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物的身体里有哪些数学秘密
笛卡儿叶形线与花瓣之间的奇妙关系就是植物身体里所蕴藏的数学秘密。
著名的科学家笛卡儿通过对一簇花瓣和叶形的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式,这就是现代数学中有名的“笛卡儿叶线”。因为是通过对花瓣的研究得出的曲线,数学家还为它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茉莉花瓣曲线。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非常吻合于一个奇特的数列——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1、2、3、5、8、13、21、34、55、89……其中,从3开始,每一个数字都是前二项之和。
这其实是植物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因为植物所显示的数学特征是植物在生长在动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结果,它受到数学规律的严格约束,换句话说,植物离不开裴波那契数列,就像盐的晶体必然具有立方体的形状一样。

(1)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扩展阅读:
植物与黄金角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领域有一个被称为黄金角的数值137.5°,同样受到植物的青睐。车前草轮生叶片间的夹角正好是137.5°,按照这一角度排列的叶片,能很好地镶嵌而又不重叠,这是植物采光面积最大的排列方式,每片叶子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阳光,从而有效地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建筑师们参照车前草叶片排列的数学模型,设计出了新颖的螺旋式高楼,最佳的采光效果使得高楼的每个房间都很明亮。
英国科学家沃格尔用大小相同的许多圆点代表向日葵花盘中的种子,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则,尽可能紧密地将这些圆点挤压在一起,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向日葵进行模拟,结果显示:
若发散角小于137.5°,那么花盘上就会出现间隙,且只能看到一组螺旋线;若发散角大于137.5°,那么花盘上也会出现间隙,而此时又会看到另一组螺旋线,只有当发散角等于黄金角时,花盘上才呈现彼此紧密镶合的两组螺旋线。
所以,向日葵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只有选择这种数学模式,花盘上种子的分布才最为有效,花盘也变得最坚固壮实,产生后代的几率也最高。
2. 植物的身体里哪有那些数学秘密
1、一株小麦的扎根深度一般达2米左右,最深的可达4米。西瓜、南瓜的根离主茎达5米。
2、树木的年轮数量形状与时间、日照有很大关系,一个年轮,就是一个变化周期;
3、在小麦或水稻的茎节上,可以看到其相邻两节之比为1:1.618,又是一个“黄金比率”;
4、一株黑麦有1400万条小根,长度可达623.27千米。
5、车前草。它的叶片间的夹角正好是137.5°,与数学中称为黄金角的数值相吻合。
6、白藤是世界上最长的植物,可达300---400米。
3. 人体中的数值有什么秘密
拳头和脚底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手腕周长恰恰是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之长正好等于身高;肩膀最宽处应等于身高的1/4……当成年人的身高等于头长的8倍时,形体显得更优美,而许多人的身高等于头长的7.5倍。
1870年比利时数学家奎特里特发表了《人体测量学》一书,逐渐形成了“人体测量学”这门科学。例如,用H代表身高,根据人体测量学的略算值,眼高是0.9H,肩峰高是0.8H,手指尖高是0.4H,肩宽是0.25H,小腿高是0.25H。合适的桌高是0.4H,座高是0.55H,,上肢举高1.2H。当然,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H值也有不同,后来科学家又研究了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发现正常人的身高与体重存在着一定的比例。有一种估算理想体重的方法是:身高(厘米)减105(常数)等于理想体重。或者0.36(常数)乘身高(厘米数)等于男性标准体重(公斤);0.34(常数)乘身高(厘米数)等于女性标准体重。
4.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生1 生2什么意思
蒙氏教育培训体会
周六我参加了六道河学区中心校组织的幼儿蒙氏教育培训。这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蒙氏教学,通过这次接触,我感触很深,有着沉甸甸的收获。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蒙氏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这些知识领域的学习。蒙氏教学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得到答案,在做的过程中,去理解,最终达到专心、独立、秩序、协调的最终目的。本学期,我准备尝试用扑克牌进行10 以内数的认识,倒数、顺数、数的大小等。让幼儿充分的去动手,动脑,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是在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蒙氏教学所准备的材料,材质丰富、安全并且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认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有的玩钓鱼、有的玩听音筒、找图形、打泡泡等。孩子做得是那么投入,那么开心。要说感触最深的还要数数学区教具的操作。钓鱼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
蒙氏教育培训体会
蒙台梭利教育的根本是爱和尊重。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教育就是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只有爱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蒙氏教师要用鼓励的语言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赞许的微笑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用亲切的拥抱满足儿童情感爱的需要。
蒙台梭利教育成功的核心经验是"教育跟着孩子走"。我们的教育不是死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随时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来制定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我对于蒙氏教育只是刚刚接触,了解和学习的并不很深入和透彻。通过本次学习我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做以下简单的交流:
1、入园哭闹问题。我带的是托班对于这种问题比较的关注,之前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入园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现在我明白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秩序的敏感期,当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就会破坏他原来的秩序,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当孩子建立了新的秩序以后,他就不会再哭闹了,所以在这期间我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添加一些他们认识熟悉的标示,比如自己的照片,来帮助孩子尽快的建立新的秩序。
2、手势问题。之前我对于蒙氏教学中的各种手势只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学习,生怕会有任何的差错,然后尽量在给孩子示范时做出与之前所学相同的样子。现在我明白手势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思路、想法、眼神的流动等无法表达的内容用手势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向幼儿传递的一种方式。
3、语言问题。之前我认为在蒙氏教学中要尽可能没有语言,现在才知道我的认识是粗浅的,蒙氏只是要求教师在蒙氏操作时的语言要简练、准确,尽可能使用较短的字或者词。并且在蒙氏数学方面教学时,语言的引导提示是必不可少的,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