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
㈠ 初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4=-8 B、(-2)3=-8
C、-(-2)2= 4 D、
2. 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边平行且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相等
3. “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一天中温度的最佳写照,它反映了( )
A、平均气温 B、最低气温 C、最高气温 D、温度极差
4. 化简-{-【-(-a)-a】-a}-a( )
A、0 B、-2a C、-4a D、2a
5.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有两个角分别是70°和40°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B、有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D、一个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中,必有一个角是72°
6.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则它的图像也经过( )
A、(-a,-b) B、(a,-b) C、(-a,b) D、(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 要使分式 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 。
8. 在△ABC 中,∠C=90°,
⑴ 若BC=7,AC=24,则AB= ;
⑵ 若BC=5,AB=13,则AC= ;
⑶ 若AC=15,AB=25,则BC= 。
9.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
10. △ABC沿AC翻折成△ACD,则∠ACB= , AB= 。
11. 菱形的两邻角的比为1∶5,高为1.5cm,则它的周长是 。
12. 关于下面一组数据:7,9,6,8,10,11中,中位数为 , 平均数为 。
13. 如图1,∠ABC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如图2,∠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A与∠D的关系是 。
图1 图2
14. 把直线y=-3x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直线 ,再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直线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每题8分,共32分)
15. 因式分解4a2b2-(a2+ b2)2 ;
16. 解分式方程:
17. △ABC中,a∶b∶c=9∶15∶12,试判定△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8. 如图,梯形ABCD,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交与G。CE⊥AG于E, CF⊥AB于F。
⑴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⑵选择⑴中一组你所写出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四、综合题(2×10=20分)
19. 如图,在△ABC中,点O是AB上的一个动点,过O点的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CE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CF于点F。
⑴求证:OE=OF;
⑵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0.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都经过点(3,-4),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求:⑴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⑵两个函数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答案: 一、 B A D A B A;
二、x≠3且x≠-1;25, 12, 20 ; (12+1/3)(12-1/3)=143 ; ∠ACD, AD ;12 ;8.5,8.5;∠A=2∠D,∠A=180°+2∠D ;y=-3x+2,y=-3x-6 ;
三、⑴-(a+b) (a-b) ; ⑵x=0
⑶ 设较短边为9k,12k,较长边为15k,(k≠0);
⑷GC=GD,GA=GB,CE=CF,DE=BF ;
四、①
②
㈡ 初二数学期末总结
一、试卷的整体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试题从整体上看体现了立足课本,注重双基。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各章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并把对知识的灵活性的运用的考察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结合起来。知识涵盖率95%以上。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解答情况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内容分析: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二十四个小题,涵盖了全册的大部分知识点:其中1,2,3,7,8,9,10,11,13,14,15,17,18,20,22,24考察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第一次函数的内容,所占分值较大共62分。 5,6,8,12,16,19考察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共19分。第三章实数的运算出的题目较少, 分值是四分。四边形这章内容出的题目也不多,直占3分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
2、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知识不系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较差,不能举一反三。 不会对数学问题实质进行归纳,规律性的东西不善于总结。 3、做题步骤不严密,作图不规范。 四、典型错误:
1.解第1 题时没有进行审题,不会解不等式组。这个题目有点超纲。 2.解第4题时审题不全面,忽略了题中的两种情况,错选成A
3.第2,3,7,9,14,18各题都是对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理解,部分学生出错率也较高。
4.第18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较多,本题得分率及低。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5.解第19题时 第一题时很多同学没有化简到最终结果,导致出错。 6.第19题(2)做的最好 。
7.解第20题时主要错误是画图不规范,做题的步骤不规范。
8.解第24时,错误也较多,有的是步骤不规范,推理不合理,有的是步骤太繁琐,不能用最简便的方法去做 。
人数 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588
分值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0 20-0 人数
2
26
46
48
54
57
60
77
89
128
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
六、对教学的建议和今后改进措施.
1、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精心备课,细心研究,从教师环节上,要认真砧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不拘一格地完成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2、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应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3、加强例题的教学,新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初二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我们要做到:
(1)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对于学有余利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去学习,拓宽其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4)作业和练习的安排要有层次有梯度,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顺利的来完成,使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5、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㈢ 数学期末总结怎么写
每个单元的标题抄好后,每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及重点题型,再写出你那些地方不懂。
范文:
2009年高一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在6月6日结束了,今天我回学校领取了成绩单。我看了看各科的成绩,发现既有进步的科目也有退步的科目。
一、期末考试进步的科目:
语文:这次语文考试我发挥出了我的水平,考得不错。比以前的语文考试分数高出了十多分,并且在班上处于第二名的位置。我想这是因为我在平时上课认真的体现。
每一堂课我都把知识点弄清楚了,不懂的我也向同学、老师请教,所以在考试的前几天里我也没有拼命的复习语文,考试的时候反而得心应手。
但这次高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考试的作文是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所以我不慌不忙,把以前的那篇文章稍作修改写在了试卷上。
生物:上一次的考试我的生物在班上是第五名。这次我发挥得更好,在全班是并列第三。这也是因为平时我花了许多功夫在这门学科上。
生物课上老师讲的每道题我都认真的听并且会做,在家中也时不时地翻出生物书看看。虽然在考试前夕我有一些学过的知识忘记了,但是通过看书和看题目又将它们都记住了。在考试时我非常有信心,所以我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
政治、历史、地理:这几门考试成绩都上了80分。虽较上次考试都有所进步,但我认为这种进步是假象,因为我平时没有把它们全弄懂,而是在考试前通过老师发的考试提纲在短时间内把知识要点背记下来的。
所以这并不能算是我的真实成绩,如果我把它们没搞懂,而靠这种短期强化记忆,我很快就会再次忘记的。所以在这个假期里我会将前面的知识巩固好,为后面所学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这次考试退步的科目:
物理、化学:两门学科考试成绩都不怎么样,化学退步了,物理进步了6、7分,但是我还是把它归为考试退步的科目,因为我这两门都有同样的毛病,那就是平时没有用功,直到考试之前才抓紧看以前做过的题目,这样又怎么会考得好呢?
数学:这次考试最差,竟然没及格!在考试前我所有的公式和定则全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为什么考试会考得这么差呢?
原因就是我平时太缺乏做题目的经验,只要是稍微转点弯的题目我就糊涂了,并且我没有时常去回顾以前的知识,导致我把这些问题堆积在考试前夕,由于有那么多科目需要复习,所以只记忆公式和定则,没有熟练的做题技巧,所以数学成绩提高不上来。
三、通过总结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我知道我今后应该怎么做了:
1、做事要讲究效率。上个学期我成天坐在书桌旁做习题、背知识点,但真正背进去了的有多少呢。我做事总是慢吞吞的,别人可以很快做好的事,我要拖半天。
这浪费了我多少时间!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一定要规定好自己做某件事的时间,例如做一科作业规定好事1个小时,超过一个小时久做下一科目的作业,老师发给我们的试卷也是这样,每一张试卷都要按照上面规定的时间做,到时间就停笔。这样就能检测出我的做题质量与速度。
2、要多做习题。只有多做题目才能把知识点记牢并且运用灵活。多做习题的目的也是让我学会总结。不管是数学还是其它学科,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学会总结,学会举一反三才不会被多变的题目给迷惑。
同时,我看了看各省市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其中有许多东西对我有所帮助(文科学习经验):
政治是三科中最好掌握、最有方法的一门,但所有的学习都要基于课本知识。一本书在高三一年至少也要看四遍,一看整体,二抓细节,三做归纳总结,四为回顾牢记。将课本夯实后,就应该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以多做习题,巧做习题,便成为自我能力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历史要从两方面入手。一则纵,即历史发展的线索,多为对时间的了解,以便于形成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纵向概况。
二是横,即在同一时间内,各个国家所处的阶段,以便于形成对比,发现优劣,纵观学习主要发挥于选择题。横的学习则多用于简答题的概述,最后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学好历史则成一件很轻松的事。
地理理科性质较强,所以,拥有逻辑性思维,则为地理的学习打下了半壁江山。那么,该如何培养呢?
首先要会想,将一些原理、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独特见解,然后通过写,将其形成为一套系统的便于理解的知识网络,最后将其落实到习题图表上,形成一个个准确全面的答案,使文综成绩得到提高。
我觉得这些学习方法对我以后学文有很重要的指路作用。让我刚开始学文就知道总体的方法是什么,不至于让自己学的很茫然。
这次的考试总结是我最用心写的一次,我希望从这里开始会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我当然也会善始善终,相信我自己一定能行!
㈣ 初三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 )
A、 B、 C、 D、
2、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 )
A、 B、 C、 D、
3、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B、 ,
C、 , D、 ,
4、如图,在 中,点 在 上, ,垂足为点 ,若 , ,则 的值是( )
A、 B、 C、 D、
5、给出下列命题: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6、给出下列函数:① ;② ;③ ;④ 。其中, 随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7、已知一次函数 与 ,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8、如图, 是不等边三角形, ,以点 、 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三角形与 全等,这样的三角形可以作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9、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四个结论:① ;② ;③ ;④ 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在梯形 中, ‖ , , , , ,则此梯形的面积是( )
A、24 B、20 C、16 D、12
11、如图,线段 、 相交于点 ,欲使四边形 成为等腰梯形,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 B、 , ,
C、 , D、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2、如图,点 是正 和正 的中心,且 ‖ ,则 =_______。
13、某次数学测验满分为100(单位:分),某班的平均成绩为75,方差为10。若把每位同学的成绩按满分120进行换算,则换算后的平均成绩与方差分别是_________。
14、李好在六月月连续几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记录如下:
日期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 30号
电表显示(度) 120 123 127 132 138 141 145 148 …
估计李好家六月份总月电量是___________。
15、将正方形 的一个顶点与正方形 的对角线交叉重合,如图⑴位置,则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 面积的 ,将正方形 与 按图⑵放置,则阴影部分面积是正方形 面积的____________。
16、抛物线 的顶点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17、在 中, , 是斜边 上的中线,将 沿直线 折叠,点 落在点 处,如果 恰好与 垂直,那么 等于________度。
18、已知 是 的角平分线,点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连结 、 ,在不再连结其他线段的前提下,要使四边形 成为菱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
19、下列四个图形中,图①是长方形,图②、③、④是正方形。把图①、②、③三个图形拼在一起(不重合),其面积是 ,则 _________,图④的面积 _________,则 ________ (填“>”“=”或“<”)。
20、已知方程 ( , , 是常数),请你通过变形把它写成你所熟悉的一个函数表达式的形式,则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是_____________函数。
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点 、 在对角线 上,且 。请你以点 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⑴连结:___________;
⑵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证明: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2~26题每题6分,27题7分,共37分)
22、如图,矩形 中,点 是 与 的交点,过点 的直线与 、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 。
⑴求证: ;
⑵当 与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3、如图, 是 的弦, 切 于点 , , 交 于点 ,点 为弧 的中点,连结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
⑴找出图中存在的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
⑵图中存在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吗?如果存在,请你找出来并给出证明。
24、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 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 在对角线 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 ,另一边与射线 相交于点 。
探究:设 、 两点间的距离为 。
⑴当点 在 上时,线段 与线段 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的结论(如图⑴)。
⑵当点 在边 上时,设四边形 的面积为 ,求 与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如图⑵)。
⑶当点 在线段 上滑动时, 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 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 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如图⑶)。(图⑷、图⑸、图⑹的的形状、大小相同,图⑷供操作、实验用,图⑸和图⑹备用)
25、如图,已知四边形 中,点 、 、 、 分别是 、 、 、 的中点,并且点 、 、 、 有在同一条直线上。
求证: 和 互相平分。
26、已知:抛物线 与 轴的一个交点为 。
⑴求抛物线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 的坐标。
⑵点 是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点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以 为一底的梯形 的面积为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⑶点 是第二象限内到 轴、 轴的距离的比为5:2的点,如果点 在⑵中的抛物线上,且它与点 在此抛物线对称轴的同侧,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使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单位长度:1cm),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点 从点 开始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同时点 从点 开始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 运动。
⑴在运动开始后的每一时刻一定存在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吗?如果存在,那么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吗?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会同时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⑵试判断 时,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以点 为圆心、 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除此之外 与 还有其他位置关系吗?如果有,请求出 的取值范围。
⑶请你选定某一时刻,求出经过三点 、 、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参考答案与提示
1、A 2、D 3、A 4、D 5、B 6、D 7、C 8、B 9、D 10、A 11、D 12、60° 13、90 14、4 120度 15、
16、 17、30 18、 , , 等 19、 = 20、 二次 21、⑴ ⑵ ⑶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 ‖ 。 ,在 和 中, , 。
22、⑴ 在矩形 中有 ‖ , , 。又 , 。
⑵当 与 垂直时,四边形 是菱形。 , ,又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又 , 四边形 是菱形。
23、⑴ 。证明: , 。 为 的切线, 。 。又 , 。又 ,即 。 。在 和 中, , , , 。
⑵存在,它们分别为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证明: , ,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又 与 相交, 四边形 为梯形。
24、⑴ ,证明:过点 作 ‖ ,分别交 于点 ,交 于点 ,则四边形 和四边形 都是矩形, 和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图⑴)。 , , 。而 , 。又 , , 。
⑵由⑴知 ,得 。 ,
, , , ,
,
,即 。
⑶ 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①当点 与点 重合,点 与点 重合,这时 , 是等腰三角形,此时 ;②当点 在边 的延长线上,且 时,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此时, , , , ,当 时,得 。
25、连结 、 、 、 。点 、 、 、 分别是 、 、 、 的中点。在 中, ;在 中,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与 互相平分。
26、⑴依题意,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 抛物线与 轴的一个交点为 ,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抛物线与 轴的另一个交点 的坐标为 。
⑵ 抛物线 与 轴的一个交点为 , 。 , , , 点 的坐标为 。又梯形 中, ‖ ,且点 在抛物线 上, 点 的坐标为 。 梯形 的面积为9,又 , , , ,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或 。
⑶设点 的坐标为 ,依题意, , ,且 , 。
①设点 在抛物线 上,则 。解方程组 得 , , 点 与点 在对称轴 的同侧, 点 的坐标为 。设在抛物线的对称轴 上存在一点 ,使 的周长最小。 长为定值, 要使 的周长最小,只需 最小。 点 关于对称轴 的对称点是 , 由几何知识可知,点 是直线 与对称轴 的交点。设过点 、 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 ,解得 , 直线 的解析式为 ,把 代入上式,得 , 点 的坐标为 。
②设点 在抛物线 上,则 。解方程组 消去 ,得 , , 此方程无实数根。综上所述,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点 ,使 的周长最小。
27、⑴①不一定。例如:当 时,点 、 、 与点 、 、 都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 时,即当点 、 在 轴的正半轴上时, 。这是因为: , , 。③会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因为:当 时, ,即当 时,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可得,当 时,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⑵①当 时, , ,同理可得 , , 此时 与 内切。②有。当外高时, ;当外切时, ;当相交时, ;当内含时, 。
⑶当 时, ,此时点 的坐标为 ,设经过点 、 、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则 解得 故所求解析式为 。
㈤ 数学期末
这么简单我居然不会写
㈥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
期末训练
选择题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D)
A、1 B、-1 C、0 D、1或-1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A、若a≠b,则a2≠b2 B、若a>b,则a2>b2 C、若a>b,则 D、若a2=b2,则a=b或a=-b
3、下列说话中错误的是(C )
A、近似数0.8与0.80表示的意义不同 B、近似数0.2000有四个有效数字
C、4.450×104是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 D、49554精确到万位为4.9×104
4、方程|x-1|=2的解是( B)
A、-1 B、-1或3 C、3 D、1或-2
5、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的方式的是( A)
A、某工厂制造一种刻度尺,需要检查这批刻度尺的长度是否合格
B、为考查本班学生的体重情况
C、了解一台冰箱每小时的用电量
D、某市有2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
6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坐在一方桌的四个不同的方向上,看到桌面上的图案呈“A”种形状的是(很遗憾,我没看到所谓的图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一个骰子由1~6六个数字组成,请你根据图中A、B、C
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推出“?”处的数字是(没看到图 )
A、6 B、3 C、1 D、2
8、一个玻璃球从点A被弹出,向左滚动3米碰到墙壁,被方向弹回5米后停止运动,则此时玻璃球在点A的( B)
A、左边2米 B、右边2米 C、左边8米 D、右边8米
9、若点从是线段A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BD都错,是否你打错答案了.正确的是AC=(1/2)AB )
A、AC=BC B、AC= AB C、AB=2BC D、AC=2AB
10、∠A的补角与∠A的余角互补,那么2∠A是( B)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以上三种都可能
㈦ 数学,期末
不会做呀
㈧ 数学期末考试题(三年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
一、填空。(22分)
1.120是6的( )倍,25的40倍是( )。
2.600公顷=( )平方千米 48小时=( )日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 □08÷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填( )。
4.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年的二月份有( )天,全年有( )天。
5.科技展览馆每上午8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每天展览( )小时。
6.一台彩电售价795元,买3台,大约要花( )元。
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 ) ,面积是( )。
8.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
9.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0.早晨,面向太阳时,你的右面是( )方,你的后面是( )方。
11.如果▲=●+●+●,▲+●=40,那么▲=( ),●=( )。
12.学校开设了两个兴趣小组,三(1)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参加书画小组的有27人,参加棋艺小组有24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人。
13.把13.75、9.05、9.50、10.00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 左边钟面是某下午的时刻,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是( )。
① 5:45 ② 9:27 ③ 15:45 ④ 17:45
2.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① 2 ② 3 ③ 4 ④ 5
3.当除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时, 余数最大是( )。
① 9 ② 8 ③ 10 ④ 7
4.一根水管锯成两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 )分钟。
① 6 ② 10 ③ 12 ④ 24
5.1元5角写成小数是( )
① 1.5 ② 1.5元 ③ 1.5角
三、计算下面各题,(35分)
1.直接写得数。
32×3= 420×2= 120×4= 16×50=
400÷4= 720÷8= 60×30= 90÷3=
411×3≈ 538÷9≈ 391×5≈ 245÷6≈
0.4+0.8= 1.8-0.5= 3+1.4= 3.6-2.3=
2.列竖式计算。
48×72= 26×35= 504÷3=
348÷5= 18.5+65.4= 68-14.8=
3.脱式计算。
645÷5÷3 398+816÷8 32×15+320
四、根据要求动手做一做。(6分)
根据下图提供的参考:请你制作一张2004年2月份的日历表。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五、解决问题。(32分)
1.李明平均每分钟走80米,从家到学校要走12分钟。他家离学校多少米?
2.粮店运来面粉120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的3倍少35袋,运来大米多少袋?
3.新华书店运来540本《白雪公主》,卖了4天后,还剩260本。平均每天卖多少本?
4.学校新建的“培园”教学楼有4层,每层楼有9间教室。如果每间教室能容纳50位同学,这座教学楼共可容纳多少位同学?
5.买5只同样的小足球要用135元,用400元能买到15只这样的小足球吗?
6.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12米,宽9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栏杆的长是多少?
7.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所带的汽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在不加油的情况下,为保证返回出发地,最多开出多少千米就应往回行驶了?
㈨ 数学期末题- -
⑴设甲队每小时能修x米,那么乙队每小时可修2.5x米,由题意得
1100/x-1100/2.5x=33
解得x=20
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根。
∴2.5x=2.5*20=50
即甲队每小时可修路20米,乙队每小时可修路50米。
⑵设分配给甲队y米,由题意得
y/20≤20
(1100-y)/50≤20
解得100≤y≤400
∴y=100或200或300或400,即为俩工程队分配工程量(以百米为单位)有以下四种方案:
①甲队100米,乙队1000米;
②甲队200米,乙队900米;
③甲队300米,乙队800米;
④甲队400米,乙队700米;
有疑问,可追问;有帮助,请采纳。祝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