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学
Ⅰ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有什么区别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文学史(文学史主要分为现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这些这要是研究一些汉语的语法还有文字的发展
修饰手法等等)写作(写作课主要就是怎么写作了)
汉语言文学既学语言又学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主要是研究汉语文字的
比如文字的发展例如
最开始的甲骨文
象形文字…还有一些文字的书写方法
例如隶书
楷体啊什么的……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并且就是在昆明的本科学校,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不是很专业哈
不过我有一个小建议
我觉得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没有必要
除非你真的很喜欢学术研究
那些长篇累牍的学术论文我真的有些不喜欢!
这全是个人看法
希望不会影响到你
Ⅱ 汉语言文字是什么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类的研究生专业,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回现状及其内答在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它的起源,它的兴盛与发展,也就是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
现代汉语建立于古代汉语的基础之上,又是当代中国人思维、交流和表达的主要工具,因此,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的构成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也是本学科的重要内容。
(2)汉语文字学扩展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的任务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语言文字学
Ⅲ 对外汉语文字学怎么学
文字学确实很吃力,我也深有体会。
文字学就是学文字啊,教材上目录就是内容。
学习中要有耐心,培养兴趣,看看起源那部分还是挺好玩的。
目的,对于对外汉语来讲,偏向应用性,可以激起外国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汉字的起源等等来促进教学效果。
考高分这个嘛,应该是好好听课,因为老师的考试内容是在课堂上有所体现的,另外就是研究教材。参考书还是要参照老师意见,毕竟考试题目是老师来出。
Ⅳ 汉语文字学的结语
近代学者对文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比较多。研究的资料包括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以及玺印、竹简、木简、绢帛、石刻等所有的古文字和唐宋元明书籍中的俗体简字,研究内容之广泛为前所未有。而且不单纯局限于识字,由识字进而涉及语词文句的意义和语法结构。有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更由文字以考证古史和古代的社会文化。研究的方法特别重视分辨材料时代的早晚。例如甲骨卜辞要作断代的研究,铜器铭文分西周和春秋战国来诠释。多数学者能破除六书旧说,根据古器物上的文字探求古人造字的原则和字形结构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形体上考索字的本义跟引申义的关系。因此文字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语言文字学家又从事整理汉字和简化汉字的工作,以促进汉字规范化,使汉字更好地为记录汉语服务。所有这些都是近代的新成就。
Ⅳ 考研--请问考研中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有什么区别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区别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内容不同。
汉语言文学学习: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古典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民间文学、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
汉语言文字学学习: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语用学、文字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二、培养目标不同。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字学培养对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的构成规律的领悟能力。
三、研究方向不同。
汉语言文学: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
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两个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大致相同。
汉语言文学的就业方向是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师。
汉语言文字学毕业生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Ⅵ 有谁知道“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呢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概况: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古老的专业,由于历年高考考生报考人数过多,社会需求趋于饱和,造成就业困难。汉语言文学专业除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还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
Ⅶ 汉语文字学的参考书目
许慎:《说文解字》(清代孙星衍刻《平津馆丛书》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中华书局影印一篆一行本)。 徐中舒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1。 唐兰:《中国文字学》,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齐鲁书社,济南,1981。
Ⅷ 汉语文字学的介绍
汉语文字学,研究汉字形体以及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Ⅸ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有什么区别
差的多了去了!!!!!
要我说汉语言文学根本就是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字学根本就是科学!!!
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都会互通的课,但是汉语言文学以文学课程为主,古今中外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以语言学为主,研究文字结构、语法等。
再通俗一点:汉语言文学考试没啥标准答案,汉语言文字学有标准答案。。。
Ⅹ 汉语文字学看啥
一脸懵逼的我找到了两个版本………
----------------------------------
网络知道:
汉语言文学具体买 什么 书
将军铴HT9le
发布于2014-08-30 08:36最佳答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 050105(本科) 050114 (专科)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层次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必考 选考 专科段 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专科段必考课11门,选考课任选1门总计68学分以上。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3 00529 文学概论(一) 7 4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 5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5 6 0053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6 7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6 8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6 90 00535 现代汉语 7 10 00536 古代汉语 8 11 00506 写作(一) 7 1 00024 普通逻辑 4 2 00429 教育学(一) 4 3 00031 心理学 4 4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实践2学分 5 00012 英语(一) 7 本科段 1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本科段必考课9门,选考课任选2门,总计66学分以上。专科段与本科段累计134学分以上。 13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14 00037 美学 6 15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16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17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18 00540 外国文学史 6 19 00541 语言学概论 6 20 00015 英语(二) 14 6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7 00812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8 00813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4 9 00815 西方文论选读 4 10 00816 文艺心理学 5 11 00817 中国语言学专书研究 4 必做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二、说明 考生可不考本科段的英语(二)课程,但必须加考3门选考课,其学分不少于14学分。 三、学习书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刘瑞复,李毅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钱淦荣,罗正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文学概论(一)《文学概论》,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陈惇、刘建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语文出版社。 10.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宁主编,出版社待定(2009版)。 11.写作(一)《写作》,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普通逻辑《普通逻辑原理》,吴家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3.教育学(一)《教育学》,劳凯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14.心理学《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15.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版)。 16.英语(一)《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19.美学《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3.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孟昭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 24.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语文出版社。 25.英语(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6.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7.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 28.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俄罗斯小说文体论》,黎皓智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9.西方文论选读《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0.中国语言学专书研究《言语交际学教程》,刘焕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