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理
历史溯源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地理简报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气候点评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② 辽宁地理概况有哪些
历史溯源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从出土的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这里存在一个初具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标志着辽宁地区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纪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辽宁地区逐步与之建立了隶属关系。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2州之城,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设置郡县,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辽西、左北平郡。两汉、三国时隶属幽州。西晋隶属平州。东晋为营州。隋朝时置辽东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时在安东都护府的管辖下。辽代为东京道、中京道、金代为东京路、北京路。元代置辽阳行省。明代时为辽东都司。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地理简报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座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气候点评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③ 辽宁的地理位置如何
辽宁,战国时属燕国,秦属辽东、辽西等郡,汉属幽州,辽金时属东京,元置辽阳行省,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为辽宁省。吉林,古为肃慎地,汉属夫余,唐为渤海地,辽为上京、东京等道,金为上京,元属辽阳行省,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黑龙江,古为肃慎地,汉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阳行省,明为女真地,清末置黑龙江省。
④ 辽宁地理环境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省会沈阳。辖沈阳、大连等14地级市,新民
等17县级市、辽中等19县、本溪满族自治县等8自治县。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总人
口4238万。东隔鸭绿江与朝鲜为邻,南临黄海、渤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可分辽河平
原、辽东山地丘陵、辽西山地丘陵3区,最高峰宽甸花脖山海拔1336米。大部地区属
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侯。主要河流有辽河、中朝界河鸭绿江等。矿产、
海洋资源丰富,金刚石、菱镁矿、滑石、玉石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铁、煤炭、石油、
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亦可观。近海岛屿众多,海洋生物多样,水产丰富。森林覆盖
率较高。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材料与工业设备基地之一,重工业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
已形成以能源、治金等原材料工业为基础,机械、化工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有 抚顺、锦州、大连等炼油中心,辽阳石化,鞍山焦化和大连海洋化工等。农业主要种
植玉米、稻谷、大豆及花生、烟草等。梨和葡萄等水果,对虾及人参、鹿茸产量居全
国第二位。
辽宁旅游资源丰富,革命遗迹有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 馆、纪念塔,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塔,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
等。古建筑沈阳故宫最为著名。还有福陵(东陵)、昭陵(北陵)、永陵、辽金白塔,兴
城明代宁远古城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大连海滨--旅顺口、金石滩、鞍山千山、
兴城海滨、鸭绿江、丹东凤凰山、本溪水洞等。特产有鲍鱼、关东烟等。旅游纪念
品有岫岩玉雕、抚顺煤精雕刻和大连贝雕画等。
⑤ 辽宁接地理位置分为几个区,每个区都包括哪几个城市
兴城,原名宁远州,渤海明珠,位于辽宁省西南部,东北华北经济区节点城市。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国泳装名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一,东北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东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中国航母陆基训练基地,中国十大小资城市的称号。集城、泉、山、海、岛于一体。十二五期间兴城市将向辽宁发达城市迈进。
⑥ 辽宁省的地理知识
http://ke..com/view/2170.htm内容太多 无法全部输入 进上面地址浏览既可
⑦ 辽宁省的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 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计划单列市1个(大连),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57个市辖区、5个开放先导区(均在大连)、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1]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 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 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 地形地貌该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1.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3.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 气候特点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极端最高可达40℃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其中,最高为大连,最低为西丰。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 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水文状况河流: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万公里。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该省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鸭绿江、大洋河、英那河、庄河、碧流河等注入黄海。 海洋: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东侧临黄海,西侧环渤海,是中国水温最低,纬度最高的海域。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6.8万公顷。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
⑧ 辽宁省地图的地理
位于东北南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2100多公里。
⑨ 辽宁在什么地方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辽宁界于北纬38°43'至°26',东经118°53'至125°46'之间,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辽宁省总面积14.8万平方千米。
辽宁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西侧为渤海,东侧临黄海。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千米,占中国海岸线长的12%,居中国第5位。
(9)辽宁地理扩展阅读:
辽宁省地理位置的由来:
辽宁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发祥地,至今遗存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面貌。民国初沿袭清制,公元1929年(民国1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辽宁地区曾一度被日本 帝国主义侵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国初期,辽宁地区划分 为辽东和辽西两省,以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1954年8月撤消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改为辽宁省。
⑩ 辽宁省的地理之最有哪些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
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939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