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2017年宜昌中考语文

2017年宜昌中考语文

发布时间: 2021-08-09 14:53:10

❶ 宜昌中考语文作文拟题不符题意,能得多少

  • 不符合题意,保底最少25分

  • 因为跑题的人,以前就是最低得25分,你的肯定高

  • 放心

❷ 2006宜昌中考语文试题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课改实验区使用)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3分)
请将下边这句话抄写在格子里。
巫山云消雾散 西陵涛喧浪闹

阅 读(57分)

一、宜昌(古称夷陵)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阅读下边两组古诗文,然后答题。(本题共9小题,计16分)
(一) 独游玉泉寺
(唐)白居易
云树玉泉寺,肩舁①半日程。
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
闲游竟未足,春尽有余情。
——————
①肩舁(yú): 即滑竿。
山 水 记(节选)
(清)王之栋
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1.阅读《独游玉泉寺》,写出与诗题中的“独游”相照应的诗句。(2分)
2.《戏赠丁判官》中“争劝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意思相近。写出这句唐诗。(2分)
3.解释《戏赠丁判官》中加点的“维”的意思。(1分)
4.请给《山水记》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5.用自己的话写出《山水记》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大意。(2分)
(二) 诗 二 首
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唐"王 睿)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郭 沫 若)
刘一儒传
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真,亦居正姻亲①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②,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③,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④归。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⑤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⑥。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 (《明史"列传第一百O八》)
①姻亲:因婚姻而构成的亲戚。 ②居正当国:张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国政。 ③坐斥:获罪遭贬斥。
④移疾:上书称病辞官。 ⑤扃(jiōng):关闭。 ⑥恬让:淡泊谦让。
1.“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1分)
2.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此类似,唐代诗人杜牧也曾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2分)
3.阅读《刘一儒传》,写出文中与加点的“皆”意思相近的一个词。(2分)
4.《诗二首》中划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请你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作出评价。(2分)

二、宜昌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宜昌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阅读《风格宜昌》,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

风格宜昌
○刘凯波
①上海是一种性格,脱俗得似乎少了点随和; 是一派骄傲,金融贸易发达却疏远了古风的清雅; 倒是被历史沉淀得极其厚重,需要的是现代化的进取。而宜昌则是一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既儒又法、既古老又新奇的风格。她古朴得认真,她进取得豪气。
②你可以撑一把油纸伞,迎着迷朦的细雨,去屈原故里、昭君墓前,寻觅历史文明的拓片与遗址。一颗忠诚祖国的心在那片古地随风高飞、远逝、神游,或听村老细说先烈事迹,或在空灵中洗涤尘世的浮躁与艰辛,禅悟生命的真谛。清江是湖北境内最后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乘渔家的木舟在清江的绿波中荡漾的销魂劲儿,绝不亚于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在康桥的柔波里”“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清江河畔的土家族人,不问今夕何夕,捕鱼、耕猎、做小买卖,朴素到骨子里,只是偶尔高歌,偶尔起舞,与山林为伴,以水潭为 ,和祖先 ,向自然诉谈。或许你会讲,清江寂寞了点,但何尝不是寂寞让清江一直保持着圣洁与魅力呢? 立足覆舟山下、长坂坡前,遥想子龙神勇、翼德雄风,不觉意气风发。闲坐扬子江边、西陵峡口,半壁桃花随风招摇,与挚友神侃于此,把酒问天,指点江山,别有一番情趣。
③“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昔日的千里险滩,凭共产党人的英雄气魄,起一川平湖,神话已非神话了。有天时——党和国家的支持;有地利——让全球羡慕的水资源;有人和——多少人为宜昌感动,对三峡瞩目,又有多少人为了三峡工程,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而移民他乡。只凭那厚重的历史风情就够世人缅怀的了,单凭一个葛洲坝就够世人惊叹的了,而如今的三峡大坝既是全国的焦点,也是全球的焦点。谁道宜昌只会沉醉在历史的殊荣中,谁说宜昌只会沿着古人的足迹溯古遁世?宜昌更懂进取,更懂改革与发展,宜昌是沿江开发区的一位领袖,ruì智而豁达,豪气且谨慎。
④漫步在宽宏富丽的夷陵广场,四周彻响着音乐,高压喷泉在彩灯倩影上骤腾骤落,一群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踏歌漫舞,或游嬉其间,一时间你会顿觉花好,草好,灯好,人更好。宜昌人一派儒风,这是一种德性——山水人文所养育的德性。现代文明只有依附如此的底蕴,才让人更觉舒畅,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想与它亲近的感觉。
⑤当然,宜昌还有许多值得你去称道、咀嚼、回味的地方,比如东山隧道、九州大厦、西陵大桥……在她的怀抱中,你大可悠闲地睡一觉,因为她的山水永恒,情调永恒,文明永恒,民风永恒;而同时,你又不安心去睡着,因为一觉醒来,她的发展或许会让你目 口呆。
⑥这就是风格宜昌。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⑴“ruì智而豁达”中方框内的字是 。
⑵“目 口呆”中方框内的字是 。
2.根据文章描述,将“西安”、“香港”两个城市名分别填到第①段中相应的横线上。(2分)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②段中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词语。(2分)
4.阅读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句中加点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5.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边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2分)
文章第②③④段依次写出了宜昌“旅游胜地”、“ ”(4字)、“人文城市”的特色。
6.读完本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宜昌的风格。(2分)
7.“把酒问天”由一首宋词中的词句“把酒问青天”化用而来。请写出这首宋词中广为传诵的另一个名句。(2分)

三、宜昌以三峡为地理背景和历史根基,山水文化独具魅力。阅读《读三峡》,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2分)

读三峡
○王充闾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淼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 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 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溶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本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2分)
2.请将“卒”、“始”、“再”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分别填写到第⑥段中的横线上。(2分)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1分)
4.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②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4分)
它的 ,都是 ,里面 。
5.文章第④段回顾了宜昌的历史风云。你还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简要讲述一个(不超过30字)。(3分)
四、宜昌正在崛起,宜昌正沿着大河的方向,走向世界。阅读《大河情结》,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5分)

大河情结
○梦 云
①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河水的柔情,永远贴近心灵的呼唤,抚平岁月的坎坷。每一条穿越历史的长河,每一条汹涌在肥沃土地上的长河,都是涓涓不息的温暖血脉。
②我们应该铭记大河的情谊,从心灵的深处感激大河无私的奉献。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江河开始的。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人类历史上最先绽放文明之花的摇篮,几乎全部诞生在举世闻名的大江大河的身边。河流淌过的地方,不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是那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也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
③当然,大河的意象是格外丰盈的。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高高的波涛推举着人生的帆船,沿着水流的方向把岁月之舟带入辉煌。大河给你的是勇气和信心,教会你如何迎接挑战,并与永恒无极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④读那些丛林探险的边地小说,看那些决战热带雨林的外国影片,有的主人公迷失了路径分不清南北东西,他们跋涉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林海深处,看来已经到了濒临绝境的地步,可他们依然苦苦地挣扎苦苦地找寻着生命的出路。他们不停地激励自己:坚持啊!坚持住!只要找到那条河流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就能够走出大森林的围困。大河的方向是一马平川的辽阔,是浩瀚无边的海洋。一条大河串起的是古朴的村庄、繁华的都市和人间的天堂。
⑤是的,面对那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河,谁还会走失远方找不到回归家园的路呢?白帆飘荡在波涛里,故园的山川历历在目,看那秀丽无比的田园风光,一派妩媚的春色永驻心田。渔歌阵阵百舸争流,彩云飘飘稻香起伏,我的故乡被澜沧江的兰津之水淘洗得亮丽非凡。
⑥那永远沸腾在我心里的蓝色长河——滇西峡谷中的澜沧江,源自青藏高原的清洌圣水,历经漫漫长旅,在我的故乡汇成的宽阔大河——是我真正的母亲河。在横断山地带奔腾咆哮的澜沧江,既有野性勃发的滚滚波涛,又兼具蓝色温情的美丽风光。大河之水是泱泱之水,大河之水是生命之水。故乡凭借着大河丰富的水源,以及大河两边肥美的土地,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名扬天下的鱼米之乡。
⑦生在大河边长在大河边,这是上天的恩赐,而拥有一条真正的大河那才是值得骄傲的。(A)许多时候人们只知道向大河索取,而忽视珍惜和爱护,于是一条条大河被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B)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大河早已徒有虚名,就像笼中的老虎缺少了虎的神韵。一些干涸的河流,河床只有白茫茫的流沙,涛声已经失落浪花已经凋谢,纷纷扬扬的是人们忏悔的眼泪……人类在品尝自酿的苦酒时,是否已经警觉,一条条大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穿越梦美人的情怀与浪漫,体贴呵护与我们生死与共的每一条长河。
(本文有删改)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大河怎样的情感?(2分)
2.河流给予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上的滋养,还有精神上的启示。阅读第②③④段,摘录文章中的话语填空。(3分)
答:大河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 “ ”;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 ;大河给你的是“ ”;大河的方向能引导人们走出大森林的围困,遭遇困境时,只要找到方向,就有了“ ”。
3.下边这句话是从第⑦段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原文A、B两处中的哪一处?(2分)
然而,人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缺乏必要的关注,就是对滔滔的大河也是熟视无睹。
4.作者在第①段中写道:“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的确,大河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态美。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边的表格。(3分)
大河的情态美 描绘大河的诗句
浪 漫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豪 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阅读本文后,某班准备开展题为 “长江——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将还没有整理好的资料补充完整。(5分)

写 作(60分)

作文1 (40分)
这份试卷,向你展现了家乡的城市和乡村、山水和人物、历史和民风、文化和精神……这一切,一定会勾起你的回忆,拨动你的心弦,引发你的思考,你一定期盼着家乡更加美好。请任选一个角度,给你所在的市(县、区)长写一封信,讲述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情感,提出你的建议。字数在500个左右。
题目:给市(县、区)长的一封信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乡镇名。

作文2 (20分)
三峡奇石是三峡宜昌一种自然奇特的观赏石,画面石是其中最常见的品种,石上的花纹常常现出人物、动物、山水、文字等多种图案,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它们以独特的风采征服了世界。
第七届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即将举行,学校拟将三峡奇石作为礼物,赠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请你从下边的奇石中选定一尊,仔细观察它的图案,适当发挥想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描绘它的画面,抒写这件礼物所要传达的深情厚意。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乡镇名。

天 鹅戏水 春 江水暖 苍 松 探 海

❸ 2017年宜昌中考作文题目

“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地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这个作文题你会怎么写?
扬州发布特邀树人学校高三年级备课组长、语文高级教师刘平为您解析今年的中考作文——
刘平:
这次题目扬州中考作文比较平和,作文主题从“良言一句三春暖”衍生而来,命题者意图是鼓励学生“说良言、行良事、做良人”,我个人觉得命题意图非常好,而且作文的标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叫“良言如春”,命题依然延续了“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应该是能够让每个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现实。
这个提示语中有四句话,四句话中第一句先解释了关键词,什么是“良言”,良言就是我们说的好话、能够受益的话;第二句例举了哪些是良言,比如师生之间交心的话、朋友之间劝慰的话、书本里警策的话;第三句话是说良言的方式,好话要好好说 才能让让听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第四句话,说的是“好话好说”之后带来的影响,学生拿到这个作文题目以后不会慌,有话可说,可以联系生活。
个人觉得学生在审题上没有难度,但学生要注意,要从“听者”角度来写,良言会带来怎样如春的感受,另外良言一定要具体,良言不仅是一个词,它应该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具体书什么样的内容。
近几年我市中考作文题从“苦趣”、“闲对风光独自游”到“留香”,命题作文更蕴含人生哲理。

❹ 2009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http://epaper.sxxw.net/html/sxwb/20090623/menu.html
你把报纸的点开就可以看见了.

❺ 急需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课改区)评分说明
—— 给阅卷老师的话 ——

满怀热情 尊重学生
科学严谨 公平公正
书 写(3分)
此题根据抄写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写楷体、行楷字均可。
一等 3分 书写正确、端正,符合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好。
二等 2分 书写正确,较符合规范,卷面清洁,基本功较好。
三等 1分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基本功较差。
注:如果漏做抄写题,可根据全卷书写水平综合评分。最多给2分。

阅 读(57分)
一、(14分)答:
1、(2分)评分说明:能用2个字概括出后两句是写自然环境美的意思即可。答案示例:“景美”或“景秀”、“境美”等,答案不必强求与“人勤”二字对仗。
2、(2分)评分说明:不考虑平仄因素,基本能对上即可;第1个字为动词即得1分;所填内容基本符合对联意境即得全分。答案示例:“吐幽香”、“着新装”等。
3、(2分)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评分说明:对一处得1分。
4、(2分)(1)其;(2)之。评分说明:对一个得1分。
5、(2分)及(a):比得上;及(b):等到。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6、(2分)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评分说明:只写出后一句得1分。
7、(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考查的核心能力点:记诵积累。答案示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二、(14分)答:
1、(2分)评分说明:能写出众人当时惊愕之态的词语或短句即可。答案示例:“愕然”、“面面相觑”、“你望我我望你”等。
(1分)评分说明:能纠正原句用词不雅毛病的句子即可。答案示例:有葱有姜,煮啥都香。
2、(2分)诗中“活得潇洒”指的是不沉迷于过去,永远向着未来前行的生活态度。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是整体感知,提炼主旨。答案符合诗中“把目光朝向未来”这个关键句的意思即可。
3、(3分)评分说明:答案能针对具体语句,从比喻、对比、侧面描写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即可。任选一个角度,摘录原文,并作语言与内容的分析可得3分;摘录原文后只作一般评析可得2分;只摘录原文不评析或只笼统地进行全文评析可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是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领悟程度。答案示例:“旁观群豪中不少人都‘咦’的一声,叫了出来”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左冷禅剑招的惊人气势。
4、(1分)拓:tà
5、(3分)评分说明:答案要符合原文“忽如”的句式,写四句,并能表现内心的审美感受即可,不强求字数与原文一致。符合原文句式要求,并能准确表现内心审美感受可得3分;符合原文句式要求,但表现内心审美感受不够流畅,或表现了内心审美感受,但部分句式不符合原文要求可得2分;没有按原文句式写,仅仅表达出内心审美的感受可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揣摩语句特点并仿写。答案示例:听那琴箫合鸣,旋律委婉,忽如珠玉跳跃,清脆明亮;忽如鸣泉飞溅,细腻流畅;忽如林间鸟语,彼鸣我和;忽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
6、(2分)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能突出美的主题,语言简明即可。答案示例:“美的踪迹”、“美的篇章”等等。

三、(14分)答:
1、(2分) 评分说明:能摘录1句即可。答案示例:①任何时候往街头一站,看见的是电车平静地滑行,行人耐心地等待红灯转绿,汽车耐心地等待行人过街。还有,河里的白天鹅排列整齐地游过桥孔。②街上没有打架的人,即使有人打架,也不会有看热闹的人群。③偶尔碰到堵塞,瑞士人在车里冷静地等着,不会有人按喇叭。④乘客安静地顺序上车,安静地坐下,公车平稳地向前滑去。
2、(2分)评分说明:能摘录1句即可。答案示例:①在瑞士人闲适的生活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复杂的、一点都不闲适的机器在费力的运转着,其中每一个螺丝都上得很紧。②一定是先有千千百百人在做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事情,固执细心到连半截螺丝钉上的纹路都不会放过,然后才可能有悠闲的瑞士生活;一定是先有那么多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人民管理交通、组织金融、计划教育、督导政治,然后才可能产生这么安静的社会。
3、(2分)意思是说自己的生活习惯与瑞士人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等生活习惯不相符合。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4、(2分)忠于职守、高效工作。评分说明:意近即可。
5、(2分)惊叹、敬佩等。评分说明:意近即可,不少于2个词。
6、(4分)评分说明:无“标准答案”。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紧密,语言表达流畅、有表现力,得4分;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紧密,语言表达流畅,得3分;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不明显,但语言表达流畅,或感受与文章主题联系虽然紧密,但语言表达不流畅,得2分;感受与文章联系不明显,且语言表达不流畅,得1分;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点:在综合理解基础上表达独特感受和体验。
四、(15分)答:
1、(3分)远景、全景、中景、特写。评分说明:对1个给1分,对3个给全分。
2、(2分)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
3、(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评分说明:错1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2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评分说明:错1字扣1分,最多扣2分。
5、(2分)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6、(4分)评分说明: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语并作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的介绍可得4分;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语但介绍不够清楚或不全可得3分;写出一般成语并作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介绍的可得2分;只写成语不介绍的可得1分。答案示例:“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幻缥渺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写 作(60分)
评分总则:
一、三人独立阅卷。评卷人将各自评定的分数填入评分表,然后由专人取三人评分的平均分记入得分栏。小数点后分数实行四舍五入。三人评分中任意两个评分相差超过10分者,该卷交由专家组重评。
二、评分应注重作文的语言和内容,淡化文体要求,不求全责备。
三、对表达有创意的作文实行奖励评分。凡立意新颖、构思别致、语言表达有品位的作文可在拟评分的基础上奖励2分。奖励后得分以该题总分为最高限。
四、要敢于给高分,要严格控制低分层。
五、凡发现明显抄袭并经查实者按不及格以下档次处理。
评分细则:
作文1 (40分)
一类文:37分-40分 材料精当、语言通畅、结构严谨、感触独到。
A、 以对发现美有重要作用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为核心素材。
B、 语言通畅而生动,表情达意准确而有感染力。
C、 文章表现发现美的过程完整,表达自然,详略得当。
D、 对美的感受具体,感悟独特,并有积极意义。
二类文:32分-36分 材料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合理、感触清晰。
A、 以对发现美有相关作用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人为素材。
B、 语言通顺且较生动,表情达意较准确且有一定感染力。
C、 文章表现发现美的过程自然,内容能表现文章主题。
D、 对美的感受较为具体,感悟较为独特,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类文:26分-31分 材料贫乏、语言通顺、结构一般、有所感触。
A、 选材过于宽泛,素材不能准确表现主题。
B、 语言通顺,能够表达写作的基本意思。
C、 能将文章素材内容较完整地表达出来,且有一定的中心。
D、 对美有一定的感受与感悟,也有一定的意义。
四类文:20分-25分 材料空洞、语病较多、结构散乱、感触模糊。
A、 选材空洞,素材不能表现主题要求或泛泛而谈没有内容。
B、 语病较多,影响表情达意。
C、 文章结构散乱,中心表达不清。
D、 对美的发现虽有感触,但内容模糊。
注:1、内容特别差、错别字过多而影响表达的作文可评19分以下。
2、未命作文题的作文在拟评分基础上减去2分。

作文2 (20分)
一类文:17-20分 题旨鲜明、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A、 紧扣主题,构思合理。
B、 内容符合材料要求,想象丰富,合情合理,充满诗情画意。
C、 语言流畅而生动,表情达意准确而富有感染力。
二类文:14-16分 扣题紧密、内容集中、语言顺畅。
A、 主题内容能扣题目要求,构思清楚。
B、 内容符合材料要求,想象合情合理。
C、 语言通畅且较生动,表情达意较准确。
三类文:13分以下 扣题不紧、内容牵强、语言较差。
A、 主题内容扣题不紧。
B、 内容虽符合材料要求,但想象有些牵强。
C、 语言表达较差,不能表情达意。
注:1、如学生作文为诗歌,评分应坚持上述标准,以鼓励为主,不应过分强调诗歌形式要求。
2、内容特别差、错别字过多而影响表达的作文可评10分以

❻ 宜昌市近10年语文、英语中考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学好了,随便出题!

热点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卷 发布:2025-07-03 22:04:20 浏览:476
一个是班主任的体育老师 发布:2025-07-03 20:09:33 浏览:427
生物公司前景 发布:2025-07-03 19:58:55 浏览:709
幼儿园教师简笔画培训 发布:2025-07-03 17:02:39 浏览:268
小学师德师风学习简报 发布:2025-07-03 16:58:04 浏览:472
全国四级英语 发布:2025-07-03 15:51:20 浏览:88
雅思怎么 发布:2025-07-03 15:48:07 浏览:54
记师德楷模 发布:2025-07-03 14:58:13 浏览:134
南阳地理位置 发布:2025-07-03 14:28:03 浏览:606
生物学标志 发布:2025-07-03 13:17:15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