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考历史通下载

中考历史通下载

发布时间: 2022-01-06 21:15:47

⑴ 步步高家教机里面的中考历史通被锁了怎么开通

摘要 你应该是在步步高家教机应用商城里面给中考历史通这个应用上了锁,你进去解锁就可以了。

⑵ 2020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课件(共11个专题)

中考历史热点如下:

1、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5周年)

(1)考点预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鸦片战争的爆发及深远影响等。

(2)命题角度猜想:

角度一:分析《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角度二:中外历史结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角度三: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比分析,认识这三大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不同影响。

角度四:通过列强的侵华战争的结果,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趋势,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社会制度的落后与经济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

2、1862 年,在北京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55 周年)

(1)考点预览: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内容、结束标志、及深远影响等。

角度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对比分析,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角度二:旧中国教育的变迁: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1905 年废除科举制。

3、1872 年,在上海创办《申报》(145周年)。

(1)考点预览:《申报》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

角度一:考查《申报》创办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历史地位。

角度二:和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一块考查,同属于近代大众传媒。

角度三: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上海时设涉及到。

角度四:考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4、1912 年,推翻清朝统治,中国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105 周年)。

(1)考点预览: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程及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在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如剪发、服饰、称呼等。

角度一: 以民国成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我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起步。

角度二 :结合世界史上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思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角度三: 中华民国成立与孙中山其他的活动结合考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角度四 : 从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入手,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5、192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创立(90周年)。

(1)考点预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角度一 :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及苏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合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共产主义在中国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艰辛历程。

角度二:联系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垮台,证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角度三:以海峡两岸交流的时政要闻为切入点,回顾历史上的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认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角度四:以南昌起义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

角度五:以南昌起义等史实为线索考查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领导中国 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

6、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大屠杀80(周年)。

(1)考点预览: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史实、中日关系回顾及展望、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史实、日本的崛起及战 后经济恢复的历史及启示等。

(2)命题角度猜想:

角度一:结合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侵略,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角度二: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考查全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从而揭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

角度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历史的启迪和感悟。

角度四:从正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中,引出国共两党关系及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并考查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角度五:通过时政要闻考查南京大屠杀及旅顺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并说明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及对国人的启示等。

角度六:通过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回顾及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的考查,对中日关系前景进行展望。

角度七: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史实的回顾考查抗战中的著名战役,揭示民族团结的深刻含义。

7、1952年,中国土地改革完成(55 周年)。

(1)考点预览:土地改革的内容、意义.

角度一:新中国建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斗争。

角度二: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对农村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角度三:对比中外历史上涉及到农业的重大历史事件,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933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揭示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8、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5周年(45 周年)。

(1)考点预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建国后的新中国外交成就等。

角度一:以时政材料创设情境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事件。

角度二:以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为切入点,纵向考查中美关系的历史轨迹,并对中美关系进行展望。

角度三:将中美关系放在中国近现代的外交这个专题 查。如近现代外交的不同特征、原因及带来的启示等。

角度四:综合考查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成就。

9、1982年,中共十二大,颁布第四部《宪法》(35周年)。

(1)考点预览: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宪法》颁布的背景、意义。

角度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角度二:对比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04年《法典》 、中国1954年宪法。

角度三:中外历史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综合考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启示。

10、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九二共识(25 周年)。

(1)考点预览: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形成过程、南巡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等。

角度一: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程。

角度二: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角度考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从而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角度三:以南巡谈话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和启示。

角度四:以十四大内容为线索,结合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速动 的社会改革等史实综合比较这些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和特点及异同点等。

角度五:以南巡谈话为线索纵向考查历史上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及其历史意义等。

(2)中考历史通下载扩展阅读:

2020年重要周年历史事件

一、120周年大事件

1、1900年5月中国爆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5月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洋人进京,也叫“庚子事变”。

2、1900年12月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发表了题为《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论文,标志量子物理学诞生。

二、110周年大事件

1、1910年8月,托巴斯·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

三、100周年大事件

1、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上海问世。

2、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3、1920年11月,《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出版。

四、85周年大事件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

3、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4、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爆发,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⑶ 中考历史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 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 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 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 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
17、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 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0、 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1、 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开发了边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作用)。
22、 公元771年,西周灭亡。
23、 在原始社会未期,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24、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2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6、 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稻、黍、粟、麦、豆)的农作物,商周时已经齐备。
27、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们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8、 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文公、楚庄王。
2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30、 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争战而得名。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31、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2、 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城濮大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3、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公晋国,稍后齐国大夫四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并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34、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35、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6、 商鞅变法的背景:
(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为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2)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37、 商鞅变法的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8、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9、 我国的封建社会在战国时期形成了。
40、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41、 夏朝时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42、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43、 孔子的教育:1、创办私学;2、有教无类;3、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4、因材施教。
44、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45、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46、 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1、秦王善用人;2、商鞅变法的作用;3、秦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
47、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48、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式,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49、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50、 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51、 秦始皇兴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52、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53、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1、徭役繁重;2、赋税苛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54、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55、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56、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57、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58、 刘邦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59、 文景之治背景:汉初社会十分贫困;汉高祖刘邦和后继都吸取秦亡教训。
60、 文景之治内容: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以德化民。
61、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削弱诸侯力量;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62、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63、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64、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65、 史称汉光武帝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66、 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而且在以后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67、 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钢材的制作方法,是中国发明的。
68、 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人称东西二京。
69、 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70、 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71、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73、 班超用智慧和谋略,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都护。
74、 班超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家的首次直接交往。
75、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76、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77、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涉及到现在初等数学中的算数,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78、 科学家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79、 华陀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80、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81、 道教的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教主,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观,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
82、 《史记》(司马迁)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83、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84、 208年,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85、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
86、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前往夷洲(台湾)。
87、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进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88、 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89、 383年,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420年,大将刘裕结束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史称(南朝)
90、 4世纪后期,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91、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92、 北朝的贾思勰(xie)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3、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94、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有《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95、 东晋的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出色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96、 范缜撰写《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97、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⑷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答: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专,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属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⑸ 中考历史政治成绩查询

1、先要在网络浏览器中找到学信网的官网,点击打开。

⑹ 中考历史怎么快速提分

中考历史难度不算大,中国历史部分需要把历史事件按照时间轴上下贯通,掌握好各朝代的定都,各种盛世情况,如: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还有近代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世界历史部分不是重点,但也是会考的,各种历史文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作品、近现代思想启蒙、资本主义的各种讽刺作品等等。

⑺ 人教版中考历史梳理。(急求)

一、中国古代史。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为了巩固统一①在政治上通过确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从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货币(圆形半两方孔铜钱)、文字(小篆和隶书)和度量衡。③修筑长城(西起陇西东到辽东)。④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整理财政: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征战四方,开拓边疆。(“西南夷”地区和陇西四郡)⑤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3、“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新疆天山南北地区—葱岭—中亚西亚欧洲
4、开皇之治的开创者是隋文帝杨坚,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唐玄宗李隆基。贞观年间的名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开元年间的名臣有姚崇宋璟。被少数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李世民。
5、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明朝时候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6、清朝时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称为“闭关锁国”政策。它虽然在抵御外来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却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近现代史。
1、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给英国④关税协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后三国干涉还辽)、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3、1901年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关键);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中国完全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的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③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近代新式学堂。④筹划海防,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 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5、维新思想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1895年“公车上书”;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是强学会;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6、1911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双十节”)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换算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请以1911年为参照年份。比如公元1937年就是民国「1937—1911=26」26年)
7、长征与遵义会议。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从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小金县)会师—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结束。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从此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结束。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9、新政协: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在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人大职权。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印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0、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前后还着手进行了“拨乱反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是我国进入到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
11、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
开放:从1978年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元化立体的对外开放格局。一共有五个经济特区:深圳、厦门、汕头、珠海、海南。
12、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此政策指引下,1997年7月1日香港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13、20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世界古代史。
1、金字塔的是作为埃及法老的陵墓,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石阶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
2、古希腊最繁华的城邦是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但是它却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民主。
3、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是执政官,最著名的奴隶起义是斯巴达克起义。古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
4、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回国后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加速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进程。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5、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经典是“三藏”;基督教的创始人传说是耶稣,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
四、世界近现代史。
1、西欧14—16世纪掀起了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但丁意大利文学家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新航路开辟: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现了由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的新航路;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3、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封建反动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新模范军战功卓著,最终取得内战胜利,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完成。为了限制王权,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议会的最高权力限制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在英国确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4、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独立战争成为必然。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战争开始;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后来成为既华盛顿之后的第三任美国总统)起草的《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原则,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7月4日成为美国国庆日),称之为第一部《人权宣言》;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发生逆转;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通过英美《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同时将密西西比河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划归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以民族解放运动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华盛顿作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后成为美国第一任和第二任美国总统,建立完善民主法制、创立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初创中的卓越贡献而被誉为“美国国父”。
5、法国波旁王朝封建反动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监狱标志着革命的开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自由民主平等天赋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自由平等博爱”成为政治口号,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之后,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将大革命推向高潮。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政权。
他对内改革财政、制定《拿破仑法典》、强化国家机构、镇压叛乱、肃清王当分子,并于1804年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维护了大革命成果具有进步意义;
对外进行一系列战争:前期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大革命成果;后期战争转变为侵略争霸战争——践踏了别国的主权遭致强烈反抗,最终拿破仑帝国覆灭。
6、18世纪中后期,工场手工业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开始了工业革命。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是英国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另外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造就了英法等工业国。
7、19世纪下半叶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电磁学理论,为电力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英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和狄赛尔制成了内燃机,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制成了四轮汽车建成汽车装配线。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成功进行了实验飞行。美国人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8、19世纪后半叶,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源。南北双方斗争的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成为内战的导火线。南方首先挑起战争,并在战争初期占据优势。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叛乱诸州努力获得自由),并在葛底斯堡战役中扭转了战争局势,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林肯却遇刺身亡。美国南北战争是一次以内战为形式的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腾飞扫清了障碍。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流芳百世。
9、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进行了一场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口号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文化上积极发展近代教育;生活上提倡欧美生活方式;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同时却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0、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分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它的最终形成;三国协约的核心是英国,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标志形成。巴尔干半岛成为大战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典战役是凡尔登战役(欧洲的“绞肉机”)。一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12、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的达尔文《物种起源》阐述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3、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其中心在法国,伏尔泰是杰出代表。宣扬自由、民主、平等、法制、天赋人权等政治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1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5、1919年一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巴黎和会,美英法操纵会议,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最终达成了《凡尔赛合约》,合约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中国政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通过合约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中英日等国在华盛顿集会,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在会议召开过程中,中国基本上恢复了在山东的主权。最终签订的《九国公约》实际上把中国又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6、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心是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财政上大力整顿银行回复银行信用;工业上实施“产业复兴法”,是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其中采用以工代赈等内容为各国所仿效);农业上复兴农业。“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但它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17、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战争扩大,苏联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中苏美英等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极大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二战的重大转折点是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对德作战第二战场,加速了战争进程。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召开雅尔塔会议,确定了在战后成立联合国实现德国民主化等问题,实际上为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二战胜利结束。
18、二战后欧洲凭借原有的经济基础,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加之政府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迅速振兴,发展最快的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第一强国。为了振兴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西欧逐渐走上联合自强道路。196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19、战后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日本经济迅速腾飞。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二战后印度不仅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在科学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新加坡被誉为“神奇的港口之国”;韩国创造了“惊人的汉江之奇”;
21、20世纪末期的东欧巨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当前一超(美国)多强(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的局面还将长期维持。这一局势的发展演变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但是少数推行强权政治的大国仍在严重干扰世界和平,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典型事例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2、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急速加快。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在其中扮演着主角。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中国应该紧紧抓住机遇,不断进行自我改革,积极迎接挑战,化被动为主动。
23、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热点内容
茅台酒厂的历史 发布:2025-05-22 10:11:40 浏览:99
师德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2 07:07:53 浏览:718
数学书的照片 发布:2025-05-22 06:43:53 浏览:834
我严厉的老师 发布:2025-05-22 04:40:42 浏览:31
玉林老师招聘 发布:2025-05-22 04:32:54 浏览:407
班主任带班策略 发布:2025-05-22 04:17:56 浏览:796
眼睛英语怎么读 发布:2025-05-22 02:50:22 浏览:154
模仿班主任老师 发布:2025-05-22 02:04:16 浏览:654
教育叙事高中 发布:2025-05-21 23:39:42 浏览:767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21 23:29:07 浏览: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