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二战

数学二战

发布时间: 2021-08-23 06:40:10

⑴ 作为一个二战生怎样复习考研数学

一、准备
我决定以“空杯心态”(其实是肚子里一点存货都没有)去重新认识数学,亲近数学,特别是考研数学。我利用图书馆便利的资源先是借了很多数学书(但非考研辅导书),又从图书馆网站进入CNKI和万方数据库下载了很多关于数学的论文。另外就是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了。从中,我不断加强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对各种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也有了深入的认识。特别的,对于最现实的问题------怎样解题,我也找到了我认为最核心的指导思想。
下面是我对所查资料的提纲式总结:
1.数学的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
(2)体系的严谨性
(3)广泛的应用性
(4)应用的灵活性
2.数学思想
(1)函数方程思想
(2)等价转化思想
(3)分类讨论思想
(4)数形结合思想
(5)建模
3.数学方法
(1)配方法(5)反证法(逆向思维)(9)构造函数
(2)换元法(6)数学归纳法(10)恒等变形
(3)消元法(7)有理化(拆项添相移相)
(4)待定系数法(8)提公因式(11)坐标系变换
4.如何解题
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的向已的,从复杂的向简单的化归转化过程。
通俗点说就是:数学玩的就是变形,转化。
具体操作起来,当数学解题进行到不知所措的时候,要学会“制造浪漫”,想象如果这时添加什么相或把XX变成XX……就可以把问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解题套路了!
这只是个提纲,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往这个提纲上加了很多具体内容,如:
在数学思想下的数形结合法后,我添加了微分中值定理,单调性,凹凸性(二阶导联想),曲率,积分定义式等等,
这个提纲我每天复习数学前,做数学题前都会看一遍,当成是数学思维的训练。另外每天复习数学时又会往上面添加内容。今年数一的第二道选择题用的就是上面这个方法,用的就是我在这方法后加的凹凸性内容,由于这些总结我经常看,所以考试时很快想到了。
二、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与习惯养成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是用了一个日记本来操作的。我会在头天把接下来一天的复习任务定下来且尽量具体,然后在第二天复习时如需调整复习计划,则把调整方案也记下来。此外,我还会把需要做的琐事,突然的想法,思路,把心理情绪同样记下来并定期回顾整理。
为什么这么做呢?
首先,这么做可以帮助自己慢慢地加强时间管理的能力,能够增强自己的效率意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做到劳逸结合。
其次,考虑到考研复习内容会很多,会经常出现忘事的情况,想做的事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有新奇的思路想法,思路不及时记下来容易忘,不太可能再想起来。
再次,日记本可以时刻提醒着自己,激励着自己。
最后,在本子上记下自己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以这种方法不断自己训练自己直至把自己训练成为一个专业级别的考研选手!
其实,最初我决定写日记本的时候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处,这是源于我带社团的一个灵感。上任社团主席的第一天,我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社团存在的问题,又放开思路查了企业管理经常出现的问题,最后发现症结在社团传承上。从我当社团负责人的第一天,我就准备了一个本子把我每天的日程,做社团的新思路,新想法及实践后的总结都记录了下来,在社团换届交接时,我把我的这个日程本也同时交接给了下一届并定下制度:以后每一届社团主席都要有日程记录。自此以后,社团的发展越来越好了,人才辈出哪,哈哈。
说远了,下面具体说一下时间控制,心态控制与习惯养成三个问题。
具体时间控制
(1)3月20日~5月3日 复习高数课本
由于我高数基本算是没学过,所以我费了很长时间重新去钻研课本,课后题基本上我都做了,这样我慢慢了解了高数的基本内容,各章节基本的方法,算是为运用全书打下了基础吧。有很多人建议不要看课本,我建议基础薄弱的还是看一下吧;对基础好的同学,我也建议你看全书前看一遍课本,今年线代有一题的思路就来自课本。当然你不必要像我一样一直看课本直到看完,你一起看全书某一章的时候,先把这章对应的课本看一下。
(2)5月4日~6月30日 全书高数部分做第一遍
虽然已经复习了一遍课本,做全书的时候还是感觉很多都不会。只要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我就去翻教材,不停地翻教材。
(3)7月1日~7月18日 复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这期间因为有很多专业课考试,所以要把重心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概率论复习的断断续续的,复习的很慢。
(4)7月22日~8月6日 东软实习-----做嵌入式系统编程
这期间,我每天白天实习,晚上自己留在实习的屋里自习。我把线性代数课本看了两遍,又把麻省理工学院的线性代数公开课看了一遍,部分内容反复看了。个人觉得,这个视频很好,有助于把握线性代数这门学科的本质。
(5)8月7日~8月17日 回老家带母亲看病
(6)8月20日~9月6日 线性代数复习
这一段时间主要是看书做题,基本上把线性代数的知识点掌握完了,做题的基本方法也大概掌握了
(7)9月7日~10月26日 全面复习
这期间我抽时间看了网上的高数视频基础部分,跟着视频把高数复习了一遍,把知识点整个梳理了一遍,开始针对重要的,易错难懂的知识点深刻思考,整理并记笔记。然后是第二遍复习,这次复习我用把三科都复习了一遍。把660题仔细做了,并针对经典题,错题等分别进行了标注。查漏补缺是这一时期主题!
(8)10月27日~11月25日 做考研数学历年真题
这期间我仔细地做了真题,逐渐试着把握做套题的节奏,适应这种做卷子的感觉。中间停顿了一段时间开始着手对高数所有重点题型进行方法梳理并记在本子上。然后又接着做真题,直至做完所有真题,越做越爽,最后基本都是140+的成绩了。注意我这里说的认真做真题的意思是:严格控制时间,在本子上写清具体步骤,对照答案仔细批改,最后认真思考总结。
(9)11月25~1月3日
针对后期的真题进行高数题型总结,并对线性代数,概论进行全面的知识点总结,题型方法梳理并记笔记。12月14开始做第二遍真题,这一次是按知识点的顺序做的。这次做题着重思考,联想,对比同类题目,并不断总结,每天温习总结的东西。一直到考试前一天我都没有停止看数学。如果你仔细看了我整个数学复习过程,你会发现我的复习时间还是很紧张的。除了期末考试后的那五天和带母亲看病的10天,我每天都在学数学,每天都在思考数学,没有一天间断过。但是到后期我仍然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用,感觉我真题做的晚了。但是没办法,我基础太差了,没有那么长时间打基础肯定不行的。所以,对于基础稍微有点的人,你复习数学的时间肯定够用的。关键是复习的态度,复习的方法。
2.情绪管理
有一个好心情对于复习是很重要的,心情舒畅时复习的效率会非常高,这时候思维活跃,问题理解的更清晰,知识理解的更深刻。但是有些负面情绪是无法避免的,烦心的事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情绪的调节就很重要。无论是和朋友交谈还是看书修炼或者通过一些活动转移注意力都是很好的办法。
3.习惯养成
考研主要还是靠自己,靠自己训练自己。
(1)认真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
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对做题更甚。不坚持去思考,不仔细去联想,类比,总结只相当于背书,是学不到数学的本质的,想考高分是不可能的。举一个例子:中值定理那块的证明题,一开始不会证,我就忍住不去看答案,自己去思考,有时候一晚上都在思考一个题。这样思考,我会想到很多知识点并加以整合,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解这一类题就会顺畅很多。考研的题肯定是自己没见过的,平常做题时不会就去看答案,考场上可没有现成的答案看啊。
学数学的时候如果不思考就不会发现数学的美,就不会感觉到原来数学这么有意思。找不到这感觉,学数学简直是个煎熬,或者虐心!考完研以后,我就有个计划要好好学数学,一是因为喜欢上了数学,二是因为对我来说,读研究生时还要经常用到数学?。
(2)作总结,并经常温习总结,做到问题不积压。
自九月份开始,我每次作总结都会把我手头上的资料书,课本翻一遍,力争思考的全面深刻,更尝试抓起本质,我不认为我一次就能把问题看全看透,所以我每做完一个总结都会经常温习,思考以求得出新的东西-----更本质,更简洁的总结。每思考一次会加深一次印象,也加深了理解。
其实问题不积压的道理大家都懂,一个问题不会可能导致一连串的问题都不会的“蝴蝶效应”!但是真正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的人不多。我经常培养自己查漏补缺的意识,发现问题要即刻试图解决,即便当时解决不了也要把问题记下来,记在醒目的位置,以便自己得到灵感的时候能及时解决问题。
(3)做标注。
不管是做全书,还是做其他资料,做的时候我都会注意仔细标注,这样可以在下一次复习时尽快抓住重点,节省时间;也为作总结提供了诸多便利。
(4)上自习时不带手机。
考研需要静心,很多国家大事可以暂时放一放,考完研再处理的。

⑵ 二战考研,数学很差

必须先看课本,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再说时间也充裕,多看几遍课本,课版本上的知识方法权一定要吃透了再去看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考研书,个人认为李永乐的比较适合你,况且你也比较熟悉了嘛,陈文灯的技巧性过强,可以再吃透李永乐的书之后再去看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当然,最后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是一边学习课本一边做题巩固还是先集中主力吃透书本再做题,怎样效果好就怎么来,因人而异的。本人今年考研,成绩还不错,希望LZ也能马到成功。最后,建议找到一两研友,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相互鼓励的那种,亲身经历证明效果会更好,LZ加油吧!!

⑶ 二战,纠结要不要丢掉数学

得结合自身情况,努力可以达到的话最好是不要改变。
是否二战,是很多小伙伴儿在知道分数之后容易纠结的问题,但是,同样的纠结又各有各的不同。那么,到底是否要选择二战呢?这样的问题,每年都会有小伙伴儿问到。不管是发挥失常、还是复习时间太短,现在来看,过程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已出,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选择?如果自己的分数还可以,只是比所报考院校往年的分数略低,如果不是非要考这个院校,也就没必要非要等其它考的分数好的同学由于放弃而空出的机会,此时,大家可以考虑到其它相对水平相同但竞争压力小的院校,争取最大限度的获得调剂资格。另外,虽然调剂在表面上表现的很平静,但是内里竞争却是非常激烈,确定调剂的话,就要锁定目标,关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及时填报信息。如果目标调剂院校有自己认识的学长、学姐,那么,墙裂建议利用好这样的关系,关键时刻走走捷径,试一试,成功的机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每年需要争取调剂资格的学生有很多,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有人推荐与没人推荐,差别可想而知。
如果自己的分数与所报院校相差较多,这时候建议分情况来考虑。如果是由于自己基础还可以,但发挥失常而没能取得好一点的成绩,又不甘心选一个比较一般的学校去试试调剂,大家这时可以适当的考虑二战。但是选择二战,并不意味着选择了就可以轻松对待,选择了就意味着一定能成功,它需要拥有足够的勇气的同时,还要能够承受巨大压力,因为二战意味再奋斗一年,再与拼搏为伍,再与懒惰为敌,另外,二战还承载着不出师则已,出师则必得捷报的决心,所以二战里的心里压力比实际复习的压力更大,并不轻松。如果自己的基础一般,但是分数能够符合一些一般院校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自己的提升空间到底还有多大,量力而行。提升空间若是有限,则直接选择调剂也未必不好。提升空间若是较大,而且又想考一个相对较好的院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话选择二战也无妨。
如果自己的分数是因为复习时间仓促而较低,那么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如果能够做到轻松面对,认真开始,复习过程又能够一贯坚持自己的热情,因素虽然较多,但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那么,二战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提高。
最后,对于考得好的小伙伴儿来说,抓紧时间准备复试,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放松,因为一场不容忽视的较量还在等着大家。
有时候给自己的选择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儿,选择太少也不一定是坏事儿。不能一切听天由命,也不能一切听信他人,因为成功不能复制,勇气还要自己给予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自己的,才能让自己更有力量前行。加油!

⑷ 二战想考数学,很难吗

本人考研二战!第一次考的数学一考了90,二战想考数学二考个专业硕士,想问下数二和数一哪个难?

也就是想问下数学二是不是要比数学一简单点(我指的是如果我去年考数学二是不是可以比90分再高一点),但是听说数学二高数部分很难比数学一还要难!是吗?还有复习数学二的时候能按照复习数学一一样复习吗?

展开

⑸ 请数学一高手进!二战考研数学一复习问题

1、数学是要靠时间积累的,特别是考研数学,不是靠短期简单记住公式就可以完成的,专所以必须要属花大量的时间,这点复习需要保证。
2、建议你先简单的看看高数、概率论和线代课本,做做后面的典型习题,练练手,这些题目难度没有考研大,但对知识点的巩固是很明显的。
3、打好基础后,然后再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书很经典,建议做两遍。做第一遍先看前面的讲解,可适当结合课本,习题不会的用红笔圈一下,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第二遍是在第一遍的基础上看,重点关注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时间多的花最后再看一遍,时间可以不用太长。
4、建议你不要做太多模拟题,历年的真题是王道,相信你看过真题就发现,每年的很多知识点都很相似,真题是考研的第一手也是最珍贵的资料,做5遍都不为过。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你些参考。
最后,衷心祝您考研成功!!

⑹ 本人考研二战!第一次考的数学一考了90,二战想考数学二考个专业硕士,想问下数二和数一哪个难

同学,你好!在大家的普遍认识中数二好像是比数一简单,数二高数下册只考一点点,至考到二重积分,三重积分都不考,但是高数上会考的比较细,可能会复习不到位,觉得难。另外,数二是不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线性代数数一数二考的都是一样的,建议把高数作为重点复习,只要复习透彻了,数二也不怎么难的。复习的时候复习方法都是通用的,主要是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异就行了。希望能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⑺ 求解:二战数学怎么复习

先抓课本,将课本后面的题目都做一变,(但也不要太死板,积分积不出来就算了,别浪费时间),自己一边复习,一边可以用一个笔记本整理笔记,不明白的标记,不过尽量搞明白。高数都用同济的(比较经典),概率和现代就用你们学校的(自己熟悉)。这是第一阶段,自己感觉一遍过完了,没底可以过第二遍,毕竟基础很重要。当然是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了。再过一遍的话就不要那么细致了,第一遍标记的地方要搞懂了,一些记不住的有比较重要的公式,记在一个小册子上,后面有用。
第二阶段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感觉比李永乐的好),认真做,上面的题目比考研的难,说白了就一个熟练问题。同样第一遍完了,标记什么的都做好。很多题目我自己做了2三遍过了一段时间再看也没头绪,那个很注重解题方法,都很独特。自己注意总结吧。
第三阶段就直接真题了,不推荐做600题,不解释。做完真题发现题目好容易啊,但你又能得多少分呢?(标准是120)做完做400题,好好打击下自己(标准是90),然后就是复习做过了的题目了。最后临考前随便找份做做,别断,就一直做。放下一两周做题的感觉也会消失的。
(觉得有点道理的话可以M我,跟你讲讲概率和线数复习方法,参考书什么的。不懂的也可以问我。)

⑻ 二战考研数学一复习方法

我当年复习也是教材+全书+真题的模式,最后也是不理想。
现在反省起来,这内种模式本身容没有问题,复习全书当时我看了3遍,边边角角也看到了,其实拿到考卷才发现其实考察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计算的准确性。李永乐全书的的线性代数还是不错的;对于高数部分我认为应该注重基础,不要搞太邪太偏的东西,搞清基础原理就行了,所以李永乐的预测卷做做可以,但是没什么太大的参考价值,太偏了;至于概率论数理统计,全书上篇幅不多也不太难,随便一搞就行了。
最后千万注意计算要准确,要讲究技巧,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当年我考研的时候本来数学可以搞个一百二三的,可是计算太过垃圾,错了四五个不该错的选择题,然后才弄了一百多,这个千万记住。
总之,希望你注重基础强化计算能力,这两样搞好了120根本不是问题。

⑼ 数学在战争中的应用

楼主别去看复制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时间和战略博弈不是数学),也不需要去听那些抛物线专和双曲线这些属东西(他们都是中国的数学书上的落后的东西,二战时候的火炮是这样的,现在的都不是),,,,凭你的直觉,你就应该知道,数学和计算机的关系,核武器和数学的关系,航空航天和数学的关系,情报和密码学与数学的关系(这些东西在中国数学课上是学不到的,很多人连概念都没听过。)
如果你对数学有所研究的话,你可以去看看傅里叶变换(这玩意在信号处理分析,雷达和制导中是决定性的,算法千变万化,俄罗斯人在高等数学上最厉害,所以他们的S300防空导弹内置软件28K,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内置软件300M,但是由于算法好,后者的实际作战效果不如前者。)

⑽ 二战 数学史

在二战中,运筹学,密码学,信息论,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学学科发展比较迅速,对战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以某一学科为主线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如:此学科在战争中的发展,参战方对此学科的应用,此过程中哪些杰出科学家都做出了哪些贡献,等等。

要写好毕业论文,图书馆要多去,网上的一些电子期刊库要多看,另外自己要下工夫。多多努力吧。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