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历史
A. 谁能讲讲革命时期西路军的历史
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四方面军主力约6000人,刀棍队7000人,非战斗人员9000人,遵照中央和军委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西路军孤军奋战,伏尸盈雪,由于兵力悬殊、粮绝弹尽,穿着单衣草鞋的西路军健儿无后勤、无弹药补助,无任何救援,视死如归,与飞机、重炮、骑兵组成的强悍火力的二三十余万敌军,顽强战斗半年,完成上级给予的所有任务后,宁死不屈,战死7000人,歼敌5.5万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
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电令渡过黄河的红军组成“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下辖三个军:五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辖2师4个团,3000余人,枪10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5发;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参谋长陈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辖2师6个团,6500余人,枪25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15发;叁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辖2师6个团,7000余人,枪32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25发;另有骑兵师,200人马,200支枪,平均每枪子弹25发。全军计21800人,机关、医院、伤病员及勤杂人员占40%左右。
西路军
西路军政委陈昌浩(1906—1967)
原为实现《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单独西进,接通新疆,但在古浪一役中,虽然歼敌5000余人,但自身伤亡2000余人,参谋长陈伯稚、一个师长、一个师政委以及大部分排以上干部牺牲。军长孙玉清被撤职,由一方面军将领李聚奎接任。但却在此时,中央军委要求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在永昌、凉州一带建立根据地。中央原计划以此造成河东红军将与西路军在河西会合的假象,调动蒋军,以便河东红军主力转移,但此意图中央却不明告西路军,只是命其不进不退、困守不毛之地,陷于民族不同、文化不通的危险境地。而西路军的领导人陈昌浩由于在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及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忠实执行过“左”倾错误,并形成与张国焘的特殊关系。由此,西路军就在该地点进行大规模的惨烈战斗,部队严重损耗,由21000余人锐减至15000余人,渐渐陷入绝境。
B. 历史上的四大家军
一、不败传说——岳家背嵬军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的岳家军是最为强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军”则是精锐中的精锐。毫不夸张的讲,这支部队代表了“岳家军”的精华所在。
“背嵬军”名称的理解颇多:一说嵬本指酒瓶,将帅的酒瓶必亲信拿,故喻为亲信。一说是皮牌。还有一说是大将帐前的骁勇人。又说这是番语,岳飞只是借用了这个词。
岳飞的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十万人,可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十二军。 其中背嵬军骑兵8000,步兵亦有数千。在绍十年与金军在颍昌、郾城的一系列战斗中,背嵬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15000人。 在朱仙镇,500背嵬精兵更是大破十余万金军。难怪金人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慨。
当时宋军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提升,与金军作战并不吃亏。 而岳飞的背嵬军更是开创“步兵在平原击溃金人精锐骑兵”的经典战例。
二、李世民的利剑——玄甲军
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他开国的一大利剑就是“玄甲军”。唐夏虎牢之战,李世民率领数千唐军与十几万夏军对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军”。
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6000余人。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
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有唐一代,武功强盛一时,“天可汗”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李世民依靠他天才的军事能力开创了一个时代,而玄甲军则是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利剑! 它的入选是因为唐朝是当时世界最强的,而玄甲军唐朝最强的军队。
三、一代天骄的近卫军——怯薛军
泰合四年,成吉思汗组建怯薛军,挑选精锐,人数不多。
后来又将怯薛军扩充到万余人,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它的统帅更是非同小可,有四个人,他们就是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
历史评价:这支怯薛军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怯薛军作为成吉思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会随意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
但由于蒙古人,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武功实在太耀眼、太震古烁今、太令人惊叹,所以精锐部队少了蒙古精兵实在说不过去,而怯薛军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
四、东晋门阀的雇佣兵——北府兵
东晋大门阀谢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驻军的精锐整合,组建了一支拱卫京师、足以对抗北方骑兵、间接听命于大门阀的军队——北府兵。谢家对于北府兵的整合,对自己的家族、东晋政治、乃至中国政局都产生很大影响。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符坚宣称:“以我百万大军,即使将马鞭扔到长江中,也足以让长江断流。”
谢玄派谴刘牢之率5000北府军精锐奔袭洛涧,大破前秦军5万,杀敌15000,北府兵初战告捷。淝水决战,谢玄的8000北府骑兵趁符坚军队后撤,过淝水猛攻前秦军阵,前秦军顷刻崩溃,符坚的弟弟苻融战死,符坚本人中箭,落荒逃走。
淝水一战,8000北府兵大破秦军主力,历史记载:杀散、歼灭前秦军70万人!符坚的王朝也因此崩溃。
后来,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随刘裕杀到建康称帝,北府兵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北府兵”有几个时期,但总的来说,从谢家整合开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精锐部队。
支部队的著名将领如刘牢之、刘裕等人也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哪个门阀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汉人政权。北府兵从谢玄整合开始,就成了大门阀的雇佣兵,东晋朝廷对它的指挥都不灵。
(2)西路军历史扩展阅读: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北府兵
网络-怯薛军
网络-玄甲军
网络-背嵬军
C. 揭秘铁血西路军的悲壮历史 临泽突围怎么发生的
你好,这其实是一个历史悲剧,很凄惨,最好还是不要讨论了,说多了都是泪,不过还好,目前的一些历史文献都已经逐步公开了,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自行查查。
D. 谁能讲讲革命时期西路军的历史
西路军,指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四方面军主力约6000人,刀棍队7000人,非战斗人专员9000人,遵照属中央和军委命令,西渡黄河作战,在河西走廊,西路军孤军奋战,伏尸盈雪,由于兵力悬殊、粮绝弹尽,穿着单衣草鞋的西路军健儿无后勤、无弹药补助,无任何救援,视死如归,与飞机、重炮、骑兵组成的强悍火力的二三十余万敌军,顽强战斗半年,完成上级给予的所有任务后,宁死不屈,战死7000人,歼敌5.5万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悲壮的篇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由事件参与者陈云等,使得研究这段历史的环境逐渐改善,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和平反,并为史学界和公众所接受。
E. 为什么历史书里面不提西路军
你没看到而已,不是所有历史书都不提西路红军的
F. 西路军为什么会失败历史
实际上一开始马家军的策略就是如果西路军只是过境,他们就会采用尾随方式
可后来发现西路军要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这就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所以蛢命进攻,而西路军缺粮少弹
又没有机动力
所以被各个击破
G. 西路军真正的历史谁知道
你查一查西路军的出发地点以及当时做出这个决定的人物以及这个人当时的一些作为 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段历史被尘封了 我只提一点点----这个人当时提出了"另立中央"...
H. 当年红军西路军失败后的责任认定是怎么作的
西路军失败责任认定:
1、国际上苏联不想公开支援,国内需要西路军在战略上配合统一战线的建立。加上作战环境和马家军的一些因素。还有西路军自身受张国焘错误的影响等。
2、西路军遵照中央命令行动,虽然西路军损失惨重,但不能忽略他们的巨大贡献,只是在失败原因上存在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中共中央对西路军的精神一直是肯定的。
主要参考依据:
1、《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的报告,其中指出:“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西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创立根据地和打通苏联。
2、徐向前也在1988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写道:“西路军是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指示行动的。”他还从任务多变,失去战场主动权,缺乏机断专行,蒋介石玩弄两面手法等方面总结了失败原因。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对西路军失败的注释中写道,1936年10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十一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四个月,歼敌二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失败”。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指出,西路军是奉中革军委命令,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无根据地作依托,又无兵员、物资的补充,孤军作战,敌众我寡,情况极端不利。
5、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李先念等同志时曾说:西路军广大的干部和战士是英勇的、顽强的。陈昌浩在1937年9月的报告中也肯定了“西路军艰苦奋斗精神值得赞扬,西路军英勇牺牲,是有不可磨灭意义的”。
6、李先念也承认,中央始终“充分肯定西路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战精神”。其次,对于西路军贡献的评价越来越全面。陈昌浩认为,西路军取得了对马家军作战的经验。
徐向前也认为:西路军“在战略上起到了有力策应河东红军和友军的作用,对争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7、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和第一卷中,都肯定了西路军是一支英雄部队,创造了不朽业绩,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肯定了西路军将士的革命精神。
(8)西路军历史扩展阅读:
中央领导同志及新版《中国共产党历史》对西路军的评价:
1、邓小平: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
2、陈云: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3、李先念: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张国焘路线。
4、江泽民: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指徐向前——编者注)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指挥部队与敌人血战四个多月,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
I. 西路红军挺进甘肃,西进的历史任务和政治目的是什么现政党对西路军的失败是怎么定论的
当时的来党中央决定打通苏联,从而获得源援助,联合红军、东北军、西北军,组成“西北国防政府”。
2004年,由兰州西路军研究会编[1]纂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老一辈革命家洪学智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很长时期,西路军由于被当作是'张国焘路线'的牺牲品,其史实及研究都被视为'禁区',尘封了半个世纪,幸存者大多命运坎坷,备受压抑和屈辱,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这段饱含西路军战友的沉痛记忆的文字,既揭示了澄清这桩历史遗案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昭示了史学界在研究西路军问题的过程中所经受的艰辛与曲折。
现在党中央也还原了西路军问题的历史真相,不再把其失败推到“张国焘路线”的身上了,而是承认它是由于战略指导错误酿成的备受屈辱的历史。
J. 历史纪实,马家军怎么杀了那么多的西路军将士
是的,当时的西路军的总指挥就是后来有名的十大元帅徐向前,他受命中央往西北打通一条连接苏联的路,让徐向前做总指挥带了几万的红军,由于轻敌结果几乎全军覆没,男的红军俘虏全部烹掉,女的全部强奸,被马家军杀得打败,最后老徐讨饭回到了延安,受到主席的批评。后来解放战争的时候,毛主席交代老彭,对待马家军一定要谨慎,老彭报了红军的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