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视频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1-12 07:55:09

如何学好大学物理

先说说大学物理该怎么学吧。
大学物理里面主要靠自己自学的,上课的话,除非自己学过2次,否则不可能听懂的。Lendau就说过,大学讲课就像对这一群羊在吹笛子。用中国话说就是,大学讲课就是对牛弹琴。
自己找资料,自己看视频,自己做习题。不要指望上可能听懂,去上课只是为了应付点名罢了。

大学的物理很不一样的。高中物理只能算是400年前的物理。从数学方面看,甚至是600年前,笛卡尔时代的物理。本科阶段,指望上课听听课,下课做做习题,那么肯定对物理只有一个很肤浅的认识。很有可能,连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理都搞不懂。
一般的人都要同时看3-5本参考书,才能勉强应付一门课程。所以,大学物理主要还是靠自学,自己找资料,自己看视频,自己做习题。
下面是一点小建议:
1. 多看经典。
先看<Feynman物理学讲义>(特别推荐), 然后看Lendau的<理论物理教程>(特别推荐分析力学,场论部分),再看Gerard 't Hooft 理论物理教材......
以上三位都是Noble prize的大牛。其中
费曼 是量子电动力学的重要开拓者,量子路径积分的发明者;
朗道是一个物理全才, 当今最大的物理分支----凝聚态物理的创始人。
Hooft 是 规范场(Yang-Mills场)理论的可重整性 的证明者。
2 多看好的视频。
网上有很多很好的视频,特别推荐复旦大学苏汝铿的<量子力学>, 北师大梁灿斌的<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
基础好可以看巴黎高师,Yale(有中文字幕), stanford, MIT的课程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让你受益终身。听听大师们的课程,那怕就是一小节你也能领略到另一种境界。
视频的话也要看经典,可以反复看,不用担心走神跟不上。

3。习题是必需的。

4。 多讨论,不讨论是学不好物理的。平时多逛逛论坛。比如,physicsforums ; 新繁星客栈; 相对论吧(虽然最近搞活动比较水,但牛人还是很多的)。里面有很多基础物理的话题。
下面是一些物理课程整理的参考资料。
基础物理 教材: <费曼物理讲义>,
视频:参考Yale开放课程---基础物理,有中文字幕的;
清华杨振宁的基础物理,不过也是英文授课的
理论力学 教材:Goldstein的<理论力学> (暨

㈡ 请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物理应该怎样学习,大学物理好像与高中很不一样.-----新生

先说说大学物理该怎么学吧。
大学物理里面主要靠自己自学的,上课的话,除非自己学过2次,否则不可能听懂的。Landau就说过,在大学讲课就像对这一群羊在吹笛子,就是我们说的对牛弹琴。
自己找资料,自己看视频,自己做习题。不要指望上可能听懂,去上课只是为了应付点名罢了。

看资料的话,多看经典教材。
视频的话也要看经典,可以反复看,不用担心走神跟不上。
习题是必需的。
多讨论,不讨论是学不好物理的。平时多逛逛论坛。比如,新繁星客栈,相对论吧啥的。里面有很多基础物理的话题。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大概有7门吧。
基础物理,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 电磁场和电磁波,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器件物理

基础物理,大约就是高中物理,然后用高等数学重新解释一次。这里间已使用的教材是<费曼物理学讲义>; Landau的<理论物理>可以辅助但不适合初学者,这是写给科研人员看的,解题思路都是很经典的范例,但初学者看不懂的。
视频,就用杨振宁的就不错了。
习题的话 ,就用本校发的习题册,因为期末考试都是那里出来的。另外要研究往年的考试卷。每一章的考试分数都是不会变的。比如前一年第2章考了20分,今年一定不会考10分。

电磁场和电磁理论。其实<费曼物理学讲义.卷二>就是讲电动力学的。电磁场这门课只是添加了一点导行电磁波的章节, 内容无非就是亥姆赫兹方程的狄利克莱问题。数学物理方程学好了,应该问题不大。

量子力学。其实,量子力学入门比较费劲,但是要比理论力学,广义相对论都要好学-----当然了,只是初等量子力学。
建议的话先把波函数的定态判定条件,算符的对易和守恒的关系搞清楚。然后会用狄拉克算符表示量子态。
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就是量子力学算是入门了。
推荐教材 狄拉克<量子力学原理>,<费曼物理学讲义.卷三>,曾谨严或者周世勋的都不错
视频的话,苏汝铿的或者钱伯初的都不错。
习题用周世勋的, 和曾谨严的,两本都要做。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话,主要就是解全微分方程。多做习题了。
热力学俺不咋地,统计物理简单唠叨一下。 统计物理就是建立一个从宏观参量到微观粒子数的映射。具体地说就是把宏观的温度 映射成 微观粒子态数。
然后用态函数 直接求熵,焓,自由能。

就是说在热力学里面,用T,P,V求熵,焓,自由能。在统计物理里面,直接用态函数β求熵,焓,自由能。
但是要注意,态函数β是有三种情况的,分别是Bolzman, Bose, Fermi三种情况
推荐的书,俺用的是汪志城的,建议使用李政道的<统计物理>,还有Landau 的<理论物理.统计物理>作参考。

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主要研究晶体。晶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晶胞,一部分是近自由电子。
晶胞是周期性排列在空间,只做轻微的简谐振动的原子团(当然,这只是2阶近似了)。
近自由电子则是由于晶胞的衍射作用,在晶体内部产生了驻波-----这就是能带。

研究晶胞是周期性排列的,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把晶格排列衍射成不同的花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倒格子的概念,因为讨论晶体内部电子衍射套间的时候要用到倒格子参数的。
研究晶胞振动,产生声子的概念。
研究自由电子运动,产生功函数,和接触电势差的概念。
研究近自由电子运动, 因为晶胞衍射,产生了布洛赫波,解布洛赫波就产生了能带。要学会微扰法和紧束缚法。

推荐的视频是上交蒋玉龙的视频,还有台湾交通大学李教授的视频。山东大学的视频主要讲推理,初学者不适合看。推荐的教材是方俊鑫的,和黄昆的教材。推荐的习题是山东大学出的习题解, 还有吴代鸣出的习题解。

半导体物理
相对上面的物理课,半导体物理比较简单,只有一条定律。就是算费密分布。
外界的影响最后无非就是产生一个能级,参杂能级,准费米能级,这些能级会导致载流子浓度重新分布。
使用费密分布重新算载流子浓度,然后就能用载流子浓度算电导函数。

建议是从习题开始研究课本,然后就知道课本那些公式到底想做什么了。
推荐的课本是刘恩科的<半导体物理学> 施敏<半导体物理与工艺答案>

半导体器件物理
这个不是我的方向,不敢多说。
推荐施敏的<半导体器件物理>

㈢ 熵的定义

1、经典热力学

1865年,克劳休斯将发现的新的状态函数命名为,用增量定义为

(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视频扩展阅读:

一、性质

1、状态函数

熵S是状态函数,具有加和(容量)性质,是广度量非守恒量,因为其定义式中的热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但确定的状态有确定量。其变化量ΔS只决定于体系的始终态而与过程可逆与否无关。

由于体系熵的变化值等于可逆过程热温商δQ/T之和,所以只能通过可逆过程求的体系的熵变。孤立体系的可逆变化或绝热可逆变化过程ΔS=0。

2、宏观量

熵是宏观量,是构成体系的大量微观离子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分子的平动、振动、转动、电子运动及核自旋运动所贡献的熵,谈论个别微观粒子的熵无意义。

3、绝对值

熵的绝对值不能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可根据量热数据由第三定律确定熵的绝对值,叫规定熵或量热法。还可由分子的微观结构数据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计算出熵的绝对值,叫统计熵或光谱熵。

二、应用

熵最初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根据大量观察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孤立系统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像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

摩擦使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变为热,使熵增加,所以说整个宇宙可以看作一个孤立系统,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演变的。

从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来考察:热量Q 由高温(T1)物体传至低温(T2)物体,高温物体的熵减少dS1=dQ/T1,低温物体的熵增加dS2=dQ/T2,把两个物体合起来当成一个系统来看,熵的变化是dS=dS2-dS1>0,即熵是增加的。

㈣ 1.如何认识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在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这门课中的重要意义

你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吗?它是否预言了宇宙终将会走向“热寂”?

天文在线
2019-06-02 · 泛科普视频自媒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当一个系统的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其熵趋于定值或保持不变。(这个定值为零)该定律预测了处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的性质和熵的变化规律。

当一个独立的系统的温度趋向于绝对零度时,其熵趋于定值。

瓦尔特·能斯特的肖像

热力学是物理学中被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于令人头大的机械工程,热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小到空调制冷,大到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其工作机制均受热力学三大定律支配。热力学定律规定了做功、热量和能量是如何影响一个系统的。该系统是指宇宙中任何一个能发生能量转移的有界限的区域,该区域外的所有事物均是其周围环境。

系统的边界_热力学中所指的系统的插图。

(Photo Credit : Wavesmikey / Wikipedia Commons)

什么是熵?

热力学第一定律暗示宇宙诞生时具有有限的可用的能量,处于其中的系统吸收能量后,会将一部分能量用于做功,另一部分能量用于增加系统内能,热力学第二定律详细探讨了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将有限的可用的能量转化为不可用的能量;例如:百亿年前随着宇宙逐渐冷却,物质逐渐产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一部分有限的可用的能量转化成了不可用的能量。

这一部分不可用的能量被一个称为“熵”的物理量来衡量,该参量反映了一个系统的随机程度或无序程度。

图解:熵无序增加的证据。

将宇宙看成一个杂乱无章地堆满衣服的房间,随着被穿过和废弃的衣服越来越多,房间越来越混乱,这一过程中系统的熵也逐渐增加。除非房间的主人做出努力,将衣服叠好并摆放整齐。房间主人的动作使系统的无序程度降低。

图解:熔冰——增熵的经典例子,1862年被鲁道夫·克劳修斯描写为冰块中分子分散性的増加。

考虑到宇宙是一个不能从“外部”获取能量的系统,随着初始能量转化成不可用的能量,它最终将变成一片漆黑、冰冷之地。这被称为“热寂”,“热寂”可能成为宇宙演化的终结。任何一个像宇宙这样的拥有有限能量的有界系统,例如闪耀的恒星,在燃烧数十亿年后终将走向灭亡。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预测了处于绝对零度时系统的性质和熵的变化规律。绝对零度是已知的最低温度,是宇宙温度的下限。

绝对零度有多冷?绝对零度是指了0 K,即-273.15℃!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绝对温度也被称为绝对零度。这一温标将会让你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指当一个系统的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其熵趋于定值或保持不变。

该定律可以用一个方程式表示limt=0

D,其中T表示温度,

表示系统中熵的变化量,“limt=0” 表示趋向于0,即通过从周围环境获取能量使温度降低到一个无穷小的值,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一过程中将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系统的内能,从而使系统的熵无法保持恒定。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重要性

物体不能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绝对零度,所以绝对零度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无法达到。它定义了一种“完美晶体”,组成完美晶体的原子都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使其熵为零。这是一种只有在绝对零度才能达到的状态。

在一些客观地定义流逝时间的理论中也常用到熵的概念,例如:宇宙中熵的线性增加。

图解:当温度趋近绝对零度时,只有熵不是常值时,才能通过有限的过程达到,否则是不可能的

理论上,当达到0 K时,物质形成过程中熵的变化也是零。但实际上所有的物体都会具有一小部分热量,从而具有一定量的熵。我们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探测到的最低温度是3K。

总而言之,尽情享受当下的温暖吧!

参考资料

1.WJ网络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ciabc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麻省理工学院

布朗大学

亚利桑那大学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㈤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对熵的论述,一般当封闭系统达到稳定平衡时,熵应该为最大值,在任何过程中,熵总是增加,但理想气体如果是等温可逆过程熵的变化为零,可是理想气体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现实物质中,即使是等温可逆过程,系统的熵也在增加,不过增加的少。在绝对零度,任何完美晶体的熵为零;称为热力学第三定律。
化学工作者来说,以普朗克(M.Planck,1858-1947,德)表述最为适用。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述为“在热力学温度零度(即T=0开)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所谓“完美晶体”是指没有任何缺陷的规则晶体。据此,利用量热数据,就可计算出任意物质在各种状态(物态、温度、压力)的熵值。这样定出的纯物质的熵值称为量热熵或第三定律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当系统趋近于绝对温度零度时,系统等温可逆过程的熵变化趋近于零。第三定律只能应用于稳定平衡状态,因此也不能将物质看做是理想气体。绝对零度不可达到这个结论称做热力学第三定律。
是否存在降低温度的极限?170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蒙顿已经提到了“绝对零度”的概念。他从空气受热时体积和压强都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设想在某个温度下空气的压力将等于零。根据他的计算,这个温度即后来提出的摄氏温标约为-239°C,后来,兰伯特更精确地重复了阿蒙顿实验,计算出这个温度为-270.3°C。他说,在这个“绝对的冷”的情况下,空气将紧密地挤在一起。他们的这个看法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盖-吕萨克定律提出之后,存在绝对零度的思想才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
1848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确立热力温标时,重新提出了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1906年,德国物理学家能斯特在研究低温条件下物质的变化时,把热力学的原理应用到低温现象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这个规律被表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凝聚系(固体和液体)的熵(即热量被温度除的商)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趋于零。”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把这一定律改述为:“当绝对温度趋于零时,固体和液体的熵也趋于零。”这就消除了熵常数取值的任意性。1912年,能斯特又将这一规律表述为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原理:“不可能使一个物体冷却到绝对温度的零度。”这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
1940
年R.H.否勒和
E.A.古根海姆还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称为0K不能达到原理。此原理和前面所述及的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几种表述是相互有联系的。但在化学热力学中,多采用前面的表述形式。
在统计物理学上,热力学第三定律反映了微观运动的量子化。在实际意义上,第三定律并不像第一、二定律那样明白地告诫人们放弃制造第一种永动机和第二种永动机的意图。而是鼓励人们想方设法尽可能接近绝对零度。目前使用绝热去磁的方法已达到5×10^-10K,但永远达不到0K。

㈥ 热力学是什么

热力学(thermodynamics)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性质及其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分支。它与统计物理学分别构成了热学理论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热力学主要是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 ,它提示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遵从的宏观规律,总结了物质的宏观现象而得到的热学理论。热力学并不追究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只关心系统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热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它满足于用少数几个能直接感受和可观测的宏观状态量诸如温度、压强、体积、浓度等描述和确定系统所处的状态。通过对实践中热现象的大量观测和实验发现,宏观状态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的变化是互相制约的。制约关系除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外,还必须遵循一些对任何物质都适用的基本的热学规律,如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等。热力学以上列从实验观测得到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和出发点,应用数学方法,通过逻辑演绎,得出有关物质各种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宏观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故它属于唯象理论,由它引出的结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但由热力学得到的结论与物质的具体结构无关,故在实际应用时还必须结合必要的被研究物质物性的实验观测数据,才能得到定量的结果,这是热力学研究的一个局限性。
1、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形式的表现。
3、热力学第二定律——力学能可全部转换成热能, 但是热能却不能以有限次的实验操作全部转换成功 (热机不可得)。 推论公式S=Q/T
4、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但可以无限趋近。S=KlnQ

㈦ 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第五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第四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视频

历年分数线可能北航的会高一点,北科的在国家线基础上加分-20分就可以过初试了;两个学校的材料都不错,可能侧重点不同吧,不过据说神六神七也有用到北科的高分子材料哦~~~
以下是北科的材料的研招信息:
①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英语(含法律硕士)或202俄语(含法律硕士)或203日语(含法律硕士)③302数学二④804物理化学A或808统计物理或814金属学
初试、复试可选考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应用科学学院专业课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 考 试 范 围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哲学与时事(哲学70%时事30%)
199MBA联考综合能力 MBA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教育部指定教材
210单独考试英语 《本课程均为水平考试》 不依据任何一教科书命题
211单独考试俄语 《本课程均为水平考试》 不依据任何一教科书命题
212单独考试日语 《本课程均为水平考试》 不依据任何一教科书命题
213日语(二外)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14俄语(二外)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二外用)(1995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宝铃、钱晓蕙主编
215德语(二外) 《大学德语》(一、二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书良
216法语(二外)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 商务印书馆 孙辉
299MBA联考英语 MBA指导委员会指定教材
301数学一 教育部指定教材
302数学二 教育部指定教材
303数学三 教育部指定教材
306西医综合 教育部指定教材
307中医综合 教育部指定教材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部指定教材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部指定教材
610单独考试数学 《高等数学》第上,下册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
612普通物理 《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凯华、陈熙谋。(热学40%;电磁学60%)
613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或《数学分析》(上、下册)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欧阳光中编
614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通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林泰主编
615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彭聘龄
616中国古代史 《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1994年 翦伯赞
617晶体光学 《晶体光学》 地质出版社 李德惠
618基础英语 《本课程为水平考试》 不依据任何一教科书命题
619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江大学编
620民法学 《民法》(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 王利明
621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周三多主编、陈伟明副主编;《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版),2004年版 [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
623中国语言文学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王力;《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黄伯荣、廖序东;《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郭志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
624设计理论 《人机工程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丁玉兰;《工业设计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程能林;《工业设计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何人可。(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人机工程、设计史)
62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肖前主编
626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 胡显章、曾国屏主编
627物理化学B 《物理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献彩
62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镜岩; 《现代分子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玉贤
629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
630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风笑天
801普通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尚玉昌
802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 董景新主编
803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W.C.丹皮尔著,李珩译
804物理化学A 《物理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胡英主编
805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 地质出版社 夏邦栋
806结晶学与矿物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3版) 地质出版社 潘兆橹
807传输原理 《冶金传输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张先耀
808统计物理 《热力学统计物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志诚
809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张家芸 和《冶金物理化学教程》 冶金工业出版社 郭汉杰
810运筹学 《数学规划及其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3,范玉妹等
811传热学 《传热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周筠清;《传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世铭
812微生物学A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北京科技大学讲义 林海
813材料力学C 《材料力学上册、下册第10、11、12、14各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刘鸿文主编
814金属学 《金属学》(1-9章) 冶金工业出版社 宋维锡
8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 《电路一、二》(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关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石。(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817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童诗白、华成英;《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阎石
818设计基础 《设计素描》(自备设计用品和1#不透明绘图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孔繁强。(包括:设计思维、创意、表现技法、设计素描)
819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翟中和
820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合订本) 周炯盘等
821浮选原理 《选矿学》(第四篇,浮游选矿)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谢广元主编
822材料力学D 《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鸿文主编
823微生物学B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萍
824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何维达;《管理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戴淑芬等
825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
826理论力学A 《理论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哈工大编
827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
828综合科技史 《科学的历程》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吴国盛;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科学出版社,1982年,杜石然
829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曹耀钦等;《C 程序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邓振杰主编
830普通教育学 《现代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黄济、王策三
831矿山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与工程》 科学出版社 蔡美峰等
832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科学出版社 尚金城
833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编
834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边影
835有机化学B 《有机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
836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慈勉主编
837地质学 《地质学》(第3版第一篇) 冶金工业出版社 徐九华等
838渗流力学 《渗流力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 葛家理主编
841行政管理学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张国庆主编;《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丁煌编著;《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魏娜、吴爱明
842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边影主编
843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闫石;《信号与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年3月 第一版 奥本海默(著),刘树棠(译)。(各占50%)
846文物保护基础 《文物学》 学苑出版社,2005年 李晓东
847安全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金龙哲、宋存义
849自动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及应用》 计量出版社 张朝辉 或 《自动检测技术》 冶金工业出版社 王绍纯 《热工测量仪表》 冶金工业出版社 高魁明。(自动检测技术占60%;过程参数检测占40%)
850电工技术 《电工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曾煌
852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杭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侯均生
856水处理原理 《废水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北京科技大学讲义 孙体昌
85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
860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与工程》 科学出版社 蔡美峰主编
861现代生产管理 《现代生产管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丁文英、冯爱兰、赵宁
871工程热力学 《工程热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维道;《工程热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自强
872文学原理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
874综合英语 《英语国家概况》(第二版)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余志远主编;《美国文学简史》(第二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常耀信主编;《语言学教程》(200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主编;《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经国主编
875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导论》1-9章 化学工业出版社 C.基特尔著,项金钟、吴兴惠译
876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世勋
877综合考试 《知识产权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刘春田;《合同法》 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崔建远;《民事诉讼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版 江伟;《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二版 张文显。(合同法30%;知识产权法30%;民事诉讼法20%;法理学20%)

㈧ 熵的统计定义和热力学定义如何在数学公式上证明是等价的

由dQ/T=dS推到S=klnΩ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第四版)》 汪志诚 p191-193 有推导过程。公式不好打。

㈨ 热力学温度单位

开尔文(Kelvins),为热力学温标或称绝对温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开尔文温度常用符号K表示,其单位为开。
每变化1K相当于变化1℃,计算起点不同。摄氏度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起点,而开尔文是以绝对零度作为计算起点,即-273.15℃=0K。开尔文过去也曾称为绝对温度。水的三相点温度为0.0076℃,也可以说开尔文是将水三相点的温度定义为273.16K后所得到的温度。2019年5月20日起,1开尔文被定义为“对应玻尔兹曼常数为1.380649×10^-23J·K^-1的热力学温度”。
1848年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在其论文《关于一种绝对温标》(On an Absolute Thermometric Scale)中写道,需要一种以“绝对的冷”(绝对零度)作为零点的温标,使用摄氏度作为其单位增量。汤姆森用当时的空气温度计测算出绝对零度等于−273 °C。这种绝对温标称为开尔文热力学温标。
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第3号决议给出了热力学温标的现代定义,表明水的三相点为其第二定义点,并规定将其温度订定为273.15开。
1967-1968年第13届CGPM第3号决议将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增量由“绝对度”(符号K)更名为“开尔文”(符号K)。同时,因为意识到要更明确地定义单位增量的程度的必要,第13次在国际度量衡大会第4号决议中指出“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等于水的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273.16

热点内容
师德培训工作总结 发布:2025-05-22 07:07:53 浏览:718
数学书的照片 发布:2025-05-22 06:43:53 浏览:834
我严厉的老师 发布:2025-05-22 04:40:42 浏览:31
玉林老师招聘 发布:2025-05-22 04:32:54 浏览:407
班主任带班策略 发布:2025-05-22 04:17:56 浏览:796
眼睛英语怎么读 发布:2025-05-22 02:50:22 浏览:154
模仿班主任老师 发布:2025-05-22 02:04:16 浏览:654
教育叙事高中 发布:2025-05-21 23:39:42 浏览:767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2025-05-21 23:29:07 浏览:389
小马过河国际教育 发布:2025-05-21 23:19:00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