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真题
㈠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主旨题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回一段、每答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㈡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必备词语
景物来的特点不外以下几种:清逸自、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人物性格:热爱祖国(劳动)、实事求是、洁身自好、憎恶黑暗、追求美好、坚韧不拔、顽强不屈、温柔和蔼、软弱无能、贪生怕死、斤斤计较、一毛不拔
㈢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有哪几类
高考语文阅读题,包括大阅读和小阅读。小阅读主要是社科类文章,设题类型为选择题;大阅读主要为散文小说两大类;较少有人物专访等实用类文体。
㈣ 历届高考语文试题中有没有新闻类文本阅读的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传记类与
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
㈤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资料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版学生的阅读理解能权力和语文素质。
显然,提高阅读理解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的是我们的长期积累和练习。
首先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所谓读书破万卷,方可下笔如有神。
其次,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辅导。针对各年级的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进行训练。
最后,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