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发布时间: 2022-03-07 19:05:14

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所有的方程式

1.碳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C+O2==== 2CO
碳与氧气(充足)的反应C+O2==== CO2
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2CO+O2==== 2CO2
3.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C==== 2CO
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
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6.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 CaCl2+ H2O+ CO2↑
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aHCO3+NaOH==== Na2CO3 +H2O
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2CO3+Ca(OH)2==== CaCO3↓+ 2NaOH
9.碳酸氢钠(少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HCO3+ Ca(OH)2==== CaCO3↓+NaOH+ H2O
碳酸氢钠(过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2H2O
10.碳酸氢钠加热的反应2NaHCO3==== Na2CO3+ H2O+CO2↑
11.碳酸氢钙加热的反应Ca(HCO3)2==== CaCO3↓+H2O+CO2↑
12.碳酸钙加热的反应CaCO3==== CaO+CO2↑
13.二氧化碳(过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2CO2==== Ca(HCO3)2
二氧化碳(少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CO2==== CaCO3↓+H2O
14.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O2==== 2NO
15.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NO+O2==== 2NO2
16.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
17.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
18.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19.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3+HCl==== NH4Cl
20.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3+H2SO4==== (NH4)2SO4
21.氨气与强酸的离子的反应NH3+H+==== NH4+
22.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4NH3+5O2====== 4NO+6H2O
23.碳酸氢铵加热的反应NH4HCO3==== NH3↑+CO2↑+H2O
24.氯化铵加热的反应NH4Cl==== NH3↑+HCl↑
25.碳酸铵加热的反应(NH4)2CO3==== 2NH3↑+CO2↑+H2O
26.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
27.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Cl+ NaOH==== NaCl+NH3↑+H2O
28.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
29.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H4HCO3+Ca(OH)2==== CaCO3↓+NH3↑+2H2O
30.硝酸的分解的反应4HNO3========= 4NO2↑+O2↑+2H2O
3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3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33.铁与浓硝酸的反应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34.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4HNO3(稀)==== Fe(NO3)3+NO↑+2H2O
35.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
36.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反应2NO+2CO====== N2+2CO2
37.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3O2+2H2O==== 4HNO3
38.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2+O2+2H2O==== 4HNO3
39.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反应2NaOH+NO2+NO==== 2NaNO2+ H2O
40.氨气(过量)与氯气的反应8NH3+3Cl2==== 6NH4Cl+N2
氨气(少量)与氯气的反应2NH3+3Cl2==== 6HCl+N2
41.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反应2NO2==== N2O4
42.硫与铜的反应S+2Cu==== Cu2S
43.硫与铁的反应S+Fe==== FeS
44.硫与钠的反应S+2Na==== Na2S
45.硫与铝的反应3S+2Al==== Al2S3
46.硫与汞的反应S+Hg==== HgS
47.硫与氧气的反应S+O2==== SO2
48.硫与氢气的反应S+H2==== H2S
49.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3S+6NaOH==== 2Na2S+Na2SO3+3H2O
50.硫与浓硫酸的反应 S+2H2SO4(浓)==== 3SO2+2H2O
51.黑火药点燃S+2KNO3+3C==== K2S+3CO2↑+N2↑
52.二氧化硫(少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O2+2NaOH==== Na2SO3+H2O
二氧化硫(过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O2+NaOH==== NaHSO3
5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SO2+Ca(OH)2==== CaSO3↓+H2O
54.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钙溶液的反应SO2+CaSO3+H2O ==== Ca(HSO3)2
55.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2+H2O==== H2SO3
56.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SO2+2H2S==== 3S↓+2H2O
57.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2SO2+O2====== 2SO3
58.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SO2+Na2O2==== Na2SO4
59.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 Cl2+2H2O==== H2SO4+2HCl
60.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3+H2O==== H2SO4
61.亚硫酸与氧气的反应2H2SO3+O2==== 2H2SO4
62.亚硫酸钠与氧气的反应2Na2SO3+O2==== 2Na2SO4
63.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64.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2H2SO4(浓)+C==== CO2↑+2SO2↑+2H2O寿
65.工业制备硫酸(初步) 4FeS2+11O2==== 8SO2+2Fe2O3
66.实验室制备硫酸(初步) 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
67.硫化氢(少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2NaOH==== Na2S+2H2O
硫化氢(过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NaOH==== NaHS+H2O
68.硫化氢(少量)与氨气的反应H2S+2NH3==== (NH4)2S
硫化氢(过量)与氨气的反应H2S+NH3==== NH4HS
69.硫化氢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H2S+O2==== 2S↓+2H2O 2H2S+O2==== 2S+2H2O
硫化氢与氧气(充足)的反应2H2S+3O2==== 2SO2+2H2O
70.硫化氢与氯气的反应H2S+Cl2==== 2HCl+S↓
71.硫化氢与浓硫酸的反应 H2S+H2SO4(浓)==== S↓+SO2↑+2H2O
72.硫化氢的制备FeS+H2SO4==== FeSO4+H2S↑
7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2NaCl+2H2O==== 2NaOH+H2↑+Cl2↑
74.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制单质钠) 2NaCl==== 2Na+Cl2↑
75.海水制镁(1) CaCO3==== CaO+CO2
(2) CaO+H2O==== Ca(OH)2
(3) Mg2++2OH2-==== Mg(OH)2↓
(4) Mg(OH)2+2HCl==== MgCl2+2H2O
(5) MgCl2==== Mg+Cl2↑
76.镁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与氮气的反应) 3Mg+N2==== Mg3N2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Mg+CO2==== 2MgO+C
77.镁与氯气的反应Mg+Cl2==== MgCl2
78.镁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
79.镁与盐酸的反应Mg+2HCl==== MgCl2+H2↑
80.镁与氢离子的反应Mg+2H+==== Mg2++H2↑
81.二氮化三镁与水的反应Mg3N2+6H2O==== 3Mg(OH)2↓+2NH3↑
82.镁与溴水的反应(颜色退去) Mg+Br2==== MgBr2
(产生气泡) Mg+2HBr==== MgBr2+H2↑
83.溴与水的反应Br2+H2O==== HBr+HBrO
84.溴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r2+2NaOH==== NaBr+NaBrO+H2O
85.溴与氢气的反应Br2+H2==== 2HBr
86.溴与铁的反应3Br2+2Fe==== 2FeBr3
87.碘与铁的反应I2+Fe==== FeI2
88.溴与碘化钾的反应Br2+2KI==== 2KBr+I2
89.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2KBr+Cl2==== 2KCl+Br2
第四章
90.硅与氧气的反应Si+O2==== SiO2
91.硅与氯气的反应Si+2Cl2==== SiCl4
92.硅与氢气的反应Si+2H2===== SiH4
93.二氧化硅与氟的反应Si+2F2==== SiF4
94.硅与碳的反应Si+C==== SiC
95.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
96.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F==== SiF4+2H2↑
97.单质硅的制备(1.制备)SiO2+2C==== Si+2CO
(2.提纯)Si+2Cl2==== SiCl4
(3.提纯)SiCl4+2H2==== Si+4HCl
9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iO2+2NaOH==== Na2SiO3+H2O
99.二氧化硅与氧化钠的反应SiO2+Na2O==== Na2SiO3
100.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反应SiO2+Na2CO3==== Na2SiO3+ CO2↑
101.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SiO2+CaO==== CaSiO3
10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的反应SiO2+CaCO3==== CaSiO3+CO2↑
10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O2+4HF==== SiF4+2H2O
104.硅酸的制备Na2SiO3+ CO2+H2O==== H2SiO3↓+ Na2CO3
105.硅酸加热分解H2SiO3==== SiO2+H2O
106.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 2Al2O3
107.铝与氯气的反应2Al+3Cl2==== 2AlCl3
108.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 2AlCl3+3H2↑
109.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Al+2NaOH+6H2O==== 2Na[Al(OH)4]+3H2↑
110.铝与水的反应2Al+6H2O==== 2Al(OH)3+3H2↑
111.铝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3==== 2Fe+Al2O3
112.铝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铝热反应)4Al+3MnO2==== 3Mn+2AlO3
113.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2O3+6HCl==== 2AlCl3+3H2O
114.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2O3+2NaOH+3H2O==== 2Na[Al(OH)4]
115.电解氧化铝2Al2O3==== 4Al+3O2↑
116.硫酸与与一水合氨的反应Al2(SO4)3+6NH3?H2O==== 2Al(OH)3↓+3(NH4)2SO4
117.氯化铝与一水合氨的反应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11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少量)的反应AlCl3+3NaOH==== Al(OH)3↓+3NaCl
11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OH)3+NaOH==== Na[Al(OH)4]
12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过量)的反应AlCl3+4NaOH==== Na[Al(OH)4]+3NaCl
121.四羟基合氯酸钠与盐酸(少量)的反应Na[Al(OH)4]+HCl==== Al(OH)3↓+NaCl+H2O
122.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OH)3+3HCl==== AlCl3+3H2O
123.四羟基合氯酸钠与盐酸(过量)的反应Na[Al(OH)4]+4HCl==== AlCl3+NaCl+4H2O
124.四羟基合氯酸钠与氯化铝的反应3Na[Al(OH)4]+AlCl3==== 4Al(OH)3↓+3NaCl
125.向四羟基合氯酸钠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Al(OH)4]+CO2==== Al(OH)3↓+NaHCO3
126.铜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2Cu+O2+H2O+CO2==== Cu2(OH)2CO3
127.铜与氧气的反应2Cu+O2==== 2CuO
128.铜与氯气的反应Cu+Cl2==== CuCl2
129.铜氧化在高温下转化4CuO==== 2Cu2O+O2↑
130.硫酸铜与水的反应CuSO4+5H2O==== CuSO4?5H2O

Ⅱ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前两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主要知识点:

可以直接加热的: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用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 一些常用的事故处理方法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等)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所分离物质的种类(玻璃棒的作用)
1搅拌加速溶解
2引流防止飞溅
3防止局部过热,使小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的步骤: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Na2CO3一定加在BaCl2后面;HCl最后加。(共三种顺序)
检验SO42-:先加入HCl,若没有白色沉淀则加入BaCl2,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排除Ag+ SO32- CO32- PO43-的干扰。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微粒数目的集体。(mol)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有单位)
物质的量表示微观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以一般用化学式表示。
摩尔质量表示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g/mol)
m =n×M N=n×NA

气体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
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只有气体才有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22.4=V/n
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L)
CB=nB/V(aq)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八字方针: 计 称 溶 冷 转 洗 定 摇
以及对应的误差分析。
仪器: 烧杯、容量瓶(标明体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6种
从一定体积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在一定体积的一种溶液中: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所含离子的个数。
溶液的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相对应的公式:这个要靠你以后看书记忆了 网络打不出来。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主要知识点:

两种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分散系分为九种: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三种之间性质的比较(表):
常见的胶体及其应用
制Fe(OH)3胶体的三个要点:饱和FeCl3溶液、沸水、逐滴加入
明矾净水原因;明矾水解后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
丁达尔效应的实例:
离子反应:会判断哪些是离子反应(方法见下)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和还是或)只指化合物
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硫酸钡、氯化银等难溶盐)
电离方程式及酸、碱、盐的定义。
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的电离不同。
离子反应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离子反应,先从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考虑,再看是否有某种物质可以电离出离子.)
判断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沉淀、气体、水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步(写、改、删、查)
改: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其中氢氧化钙要注意,说是澄清溶液则要改写.
常见的微溶物质:Ca(OH)2 CaSO4 Ag2SO4 MgCO3等不改写,仍写成化学式。
气体、水、单质、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沉淀(包括微溶的)一般都写成化学式。
查: 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电荷总数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
若离子之间可以结合生成沉淀 气体 水 弱酸 弱碱则不能共存.反之则可以共存.
注意题干:无色或酸性或碱性
其中常见有色离子:Cu2+ 蓝 MnO4- 紫红
Fe2+ 浅绿 Fe3+ 棕黄
不能与H+大量共存的有: OH-(大量)、Ac-、HCO3-、HS-、S2-、SO32-、HSO3-等。
不能与OH-大量共存的有:H+(大量)、NH4+、Mg2+、Al3+、Ca2+、Fe3+、Cu2+、Fe2+、HCO3-、HSO3-等。
氧化还原反应: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得到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看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大概就这些吧 你把邮箱告诉我 我发一些提纲和试题给你吧
如果你需要课本 就看这里吧:http://www.pep.com.cn/gzhx/gzhxjs/ghbx1/bx1kb/

Ⅲ 化学高中必修一第二章难题,超难的那种

就当元素学完了?我也高一的,改编的题,嘿嘿 ABCDE五种强电解质,分别含以下阴阳离子 阴离子 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阳离子 氢离子,钾离子,锌离子,银离子,钡离子 已知:AB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AE两。

Ⅳ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练习与活动图上题的答案

1 不是

Ⅳ 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第一和第二章的所有公式

化学的公式不是很多,要学会总结:
物质的量n=N\NA=m\M=V\Vm
=P\Pm
感觉化学更多的是化学方程式。
多去总结,很多知识,你只有去总结了,才能记住,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加油!

Ⅵ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二章到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细明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 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所以可以推出A=氧气个数 (总量为氧气的2倍嘛,又因为A和氧气的个数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是1/2B)所以答案选C 我错了,应选A A O2=2B B中一定含有1个氧原子

Ⅶ 求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和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高一数学必修二所有章节,您可以参考华师大刘濯源教授的学科思维导图,自己尝试绘制,因为绘图的思考过程远远大于您看到的成品图。

Ⅷ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比较 得氧失氧的观点(狭义)化合价升降观点(广义)电子转移观点(本质)氧化反应 得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 失氧的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有氧得失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Ⅸ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化学流程图

先是第一节物质的分类,里面有对一些酸碱盐的分类,后面会讲到分散系和分散质,进而会引出胶体的概念,以及一些特殊的性质,象丁达尔现象。后面是第二节离子反应,先讲它们在水溶液的电离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后面就是一些离子反应所要发生的条件,与初中所学过的基本相同,最主要是要会写离子方程式。在下来一节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很重要,跟初中所接触的大有不同,一定要认真学习。祝你在化学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

热点内容
数学建模违纪 发布:2025-05-20 15:47:52 浏览:330
师德师风建设汇报 发布:2025-05-20 14:34:14 浏览:310
中石油英语 发布:2025-05-20 14:31:04 浏览:120
一秀英语 发布:2025-05-20 14:08:34 浏览:384
发育生物学大会 发布:2025-05-20 08:28:15 浏览:273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5-20 07:56:43 浏览:983
战国志历史 发布:2025-05-20 07:48:16 浏览:879
普陀山历史 发布:2025-05-20 07:39:33 浏览:606
2017高考语文试卷安徽 发布:2025-05-20 06:36:58 浏览:837
泰安一中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20 04:20:27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