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模历史
1. 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发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什么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企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变法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制.
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展新文化运动,反对复辟帝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无产阶级:从五四运动起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了抗日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3. 广州二模,历史题错了七道选择题,怎么办,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你的二模历史题错了七道选择题,这只是挫折而已,挫折也是一种资本,能让你知道什么是错的,然后缩小你的错误的范围。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37)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会师、九一八事变,长征、西安事变
5. 第二次世界大战
首领dy 门吏 三级(568) | 我的提问 | 我的回答 | 我的消息(0/1) | 网络首页 | 退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网络 帮助
网络知道 > 社会/文化 > 军事相关问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苏联领导人是谁?
• 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空战模拟游戏《模拟空战2》是由...
• 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哪些国家参与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的国家是怎么联合起来的?
• 谁能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攻打(前)苏联时的兵力...
更多>>
订阅该问题
军事毒剂侦检仪-北斗星专...
本所提供专业军事毒剂检测仪,和人防反恐化学毒剂探测仪器.公共安...
www.big-dipper.us
日立笔记本电脑硬盘带给您...
存储物质生活,存储数字世界!新春期间,凡购买指定的日立硬盘,...
www.piggybankpromo.com
北京乃村工艺建筑装饰公司...
专业的建筑装饰,将运用日本展览展示公司乃村工艺社培育起来的技...
www.nomuradesign.cn
饲料添加剂-济南德高生物...
济南德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研究,开...
www.jndegao.com
销售电镀添加剂-合盈精细...
深圳合盈精细化工面向全国提供电镀添加剂等专业电镀添加剂和原料...
www.atomi.cn
济南展览展示-山东济南彼...
彼得广告是山东济南一家从事展览展示设计制作、亚克力吸塑研发应...
www.sdbdgg.com
北京(众创国际UCC)展览展...
北京ucc展览设计公司专业从事展览展示设计/搭建,各类大型展示厅...
www.ucc2000.com.cn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网络“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网络知道投诉吧反馈。 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
悬赏分: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2 天 9 小时
谁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发一下!!1
提问者:快乐精灵220 - 试用期 一级
答复共 5 条
第二次世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界大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www.OOWORK.COM
《中国再创业》 网站
再创业俱乐部QQ群:24447059
回答者:oowork - 助理 三级 3-6 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一点一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五千五百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一点三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四万亿美元。
战争把世界分为两大阵线:参加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方面的有中、苏、美、英、法等五十国,参加法西斯国家集团的有德、意、日等七国。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达三千五百万,占二次大战参战国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死亡人数达两千一百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三十万人以上。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百分之四十一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两千七百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八百六十六点八四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六千七百九十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四十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次大战的元凶,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严厉惩罚。据统计,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人数为一千三百六十万人。仅在苏德战场,德军与其盟军死亡人数为六百多万。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一百五十万人,有一百二十八万人向中国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一百二十四点七万人。意大利损失十六万多人。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在德国本土上,有四百万平民死于战火,一千四百万人无家可归。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当时死伤二十余万人,并且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世界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完)
回答者:天空之城四 - 助理 三级 11-13 16:51
回答者:yangsos123 - 举人 四级 3-6 19:18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欧洲西线: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首脑背着捷克政府签订《慕尼黑协定》,向德国出卖苏台德地区。一向把英、法奉若“保护神”的捷克政府,在德国限定时间内,被迫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后,加紧实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活动。3月15日,德军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将捷克纳入德国版图。德国占领捷克全境后,掌握了欧洲中心地带,与意大利联成南北一片,极大改善了德国的势态,使德国军事力量显著增强。
——详文
欧洲东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入苏联。德国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兵力,以“闪电战”从数个方向对苏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将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向苏联腹地长趋直入,粉碎苏军抵抗,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瘫痪苏联经济,从而击败苏联。
——详文
中国战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平民共伤亡1800余万,军队伤亡38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多亿美元。日军被中国军队歼灭133万余人(不包括在东北地区前6年伤亡数和在滇缅作战中被中国军队毙伤数)。日本战败后,向中国军队投降的日军共128万。
——详文
太平洋战争:
1940年以后,日本为摆脱侵华战争僵局,改善战略态势,决定乘欧洲战事正酣之机,夺取英、美、荷在亚洲的殖民地,掠夺东南亚战略物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率领下,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取得重大战果,使美太平洋舰队失去战斗力。遂后,日军轰炸菲律宾,登陆马来亚,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详文
著名战役
不列颠之战 偷袭珍珠港 中途岛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对英国实施的空中进攻作战。1940年6月德军占领西欧大陆后,于7月制定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计划规定作战行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第二阶段为登陆和占领。
——详文
一支庞大的舰队打破了宁静,向南驶去。六艘航空母舰排成了两路纵队,在他们的四角有两艘高速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最外一圈是九艘驱逐舰,而在这个钢铁花环最前面引导的是一艘轻巡洋舰和两艘潜艇。舰队在尚未破晓的海面上,留下了一条又粗又宽的雪白航迹。
——详文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宾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
——详文
斯大林格勒会战 诺曼底登陆战 攻克柏林
莫斯科会战后,1942年春,随着泥泞季节的到来,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来,但双方都在秣兵厉马,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打算集中兵力在战线南翼发动局部攻势,以夺取高加索的石油,并切断苏联与美英等盟国联系的物资供应线。
——详文
盟军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三国曾商定在西欧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第二战场。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决定,不迟于1944年5月1日前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随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任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全权指挥登陆战役。
——详文
1945年4月,苏军已大兵压境,兵临柏林城下,德国法西斯行将灭亡。山穷水尽的希特勒孤注一掷,企图顽抗到底。战前,德军统帅部为便于指挥,将柏林防御地域划分为9个防区,其中,市中心的提尔花园区为第9防区。
——详文
回答者:sfe_1991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6 19:19
众所周知,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英中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按照国际会议的协议,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地区。丹麦、阿根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加盟共和国)因为是联和国的创始会员国,所以也成为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
此外,还有3个国家是宣了战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8月10日对日本宣战、阿尔巴尼亚(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对英国宣战、暹罗(今泰国)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与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并于1942年1月对英、美宣战。
所以,共有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亿人口(占世界3/4以上的人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答者:流水的兵 - 经理 五级 3-6 19:21
你看一下可以吗
参考资料:http://www.hubce.e.cn/mrwc/show.php?lm=article&id=1117031873
回答者:zhouxin21 - 试用期 一级 3-6 19:27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匿名回答
&;2007 Bai
6. ________,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C
本题考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间的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10月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沙面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年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1843年与冯云山等人在花县创立拜上帝会,并发展了最早的一批教众。翌年到广西贵县(今贵港)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由此揭开序幕。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中法五口贸易章程》,即《黄埔条约》。内容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该《章程》规定法国享受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法国人还可以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1845年:中国第一家外资企业
1845年,英商柯拜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建立柯拜船坞,这是外资在广州建立的第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也是外资在我国兴办的第一个企业。
1854年:洪兵起义围攻广州
1854年(清咸丰四年)6月,广东天地会发动响应太平天国的洪兵起义。在攻克州县城池后,各地义军设官理民,大都对太平天国表示拥戴,或自称为太平天国一路诸侯,或用太平天国的正朔发布告示,或仿照太平天国的官职和封爵。1854年8月,起义军开始围攻广州城。
1856年:英军焚毁十三行
1856年10月23日,英国政府借口中国缉拿“亚罗”号走私船,派军舰进入珠江,炮轰广州,挑起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攻入广州城,放火焚烧十三行一带民居、店铺千余家。具有170年历史的十三行商馆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十三行从此消失于世界商业舞台,其在经营对外贸易上独领风骚的辉煌遂成历史。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7年12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抢去蕃库银22万多两、铜钱9吨及总督府财物,洗劫商户、民居。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投降,在侵略者的刺刀下,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此后英法联军占据统治广州达3年又9个多月。
1861年:英法廉价强租沙面
1859年,外商以河南来往不便为由,要求租借城外西濠口地方建筑新商馆,扩大商务。在英公使巴夏礼的迫逼下,1861年9月3日,广州官方与英国秘密交换“沙面租界协定”,将沙面划为英法租借地。地租每年制钱1500文。每亩地年租为制钱1500文(合银元2枚),租期99年。沙面岛共0.3平方公里(55英亩),英国租占西部,占80%;法国租占东部,占20%。沙面从此成为中国政府无法管辖的国中之国。
1861年:法国强租广东布政司署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国强租广东布政司署的东部做领事馆,直到1928年。
8. 李在镕逃过第二次牢狱之灾,为何韩国法院不予批捕
李在镕逃过第二次牢狱之灾,为何韩国法院不予批捕
据韩国媒体6月9日报道,法院驳回对被指控会计欺诈和股票操作罪的李在镕的批捕申请,为何韩国法院不予批捕?其称原因是对嫌疑人李在镕的逮捕缺乏充分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
1.法院与李在镕的拉锯战
李在镕,三星电子董事,1968年生人,2010年任三星电子社长,2012年任三星电子副会长。
在2014年其父李健熙病倒后,以独子身份成为三星电子的接班人。
2017年2月,经过百般周折,李在镕“锒铛入狱”,原因是以李在镕为首的三星电子为获政府支持而对前总统朴槿惠政府行贿。历经1年时间,于2018年2月,李在镕出狱。
其间,李在镕在一审中获刑5年,在二审中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虽于2018年出狱,但仍需再次入狱服刑6年。
2018年11月,三星生物制剂公司面临财务造假的举报,检方再次对李在镕在集团继承经营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
2020年5月26日,李在镕接受审讯,目前法院结果为不予批捕,此事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原因可想而知,财阀势利根深蒂固。
9. 广州二模 历史题
这种话题很难解释
首先共产党宣言说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而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部分恢复了资本主义政策如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等(这就是旧东西)——资本主义相对社会主义就是旧。
用列宁的一段话结尾: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是退一步进两步。
不知解释清楚了没有。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的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以后十年间国际国内形势与中外关系
第一节 英、法、美等国的经济高涨与对外扩张
一、英国
二、法国
三、美国
第二节 英、法、美与中国关系中的四大矛盾
一、增辟通商口岸问题
二、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
三、广州人城问题
四、公使驻京问题
第三节 沙俄与中国的关系
一、沙俄的农奴制危机和资本主义发展
二、沙俄入侵黑龙江下游与觊觎我国沿海贸易
三、沙俄侵占我西北领土与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第二章 英、美、法“修约”交涉和沙俄强占我黑龙江地区
第一节 太平军顺利发展形势下英、法、美宣布“武装中立”
一、英国首先打出“中立”旗号
二、法、美相继步英后尘
三、麦莲和麦华陀等的天京之行
四、虚伪的“中立”
第二节 以英国为首的1854年“修约”交涉
一、英国的1853年倡议和1854年训令
二、交涉过程及其失败
第三节 以伯驾为首的第二次“修约”交涉
一、伦敦—巴黎—中国
二、广州请见被拒
三、上海勒索未成
第四节 沙俄对我黑龙江地区的军事占领和阔吞屯“谈判”
一、武装航行黑龙江和实行大规模军事占领的开始
二、1855年的军事殖民和阔吞屯“谈判”
三、在黑龙江中游左岸建立军事哨所及设置滨海省
第三章 英国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节 “亚罗”号事件
一、事件的经过
二、所谓“擅捕”、“扯旗”均难成立
第二节 广州首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
一、英军攻击广州省河各炮台
二、叶名琛从不事战守到有所战守的转变。广州爱国军民的抗战
三、香港及其附近地区人民的抗英活动
四、侵略军被迫撤退待援与东莞、三山水战
第三节 包令等的外交讹诈与攻心战术
第四节 法、美支持英国侵略
第五节 咸丰帝的息事罢兵方针
第六节 巴麦尊一意侵华和英国议会的辩论
第四章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第五章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与《天津条约》、《瑷珲条约》的签订
第六章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与中俄、中美互换《天津条约》
第七章 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和《北京条约》的订立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