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江顺生物

江顺生物

发布时间: 2022-01-04 19:25:25

❶ 世界自然奇观

神 奇 的 宝 库
----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命名

一、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第五大河,在我国境内全长2100余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河。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哺育了古老的藏族文化,被藏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杰马央宗冰川,在古代藏文中称为“央恰藏布”,意为“从最高峰顶上流下来的水”。当它从上游马泉河,经中游藏南谷地,浩浩荡荡日夜东流时,遇上东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南沙巴瓦峰的阻遏,于是从藏东南米林县海拔3100米的派为入口,生生地切开了喜马拉雅山脉,围绕南迦巴瓦峰做了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形成连续、多弯的大峡谷。
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织了专门小分队,对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进行水利资源考察;1982年到1984年,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又先后4次对这一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不乏重要的发现和创见。在此基础上,1994年春天,几位参加过当年考察和探险的科学家对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命题进行了论证和确认。他们在室内对1:5万的航测地形图、航空相片和卫星摄像图,以南迦巴瓦峰为基点,跨越大峡谷,与对岸的加拉白叠峰(7234米)在南北、东西方向各做剖面,进行分析和测量,并把实际考察结果和数据对照订正。计算结果表明:切开喜马拉雅山,急泻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达5382米;大峡谷由派到中印边界,总长约496公里。这意味着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目前所知的地球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它比此前认为的世界第一深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还深2000多米;比世界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40米)还要长出56公里,还要深3000多米。
有院士指出,如果说我国出土的秦兵马俑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见证,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则是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峡谷,是大自然中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奇观。我国拥有世界最高峰枣珠穆朗玛峰,又拥有世界第一大峡谷枣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对任何一位中国公民来说,都是可以引为自豪的。

二、大自然的奇观
美国人以科罗拉多大峡谷为自己的骄傲,一位美国总统甚至说:没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就等于没到过美国。那么随着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的地位被确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到了人世间真正壮丽的山河!
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如此奇特的拐弯,这在世界大河的发育史上是很少见的。不仅如此,大峡谷中还叠套着一个个直角形的小拐弯,一个峡谷镶嵌着一个峡谷,其中尤以白马狗熊到帕隆藏布江汇口之间的峡谷段最为雄险幽深,在这几十公里长的范围内,峡谷河道作“弓”字形的规则弯曲转折,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
雅鲁藏布江的最早发育约在第三纪上新世以前。那时在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高原面上,雅鲁藏布江顺高原面的自然地面倾斜,在宽浅的谷地内由西向东流。上新世以后,青藏按原强烈间歇性隆起,雅鲁藏布江随隆起而作下切,在下切过程中它理所当然要选择那些地壳上的薄弱部位,即利用不同方向的构造断裂带作选择性的下切,在大峡谷地区河谷就是适应东西向、北西向和北北东方向的三组构造断裂下切发育而形成的大峡弯。这种选择性的下切是随着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第四纪以来的阶段性抬升而作间歇性的下切,因此从分水岭到河谷底部留下多级成层的地貌形态,其中特别是中更新世的黄土状物质沉积以后,高原在第四纪后期作加速抬升,河流作更深的下切,现在大拐弯的峡谷形态奠基于这次强烈上升过程。因此我们说,雅鲁藏布江(包括大拐弯)是在高原强烈上升以前就已经形成了的一条适应构造发育的先成河。
大峡谷中最险峻、最核心地段,是从派乡的大渡卡到墨托县的邦博,长约240多公里。根据日本人提供的资料,大峡谷核心河段从空中看,有百十公里长的连续瀑布。
1993年秋天,中日两国联合对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我国科学家实测到的江水流速竟高达每秒18米,恕吼的急流挟带着巨大石砾,轰轰隆隆地磨蚀着河床,奔腾急泻。
本世纪初,一位叫沃德(F.K.Ward)的英国探险家声称自己到过大峡谷腹地。他在《藏东南考察记》里生动地描述了他深入大峡谷腹地后所看到的奇丽景色。他提到了在大峡谷中发现的两条大瀑布(在大江的主干上生成大瀑布很少见),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它们,飞落的瀑布上升起了美丽的彩虹,于是沃德将瀑布命名为“虹霞瀑布”,还摄下黑白照片作为证明。据当地的门巴族老人说:这里过去的确曾有两条河床大瀑布,就在白马狗熊下方到大拐弯顶端的岗朗之间的峡谷河床上,瀑布周围还有温泉。当地人曾在那里修了座佛庙,站在佛庙上,往下看是虹霞瀑布,往上可眺望南迦巴瓦峰上挂下来的冰川和郁郁的林海。但是1950年一次大地震,这一切都消失了,至今再也没有人能走进去过。
由于高大山脉的阻挡,喜马拉雅山南北形成两种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自然带和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南坡温暖湿润,北坡干燥寒冷。但是,大峡谷劈开了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如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着水汽。夏季,印度洋暖湿气团通过大峡谷这条“湿舌”涌入青藏高原,带来了大量降水,使雅鲁藏布江谷地成为青藏高原中最温暖、湿润的地区,被称为“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这使热带的界限在这里向北推进了6个纬度,成为北半球热带的最北限,使以大峡谷为中心的藏东南地区到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与高原广大地区的高寒荒漠形成鲜明的对照。这里的原始森林是我国三大主要林区之一。在水平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垂直高度不足5000米的范围内,可以看到类似于我国海南岛到北极的全部自然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大峡谷里有3600多种维管束植物,集中了西藏63%的物种;大型真菌500多种,占我国已知大型真菌的60%;哺乳动物60多种,约占西藏总数的一半。大峡谷是天然的植物博物馆、山地生物物种的基因库。

三、命名问题
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势险峻,长期以来不肯向世人揭开自己的神秘面纱,以至人们对她的称谓也极为混乱。
1929年英国人F.K.沃德绘制的从大拐弯峡谷顶端以下近南北走向的墨托河段称为“底项峡”。西班牙文版的《阿吉拉尔大图集》第2册第201页上,把雅鲁藏布江下游段用蓝体字母注记为“Di-hang”。
《青藏自然地理资料(地文部分)})(科学出版社,1962年)以大拐弯峡谷顶端为界(也即以喜马拉雅山脉北东向分水山脊为界)以下墨托境内峡谷河段称“底项大峡谷”,以上(主要在米林县境内)注明为“工布藏布”。
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中从米林县的派到墨托县的巴昔卡这一段的大拐弯峡谷被称为“底杭峡”。
1993年美国人曾窥探过大峡谷进口一幕,看到山峰,说它是“南迦巴瓦大峡谷”。
1994年4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有关大峡谷的报道中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997年4月2日《北京青年报》有关报道中称为“雅鲁藏布江峡”。
1997年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的武振华在《中国测绘》杂志发表论文,主张命名为“雅鲁藏布峡”。
1998年3月27日《北京青年报》何平平、汤海帆撰写的《大峡谷十大悬念》的报道中称之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
此外还有人称之为“西藏大峡谷”、“林芝大峡谷”“墨托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弯峡”等。
从以上罗列的资料可以看到,对大峡谷的称谓极为混乱。随着近年来对该峡谷科学考察、探险、旅游等不断深入,名称的混乱状况愈演愈烈。该峡谷作为我国境内新确定的世界之最,应当赋予它一个科学、健康的名字,这是我国主权与尊严的体现,是我国对世界文化事业负责的表现。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都明确规定,国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雅鲁藏布大峡谷属于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自然地理实体,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它的命名工作。 “Dihang”(被译为“底项”、“底杭”等)原本只是代表大峡谷下段的局部河段的一种说法,虽然命名原因无法搞清,但早期资料中它是指中印边界附近的河,原本就不是指大峡谷的全部,甚至根本不是指峡谷,而只是雅鲁藏布江的一个河叉,只是后来才被错误地指称为大峡谷的一段。
把大峡谷说成是“南迦巴瓦大峡谷”也是一样,它只能指示大峡谷最为险峻的一段,而无法概括整个大峡谷。以局部来代表全部显然是不科学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末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是中国人民的珍贵财富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自然遗产,它的定名涉及到政治主权,也为了21世纪大峡谷新时代的到来,因此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一个健康、科学、响亮的名字。根据民政部领导的指示,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月19日在北京民族饭店组织召开了“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峡谷科学命名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3人出席会议,有关部委12人作为特邀来宾参加了会议。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出席会议并致贺词,14位学者宣读了论文。
会议对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峡谷(以下简称“大峡谷”)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1.“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理由是认为“大峡谷”一词能较好地反映该地的特色枣世界上目前所知的最大峡谷;2.“雅鲁藏布峡”,主要理由是认为用“峡”符合汉语地名命名习惯”;3.“波南峡谷”,主要理由是藏文文献中有“波洛绒居”(意为“波密以南的大峡谷”)的记载。其它还有“雅鲁藏布大峡”、“墨米林峡”等建议。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大峡谷是目前所知的新的世界最大峡谷,位于我国民族聚居地区,应给予恰当的名称。对大峡谷的研究、宣传日益深入、广泛,应尽快定名。
作为我国地名工作主管机构的民政部区划地名司高度重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命名工作,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批复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的请示”。1998年10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社会各界纷纷称赞政府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为大峡谷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这一新的世界之最进行成功命名有着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赋予大峡谷一个科学、健康的名字,一方面是我国政府对该地实施管辖权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体现。
---大峡谷所在地区是民族聚居地区,对大峡谷地名的命名,征求了当地政府的意见,尊重了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地名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大峡谷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赋予她一个科学、健康的名字,有利于避免混乱,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行。对大峡谷的命名实际起到了“龙头”作用,将对大峡谷的植物、动物、水利、地质等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大峡谷的标准地名论证活动,实际上是为当地做了一次难得的宣传,“地名也是生产力”。以地名为突破口,提高该地的知名度,将为该地方今后的交通、水电、旅游、开发、建设,乃至该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民政部作为我国地名主管部门,将对许多尚未正式命名的热点地区进行命名。围绕雅鲁藏布江马蹄形大拐弯峡谷标准名称问题所开展的论证、宣传活动,是该项工作的良好开端。为今后我国系列热点地名的命名、论证及宣传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认为将大拐弯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符合科学命名的要求。
第一,这样命名有利于达到使大峡谷的名字传播的目的。雅鲁藏布江是世界闻名的大河,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河,她的名字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当地人民倍感亲切,而且全世界都很熟悉。将大峡谷与雅鲁藏布江联在一起,利于人们注意和记忆。
在藏语中“藏布”就是“江”的意思。叫“藏布江”实际上是地名通名的重复。但由于该地名早已约定俗成、深入人心,所以继续使用。但进行新的命名时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大拐弯峡谷是雅鲁藏布江上最大的峡谷,而且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大的河流峡谷,是名副其实的“大峡谷”。
可见,将大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方面符合地名命名中“派生地名”的命名规律,指出了该地所在的位置,将其与世界闻名的雅鲁藏布江联系在一起,容易记忆,另一方面反映出该地的地理属性枣峡谷,和它的特点枣最大的峡谷,同时避免了通名的重复。这样最方便人们使用这一地名,从而有利于它的传播。
第二,这样命名符合地名学的要求。“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地名完全具备地名的特性,符合地名学的一般要求。
1.它具有指位性。它揭示出该地与雅鲁藏布江的密切关系,对该地的方位枣“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了限制,使人很容易了解其地理位置。“大峡谷”又使它区别于雅鲁藏布江上的其它峡谷,说明了它“大”的特点,也不存在重名的问题。因此该地名完全具有指位性。
2.它具有指类性。反映出该地的地理属性为河流峡谷,通过名称确定了该地的属性。
3.它具有社会性,反映了时间观念。“雅鲁藏布”一方面印记了该地位于藏族人民聚居区这一区域语言特征,另一方面显示了它不是古代地名的时代性,“大峡谷”反映了该地是在现代地理学知识指导下进行命名的,属于现代科学发展后的地名,更揭示了命名的时间。命名时注意选择人们熟悉的词汇作为地名的组成部分,同时尽量减少用字,反映了提供社会更方便使用的原则。
4.它符合地名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特性。地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但每个时代的地名都是大部继承、少量更改、另有新增,保持相对稳定性是地名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基本要求。自然地理实体地名较少受政治变革的影响,更应该稳定,而自然地理实体的专名是最少变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明了对“雅鲁藏布”这一专名的继承,维护了地名的稳定。
5. 它的构成符合地名语词结构要求。专名十通名是现代地名语词结构的普遍形式,“藏布”原本是“江”的意思,属于通名,但由于“雅鲁藏布江”这一约定俗成地名的广泛流传,“藏布”在这里变成了专名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用“雅鲁藏布”作为专名是合理的。“大”字作为通名的修饰成分,用在这一世界之最的峡谷名称中也是恰当的。“峡”与“谷”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分别释为“两山夹水的地方”和“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狭长而有口的地带”,在汉语中都可以单独作为通名使用,但如果称“大峡”或“大谷”都不符合汉语使用习惯,而且现代自然科学中已经广泛使用“峡谷”作为通名,如前文所述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科尔卡大峡谷”等,因此“峡谷”可以作为通名使用。“大峡谷”显示了这一自然奇观的宏伟气魄,用在这里起到了“传神”的作用。
因此,将大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符合当地人民的习俗,符合命名规律,能起到地名作为社会基本公共信息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峡谷信息的传播,是科学、健康的。1998年10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揭开了大峡谷研究、利用的新篇章。我们希望大峡谷的正确命名将成为这一自然奇观走向世界之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❷ 蓬江区的社会事业

1994~2004年,蓬江区科技事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及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区科研项目涉及的领域有新材料、节能与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这些项目成为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区属科研项目被纳入国家级“火炬计划”的有9项,省级的10项;被纳入国家、省级“星火计划”的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10项,获市级奖励的34项;通过市级以上科研成果鉴定的30项;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6家;省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6家,全区申请专利1621件,授权886件。2004年,全区有科技机构30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48.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31.6%。蓬江区成为省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杜阮镇被定为“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
2011年,蓬江区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3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6%。全区全年新增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民营科技企业20家。省级农业攻关项目5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2项。专利申请量1900件;其中发明专利245件。专利授权量10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8件。 1994年,市郊区更名蓬江区后,辖区是江门的教育中心,区内有各级各类学校110多所,其中有五邑大学及两所成人高等学校,有普通中学12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小学37所、幼儿园51所。区内学校实行市、区、镇三级管理,其中区及镇辖的各类学校38所,在校学生9984人,教职工601人,其中专任教师471人。在总数中,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1386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5868人,教职工302人,其中专任教师250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达100%。1995年,白沙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6年,区被评为“广东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县”。
2000年12月,市直的12所小学划归区管理。2002年9月,棠下、荷塘、杜阮3镇划入蓬江区后,区属学校数增至小学59所、中学17所、职业高中2所。2004年,区属中小学校74所,在校学生5.4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学生1.28万人,职业中学学生2253人,小学生3.92万人。学生入学率:小学、初中均为100%,高中95%;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0.18%,高中1.2%。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99.94%、小学教师大专率73.45%;初中96.34%、初中教师本科率31.02%;高中为92.93%,职业高中为81.82%。在区属74所学校中,有省一级学校6所,市一级学校13所,区一级学校15所,国家重点职业高中1所,省重点职业高中1所,省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区属幼儿园94所,在园幼儿1.18万人,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1所。
2011年,蓬江区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478人,在校学生1133人,毕业生1881人。普通高中招生1337人,在校学生3762人,毕业生1314人。初中招生6499人,在校学生19260人,毕业生6211人。小学招生8583人,在校学生48958人,毕业生8037人。幼儿园入园儿童5736人,在园幼儿1758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100%,普通高中升学率82.01%。 文化场所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蓬江区内的桌球室、影像厅(院)、舞厅、卡拉OK室、夜总会等应运而生,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再局限于戏院、电影院等,打桌球、看录像、跳迪斯科、交谊舞、唱卡拉OK等文化活动深受青年人的青睐,市民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1986年,环市白沙乡兴建综合性农民文化娱乐中心“颐趣园”,面积达600平方米,内设图书室、录像室、舞厅、文娱室对村民开放。翌年5月,外海镇投资70万元,新建外海影剧院,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同时还新建了麻三影剧院,建筑面积1156平方米。
1990年11月,投资550万元的外海文化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建筑面积6495平方米,配置1212个座位,还设有440平方米的卡拉OK舞厅。1993年12月,潮连镇建成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可容500人的会堂用于文艺演出。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潮连富冈图书馆,由当时的潮连公社富岗生产大队创办,一直对村民开放。1994年,辖区内文化娱乐设施有市群众艺术馆、五邑图书馆、市工人文化宫、东湖电影院、工人电影院、解放电影院以及一些夜总会、卡拉OK厅、舞厅、保龄球馆等。1998年,区文化馆租用320平方米室内场地,建成舞蹈排练和曲艺排练场所。
2002年,环市镇白石村投入460万元,兴建1500多平方米的白石村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展览厅、阅览室、健身场、健身器械场、儿童游戏室,免费向村民开放。同年,篁庄村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落成,内设有阅览室、曲艺室、舞台等。仓后街道办事处投资50多万元,将位于仓后路原办公楼改造为8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文化活动室。2003年,棠下镇投入20多万元,将1000多平方米的旧镇政府办公楼改建为镇文化中心。2004年,北街办事处建成150多平方米的社区全民健身广场,广场设有文艺舞台,配置灯光、音响等设备。荷塘镇、潮连街道分别设有吴珠图书馆和富冈图书馆。年末,区内共有39个文化活动场所,其中文化馆1个、文化站3个、影剧院4个、文化活动中心3个、文化体育广场15个、图书馆5间、文化活动会所2个、公园6个。 文化古迹 蓬江区内保留有众多古代建筑、古墓、遗址以及碑刻等文化古迹。江门墟、三桁瓦埗头等遗址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时期(1341~1368年),建筑物多建于明清时期。祠堂是区内古建筑一大特色。陈白沙祠在设计、建筑结构、规模等,既有独到之处,又具有代表性。荷塘祠堂居多,仍保留40余座。潮连洪圣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经历次修缮,至今保留完好。区内文物古迹在各个朝代得到修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辖区多处文物单位得到省、市政府保护。1979年,陈白沙祠被批准为江门市首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钓台故址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区属共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 1995年,经过各级技术职称机构评定或认定,区属医疗机构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6人,其中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7人,其中主治医师24人、主管护师3人;初级职称194人,其中医师30人、护师32人、医士40人、护士3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0人。1998年,卫生技术人员增至31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8人。
2000年,有卫生技术人员34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9人,主管药师1人,其他中级卫生技术人员32人;医(师、士)118人、护(师、士)112人。2004年,区属有卫生专业人员56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0人、副主任护师3人、副主任技师1人,占4.39%;中级职称人员69人,其中主治医师47人、主管护师16人、主管药师3人、其他中级人员3人;初级职称人员475人。
2011年末,蓬江区卫生机构(含各类门诊,下同)8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机构床位745张。卫生机构人员13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2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300人,执业助理医师118 人,执业护士463人,药剂人员74人,检验人员25人。 江中高速、江珠高速、江肇高速先后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江顺大桥动工建设,江番高速、江珠高速北延线、江门大道即将动工建设,坐拥西江黄金航道,有高沙港、荷塘口岸码头。

❸ 按要求写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时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达尔文
帮助他人: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罗夫·瓦尔多·爱默森
对待机遇: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居里夫人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热爱家乡: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百年诞辰》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团结友爱的:
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21、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勤奋学习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树立志向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❹ 江门市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

江门市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10-1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鹤山市桃源镇旺龙旺田村荒沙滩。

江门市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784MA4UWL8D0E,企业法人许博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江门市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研发、生产、销售:配合饲料;销售: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江门市江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❺ 昆明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2015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229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67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162人,文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理科1名同学进入全省前10名,文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0人,一本率81.08%;理科一本上线人数665人,一本率85.40%;文、理科一本上线率84.43%;文、理科上线率100%。海外大学申请中,24名毕业生共收到87份录取通知书,顺利申入美国排名前100、英国排名前30的大学。22所美国排名前40的大学首次录取云南学生,一位艺术类学生进入艺术类排名第一的伦敦艺术大学。
2014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共计344人,其中文科总分600分以上113人,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31人,文科3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理科2名同学进入全省前50名,文科一本上线人数182人,一本率85.45%;理科一本上线人数555人,一本率82.71%;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3年,学校总分600分以上的有268人,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215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3人。赵真同学690分名列云南省文科总分第一名,文科6名同学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1人进入云南省前50名。理科一本上线率90.81%,文科一本上线率83.60%,一本综合上线率88.86% ,文、理科上线率100%。 2012年,学校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有107人,占学校应考人数的12%。其中理科总分600分以上81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 26 人。一本综合上线率83.48% ,本科上线率99.11%,总上线率100%。不含加分,学校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1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10名。文科班李晴川同学高考675分(不含加分)位居全省文科第三名。
2011年,学校理科总分600分以上52人,文科总分600分以上5人,文理科600分人数占全省600分人数的7.43%;理科本科上线率98.96%,文科本科上线率97.14%,文理本科上线率98.47%,文理科上线率100%。理科总分校平均分509.84分,文科总分校平均分507.60分。不含政策加分,理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文科有4名同学进入云南省总分前50名。 学科竞赛 2012年,在“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中,学校有2人获得一等奖,43人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9年,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2名,全国三等奖3名。
2008年,在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李天阳同学获云南赛区第一名,将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数学奥赛冬令营,赵恒禹、万签霄同学获全国联赛一等奖。
2005年,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学校张扬、王翀同学分别以74.4和79.4分的成绩摘取了两枚金牌。
2003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学校2人获一等奖。 素质成绩 2015年,在云南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学校杨瑞涵同学取得高中组男子双打第三名。
2015年8月,在“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云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校足球队获得甲组(U18)第一名。 8月18日,在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段巍、江顺发、刘星雨同学的参赛项目“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创新奖”和“北京公益学学会科技创新奖”。“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草本植物根系抗拉强度研究”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5年7月,在第十九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学校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了Robcup Junior CoSpace Rescue项目,邹昊澜、唐誉铭、赵长宇、龙荃同学在Secondary Indivial 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在SuperTeam项目中获得亚军,邹昊澜同学在个人技能挑战赛中获得冠军。
2008年,在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夺得全国一等奖1项、云南省一等奖2项、昆明市一等奖2项、专项奖励2项。周桐同学的发明作品“具有节水功能的太阳能装置”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7年,在云南省和昆明市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荣获云南省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7 项、三等奖10项。荣获昆明市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 2015年10月,学校教师张兴虎、赵露、叶早音、年红梅、曹红兵、孙愿录像课被评为昆明市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
2015年7月,在“《云南教育成果》系列活动——第十二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夏耘等五位老师的六篇论文均获一等奖。
2012年4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也谈中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第八届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1年12月,学校教师季新文在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0年,学校教师纳仲明在昆明市第二届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竞赛获一等奖。 3月,在第七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上,学校教师王文思获得课堂教学获全国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古典诗词中的草意象刍议》在云南省第八届教育教学论文研讨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09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演讲学会“庆祖国60华诞”演讲比赛一等奖。9月,学校教师王文思论文《提高高中学生课外练习的有效性》获全国论文交流二等奖。
2008年,学校教师年红梅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研讨会教学观摩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及高中组最佳课堂教学组织奖,学校教师杨冬梅获云南省第六届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0月,学校教师王文思在第二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获全国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课件使用奖。
2007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说课比赛一等奖。在第二届“英语周报”年中,学校教师年红梅获昆明市中学生英语阅读竞赛优秀辅导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全国“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奖赛”获二等奖。
2006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云南省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年红梅获昆明市第二届高三复习课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2005年,学校教师杨建萍获昆明市高中政治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1年,学校教师杨杰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大赛分获昭通市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
1998年,学校教师孙彪参加第三届全国物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二等奖。
1996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获云南省“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昭通赛区二等奖。
1994年,学校教师杨杰文论文《语文教学语言十法》获全国教师征文大赛一等奖。学校教师杨琍参加“西南四省五方语文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香港大学优秀生源地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生源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学校中国百强中学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生源地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云南省级文明学校资料来源:

热点内容
佐川美术馆 发布:2025-05-22 13:59:32 浏览:891
2017贵州语文高考 发布:2025-05-22 13:37:29 浏览:394
教师业务总结 发布:2025-05-22 11:23:26 浏览:72
元旦晚会唱什么歌好 发布:2025-05-22 11:07:28 浏览:600
车丽丽老师 发布:2025-05-22 10:43:07 浏览:988
茅台酒厂的历史 发布:2025-05-22 10:11:40 浏览:99
师德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2 07:07:53 浏览:718
数学书的照片 发布:2025-05-22 06:43:53 浏览:834
我严厉的老师 发布:2025-05-22 04:40:42 浏览:31
玉林老师招聘 发布:2025-05-22 04:32:54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