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语文
① 汪曾祺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生于1922年,江苏高邮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大淖记事》等。短篇小说《受戒》是他的代表作品,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后收入《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
② 钓人的孩子 赏析 汪曾祺
《钓人的孩子》出自汪曾祺,讲述了抗日时期昆明一个恶作剧孩子,用带线头钱币捉弄路人的小段子。文章中,用到了“满脸是狡猾的笑容”、“小魔鬼”语言刻画胖孩子,其意在文章最后指出对这孩子将来成长的担忧 。 但我认为大师“苦心经营的随便”在此文主旨中,断然不能错过两点来读: 1, 大师的写作风格,他曾自述“在文风上,我是更有意识地写得平淡的。但我不能一味地平淡。…我愿意把平淡和奇崛结合起来。…奇,往往就有点洋。但是,我追求的是和谐。我希望寄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能把它们揉在一起。”大师是将自己创作思路与技巧风格大体上来讲,简单来说,就是“素雅”两字,然后用“奇”调味。此篇《钓人的孩子》“简简几笔,神韵全出”将那会儿的人物、生活状态、甚至饮食皆勾勒而出,这满脸狡猾笑容的小魔鬼便是在这种特别的“平淡”行文中的“奇”人,在全文中有了灵性,画龙点睛。 2, 大师曾说: “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代。” 《钓人的孩子》此篇题为孩子,却细致地记录当时浓烈生活气息。读大师的文章似乎唤醒我们心中那段尘封已久,快要遗忘的记忆。
③ 汪曾祺代表作是什么
《晚饭花集》、《晚翠文谈》、《大淖记事》、《受戒》、《异秉》等。
1、《晚饭花集》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晚饭花集》是汪曾祺短篇小说经典文集,作为“汪曾祺集”丛书中的一册,是汪曾祺作品的重新编选出版。
2、《晚翠文谈》
是1988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晚翠文谈》编后记李建新汪曾祺的文论集《晚翠文谈》从一九八六年开始筹划。
3、《大淖记事》
是著名作家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乡土系列小说代表作之一,展示出一个似水若云、如诗似画的纯美世界。大淖边上,挑夫的女儿巧云和小锡匠十一子彼此有意,却不想巧云被玷污,接着小锡匠被打得垂死。
4、《受戒》
是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一篇极美的小说.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
5、《异秉》
《异秉》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初复出之后修改四十年代旧作而写成的短篇小说《异秉》,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有趣的象征。
④ 汪曾祺写过哪些文章最著名的是
1.汪曾祺写过的作品一览:
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 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桥集》《孤蒲深处》《人间草木》《旅食小品》《矮纸集》《汪曾祺小品》 艺术小品集 手稿《羊舍一夕》
:《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汪曾祺著作 《邂逅集》,1949年4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羊舍的夜晚》,1963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1982年8月,北京出版社。 《晚饭花集》,1985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寂寞和温暖》,1987年9月,台湾新地出版社。 《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10月,漓江出版社。 《晚翠文谈》,1988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茱萸集》,1988年9月,台湾联合出版社。 《受戒》(法文版),1989年,中国文学出版社。 《蒲桥集》,1989年3月,作家出版社。 《晚饭后的故事》(英文版),1990年,中国文学出版社。 《旅食集》,1992年4月,广东旅游出版社。 《汪曾祺小品》,1992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1992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1993年6月,沈阳出版社。 《菰蒲深处》,1993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 《榆树村杂记》,1993年9月,中国华侨出版社。 《草花集》,1993年9月,成都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4卷5册),1993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 《塔上随笔》,1993年11月,群众出版社。 《老学闲抄》,1993年11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异秉——汪曾祺人生小说选》,1994年9月,甘肃文艺出版社。 《五味集》,1996年1月,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矮纸集》,1996年3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逝水》,1996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社。 《汪曾祺散文选集》,199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独坐小品》,1996年1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 《去年属马》,199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199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2.汪曾祺最著名的文章
《受戒》、《陈小手》、《异秉》、《大淖记事》
⑤ 汪曾祺的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5)汪曾祺语文扩展阅读:
1950年,北京市文联成立。汪曾祺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4]
1954年,汪曾祺创作出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后获北京市戏剧调演一等奖。秋,调离北京市文联,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民间文学》编辑。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因这篇短文受到批评,但并未划定为右派。
1958年夏,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
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暂留农科所协助工作。
1961年春,农科所让汪曾祺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
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的第二个作品集。
⑥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色
汪曾祺散文语言具有朴素、平淡、韵味无穷的特点,常常使用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
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
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6)汪曾祺语文扩展阅读: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学》的《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
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⑦ 汪曾祺有一篇文章载到了语文课本里,叫什么
《胡同文化》,《端午的鸭蛋》,《金岳霖先生》,《受戒》。
不知道你是哪一年的课本。
《受戒》是最有趣的一篇中篇,简练的文字和诙谐的语言,让你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⑧ 汪曾祺写的诗有哪些
汪曾祺写过很多诗,写过《早春》五首,《旅途》八首,《坝上》、《歌声》、《有一个长头发的青年》《赛里木》、《泊万县》等等
⑨ 夏天汪曾祺的阅读答案,我写的是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
问题:
1.本文依次写到了夏天的早晨(露水)、花朵、__、瓜果、__和晚上(乘凉)。(2分)
2.首段中“夏天的早晨真舒服”一句话反复出现两次,试标出你想突出的重音,并简述理由。(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3.有人认为“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的,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这句似有不雅,你能就此处为作者辩说几句吗?(2分)
4.《端午的鸭蛋》中有许多鲜活的画面让我们挥之不去,如写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而选文中对西瓜的叙写部分也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昆虫、野草
2.第一次重音在“舒服”因为下文具体展现了如何令人舒服的;
第二次重音在“真”,因为怎样令人舒服 以具体体现了,再对此感觉予以强调
3.并无不雅,看似粗俗的语言更具有个性化,可突出栀子花“粗大”“碰鼻子香”等极为朴实的特点,使栀子花的形象更生动
4.如“西瓜 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句中,“以”“之”“剖”等文言词语的使用,与口语相映成趣,体现了我对西瓜的喜爱;再如“一刀下去,可擦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可擦”一次,绘声绘色,颇有动感!
不知道题目是否相符...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