
∥l
2
,∴0<d≤5.
答案:(0,5).
2.:A点关于x轴对称点为A'(-3,-4)
∵D(-1,6)
∴D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D'(1,6)
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
A'D'方程 即y-6/-4-6=x-1/-3-1
即5x-2y+7=0
直线5x-2y+7=0 与x轴交点就是B(-7/5,0)
直线5x-2y+7=0与y轴交点就是C(0,7/2)
∵入射线AB与直线B关于x轴对称
∴直线AB的方程为5x+2y+7=0
直线BC的方程是
5x-2y+7=0
∵直线CD与直线C关于y轴对称
又∵直线C方程是5x-2y+7=0
∴直线CD的方程是5x+2y-7=0
3.先画图。
解:因为弦长|AB|=2【根号(r^2-d^2)】
所以要使弦最短,则d应取最大,即圆心O(4,1)与P的连线,d^2=2
所以|AB|=2【根号3】
【你随便画2条过P的弦,根据三角形的斜边比直角边长,你会发现OP为最大值!】
4.
首先AB之间距离=2
当a=1时,即与AB垂直的直线正好平分AB时,此时符合条件的直线只有3条,所以此时的a最大
所以a<1
又a=0时,说明所求直线与AB重合,此时符合条件的直线只有1条,所以a>0
所以范围是0<a<15.1)当L1,L2垂直的时候有外接圆
所以它们斜率相乘等于1,L1的斜率为-1/3,所以L2的斜率为-3,所以K=-1
(2)求原点到直线L1的距离得根号5
在根据直角三角形得边长是2倍的根号15/3
所以面积是5*根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