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发布时间: 2022-04-03 15:18:14

如何用Excel计算地理集中指数

G平均
=100*sqrt(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11^2+1/12^2+1/13^2+1/14^2)

Ⅱ 如何使用arcGIS软件做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的图,求具体步骤

这个看你如何定义集中度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利用arcgis的相应工具做分析最后制图
具体步骤需要根据你的定义来确定

Ⅲ 如何用excel计算地理集中指数的公式

假设从第2行到第10行,就是数组公式
{=SQRT(SUM((B2:B10/SUM(B:B))^2))*100}
用法是先输入=SQRT(SUM((B2:B10/SUM(B:B))^2))*100,再按ctrl+shift+回车

Ⅳ 旅游地理学 旅游需求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计算公式中得8.33是怎么得出的

第三章 旅游需求预测

教学目标:

1.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的因素

2.了解趋势外推模型和引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重点与难点: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的因素。

第一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一、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旅游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类型)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项目所需求的数量。

1、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某的地

(1) 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

人口特征:总人口、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对旅游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收入和闲暇:旅游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并且必须有空闲时间,决定旅游需求的是可支配收入,人类活动时间可分为4种:谋生活动时间,生理必须时间家务社会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2) 职业和教育水平

(3) 资源和交通

(4) 价格和汇率:旅游需求总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呈现反向变换,汇率的变化影响国际旅游需求汇率下跌如果旅游价格不变,等于旅游价格下降,旅游需求增加

二、 旅游需求预测的资料获取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一个显租特点是需求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剧烈的变化,另一个特点是每一个旅游地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源地。从睡莲上度量旅游需求随时间的变化和客源地的空间变化对旅游规划和经营是有帮助的。

一、旅游需求时间分布的集中性

1、 季节性强度指数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由旅游季节性引起的,可以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是:

R=[∑(xi-8.33)2]1/2 ( i=1,2,3…12)

1、 高峰指数旅游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还可以用高峰指数来度量,表示某一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利用旅游设施的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Pn=(V1—V2)/(n—1)V1×100

1、 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指数

G=100×∑[(xi/T)2]1/2

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

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

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的总量;

N 为客源地总数;

游客来源地越集中,G越接近100;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用地理集中指数可以表示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

这就是一个值,在旅地的考试大纲中对这个值的计算没有要求,而且它就像数学中的π一样,只要你知道就行了,关键是对R的计算,需要掌握。

Ⅳ 地理集中指数能教一下我吗

集中化指数是一个描述地理要素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数

Ⅵ 经济地理中分散指数的算法

一、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二、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四、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一)、等高线1、等高线的基本知识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或为0。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但互不相交但在悬崖高线可以重合。④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⑤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⑥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判断地形类型(1)、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500m,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山地:海拔>500m,地势起伏很大,等高线很密集丘陵:海拔200-500m,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密集盆地:海拔无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内部地势起伏较小,等高线较稀疏,边缘地势陡峻,等高线较密集。(2)、小地形类型山顶:中间高,四周低谷地(或洼地):中间低,四周高山谷: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山脊: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两侧高,两侧低,成对称地形—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3)、判断坡度陡缓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高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坡的类型——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4)、计算有关高度计算海拔高度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计算相对高度陡崖有关高度的计算----采用图解法高差与温差的转换计算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降低6℃(5)、作地形剖面图A、找出线段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注意区分河流与等高线)B、判断出所有交点的高度值及两端点的高度范围C、在地形剖面图中画出相应的等高线D、计算出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的大小E、在地形剖面图中标出所有的交点和端点(注意点与点之间的疏密关系)F、用光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即可(6)、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第二步看等高线的形状(包括延伸方向、弯曲方向和闭合状况)。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是山脊。第三步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确定坡度的大小和类型。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3、在实践中的应用(1)、与气候结合海拔高区位低。垂直递减率为0.60C/100m。盆地不易散热,气温偏高,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平原高原因地形较平坦而风速大,垭口因狭管效应而风速大,山地盆地风速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2)、与植被结合喜阳植被在阳坡;喜阴植被在阴坡。同一植被的分布海拔在阳坡更高。(3)、与河流水文结合山谷可能发育河流(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常为分水岭。山地地形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地形形成向心状水系;平行山地中形成平行水系。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慢,水运便利;流域面积的大小(山脊的连线——集水区)决定流量。山谷中的陡崖处易形成瀑布(4)、与区位结合交通线的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高寒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引水线的选择: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管道的选择:线路尽量要短,以便节省投入;可以经过河流、大山,但地质条件一定要稳定。水库坝址的选择: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山区村落地址的选择:一般选择河谷地带处,要求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向阳等。宿营地的选择与此类同。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农业类型的选择: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坡度>25°,不宜开辟为梯田,投资大收益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工业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等深线密集);避开含沙量大(等深线稀疏——流速缓)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飞机场多位于坡度适当的开阔地。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盐场位于平原的沿海滩涂。(二)等气温线解读方法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④山地的陡坡等温线密集,山地的缓坡等温线稀疏。⑤锋面处的等温线密集。分析气温的影响因素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纬度因素(2)、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洋流因素等——若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则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若等温线在海岸附近弯曲,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成南北走向,则主导因素为海陆因素——在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河谷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山脉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如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等。山脉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使气温升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山地(丘陵、土丘)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盆地(谷地、洼地)地形:等温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在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通常是洋流因素影响的结果。寒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低:等温线由低温凸向高温。暖流流经处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由高温凸向低温。(洋流的流向始终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四)、水平面等压线1、判断气压系统高压中心:气压中心高,四周低低压中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压脊:高压凸向低压处低压槽:低压凸向高压处鞍形区:两侧气压高,两侧气压低,对称分布2、判断天气现象高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天气阴雨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低压槽附近天气阴雨3、判断风的方向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1)、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台风(气旋系统)的风向——要重点掌握(不仅要静态掌握,还要动态掌握)台风北部吹东北风、南部吹西南风、东部吹东南风、西部吹西北风台风东北部吹东风、东南部吹南风、西南部吹西风、西北部吹北风(4)、副高(反气旋系统)的风向4、判断风力大小(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2)、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采用计算法(与判断坡度的陡缓方法一样)5、判断季节月份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十八)、人口密度等值线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其余的如果需要就给我发消息。祝你进步!!

Ⅶ 集中指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如右图。
式中C为集中指数,T为全国或全区总人口,ti为各基层地区的人口,n按下述原则确定:将某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分布,按大小顺序排列,设为p1、p2…pn,该经济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的总值为p,当p1+p2+…+pn=1/2p时,n即为所求。

Ⅷ 如何用excel计算地理集中指数的公式求直接给个函数公式啊~

公式需要的数据不匹配啊,只要你有公式配套的数据结构格式,就可以直接给你公式

Ⅸ 地理集中指数是什么

地理分布指标之一

Ⅹ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


小题1:B
小题2:D

热点内容
兵佣哪里 发布:2025-05-20 01:47:42 浏览:170
一年级语文拼音练习题 发布:2025-05-20 00:57:44 浏览:91
教学管理培训 发布:2025-05-20 00:56:58 浏览:889
师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20 00:37:15 浏览:824
课堂整老师 发布:2025-05-19 23:37:16 浏览:919
天才的英语 发布:2025-05-19 19:40:53 浏览:547
2016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发布:2025-05-19 17:57:30 浏览:128
学生喜欢的教师 发布:2025-05-19 17:55:49 浏览:778
白凉粉是什么原料做的 发布:2025-05-19 17:32:44 浏览:381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