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
㈠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
1、果园里有梨树x棵,桃树比梨树的3倍少16棵,桃树有( )棵。
2、李卫家养的母鸡是公鸡的8倍。如果养了x只公鸡,母鸡有( )只,母鸡和公鸡一共有( )只,母鸡比公鸡多( )只。
3、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a,他们的和是( )。
4、小王、小李沿着400米的环行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小王每分钟跑280米,小李每分钟跑240米,经过x分钟小王追上小李。列出的方程是( )。
5.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杏坛在线@版权所有@
7.9立方分米=( )升 8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9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9.4立方米=( )立方分米
8.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 )瓶。
11.至少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六个面。………………………………( )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5.一瓶白酒有500升。………………………………………… ( )
三、解方程
3x+2.7=5.94 1.3x-0.44=0.6 6.7x+x=23.1
x-0.1x=1.08 4.5x÷3=0.9 (7-1.4)x+5=7.8
四.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用一根长( )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
A.一样大 B.表面积大 C.不好比较大小 D.体积大
6.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五、实践与应用
1、宝华煤矿一号井去年采煤35.1万吨,比二号井的2倍少2.2万吨。二号井去年采煤多少万吨?(方程解)
2.平江市今年和去年共建商品房560万平方米,今年建商品房的面积是去年的4倍。两年各建商品房多少平方米?(方程解)
1、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长?
3、某车间为制作一种长4米、宽2米、高3米的铁架,需要把长10米的钢筋截成符合要求的短钢筋。做成这样的一个铁架,至少需要长10米的钢筋多少根?
4 甲、乙两船由相距384千米的两个码头同时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21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7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遇?(方程解)
5.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无盖),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6.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一块正方体的石头,棱长是5分米,每立方米的石头大约重2.7千克,这块石头重有多少千克?
8. 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思考题:
把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两块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新长方体,有几种拼法,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㈡ 六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试题和答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测试卷
一、看图列式
1、
用加法算:( )+( )+( )+( )+( )=( )
用乘法算:( )×( )=( )
2、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二、填空题
1、6个 是( );24的 是( )。
2、 的倒数是( );( )和 互为倒数。
3、 ×( )= ×( )=0.5×( )=1。
4、在○里填上“>”“<”或“=”。
× ○ × ○ ×1○ ×0
5、边长为 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分米,它的底是高的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7、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 ,3天看了全书的( )。
8、一袋面粉25千克,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 )千克,还剩( )千克。
9、比30千克多 是( );比36米少 是( )。
10、六(4)班有4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有( )人,男生有( )人。
三、计算题
×( - ) (13+ )× ×12+
× + ÷ ×( - × ) ×11-
× + × + + + × ×
101× - ×48 ×34×7×
四、选择题。
1、求3个 的和,应该怎样列式简便( )。
A、3+ B、 ×3 C、 + + + +
2、一瓶油重8千克,吃掉 千克,还剩( )千克。
A、4 B、7 C、9
3、12×( +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4、下面各式中积大于被乘数的是( )。
A、 ×0.55 B、3 ×1 C、4 ×
5、算式3 ×4 下一步应怎样计算( )。
A、3×4+ × B、3 ×4 (直接约分) C、 ×
五、解决问题:
1、小华看一本132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 ,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2、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同植树,一班植树80棵,二班植树的棵数是一班的 ,三班植树的棵数比二班的 还多7棵,三班植树多少棵?
3、某粮店有大米560吨,面粉350吨,运走多少吨大米,可以使剩下的大米吨数相当于面粉的 ?
4、南京长江大桥约长6800米,武汉长江大桥相当于它的 ,武汉长江大桥约长多少米?
5、一块长方形的铁板长6米,宽是长的 。这块铁板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6、一批水泥,用去12吨,剩下的是用去的 ,这批水泥有 多少吨?
7、益华电脑城有电脑220台,第一天卖出 ,第二天卖出剩下的 ,
第二天卖出电脑多少台?
8、饭店买来面粉 吨,第一天用去这批面粉的 ,第二天又用去 吨,两天共用去面粉多少吨?
六、想一想,算一算。
下图是一堆圆片,如果将其中的 涂成红色,那就需要涂红多少个圆片?如果拿去4个圆片,将剩下圆片的 涂成红色,那就需要涂红多少个圆片?
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第二单元的内容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具体编排
1.分数乘法(安排了6个例题)
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
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与运算顺序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
例1(教学分数乘整数)
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从人的步距与袋鼠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
(1)给出信息,提出问题。
(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确: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3个2/11,为探究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3)探究计算方法。
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容。
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式转化为加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4)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说明分数乘整数,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3(教学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算理较难理解,所以本例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再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具体说明)
解决第一个问题: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可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1/5,第二步再涂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1/5的1/4,直观得出1/5的1/4是1/20。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第二个问题:3/4小时粉刷多少?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4(说明分数乘分数应先约分再乘)
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这里还提出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除了像例2那样写成3×6/8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对比与联系。
例5: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通过观察计算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例6(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计算中的应用。
“做一做”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解决问题
教材共安排3个例题,分2个层次教学。
例1教学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2、例3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
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用“想”这种形式来提示学生根据线段图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国情教育。
“做一做”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例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一个数量与它的部分量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
教材选取了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题材,出示一幅情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在绿化隔离带后面,噪音降低了1/8。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教材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
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仅出示线段图,提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例3(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
教材以人心脏跳动次数为素材引入例题。
其中“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是解题的关键。教材由小精灵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理解其含义。这句话可以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理解了这句话,就应该知道把什么看作单位“1”,就容易理解数量关系了,接着教材还是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
这题也有两种解答方法,教材只出现一种,另一种方法教材没有出示,只是用“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示让学生结合例2的学习自己想出。
3.倒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
安排了2个例题,分别教学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例1(教学倒数的含义)
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
要让学生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如“不能说7/3是倒数”。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从而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在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时,要分三种情况:
一般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1和0的倒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结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四、教学建议
1.注意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
本单元各部分知识都与前面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
2.加强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
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不仅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算理的关键,而且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
3.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本单元的解决问题是由乘法意义的扩展产生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㈣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说明第二单元(一)
二、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多的贴不上来了 请看参考资料
㈤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1工厂里,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 )%。
2,甲数是乙数的60%,丙数比乙数多20%,甲数是丙树的的( )%
3,60的50%比一个数的四分之三少9,求这个数。
4,一个数的35%相当于6.3的九分之四,这个数是多少?
5,广场上有一只挂钟,分针长50厘米,分针的尖端每时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一昼夜移动多少米?
6,在浓度为10%,质量为80克的盐水中,加入多少克水就能得到浓度是8%的盐水?
7,甲,乙辆车同时从两地开出,9时后相遇,相遇时甲车正好行完全程的40%。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8,某公园有一个有两个圆叠成的草坪造型,两圆相交部分的面积是80平方米,这部分是大圆面积的16%,是小圆面积的25%。求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百分之几?
全部要算式!!!
最佳答案 1 、把女工人数看作单位“1”,男工人数是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1-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列式(1-60%)/1=40%
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 )% 列式 (1-60%)/60%=0.667=66.7%
2、乙数是“1”、甲数是60%、丙数1+20% 甲数是丙数的 60%/(1+20%)=0.6/1.2=0.5=50%
3、60*50%+9=30+9=39 (39+9)/3/4=64
4、6.3*4/9/35%=6.3*4/9*7/20=8
5、2*3.14*50=314(厘米) 314*24=7536(厘米)=75.36米
6、80*10%/8%=8/0.08=100克
7、甲车行完全程:9/40%=9*5/2=45/2(时)
乙车行完全程 1/(1/9-2/45)=1/1/15=15(时)
8、大圆 面积80/16%=80/0.16=500平方米 小圆面积80/25%=80/0.25=320平方米.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500/2*3.14)/(320/2*3.14)=1.5625=156.25%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
对我有帮助
71回答时间:2008-11-8 22:31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北田共老师 | 一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7-3-8 小学数学测试题(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09
2010-10-6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2009-12-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
2011-5-7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题(二)
2008-5-3 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22
更多关于六年级上册的数学1,2单元的月考题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小学 六年级 六年级 数学 测试题
等待您来回答del0回答六年级黄冈小状元数学上册P23页全部答案.del0回答六年级上册32面5.6数学练习册的答案.del2回答5九百一卡通充值Q币没入账怎么回事???.del2回答怎样学好数学.del1回答数学怎么学好.del2回答六年级数学简单题.del0回答七台河生活家地板和鹤岗远东森林cell.del0回答七台河柏高地板和佳木斯远东森林cell.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其他回答 共5条
100%-60%=40% 回答者: 1029288827 | 一级 | 2008-11-8 12:11
- -等下 回答者: fuio跑跑 | 三级 | 2008-11-8 12:21
1工厂里,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40)%,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66.67 )%。
1-60%=40% 40%/60%=66.67%
2,甲数是乙数的60%,丙数比乙数多20%,甲数是丙树的的(50 )%
乙数为1 甲数是60% 丙数比乙数多20%是120% 60%/120%=50%
3,60的50%比一个数的四分之三少9,求这个数。52
X*3/4-60*50%=9
X=52
4,一个数的35%相当于6.3的九分之四,这个数是多少? 8
35%X=6.3*4/9
X=8
5,广场上有一只挂钟,分针长50厘米,分针的尖端每时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一昼夜移动多少米?
分针长50厘米是半径
每分:3.14*50*2=314厘米
时=314X60=18840厘米
日=18840X24=452160厘米=4521.6 米
6,在浓度为10%,质量为80克的盐水中,加入多少克水就能得到浓度是8%的盐水?
80*10%=8%X
X=100
100-80=20克
7,甲,乙辆车同时从两地开出,9时后相遇,相遇时甲车正好行完全程的40%。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9/(1-40%)
=15小时
8,某公园有一个有两个圆叠成的草坪造型,两圆相交部分的面积是80平方米,这部分是大圆面积的16%,是小圆面积的25%。求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百分之几?
有没有图,看出
全部要算式!!! 回答者: 索菲娅12 | 二级 | 2008-11-8 13:06
1工厂里,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40)%,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66.67 )%。
1-60%=40% 40%/60%=66.67%
2,甲数是乙数的60%,丙数比乙数多20%,甲数是丙树的的(50 )%
乙数为1 甲数是60% 丙数比乙数多20%是120% 60%/120%=50%
3,60的50%比一个数的四分之三少9,求这个数。52
X*3/4-60*50%=9
X=52
4,一个数的35%相当于6.3的九分之四,这个数是多少? 8
35%X=6.3*4/9
X=8
5,广场上有一只挂钟,分针长50厘米,分针的尖端每时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一昼夜移动多少米?
分针长50厘米是半径
每分:3.14*50*2=314厘米
时=314X60=18840厘米
日=18840X24=452160厘米=4521.6 米
6,在浓度为10%,质量为80克的盐水中,加入多少克水就能得到浓度是8%的盐水?
80*10%=8%X
X=100
100-80=20克
7,甲,乙辆车同时从两地开出,9时后相遇,相遇时甲车正好行完全程的40%。乙车行完全程要多少小时?
9/(1-40%)
=15小时
8,某公园有一个有两个圆叠成的草坪造型,两圆相交部分的面积是80平方米,这部分是大圆面积的16%,是小圆面积的25%。求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百分之几?
有没有图,看不出
(80/25%)/3.14:(80/16%)/3.14=64% 回答者: 白坑 | 二级 | 2008-11-8 13:13
1,工厂里,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60%,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40 )%,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多(40 )%
算式:1-60%=40%
2,甲数是乙数的60%,丙数比乙数多20%,甲数是丙树的的(50 )%
算式:60%/(1+20%)=50%
3,这个数为:(60x50%+9)/(3/4)=52
4,6.3x4/9=2.8
这个数为:2.8/35%=8
5,分针转一圈的周长为:2x3.14x50=314厘米
每时移动的距离是:60x314=18840厘米=188.4米
一昼夜移动:12x188.4=2260.8米
6,加入水后的盐水质量为:10%/8%=100(克)
加入的水为:100-80=20(克)
7,9小时后乙车行全程的1-40%=60%
乙车行完全程要:9/60%=15(小时)
8,(80/25%)/(80/16%)=64%
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80%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者: wukun420 | 五级 | 2008-11-9 08:49
分享到: hljsqth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3)条消息等待处理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知道学院 +990.茁壮成长 +100.新秀集训 +10.持之以恒..进入个人中心
㈥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注意!是第一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复习考试知识点汇总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五)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十四)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十五)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十六)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十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十八)解答应用题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二、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7、角(1)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3)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4)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5)什么是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6)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7)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8)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8、(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9、三角形(1)什么是三角形?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10、四边形(1)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4)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5)什么是梯形的底?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6)什么是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7)什么是梯形的高?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8)什么是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2)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3)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14、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18、乘法(1)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2)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3)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19、除法(1)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2)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3)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4)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2、什么是名数?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23、什么是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24、什么是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25、什么是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㈦ 六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二、分数乘法
一、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
×0= × = ×12= × = 45× =
9×= × = ×100= 18× = × =
2、能简算的要简算。
17×(+)×32 ×+×
××16 +× 44-72×
二、想一想,填一填。
1、0.375+0.375+0.375=( )×( )=( )
2、12个是( );24的是( )。
3、的倒数是( );( )和互为倒数。
4、×( )= ×( )=0.5×( )
5、在○里填上>、<或=
×4○ 9×○×9 ×○
6、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7、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 )人,男生有( )。
8、李行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3天看了全书的( )。
9、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吃了( )kg,还剩( )kg。
10、比30多的数是( );比36少的数是( )。
三、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是单位“1”。
A、小羊 B、大羊 C、无法确定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 B、假分数 C、任何数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4、12×(+)=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 B、20×+20 C、20×(20×)
6、比35的多9的数是( )。
A、19 B、14 C、1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
1、自然数a的倒数是。 ( )
2、1吨的和4吨的一样重。 ( )
3、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米后,还剩下米。 ( )
4、60的相当于80的 。 ( )
5、冰箱的数量相当于电视机的,冰箱的数量比电视机少.( )
五、看图列式计算。
六、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行驶了多少千米?
2、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种苹果树,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3、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
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⑶还剩多少双?
4、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5、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6、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七、智慧屋。
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取出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