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文试卷
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
『贰』 幼儿园小班期中考试语文怎么出题
幼儿园小班一般没有写字的课程的,不会拿笔写字怎么做试卷呢?幼儿园小班没有语文期末考试,中班也不会有。
『叁』 小学语文试卷结构包括哪些
小学语文一般会考中学的语文知识,比如说作品的作者、补充诗词
看看这份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6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下面拼音下写出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bēi gōng shéyǐng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
背弓射影声情并茂
C、ōmóu shàn biàn D、jīng yùliáng yán
多 谋 善 辩 金 玉 良 言
3、下面的句子的朗读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4、下面句子的朗读重音表示“别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的意思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的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尝咀嚼则用心B、尝品味则悉心
C、读咀嚼却用心D、读品味却恶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琳琅满目
8、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是()
A、绚丽的朝阳放射出灿烂的万道光芒。
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
D、春天是播种的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的秋天最理想。
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1)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的。
(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2)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按原文填空、默写。
1、春风吹,春风吹,吹柳树,吹桃花。
春风吹、春风吹,吹燕子,吹青蛙。(《春风吹》)(2分)
2、荷叶的,像一个个。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有的才展开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露出。有的还是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4分)
3、默写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4分)
三、阅读(30分)
生命的掌声
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沉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上演讲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演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他就一直点着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长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英子很有礼貌地向老师深鞠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在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那一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这才明白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采?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本文的主人公英子曾经是一个性格、的残疾姑娘,她早来迟走,是因为“ ”。那次演讲后,她变得 、 了。(5分)
2、“英子的眼圈儿红了”,是因为;“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6分)
3、对英子来说,为什么那是“生命的掌声”?(5分)
4、“其实,人都需要掌声的。”那句话中的“掌声”指什么?(4分)
5、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与启发。(10分)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 ,培养爱
『肆』 语文试卷反思200字
反思这来次语文考试中成绩自很是不理想,我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有很多问题存在,我自觉地认为上课不够,认真老师讲课,老师我没有做好笔记,也没有画出重点词语,平时作业上错的题目也没有认真的去解释,所以以后要努力改正,这一点在考试时看题不认真有些会的题,也做错了很不应该,要争取这次作文分,平时我没有积累好词好句,也没有看好作文书不能把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上作文水平不高,在家会多看一些作文书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编辑于 2020-10-11
查看全部4个回答
初一孩子成差怎么_家长必看
值得一看的初一相关信息推荐
初一孩子成绩差怎么,为什么不管怎么补孩子成绩就是上不去,补课不如补方法,这位妈妈只用一招,孩子成绩竟然,从年级倒数跃居前十
温州市天鹤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伍』 语文试卷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胸有诗书气自宏,一笔好字闯天下。请将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里。(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3分)[2]
学 如 逆 水 行 舟 , 不 进 则 退 。
2.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我们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进行电脑录入。下面都是一些常用词,请你给其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在横线上。(做对4个可得满分)(2分)[3]
骸( )骨 虐( )杀 缥缈( )
孪( )生 泯( )灭 枯涸( )
3.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4分)[3.5]
酝niàng xiá窄 遗hàn jí取 抖sǒu màn不经心 hài人听闻 近在zhǐ尺
4.请你写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出现的两个成语。(2分)[3]
① ②
5、在我们已经学完的《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中,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写出一位即可):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他还写了童话(写出一部即可): 。(2分)[3]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句子。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2分)[4]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5个小题默写。(不能多选)(5分)[3]
(1)请你写出两句中国古代诗人描写春天景色的名句:(2分)
①
②
(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西江月》中,能反映丰收的大好时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龟虽寿》中抒发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来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 ,
。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无限关切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读书很注意学与思结合,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教导弟子 , 。(用《论语十则》中的原文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8.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1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③尊君在不 ( ) ④相委而去 ( )
⑤下车引之 ( ) ⑥元方入门不顾 (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何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22题。
(一)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13.这个语段阐释了什么事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语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个语段突出的特点是用了引用谚语的说明方法,说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谚语。(2分)
应填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二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一阵之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向那里开始动手。
在清理挖掘时,不断在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拦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着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在第38小时,他忽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8、父亲赶到学校时,“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父亲请求帮助时,为什么人们都“摇头叹息”,没人帮他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填空。(4分)
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______,儿子对父亲的__。
21、文中画线句子对描写父亲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那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两句话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3.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请围绕“礼物”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内。
『陆』 小学语文试卷
燕子的尾巴可以用来把握方向,壁虎的尾巴可以用来自救,马的尾巴可以用来赶苍蝇,兔子的尾巴用来安全落地。
『柒』 语文的试卷怎么写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 2 )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 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 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 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 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38058.htm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 16、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 2 )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 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 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 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 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38058.htm
『捌』 语文试卷答案
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像星星般闪烁着飞来飞去,青蛙呱呱地唱着歌曲,风轻轻吹拂着柳叶,柳叶摇曳着翩翩起舞
男孩扶起了同伴(主干……)
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还会这么湿吗?
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问我这几天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这次比赛的结果,无一同学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