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视频教学
❶ 八年级上物理视频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0%CB%C4%EA%BC%B6%C9%CF%CE%EF%C0%ED&fr=ala0
❷ 怎样学好物理啊有没有谁有八年级所有物理课的视频!
我的经验就是,, 一定要理解..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理解.
结合生活经验,直觉之类的..
所以 有些东西 知道概念以后,,就算没学过,,我也能想出一些定性结论来.
还有类比的方法. 想不明白,就找类比.
这样讲也讲不完,, 平时学习 做题时,,要注意积累经验,, 就是 归纳一下 用了什么方法. 用了的思路. 这个很重要.
我有个同学是全县物理最好 了.. 是清华的料(我也不差啦..),, 他有本笔记本,,上面记得不是题目,,是他想出的 归纳出的各种方法... 比老师牛多了.... 凡是这样能归纳出什么来了 就一定已经是深入理解了.
额 好好学习.. 祝你成功蛮.............
❸ 八年级上期物理电学 视频
这里全来部初二物自理教学视频http://www.tudou.com/home/item_u51248730s0p4.html,更多请浏览跟我学物理网
❹ 谁有八年级物理全套视频啊
这里有一些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0%CB%C4%EA%BC%B6%CE%EF%C0%ED&fr=ala0
上人教网
❺ 求八年级上册物理的教学视频,谢了,全一些啊
全套初二 初三物理教学视频 http://u.youku.com/user_show/uid_jlhwww,更多视频欢迎光临我学物理网
❻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视频讲解在哪
初二物理 复习纲要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1)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
(1)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 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 速度公式:v= S t(4)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km/h 1m/s = 3.6 km/h
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测平均速度
原理:v = s / t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相同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❼ 谁有初二上册物理的全部视频讲解
这有全套初中物理教学视频,同步课堂的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172568.html,更多请浏览跟我学物理网( genwoxuewuli)
❽ 求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的一二三章的视频课堂实录(或者是名师单讲也行),准备期中考试!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基础训练
(每小空2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_______。
8、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9、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电流能够传声
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
11、夏季的一个雷雨天,小明同学在闪电过后5s的时刻听
到雷声,此时温度约为25℃,你认为雷鸣之处离小明同学的距
离约为( )
A、1.7km B、1.73km C、1.66km D、17km
(每题5分)
12、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煤油 1324 大理石 3810
蒸馏水 1497 铁(棒) 5200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至少写出2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
设计一种方法,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工具的步骤)
阅读文章
如图所示,几只小鸟在树上“唱歌”,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小鸟的“歌声”?
。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基础训练
(每题1分)
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_______。
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 D.振动时间长
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12、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13、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
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14、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15、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
A.能感到蝴蝶飞过 B.能感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
16、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17、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响度、音色和音调
18、人们在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一特性来判断?(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19、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
实验题
(每题5分)
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梳子齿上划过,如图所示,第一次
快些,第二次慢些,你发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用复读机录下自己读书时的声音,听一听,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可别人听起来与直接听自己说话没有多大差别,这是为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
阅读文章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耳最高只能感觉到大约20000Hz的声波,频率更高的声波就是超声波了。超声波广泛地应用在多种技术中。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金属零件、玻璃和陶瓷制品的除垢是件麻烦事,如果在放有这些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俗话说“隔墙有耳”(如图),这说明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但是,
波越短,这种绕射现象越不明显,因此,超声波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
的,可以定向发射,如果渔船载有水下超声波发生器,它旋转着向各
个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会反射回来,渔船探测到反射波
就知道鱼群的位置了,这种仪器叫做声呐,声呐也可以用来探测水中
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检查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
人体各个内脏的表面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内脏和病变内脏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样,平常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
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视觉很差,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质量有几十、几百、几千千克,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只有几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的能力等都远优于现代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构造,将获得的知识用来改进现有的设备和创制新的设备,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科学,叫做仿生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有哪些特点?
2、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知道超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答案
1、振动 振动 2、介质 液体 固体 空气 3、液体 4、真空 5、声速 340m/s 6、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7、2 钢管 空气 3 8、C 9、B 10、B 11、B 12、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实验题提示:设法测出一定距离声音传播的时间t,再用速度计算公式v= 算出声速。如选定一个运动场或平直公路作为场地,用发令枪作为发声体,在一段路程的两端分别站立一个发声者和计时者。注意发令枪后用黑板显示白烟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答案
1、高低 频率 2、高 低 频率 赫兹 Hz 3、大小 振幅 4、音色
5、音调 快 女声 男声 6、20000 超声波 20 次声波 7、次声波
8、幅度 9、A 10、A 11、A 12、B 13、D 14、D 15、C
16、B 17、C 18、A 19、C 20、A 实验题提示:1、用同样的力在梳子上快速划过和慢速划过时,响度(即振幅)都不发生变化,只有音调(即频率)发生变化,划的越快音调就越高 2、因为用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没有什么差别,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
❾ 初二物理教学视频全套的,在哪里可以看
网上就有,例如火星学习网,就有完整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视频,而且高度清晰带字幕。
❿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人教版、要免费的)快点啊……
临时应付应付是可以的,但是没问题了,也不会让人去买书籍吧,这样很浪费时间的
多思考自己去独立完成,不会的问同学也是可以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