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微生物
❶ 微生物学之父是谁
路易斯·巴斯德(1821—1895)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3个科学问题:①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②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③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路易斯·巴斯德被世人称颂为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他不仅是个理论上的天才,还是个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此外,巴斯德的工作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巴斯德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巴斯德的贡献涉及几个学科,但他的声誉则集中在保卫、支持病菌论及发展疫苗接种以防疾病方面。
巴斯德并不是病菌的最早发现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鲁拉、包亨利等人提出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仅热情勇敢地提出关于病菌的理论,而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令科学界信服,这是他的主要贡献。
显然病因在于细菌,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有毒细菌是通过食物、饮料进入人体的。巴斯德发展了在饮料中杀菌的方法,后称之为巴氏消毒法(加热灭菌)。
巴斯特50岁时将注意力集中到恶性痈疽上。那是一种危害牲畜及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传染病。巴斯德证明其病因在于一种特殊细菌。他使用减毒的恶性痈疽杆状菌为牲口注射。
1881年,巴斯德改进了减轻病原微生物毒力的方法,他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并得到痊愈的动物,以后对该病有免疫力。据此用减毒的炭疽、鸡霍乱病原菌分别免疫绵羊和鸡,获得成功。这个方法大大激发了科学家的热情。人们从此知道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免除许多传染病。
1882年,巴斯德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同年开始研究狂犬病,证明病原体存在于患兽唾液及神经系统中,并制成病毒活疫苗,成功地帮助人获得了该病的免疫力。按照巴斯德免疫法,医学科学家们创造了防止若干种危险病的疫苗,成功地免除了斑疹伤寒、小儿麻痹等疾病的威胁。
说到狂犬病,人们自然会想到巴斯德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巴斯德并不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病,但从科学实践中他知道有侵染性的物质经过反复传代和干燥,会减少其毒性。他将含有病原的狂犬病的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减毒的液体注射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侵染。1885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儿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毒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毒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在1886年还救活了另一位在抢救被疯狗袭击的同伴时被严重咬伤的15岁牧童朱皮叶,现在记述着少年的见义勇为和巴斯德丰功伟绩的雕塑就坐落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外。巴斯德在1889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他还指出这种病原物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滤性的超微生物”。
巴斯德本人最为著名的成就是发展了一项对人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这项技术可使人抵御可怕的狂犬病。其他科学家应用巴斯德的基本思想先后发展出抵御许多种严重疾病的疫苗,如预防斑疹伤寒和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正是他做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微生物的产生过程。巴斯德还发现了厌氧生活现象,也就是说某些微生物可以在缺少空气或氧气的环境中生存。巴斯德对蚕病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他还发展了一种用于抵御鸡霍乱的疫苗。
人们常将巴斯德同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比较。琴纳发展了一种抵御天花的疫苗,而巴斯德的方法可以并已经应用于防治很多种疾病。
1854年9月,法国教育部委任巴斯德为里尔工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在那里,他对酒精工业发生了兴趣,而制作酒精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发酵。当时里尔一家酒精制造工厂遇到技术问题,请求巴斯德帮助研究发酵过程,巴斯德深入工厂考察,把各种甜菜根汁和发酵中的液体带回实验室观察。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发酵液里有一种比酵母菌小得多的球状小体,它长大后就是酵母菌。
过了不久,在菌体上长出芽体,芽体长大后脱落,又成为新的球状小体,在这循环不断的过程中,甜菜根汁就“发酵”了。巴斯德继续研究,弄清发酵时所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酵母使糖分解得来的。这个过程即使在没有氧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他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并控制它们的生活条件,这是酿酒的关键环节。
1857年路易斯·巴斯德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弄清了发酵的奥秘,从此开始,巴斯德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微生物学家,成了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当时,法国的啤酒业在欧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会变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变成了酸得让人咧嘴的黏液,只得倒掉,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1865年,里尔一家酿酒厂厂主请求巴斯德帮助医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进一种化学药品来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答应研究这个问题,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陈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体中有一种圆球状的酵母细胞,当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后,酒液里有一根根细棍似的乳酸杆菌,就是这种“坏蛋”在营养丰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闭的酒瓶放在铁丝篮子里,泡在水里加热到不同的温度,试图既杀死了乳酸杆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坏,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就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这个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这种办法消毒的。
当时,啤酒厂厂主不相信巴斯德的这种办法,巴斯德不急不恼,他对一些样品加热,另一些不加热,告诉厂主耐心地待上几个月,结果呢,经过加热的样品打开后酒味醇正,而没有加热的已经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国传奇般的人物时,法国南部的养蚕业正面临一场危机,一种病疫造成蚕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丝绸工业遭到严重打击,人们又向巴斯德求援,巴斯德的老师杜马也鼓励他挑起这副担子。
“但是我从来没有和蚕打过交道啊!”巴斯德没有把握地说。
“这岂不是更妙吗?”老师杜马鼓励他说。
巴斯德想到法国每年因蚕病要损失1亿法郎时,他不再犹豫了,作为一名科学家,有责任拯救濒于毁灭的法国蚕业。巴斯德接受了农业部长的委派,于1865年只身前往法国南部的蚕业灾区阿莱。
蚕得的是一种神秘的怪病,让人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一只只病蚕常常抬着头,伸出有脚像猫爪似的要抓人;蚕身上长满棕黑的斑点,就像黏了一身胡椒粉。多数人称这种病为“胡椒病”,得了病的蚕,有的孵化出来不久就死了,有的挣扎着活到第3龄、4龄后也挺不住了,最终难逃一死。极少数的蚕结成茧子,可钻出来的蚕蛾却残缺不全,它们的后代也是病蚕。当地的养蚕人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治不好蚕病。
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一种很小的、椭圆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丝蚕以及饲养丝蚕的桑叶,巴斯德强调所有被感染的蚕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须毁掉,必须用健康的丝蚕从头做起。为了证明“胡椒病”的传染性,他把桑叶刷上这种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蚕吃了,立刻染上病。他还指出,放在蚕架上面格子里的蚕的病原体,可通过落下的蚕粪传染给下面格子里的蚕。
巴斯德还发现蚕的另一种疾病——肠管病。造成这种蚕病的细菌,寄生在蚕的肠管里,它使整条蚕发黑而死,尸体像气囊一样软,很容易腐烂。
巴斯德告诉人们消灭蚕病的方法很简单,通过检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来孵蚕。这个办法挽救了法国的养蚕业。
巴斯德一生发明很多,对生物科学和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次偶然的机遇,使他找到了制服鸡霍乱的灵丹妙药。
鸡霍乱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瘟疫,来势异常凶猛,家庭饲养的鸡一旦染上鸡霍乱就会成批死亡。有时,人们看到有的鸡刚才还在四处觅食,过一会儿却忽然两腿发抖,随后便倒了下去,挣扎几下便一命呜呼了。有的农妇晚上在关鸡窝时,还在庆幸地看到鸡都活蹦乱跳的,但第二天就都死光了,横七竖八地躺在窝里。1880年,法国农村流行着可怕的鸡霍乱,巴斯德决心制服这种瘟疫。
为了弄清鸡霍乱的病因,巴斯德从培养纯粹的鸡霍乱细菌作为突破口,他试用了好多种培养液,他断定鸡肠是鸡霍乱病菌最适合的繁殖环境,传染的媒介则是鸡的粪便。他经过多次实验,但都失败了。茫然无序中,他只得放松一下,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时间。
休息几天以后,巴斯德又开始了研究实验,这时,他发现“新大陆”了。他用陈旧培养液给鸡接种,鸡却未受感染,好像这种霍乱菌对鸡失去了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巴斯德顺藤摸瓜,终于发现,因空气中氧气的作用,霍乱菌的毒性便日渐减弱。于是,他把几天的、1个月的、2个月和3个月的菌液,分别注入健康的鸡体,做一组对比实验,鸡的死亡率分别是100%、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鸡虽然也得病,但却不会死亡。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他另用新鲜菌液给同一批鸡再次接种,使他惊奇的是,几乎所有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都安然无恙,而未接种过陈旧菌液的鸡却死得净光。实践证明,凡是注射过低毒性的菌液的鸡,再给它注入毒性足以致死的鸡霍乱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势轻微,甚至毫无影响。
预防鸡霍乱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从这一偶然的发现中,导致了他对减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确认,使他产生从事制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设想。虽然在他之前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但有意识地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并广泛应用于预防多种疾病,巴斯德堪称第一人。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这是巴斯德关于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第一个胜利
巴斯德是一位法国制革工人、拿破仑军队的退伍军人的儿子,小时候家境贫困。巴斯德勤奋好学,再加上聪明伶俐,颇具艺术天分,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画家。然而,他19岁时放弃绘画,而一心投入到科学事业中。
巴斯德最早是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关于酒石酸的光学性质。他通过实验制备了19种不同的酒石酸盐和外消旋酒石酸盐的晶体。在显微镜下检查时,他发现,这些晶体能用机械的方法分作2类——左旋和右旋晶体,它们具有旋光数值相同,但旋光方向相反的偏振光特性,从而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异构现象”。
巴斯德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荣誉。然而,他并未将自己的视线仅仅停留在化学领域,而是将实验化学的原理、技能等广泛地应用于发酵问题,从而开辟了人类科学历史的新纪元。
不朽的功绩
新鲜的食品在空气中放久了,会腐败变质,并发现其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从何而来?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微生物是来自食品和溶液中的无生命物质,是自然发生的——自然发生说。巴斯德通过自己精巧的实验给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以有力的反驳。
巴斯德设计了一个鹅颈瓶(曲颈瓶),现称巴斯德烧瓶。烧瓶有一个弯曲的长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瓶内的溶液加热至沸点,冷却后,空气可以重新进入,但因为有向下弯曲的长管,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不能与溶液接触,使溶液保持无菌状态,溶液可以较长时间不腐败。如果瓶颈破裂,溶液就会很快腐败变质,并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现。实验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腐败物质中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鹅颈烧瓶实验也导致了巴斯德创造了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巴氏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又称低温灭菌法,先将要求灭菌的物质加热到65℃(30分钟)或72℃(15分钟),随后迅速冷却到10℃以下。这样既不破坏营养成分,又能杀死细菌的营养体,巴斯德发明的这种方法解决了酒质变酸的问题,拯救了法国酿酒业。现代的食品工业多采取间歇低温灭菌法进行灭菌。可见,巴斯德的功绩有多大。
巴斯德从研究蚕病开始,逐步解开了较高等动物疾病之谜,即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最后征服了长期威胁人类的狂犬病。
1865年—1870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蚕病的研究上。这个研究牵涉到2种病原微生物。在搞清蚕病起因后,巴斯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使法国的丝绸工业摆脱了困境。
而后,巴斯德又专心研究动物的炭疽病,他成功地从患有炭疽病的动物(如牛、羊)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病菌并进行纯化,证实就是这种病菌使动物感染致病而亡。这就是动物感染疾病的病菌说观点。但是,当时的内科医生和兽医们却普遍认为疾病是在动物体内产生的,由疾病产生了某种有毒物质,然后,也许是,由这些有毒物变成了微生物的错误观点。后来巴斯德又研究妇科疾病产褥热。他认为这种病是由于护理和医务人员把已感染此病的妇女身上的微生物带到健康妇女身上,而使她们得病。
由此可见,巴斯德虽不是一名医生,但他对医学的贡献也是无法估量的,他为医学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巴斯德除了研究炭疽病外,还研究了鸡的霍乱病。这种病使鸡群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巴斯德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致病的微生物能在鸡软骨做成的培养基上很好地生长。1小滴新鲜的培养物能迅速杀死1只鸡。
巴斯德在研究此病过程中最值得庆幸的是:当某鸡用老的、不新鲜的培养物接种时,它们几乎都只有些轻微的症状,并很快恢复健康。再用新鲜的、有毒力的培养物接种时,这些鸡对这种病的抵抗力非常强,这样巴斯德就使自己的实验用鸡产生了对鸡霍乱病的获得性免疫能力了。这可以同琴纳使用牛痘对人的天花病产生免疫能力相媲美。
巴斯德在成功地研究出防止鸡霍乱病的方法后,又着手研究对付炭疽病的方法。他把炭疽病的病菌培养在温度为42~43℃的鸡汤中。这样,此病菌不形成孢子,从而选择出没有毒性的菌株作为疫苗进行接种。
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出炭疽病减毒活性疫苗的人,从而使畜牧业免受灭顶之灾。
光辉的顶点
巴斯德晚年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是他事业的光辉顶点。
狂犬病虽不是一种常见病,但当时的死亡率为100%。1881年,巴斯德组成一个三人小组开始研制狂犬病疫苗。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与失败,最后还是在患狂犬病的动物脑和脊髓中发现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现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直径25~800纳米,形状像一颗子弹似的棒状病毒)。
为了得到这种病毒,巴斯德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一次,巴斯德为了收集一条疯狗的唾液,竟然跪在狂犬的脚下耐心等待。这种为了科学研究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献身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称颂吗!
巴斯德把分离得到的病毒连续接种到家兔的脑中使之传代,经过100次兔脑传代的狂犬病毒给健康狗注射时,奇迹发生了,狗居然没有得病,这只狗具有了免疫力。
巴斯德把多次传代的狂犬病毒随脊髓一起取出,悬挂在干燥的、消毒过的小屋内,使之自然干燥14天减毒,然后把脊髓研成乳化剂,用生理盐水稀释,制成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
1885年7月6日,9岁法国小孩梅斯特被狂犬咬伤14处,医生诊断后宣布他生存无望。然而,巴斯德每天给他注射一支狂犬病疫苗。2周后,小孩转危为安。巴斯德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从狂犬病中挽救生命的人。1888年,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他亲自担任所长。
巴斯德严谨的、科学的实验设计,他淡漠名利的高尚情操,他为追求真理而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尤其是为微生物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微生物学之父”的美誉当之无愧。
伟大的爱国情操
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知识点巴斯德的爱国情操
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巴斯德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❷ 国内哪所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最厉害
厦大生物工程大四狗来答一下这个问题。看到之前有朋友在他的回答里捧了一下我厦的生物工程,非常感谢,瑞思拜!
题主应该是19年高考的小学妹小学弟,对这个专业应该是持好奇态度的,看到其他答主推荐的高校大部分都是985、211高校,第一比较难考,第二对于新人来说不太友好(学校的名头容易盖过评价专业),所以这里给一些我的感受吧~看完我的答案再去看其他的答案应该就比较容易、或者有一些自己的标准了。
首先,要弄清楚对于一个本科生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只大四的老狗,我只想说除去个人努力的因素外,最重要的真的是你在这个专业的启蒙老师(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厦门大学马马虎虎还算的上一个说得过去的大学吧,可是这个学校里的老师的教学质量(注意是教学质量)真的真的真的是参差不齐。有些老师上课可以妙语连珠让人忘记下课的时间,有些老师上课只知道念PPT,底下的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度日如年;有些老师可以深入浅出非常轻松地说清楚很难的问题,有些老师讲一些简单的问题都能把人带进思维陷阱……相信我这是任何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大学大学,大不了自学”这句顺口溜的成因之一吧。(苦笑)
针对今年高考的同学总结一下、给一些建议。第一,要弄清楚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在很多高生物工程是作为调剂专业的,对于那些分数不够选择专业,就想上高一点层次大学的同学来说,很有可能就会调剂到生物工程专业。如果面临这种情况的话建议把大学本科教育当作是通识教育,更多地去利用学校的资源。第二,如果高中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想在生物工程专业有所建树、继续深造的话,那不妨去选择一个专业教学质量比较好的高校进行学习,等到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再换更好的学校。至于怎么评价一个学校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可以通过升学到更好高校的学生数目和比例判断,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在各个学院的官网就可以查到。
如果各位看官还有更多的问题可以私信与我交流,谢谢!
❸ 由于做出卓越贡献,而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是()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虎克D.达尔
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不符合题意.
B、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符合题意.
C、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不符合题意.
D、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❹ 微生物有什么作用
“微”是极小的意抄思。微生物就是小到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在空气、陆地、河流和海洋里都有微生物分布,在人、畜和植物体内也有许多种微生物存在,有些是致病的,对人类有害,但是也有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制酒用的酒曲就是用某些微生物做的,整个发酵工业都离不开微生物。存在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叫作土壤微生物,它的种类也很多,大致可以分成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几大类,还有一些藻类、线虫等也可归入土壤微生物中。
微生物与土壤肥力有密切的关系,肥沃的土壤里微生物多,贫瘠的土壤里微生物少,没有微生物的土壤就成了死土。这是因为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植物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转化都离不开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还能分泌出多种酶和生长刺激素,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把土壤微生物比作植物的胃,并不为过。土壤微生物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其生命活动形成腐殖质,从而把土壤无机颗粒粘结在一起成为团粒,既能保肥保水,又能通气和便于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是土壤改良的重要目标。
❺ 红茶菌有什么作用
红茶菌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是因为它确有防病治病,延年保健的作用。日本北裹大学教授版本正羲博士提出红茶菌液有二十八种功效,如长寿、防癌、抗癌、性年龄延长、妇女更年期障碍减少,皮肤皱纹减少、润滑肠道、白发变黑、减肥、强壮、增强脑、胃肠、心、肝、肾的功能,提高视力,降低血压,安眠,帮助消化,化结石,软化动脉血管等。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便秘、痔疮、痤疮、肥胖、消瘦、白发、斑秃、妊娠呕吐、贫血、神经痛、核黄素缺乏症、胆结石等,并能预防胆结石,肾结石、晕车、前列腺炎、癌症等。
有人会问,红茶菌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它的药理作用如何?据坂本正羲博士研究红茶菌的实体,发现含有三类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即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酵母菌之所以有益于人体,是因为它可使体内营养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新陈代谢,抑杀肠内杂菌等。乳酸菌能抑杀肠内杂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此外,酵母菌的的细胞壁膜产生一种物质"B古鲁4",目前被认为是很有希望的抗癌药。
癌症是长寿的主要"敌人",癌症与肺结核病相似,也有一段潜伏期,如有良好环境,适当在体育锻炼和合理饮食,可维护身体正常功能,往往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红茶菌有助于新陈代谢,增强体力,不致使营养失调,又有防癌作用,故对人体健康长寿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此资料摘自《趣味养生法》一书
二、奇妙的红茶菌 中国红茶菌(海宝、胃宝)名扬四海,享誉五洲。70年代红茶菌开始传播到港、澳、日、美、俄等地,从此闻名全世界。红茶菌饮料含有:茶、糖、乳酸、醋酸、酵母氨基酸、维生素、卵磷脂、辅酶A、矿物质、二氧化碳、约二千种天然营养物,酸甜可口,清凉解热,独具风味,冠压群芳。它比其它酸性饮料营养更丰富,保健医疗功效更多,副作用更小,社会经济效益更高。被专家誉为"饮料王",是世界罕见的营养保健珍品。红茶菌含有丰富的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茶色素、茶碱、茶多酚等,故具有营养、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五大功效。能防治癌症、心脏、脑血管、肠胃、肝肾等28钟急慢性病。红茶菌不仅味道酸甜可口,如柠檬汁、杨梅汤、男女老幼有常饮不厌之感……,因而它功效卓著,优于目前的微生物药剂。国家科委、全国新产品新技术办公室均列为"98重点计划推广项目",入选《中国药品专利》、《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华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国家级科技成果研究功臣名录》、《中华科技精英大典》、《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中国卷)等37部典籍。"红茶菌生物工程"的科技论文载入《世界名医文献库》、英国《世界名医论文经典》。
摘自"香港国际专利技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文维良先生著《红茶菌饮料及其酿制方法》一书节录
三、红茶菌能健身治病
红茶菌(海宝、胃宝)是近年来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促进人体健康的饮料。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饮用红茶菌。
红茶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俄罗斯称之为茶霉菌、茶格瓦斯;我国称之为海宝、红茶姑等。红茶菌是由醋酸菌、乳酸菌和产膜酵母的共生、发酵而产生的。红茶菌也像其它种类的微生物一样,需要在含有某些营养成分和特殊成分的溶液或凝胶冻里才能生长和繁殖。红茶菌最好的培养基,就是加糖的茶水,茶水中,含有丰富的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茶碱、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多数恰好是红茶所需要的。其所以加糖,主要是因为茶水是低能量饮料,作为红茶菌的培养基。
红茶菌原产于我国勃海一带,大约在150年前,陆续传至苏联的西伯利亚、高加索、贝加尔湖一带,以后才传到日本。据日本医学界报道,红茶菌对人体有长寿、保健和美容三大功能。我国台湾学者陈丁贺认为,红茶菌能促进代谢、循环正常,强化五脏六腑,具有整肠固胃,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保肝、降血糖、利尿作用,更能化石、防止老化,对保健美容均具有神奇效果。并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气管炎、胃下垂、胃痛、胆结石、胆囊炎、下痢、肝硬化、白内障、雀斑、黑斑、过敏性皮肤瘙痒、痔疮、妇女带下,还可抗癌等。
红茶菌具有抗老保健的功效,主要在于红茶菌中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例如:有机酸(乳酸、醋酸、叶酸等),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半乳糖等),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氨基酸、卵磷脂、辅酶等。
红茶菌虽价廉,但具人参、鹿茸等补益之效,能益寿延年、抗老保健,而且能治疗多种疾病。红茶菌是自己能够培养的良茶,又十分可口,这是其它保健药所不及的。常饮红茶菌能治病强身保健康。四、养生保健良品---红茶菌
红茶菌的菌膜酷似海蜇的皮,故被称为"海宝";由于红茶菌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所以有些地方称为"胃宝";由于红茶菌是由红茶水、白糖酿成含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菌液,故而又被称为"红茶菌"。
❻ 深圳市芯卓微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广东省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钟秋平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状态:登记登记机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局注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新城大道48区里仁府1栋11(办公场所)
法定代表人:钟秋平
成立时间:2012-11-05
注册资本:1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610666143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安中心区N5区宏发领域花园4栋1305、1307、1309号
❼ 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沈善炯去世,生前有过哪些工作经历
关于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感到很伤心,因为这位微生物化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付出了很多的贡献,本人也是特别敬佩这样的一位科学家,将自己的一生都奋斗在微生物上面,这样的科学家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去学习这样的精神,那么关于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沈善炯去世,在生前有过哪些工作经历?
关于著名的微生物化学家沈善对于祖国的医学和科技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直都是一位热爱祖国,坚持学习,努力奋斗的一位伟大的微生物化学家,我们应该去学习他的精神和要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❽ 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在微生物上究竟有何卓越贡献
列文虎克开发了单式显微镜,为人类解开了“细菌”的神秘面纱。谈及列文虎克,这可是一位记载于我们生物教科书上的“知名人物”,虽然他的本职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他在科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鲜少有人能与之媲美。教科书上的备注,说列文虎克是公认的“微生物学之父”。这位鼎鼎大名的微生物学开创者,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和什么贡献,支撑着他成为“微生物之父”呢?
而这些伟大的创举,和列文虎克本人的卓越贡献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