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历史
❶ 磐石市呼兰镇历史最高洪水位
摘要 亲:您好!正在为您查询相关的信息,请您稍等片刻~~
❷ 磐石的风景,风俗,传奇故事都有什么
东北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这里不但土地广阔而且风景优美,很多人选择到这里旅游,来东北旅游当然不要错过长春了。长春有哪些民俗文化?长春有哪些风俗习惯?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长春传统民俗文化,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
火炕生出豆芽菜,火炕孵出小鸡崽火炕,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室内的大部分平面空间都被炕占据,所以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家里来客人要请到炕上坐;平日吃饭、读书写字都是在炕桌上;孩子们抓“嘎拉哈”、弹杏核、翻绳等游戏也是在炕上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现在东北地区的楼房内大多已经采用水暖式集中供热了,只有在农村还可以见到火炕。在东北农村,家家会把火炕利用起来,用一个盆,装上黄豆或者绿豆,放上少量水,放在炕上。由于火炕的温度,盆水升温,豆儿生芽,两晚的时间,一盆鲜豆芽儿就诞生了。火炕上,诞生的还不只是豆芽儿菜。黄黄的草筐,一窝鸡蛋,几个星期之后,鸡蛋壳里走出了小鸡崽。原来,农民把鸡蛋放在草囤里,放在火炕上,使蛋受热,几个星期之内,一个个新的小生命在温暖的火炕上慢慢孕育成熟。苞米挂在墙上晒,苞米住进木楼里长春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东北农村晒苞米也就自然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景。一入秋,家家户户就把苞米串在一起,挂在房山墙上……在东北的农家院里,您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空中楼阁”,下以木桩支撑,上似一间木房,俗称“苞米楼子”。里面装满金黄色的苞米棒,再衬以皑皑白雪覆盖的屋顶和庭院,颇具东北农家的自然风貌。在靠近东北和北部山区的地方“苞米楼子”几乎家家都有。其建造式样非常实用,仓底距离地面较高,既可以防止老鼠偷吃粮食,又可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苞米楼子”满满当当,说明农民的日子过的吃穿不愁。房前屋后柴草垛,园子种满蘸酱菜在北方平原上,村落星罗棋布的散落在原野上,一村一屯,一家一户突出的特点就是柴草垛。柴草垛是北方人家重要的生活标志,谁家的柴垛高、大、整齐,谁家的日子过的就富裕殷实。北方的柴草垛是以自家栽种的苞米、高粱等庄稼秸秆为主,也有杂树枝等。各家的柴草垛大小不一、高矮不同,成为北方平原景色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人爱吃蘸酱菜,真正的蘸酱菜讲究的是“新鲜”。东北人的房前屋后都有自家的菜园子,现吃现摘,再蘸着农家大酱一并入胃,那是星级酒店无法体会的乐事。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白菜、大葱、香菜……和越来越多的新鲜品种的蔬菜日益丰富着农家的餐桌,也让远道而来的城里人一边体验着采摘的乐趣,一遍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给予。反穿皮袄毛朝外,狗皮帽子头上戴东北是中国典型的寒冬地区,在漫长的冬季,东北局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因此,在影视节目中还是可以经常看到彪悍威武的东北人穿着反毛皮袄驰骋在林海雪原的画面。反毛皮袄是指用动物的整张皮毛朝外制成的一种御寒服饰,这种衣服既保暖又不“烧身”,还可以保护毛不被磨掉。同时因为毛的颜色与雪地和树木的颜色相近,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如今,隆冬时节来到东北,你依然会看到威武的车老板带着有长长的毛的大帽子过冬,那就是北方人喜爱的狗皮帽子。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农民依然能够自己亲自动手做出一顶这样的狗皮帽子。不过,这样的帽子现在已经不是很常见了。像反毛皮袄、狗皮帽子这样既能御寒,又能彰显东北人个性的特色服饰,是聪明的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独特的衣着方式。满族剪纸手艺精,扎盏灯笼高高挂剪纸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前,满族祭祀祖先时在祖匣子上贴的图案和文字等需要用纸剪成,随着这样的祭祀活动继承下来,古老的剪纸手艺也传承了下来。剪纸的题材既蕴含祝愿幸福吉祥的寓意,也具有反映自然和社会状况的现实意义,表现了东北人民群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它们的艺术风格或洗练大方,或绚丽华美,或精工细致,或千姿百态……散落在东北民间的满族剪纸艺术如山花一般,坚韧顽强,不骄不躁,如今已经香飘海内外。在东北,在长春,过大年扎灯笼、挂红灯是人们最为喜庆生动的民俗活动。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忙过年,不等除夕,大街小巷,每一扇窗户里面都被红彤彤的灯笼妆点得格外喜庆。灯笼是一种亲情,是北方人民对岁月的美好歌颂,也是老少皆宜,大家可以一同参与的年俗活动。传说挂红灯有三种说法:一是喜庆,二是吉祥,三是迎接,迎接的是故去的老人。他们走得太久了可能找不到家门,挂一盏红灯,让他们能看清家门回家团聚。这是淳朴的东北人对祖先的感恩和思念。杀头年猪全家乐,冬包豆包讲鬼怪杀年猪,是东北人迎接新年的一种重要方式。杀年猪一般在农历的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年”的到来的序幕。一到腊月初八,家家开始筹备过年,赶年集、办年货、杀年猪、非常热闹红火。如今杀年猪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活动了,烀肉、灌血肠、吃杀猪菜等等活动,体会浓浓的东北年味。进入腊月,除了杀年猪,家家还要包粘豆包,这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主食之一。黑土地盛产黄米,将黄米淘好,碾压成粉,过筛后调成面,在热炕头温发适度,然后包进烀熟的红小豆豆馅,一个豆包就包成了。无论蒸食或者油煎,都香极了。旧时包豆包都要老奶奶领着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干,为防止困倦,老人就一边包一边讲“瞎话”,就有了“冬包豆包讲鬼怪”这句俗语。捕鱼先把冰来镩,采来冰块制冰灯东北的冬季,寒冷的冰雪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人们使用一种叫做冰镩的工具,把厚厚的冰层凿开,然后下网,去捕捞冰层下的鲜鱼,称为“冬捕”。“冬捕”历史悠久,目前世界上这样完整保存下来的原始捕捞活动已经不多了。长春石头口门水库是人工的湖泊,这里每年冬季举行盛大的捕鱼节活动。人们在冰上可以参加篝火晚会、祭鱼祭湖等仪式,亲身体验冬捕活动。长春也是冰灯制作的理想之地。长春的冰来自于南湖,人们用割冰机在南湖冰面上取冰,再用大绳将冰块拖出水面,转车运走。到了冰灯制作工地,老艺人和年轻的雕塑家着手设计雕琢。入夜,当万盏冰灯闪闪发亮,人们畅游其中,仿若仙境。猪肉炖粉吃不够,乱炖炖出一锅菜猪肉炖粉条是东北的一道名菜。因为北方盛产土豆,秋末冬初,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开设“粉房”自制东北粉条,粉条洁白筋道,特别是和猪肉炖在一起时,肉汁汤水充分被粉条吸收,粉条就变成了透明的金黄色,同时散发着浓浓的肉香,令人百吃不厌。在长春,还有一道名菜叫“乱炖”,是指把各种菜放在一起大锅炖。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渔民给皇帝打鳇鱼,但只能打,不准吃。一天,渔夫的母亲病了想吃鳇鱼,好心的厨师就捡了一条小鳇鱼炖上了,怕官府追查,里面又加了其他的杂鱼和菜。不一会儿,香味引来了衙门的官差,官差喝问:“是炖鱼吗?”厨师说:“不是,是乱炖。”官差揭开锅盖,发现里面除了鳇鱼还有其他的菜。又听说渔夫娘亲生病的事,想到谁无爹娘,就饶过了厨师和渔夫。“乱炖”因此得名。大缸小缸渍酸菜,白肉血肠杀猪菜东北人有吃酸菜的习惯,入秋之后,白菜成熟,把采下来的白菜放在缸里用清水泡上,一个冬天,白菜不仅不会腐烂还变得又脆又酸,无论是炒是炖,都是东北老百姓冬季绝不能少的一道传统菜。用酸菜做主要原料的满族传统菜肴有很多,首屈一指的就是白肉血肠杀猪菜。这道菜的历史要追溯到清顺治年间,此菜是皇家用作祭祀神山祖地长白山的一道菜。这道菜以猪肉、血肠为主要原料,再用农家酸菜一起炖煮,就成为“吉菜”中的名菜——白肉血肠杀猪菜。白肉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血肠明亮鲜美,脆嫩绵软,热汤鲜香味醇,再配以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等佐料,更加醇香四溢。
❸ 吉林磐石县属于哪个市
磐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北纬42.39’~43.27’、东经125。39’~126。41’之间。
东与桦甸市接壤;南隔辉发河与辉南县相望;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县为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毗连。全市幅员3867.3平方千米,辖13个镇、1个乡、3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磐石市总人口520978人(2016年),有汉族、朝鲜族等16个民族;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亿元。
(3)磐石市历史扩展阅读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度地带,属于丘陵半山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决定了该市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热而多雨。
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该市年平均气温为4.6℃,年积温为2700~2850℃;年平均降水量为699.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受地形的影响,南部气温比西部稍低,降水要比西部稍多。
❹ 磐石城的历史
磐石城的建设起于对蒙古军队的防御。南宋淳祐二年(1242),余阶受任四川安抚处置使,指挥四川军民抵抗蒙古军入侵。他针对蒙古军善骑射,不谙山地作战的特点,采用“因山为垒,棋布星分”的守备战略,在长江、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冲选择15处寨堡进行改造建设,使之成为进退两利、攻守皆备的战略防御重点,磐石城作为万州天生城(即小石城 )防御体系的支点受到重视,余阶派部将吕师夔驻守于此,对蒙古军进行了有效防御。从此,磐石城名声大振。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将杨文安攻陷了坚守30余年的磐石城。
元代以后,有人在寨上建昙华寺。由于寨上风光奇异,渐被私人占有。明崇祯年间,向化侯谭谊占据此城,与天生城的谭洪共同抵抗张献忠入川。顺治十五年(1658),谭谊降清仍驻军磐石城。
清雍正、乾隆年间,分属谭、柳二姓,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涂怀安购得此寨。道光年间,于昙华寺旧址上建涂氏宗祠。同治后,大力扩修寨墙,整修寨门,增设枪眼、炮洞。同时,选择低洼处修筑塘库数座,修建房屋数百间,将涂姓人家全部迁至寨上居住,将寨建成一座坚如磐石的军事要塞,在全县246座寨堡中,以其雄、险、奇而备受人称赞。
民国九年到民国十三年(1920-1924),涂氏族人进行磐石城的维修。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宜昌,进逼三峡,国民政府海军部在磐石城下构筑江防工事,成立“江防要塞指挥部”。
1958年3月,成都会议之后,毛泽东主席乘船路过双江,曾向陪同的地方领导仔细询问磨盘寨的历史掌故和沿革,称它很奇特。198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陈古福教授嘱省规划院将磨盘寨辟为三峡旅游点。随着新县城的建设,对磐石城保护规划与设计方案已通过,磨盘寨将被辟为城中公园,即将成为三峡旅游风景区又一亮点。
❺ 磐石镇的历史沿革
磐石古称“磐屿”,城内有珍珠山,故又名珠城。早在南朝宋景平元年(423)永嘉郡守谢灵运驾海舟来磐屿行田,写下《行田登磐屿海口》诗。磐石还是海滩,故谢诗中有“遨游碧沙渚”之句。唐贞元年间(785—805),温州刺史路应,加筑瓯江沿岸堤塘,从此磐石一带土地得到开发,唐文德元年(888),游方僧肇法师在重石创建佛刹,名重臻院(即现在的真如寺),佛教文化开始渗入。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赵构避金人之难,泛海来温。随从人员有徐州佥判南巘,上岸视察,弃职留居於重石,继之有吴杜(原泰顺人)居此,登开禧三年(1207)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而磐石的真正发展和闻名,却在明初的建卫。
明初,方国珍余党与海上倭寇配合,扰乱沿海,洪武八年(1375),朝廷决定在磐石设卫、驻重兵防御,卫的编制有指挥使等官90员,下设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有兵1260人,合卫兵额5600余人。管辖范围东至楚门港,南管宁村所(今永强),蒲岐千户亦归管辖,西和温州卫相接。不少军事人物进入磐石。
洪武十七年(1384),因倭寇在海上猖獗,朝廷命信国公汤和视察沿海,汤和来磐石督造城池。二十年,城建成,改称“磐石”意取“坚如磐石”。磐石位于东瓯军事要冲之地,发生多次抗倭战争,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宁波援乐抗倭,为不惊动城内居民,驻军城外,第二天即攻击琯头倭寇,又战于十里,倭寇败逃。
嘉靖四十四年(1565),温处兵宪查绛(宁国人,嘉靖二十八年进士),重修磐石城,增高三尺,门四:东迎辉,南镇江,西肃清,北承恩。水门二,城垛1790个。从此城坚兵足,至明末无患。
清顺治四年(1647),废明卫所,磐石改置营寨,称“磐石营”,顺治十五年(1658),民族英雄郑成功自舟山回师,统大军进入瓯江于十一月初七,攻破磐石城,驱逐清军,第二日进兵乐清,分兵屯扎蒲岐、虹桥等处休整。在磐石驻军5个月,于十六年四月撤退。郑成功的抗清,激发了当地人的民族意识,纷纷支援粮食。清廷下令将沿江居民迁入内地,并拆毁磐石城,成一片废墟。至康熙八年,开始展复,外迁之民,逐渐返回,康熙二十七年,城池重建。经过康熙、乾隆两朝的休养生息,磐石又开始兴旺。
民国光复,当地土绅吴熙周等即组织自治会,响应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统治,接受先进思想人物不断出现,如朱昊飞留学德国工研习理工,吴百亨创民族资产,称“乳品大王”,都影响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不少先进青年参加革命工作,经过历次运动的洗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磐石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州电厂的建造,港口码头的设立,乐斯染料厂的迁此,都对磐石带来了繁荣。尤其是服装业异军突起,名闻中国。街道建设则有迎晖路、珠城路、农贸路、镇前路等的开拓,镇貌起了大变化。而新人物则有著名作家戈悟觉,经济学博士林建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戴知贤、学富五车的朱烈老先生等,为磐石人文生辉。
❻ 吉林历史的现代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将东北九省调整为:黑龙江、吉林、松江、辽宁、辽西五省。 接下来到1954年以后,改回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而吉林省是由吉林、松江组合而成。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建国初期,吉林省仅辖2个市、2个专区、1个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至长春市。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域延续至今。全省现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市、区),765个乡(镇),241个街道办事处。
吉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表 长春市 市辖区 朝阳区、宽城区、南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 市 榆树市、九台市、德惠市 县 农安县 吉林市 市辖区 昌邑区、龙潭区、船营区、丰满区 市 桦甸市、蛟河市、舒兰市、磐石市 县 永吉县 四平市 市辖区 铁西区、铁东区 市 公主岭市、双辽市 县 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辽源市 市辖区 龙山区、西安区 县 东丰县、东辽县 通化市 市辖区 东昌区、二道江区 市 梅河口市、集安市 县 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 白山市 市辖区 八道江区 市 临江市 县 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江源县 松原市 市辖区 宁江区 县 长岭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区、乾安县、扶余县 白城市 市辖区 洮北区 市 洮南市、大安市 县 镇赉县、通榆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市 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珲春市、和龙市 县 汪清县、安图县 【以上表格来自于中国网 】
❼ 磐石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1960年红旗岭镍矿建,1961年7月,红旗岭矿子弟学校建校,校址在红旗岭矿二号街房,校舍为6栋12间干打垒式平房,张玉清同志任第一任校长。
1962年,红旗岭镍矿划归磐石矿务局所辖,学校由“红旗岭矿子弟学校”更名为“磐石矿务局子弟学校”。
1964年,新建一栋三层教学楼,校长张玉清调离,由副校长吕毓耀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学校更名为“大岭矿子弟学校”。1965年成立高中,学校变为完全子弟学校。
1966年,学校名称改回“红旗岭矿子弟学校”。1967年,红旗岭矿转为保密厂,学校更名为“八八七厂子弟学校”。
1974年,在四号街房新建三层楼教学楼,初中、高中迁入新校舍。
1977年红旗岭镍矿(八八七厂)更名为“磐石镍矿”,学校更名为“磐石镍矿子弟学校”,1979年,又建一栋教学楼,初中迁至新校舍,初、高中分离,学校更名为“磐石镍矿三中”。
从1979年到1985年间,袁国维、费世库、杜尚侠、孙新成历任校长。
1984年,磐石镍矿成立职业高中,初中迁回高中部。 1985年,磐石镍矿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接管,“磐石镍矿”更名为“吉林镍业公司”,学校更名为“吉林镍业公司第一中学”。
从1985年到1999年间,平玉林、温宝林、周玉纯、陈国义历任校长。
2000年,吉林镍业公司体制改革,成立吉林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学校更名为“吉林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中学”,蔡忠维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金红素任副校长,杨磊任副校长。
2001年1月,金红素任校长,郭建坤任党支部副书记,黄海任副校长。
2002年7月1日,原吉林镍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高中部与原磐石市第十六中学高中部合并成立独立高中,金红素任校长,郭建坤任党支部副书记,黄海任副校长。2004年磐石市教育局任命朱玉广为副校长。
2007年10月15日,金红素校长调离,副书记郭建坤主持学校全面工作,2007年12月,磐石市教育局任命郭建坤任为磐石市第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2013年8月1日,磐石市三所普通高中合并,原红旗岭镇的磐石二中整体迁入磐石市内,磐石实验中学高中部迁入磐石市内,红光中学汉族班合并到新磐石二中。原磐石实验中学校长杜才任新磐石二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❽ 请问吉林省磐石市现任市长是谁
吉林省磐石市现任市长是张守华。
2019.09--2020.04吉林市国有资本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吉林市国元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2020.04--磐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
吉林市人民政府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地市级权力机构的执行部门,对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时对省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吉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松江路65号,成立于1948年3月23日,1958年将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等县划归吉林市。
(8)磐石市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吉林市人民政府。现辖4个城区(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4个县级市(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桦甸市)、1个永吉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截止2006年,市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19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1平方公里。辖4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5县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❾ 吉林省磐石市穷吗
吉林省磐石市在县级市属于中等发展水平。
磐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全市幅员3867.3平方千米,辖13个镇、1个乡、3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磐石市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6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7.5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5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78.3亿元,同比增长9%;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3万元,同比增长20%。
工业发展说明
磐石市深入开展“百人助百企”活动,为企业协调流动资金贷款3.8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4.3亿元。华明、华信、盛营产能持续释放,围钢经济产值达到13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磐石冶金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通过省第一批化工园区认定,“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9%。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户、亿元企业1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新认定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户。
成功盘活华威特电子、吉林广润等存量资产5户,释放土地存量9.3万平方米,形成有效投资1.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增幅高于吉林地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外五县。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磐石市
以上内容参考 磐石市人民政府—2020年磐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❿ 磐石市天一门历史
摘要 磐石市刚刚建成的“天一门”牌楼,是在原来的旧址上恢复重建的。雄伟的门梁下倒吊着的俩个立托,每个立托分四面,东侧立托四面彩漆四个字“风调雨顺”西面的则是“国泰民安”。这是俩句吉祥喜庆的祈福语,代表着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每个立托的最底面是金漆大字“福”,也是暗示天下苍生身临福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