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历史
尽管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最强大的政权。但他成为了那个政权反对派的象征。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宋时期,汉人占主导地位。众所周知,宋朝,除了宋朝政权,还有辽、金、西夏、蒙古等政权。但在所有这些政权中,唯一被汉人统治的是宋朝。因此,宋朝自然被誉为当时的正统政权。但说实话,当时的两个宋朝只是一个角落。就权力和影响力而言。宋朝有点短暂。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教育和科技创新高度繁荣的时期。宋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政治纯洁明朗。历代都没有顽疾,即宦官专政与军阀割据。在中国历史上,兵变和国内动乱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对较小。
北宋王朝虽然灭亡了,但南宋王朝很快取代并继承了北宋政权。金朝被蒙古人和南宋王朝摧毁。因此,在蒙古人在元朝竭尽全力之前,宋朝是多个政权相互攻击时期,最后也是存活时间最长的政权。在这方面,将宋朝定义为那个混乱时期的正统王朝并非不合理。另一方面,晋朝,在任何方面都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金朝自然不代表那个时代。
2. 金朝历史简介
金朝历史
兴起(1115年—1140年)
女真族的兴起
女真族,唐朝时称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生。辽帝国长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猎用的“海东青”。辽官川流不息的穿过女真部落,鱼肉女真百姓,终于导致女真族叛乱。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向辽的契丹统治者宣战。他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辽天庆五年(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灭辽和北宋
金建国后,就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后来宋、金联手攻打辽国。1125年,辽国的燕京被攻下,辽随即灭亡了。
金灭辽后,与北宋很快成了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国之威,很快大举南下,于金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攻打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开封,虏宋徽宗、宋钦宗。宋室南迁,北宋灭亡。以后金与南宋多次交兵,南攻与北伐,均无力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南宋臣附,成为当时中国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政权的成立
兴盛(1141年—1208年)
确立中央集权
金太宗死后,由金太祖的孙儿金熙宗继承帝位,熙宗继位后,金宋两国渐渐平和,但熙宗本人暴燥,最后被堂弟完颜亮行弑而死。完颜亮继位,是为海陵王。
海陵王继位后,对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海陵王杀尽。而海陵王其中一项重大政绩,就是把首都迁至燕京,是为中都城。
海陵王迁都,实际上是为了攻伐南宋铺路,但是加上其他政治措施,为未来的金国确立中央集权制打下基础。
海陵王征宋
采石之战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之后,便一心一意图谋消灭南宋,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因此在1152年拆毁旧都上京会宁府,并在燕京(今北京)用拆自上京的宫室建材营建新都,甚至计画进一步南迁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划国界,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次年6月,海陵王御驾亲征,率号称百万的大军开赴汴京。1162年9月,金军兵分四路,沿著金宋国界大举南侵。东面军分成海路跟陆路两股,陆路军由海陵王亲自率领,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县)渡过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海路水军则直攻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另有两股大军分别自陕西跟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10月,金东路军渡淮,所到之处,宋军一败涂地。该月下旬,金军攻陷和州准备渡江。但就在这时,东路水军在胶西(今江苏省胶县)被宋将李宝的水军歼灭,而海陵王的堂弟完颜褒(就是日后的金世宗完颜雍)也在东京辽阳府自立为帝。虽然如此,海陵王仍然命令部下继续做渡江的准备。11月8日,海陵王出动25万大军渡江,但是先遣部队在采石被虞允文击败,船舰也被宋军烧毁。海陵王心有不甘,下令移师扬州强渡长江,但是由於部下恐惧再遭败绩,於是发动兵变杀死了海陵王。自此之后金军再也不敢图谋彻底消灭南宋。
衰亡(1209年—1234年)
世宗时期
当海陵王南侵的时候,任东京辽阳府留守的宗室葛王完颜雍起兵,自称皇帝,是为金世宗。当海陵王被杀后,世宗平定众雄,统一金国。
世宗的治绩为称为大定之治。世宗一反海陵王的残暴,使金国政治安定下来。海陵王的南征失败后,宋室的北伐声音再次高涨,世宗能把宋的军队击退,稳住金国的统治。
章宗时期
金世宗死后,由於太子完颜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即位,是为金章宗。章宗即位后,金国政治汉化甚深,同时亦慢慢衰落下来。因为章宗一朝,章宗宠信皇妃李氏以及李氏外戚,使李家权势日盛。
卫绍王时期
金章宗去世时没有儿子,由皇叔卫王完颜永济继位,是为卫绍王。卫绍王一在位,立即清除李氏势力。蒙古高原地区原本臣服于金,不过随着金的衰落,形势开始出现转变。13世纪初,随着蒙古族逐渐强盛起来,蒙古不再向金进贡。卫绍王早年曾与成吉思汗会面,被认为虚弱无能。蒙古打算进攻金国,先向臣属金的西夏进攻,金不肯出兵援救西夏,最终导致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消除了后顾之忧后,大举入侵金国,屡败金兵。
宣宗时期
卫绍王在1213年被大将纥石烈胡沙虎所杀,胡沙虎拥立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胡沙虎在同年被杀。
蒙古大军入侵,1214年蒙金和议成,可是宣宗随后宣布迁都开封,引来河北军民不安,蒙古更以此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军攻陷中都,陆续攻占河北各地,辽东及上京等地又为耶律留哥及蒲鲜万奴占据,金国的主要统治区只余下河南、淮北及陕西一带。
面对当前危局,金统治者错误地选择了断绝与西夏来往、进攻南宋、抗击蒙古的战略,导致三面树敌,自我孤立,形势急转直下。由於成吉思汗后来为了报仇而亲率主力远征中亚,金才暂时得以喘息。
哀宗时期
金哀宗即位后,金与西夏修好,然而为时已晚,两国早已两败俱伤。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后即全力攻金,在蒙宋夹击之下,金朝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灭亡。
3. 说说金国的历史
金国是女真族建立起来的一个部落,后来慢慢强大,先前一直被辽所压迫,从金政权建立内到灭辽的时间容不过十年的时间,当时金还向北宋发出邀请,一起帮忙打辽,加上天祚帝的不理朝政,再加上金的强大,所以辽很快就被灭了,至于天祚帝就不知所终,总之逃了。但没想到,金灭了辽后,又接着不停息地又来打北宋,由于当时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腐败,见到金军要来打自己,就赶紧的把皇位传给了——就是宋钦宗。但是当时的宋军,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有人描述,宋军战士骑上马,手不敢松开,会掉下去。所以,金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1127年灭了北宋,同一年,南宋建立——康王赵构 宋高宗。金军又想来打南宋,赵构就一直跑,被称为;“逃跑皇帝”,金军当时的战斗力很强,所以 赵构就一直跑,还曾被赶下海 。后来金军势力减弱所以有了后来的宋金议和,金的有名大将有:完颜宗望、完颜兀术==你如果想知道金的历史,你可以看《百家讲坛》每天中午12点40或50
4. 金朝是什么人建立的,为什么在历史上找不到
金朝的建立者是完颜阿骨,打至于其在历史上找不到的原因,是因为金朝建立支持南宋依然存在。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完成了对女真各个部落的统一建立了金朝。金朝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曾经多次击败辽国夺取了辽国的16个州郡,以及多次摧毁了南宋政权。但是众所周知,我国朝代的排序是唐宋元明清,并没有金朝的存在。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金朝建立之时南宋依然存在。
虽然经常无比强大,但是金国子民受汉人影响比较深重。无论是思想还是生产力的发展,金国人皆效仿汉人。这一点与金国的文化相冲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为愈演愈烈也就演化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内部管理混乱和军队的享乐主义之风盛行,所以金国的实力很快便不复当年,从而随着蒙古人的铮铮铁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
5. 金朝是谁建立的有多少年的历史
金朝的建立者是:完颜阿骨打。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公元1125年,金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公元1234年(金天兴三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金朝的历史共有119年,前后经历了10位帝王。
6. 为什么历史顺序是唐宋元明清,而金朝不被排列其中呢
在学习历史时人们对于"唐宋元明清"这个朝代的排序都十分熟悉,但是其中金朝却没有被纳入其中,按照"唐宋元明清"的说法,金朝是被排除在重要的历史阶段发展之外的。但是在很多历史资料中都可以发现,金朝和辽国都是实力强大的民族,甚至强大到可以和中原抗衡,当时的中原统治者都对金朝和辽十分的惧怕,期间战争和利益相争的局面也十分激烈,金朝在强盛时期还曾经将北宋一举歼灭,宋朝为此只能到南方建立政权,可见当时金朝的彪悍和强大,那么为什么金朝又被排除在外了呢?
其次从领土方面来分析。唐宋元明清时期统治者都占据着国家领土,虽然当时的金朝也比较强大,但也只是割据了北方区域而已,而当时的南宋还依然存在,并和北方的金朝一直遥遥相对,金朝没能完成彻底的统治,领土也不够完整,自然没有资格被纳入到重要的历史排序阶段中。
7. 金朝重大历史事件
简介
女真勃兴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五京一下,辽朝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女真在消灭辽朝和北宋后,统一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并与南宋长期对峙。金朝在实行猛安谋克等独特制度的同时,也采纳了内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颜亮在位期间,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以失败告终。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后期,统治集团极其腐朽,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同时又受到蒙古帝国军队的不断打击,终于亡国。
金朝时期,随着封建化的深入,社会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除了畜牧业的优势外,其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也有所进步。金朝文化深受汉族影响,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其中戏剧较为突出,并产生了元好问等著名文学家。
详细介绍
在800多年前阿城的这块土地上,女真族建立了大金国,并在阿城定都(当时的会宁)。由于他们自身的强大和不堪辽宋压迫,开始了伐辽、建金、攻宋的征程。金朝历经十帝120年,鼎盛时期曾一度统治了大半个中国。
女真崛起伐辽建金
女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完颜部最为强大,完颜部逐步地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征战。
据史学家介绍,女真伐辽的原因实际上可以总归为反抗辽对其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压迫。作为辽的藩属,女真每年都要向其进贡大量的金银珠宝不说,还要向辽的银牌天使上缴大量的捕猎猛禽———海东青,为了捕到最好的鸟儿,还不得不去强攻本是同族的部落。其次是,在贸易上,双方的交易极不平等。如果说这两种压迫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受的话,银牌天使看中的女真美女便得“荐枕”这一制度,引发的精神层面上的屈辱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称帝,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金于1125年灭辽,灭辽后,金朝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吴乞买继位,并于1127年灭北宋。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金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我国中世纪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大金朝第一都。
虽然金上京会宁府如今已经成了大片的农田,但从残存绵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伫立在水田间的点将台等遗址上,仍可想象800年前金上京的繁华与兴盛。
目前,金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是唯一仅存的一处门址。金代共三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
上京路与会宁府
上京会宁府官衙设在大金国的前期都城内,又是金代上京路的治所。金朝设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区,相当于现代的省。金上京路共辖有:一府,即会宁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六县,即会宁县、曲江县、宜春县、始兴县、利涉县、武昌县。
会宁府归上京路所辖,但它又是上京路的治所。会宁府统领三县,即会宁、曲江、宜春。路的最高官员是兵马都总管,上京路则由会宁府尹兼领
烧毁金上京迁都燕京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骄奢淫逸,暴虐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质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
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重修会宁府复号上京
海陵王迁都平毁上京宫室、宗庙之后,已去萧墙之忧,因而全力准备侵略宋朝的战争,同时大建宫宇、搜刮百姓,残暴的统治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民不聊生。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东京留守曹国公完颜雍继位于辽阳,改元大定,是为金世宗。这时完颜亮还在南进征宋,而金军亦十分厌战,重要将领耶律元宜部反戈,元宜及其部下射杀海陵王于帐前,海陵王死于瓜州渡。
金世宗于大定二年(1162年)发布诏令,“以会宁府国家兴亡之地,宜就庆元宫址建正殿九间,仍其旧号,以时荐享。”大定五年(1165年),重新修复了太祖庙,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修复宫殿,建城隍庙。至此,金上京被毁坏的旧宫室、宗庙大部分被修复,但唯有储庆寺不见有修复的记载。
蒙宋联军攻灭金朝
金章宗末年,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上京的繁荣已成为过去。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逝,章宗的皇叔卫绍王永济继位。同时,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开始进攻金朝的北方,并迅速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于1213年又突破了长城防线,进入黄河平原。到1215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劫掠并占领了金朝的北京。至天兴二年(1234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城,在战火中继位的金末帝完颜承麟则死在乱军之中,金朝遂亡。
8. 金国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事情,为什么很少被提及
和影响短时间内迅速达到了顶峰。在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去世后,金朝内部出现了短时间动乱,金熙宗和海陵王之后,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登场了。金世宗可谓是金国最为伟大的一位皇帝,他先后平息了北方契丹的起义和南方南宋的隆兴北伐,使金国同南宋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状态,在内政方面注重经济的发展,提倡汉文化,使用北宋和辽国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是国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
其次,是金国内部的腐败,民不聊生,恰逢蒙古族崛起,在蒙古族与南宋联手下,金国走向灭亡。金国在历史上只有120年,存在时间太短了,能记载的史料太少,其次,金国根本没有可以让世人传颂的东西,即历史贡献。如同昙花一现般消散,令人惋惜。
9. 金朝的历史
金朝是由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建立,他以渔猎为生。唐朝时称为靺鞨,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 臣属于渤海国。辽朝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真。辽朝晚期朝政混乱,天祚帝昏庸无能,辽廷不停的索求贡品, 并且鱼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长春州与女真各族的酋长聚会时对完颜旻等酋长肆行侮辱,使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廷。
在女真30多个部落中,完颜部最为强大,完颜部逐步地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马誓师来流水(今拉林河),开始了为期十年的伐辽战争。
随后女真军队在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中击败辽军。次年一月阿骨打在“皇帝寨”(即后来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称帝,国号大金,建元收国,是为金太祖。辽帝天祚帝至此才重视此事,并且下令亲征,但是辽军被女真军击败,同时辽朝国内发生耶律章奴与高永昌的叛乱 。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辽南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被金军攻下。 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 。
金朝在灭辽朝后,即有意南下灭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 中的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双方前议为由,于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他派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分兵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最后会师北宋首都开封 。在宋将李纲死守开封的情况下,双方宣布议和。 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毁约为由,再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兵分二路攻破开封,于隔年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等宋朝皇室北归,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
然而宋康王赵构因机运逃过一劫,并于宋朝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朝,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而此时金朝为了统治广大新占领的汉地,先后建立张楚与刘齐等傀儡国以统治之,并且多次派完颜宗弼等金将率军南征南逃江南的宋高宗。然而南宋在宋将岳飞、韩世忠与张浚的努力下,屡次使南宋转危为安。最后金朝只好迫使南宋称臣,并且让西夏、高丽等国臣服以称霸东亚 。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亶即位,即金熙宗。当时辅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称为衍庆功臣,他们主要分成主战派与主和派。 金熙宗于1137年废除刘齐,而后听从主和派完颜挞懒的建议与南宋主和派宋高宗与秦桧议和。由于割让河南、陕西地让主战派完颜宗弼不满,1140年让完颜宗弼率军攻下河南、陕西地。隔年完颜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岳飞与刘锜击败,岳飞于郾城之战后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后完颜宗弼与南宋主和派合谈,并且在岳飞被杀后签订绍兴和议,至此金宋边界完全确定。
金熙宗自幼受汉文化薰陶 ,登基后与完颜宗弼推动汉制改革,并且重用汉人。隔年派衍庆功臣的完颜宗磐、完颜宗干和完颜宗翰三人共同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时基本汉化,建立以尚书省为中心的三省制。1150年金熙宗受衍庆功臣与皇后的控制,本人被过度压抑,后期不理朝政,滥杀无辜,最后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所杀,完颜亮称帝,史称海陵王 。
金帝完颜亮为了攻伐南宋以统一中国地区,推行许多措施:他将首都迁至燕京,是为中都(今北京市),并且有意南迁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将行政区划重新划分成十四路以便于管理;把驻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之白城)属于金太宗、衍庆功臣的完颜宗干与完颜宗翰管辖下的军队归金廷管制,为金朝的中央集权制打下基础。
然而金帝完颜亮对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后代差不多全被完颜亮杀尽;并且耗费巨资,不顾部分大臣的反对,执意南征。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划国界,意在寻衅,南宋也开始积极备战。
隔年金帝完颜亮率大军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东面军分成海路跟陆路两股,陆路军由金帝完颜亮亲自率领,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渡过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海路水军则直攻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分别自关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带。金东路军渡淮水,攻陷和州准备渡江。然而东路水军在胶西(今山东省胶县)被宋将李宝的水军歼灭。同时间西北契丹族叛变,镇守东京辽阳府的葛王完颜雍自立为帝,并移居燕京(今北京市),即金世宗。
金帝完颜亮遇到此情形仍然执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队在采石之战被宋将虞允文击败,船舰也被宋军烧毁。金帝完颜亮意图移师扬州强渡长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对 ,最后他们发动兵变杀死金帝完颜亮。宋军趁机收复淮南地区,此后金朝不再有灭宋之举。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位期间,因战争繁忙,并未修建宫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继位后,于1124年命汉人卢彦伦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虽然大金上京会宁府已经成了大片的农田,但从残存绵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伫立在水田间的点将台等遗址上,仍可想象800年前金上京的繁华与兴盛。金代共四个都城,上京会宁府是金朝第一个都城,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开封),金在蒙古军的进攻之下迁都开封,又迁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军攻下蔡州,金朝灭亡。金上京会宁府皇城午门址,是唯一仅存的一处门址 。
正当上京城向前发展时期,金朝内部发生了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后期因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乱杀人,引起了朝中众臣的不满。金熙宗继父之子完颜亮利用这个机会,联合亲信亲手将金熙宗杀死,自立为帝。海陵王继位后,为了缓和继弟杀兄、臣弑君的“同室操戈”这个矛盾,就以上京会宁府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有违误等理由,将京都迁往燕京(今北京市)。
在迁都燕京后,海陵王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迹,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于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毁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销上京留守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海陵王迁都、毁上京后,使上京会宁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荣的景象。 1161年金世宗举兵昭告金帝完颜亮罪过,率军统一华北,并且停止南征灭宋之举。然而宋金的战争并没有终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愿称臣为由,派主将仆散忠义进驻汴京、纥石烈志宁镇守前线,准备夺回淮南地区。此时南宋宋孝宗意图收复失地,派主将张浚率领李显忠、邵弘渊率军北伐,史称隆兴北伐。宋军陆续收复淮北各地,但于符离的符离之战被纥石烈志宁击溃而止。而后南宋主和派抬头,于1164年金军再度南征之际求和,两国于年底签定合约,双方平等对待,金朝获得岁币。
内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朴素,采取中庸稳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学;查问细微以激励官吏,严禁贪污;对经济采取务实的态度,并且免除不合理的赋税,诺有天灾发生,立即救济赈灾。当时各族人民纷纷起义,他为了维持统治,利用科举、学校等制度,争取汉族贵族支持,又加强猛安谋克权力,扩大女真族占有的土地。这些都使金朝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史称大定之治。
金世宗除了抵御南宋北伐,还出兵威震西夏、高丽,使这两国臣服金朝,被金史称为小尧舜。 1189年金世宗死后,由于太子完颜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儿子完颜璟即位,是为金章宗。
金章宗前期的政治汉化甚深,文化十分发达,史称明昌之治。 金章宗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他本身亦能写得一手好字。然而金章宗过度重视文化发展,宠爱李师儿(后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任用经童出身的胥持国管理朝政。这两位互相协助,营利干政,使金章宗后期的政风逐渐下滑,而黄河泛滥与改道又使金朝国势开始衰退。此时金朝军事逐渐荒废,北方蒙古诸部兴起。金章宗曾派兵至蒙古减丁,并且诱使互相残杀,但收效不大,最后由成吉思汗所一统 。
南宋权臣韩侂胄见金朝国势衰退,命吴璘之孙吴曦管理蜀地,准备北伐,而金廷也派朴散揆坐镇汴京,抵御宋军。1206年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军一度收复淮北地区,但是镇守蜀地的吴曦投降金朝。八月朴散揆率军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长江,并且围攻襄阳。隔年吴曦被杀,四川复归南宋,至此双方有意议和。韩侂胄最后在金朝与南宋的要求下被杀,双方于1208年议和,史称嘉定和议。 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于他的六个儿子都在三岁前夭折, 李元妃立章宗叔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是为金后废帝或卫绍王。 完颜永济继位后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势力,然而他本身昏庸且任用错人,加上金朝国力衰退混乱,面对蒙古入侵时无力反抗。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元太祖)统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国。
当时蒙古对金朝保持严重的敌意,有意脱离金朝控制, 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 认为这是攻灭金朝的好时机。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时被其牵制。当时西夏向金朝求援,金帝完颜永济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西夏向蒙古臣服,并且转为附蒙伐金。消除后顾之忧后,成吉思汗于1210年与金朝断交。
隔年发动蒙金战争,于野狐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与万全县交界处)大破丞相完颜承裕与将领独吉思忠率领的四十万金军,金帝完颜永济将丞相换成擅长谋略的徒单镒。蒙古军随后攻入华北并四处掠夺,最后包围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因中都城坚而撤 。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南征金朝,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东北叛金附蒙,并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金兵,蒙古军再次逼近中都。1213年将领胡沙虎杀金帝完颜永济, 拥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颜珣继位,是为金宣宗 。
1213年金宣宗继位之初,胡沙虎执金朝大权。胡沙虎威胁中都守将术虎高琪作战不力,最后反被其所杀。同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术赤经略山西、皇弟合撒儿往河北,他与幼子拖雷往山东发展,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献黄金与岐国公主与成吉思汗,蒙金和议达成。
在蒙军撤退后,金宣宗不顾徒单镒等反对,与术虎高琪迁都汴京,仅派太子镇守中都,引来河北军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迁为由,再度率军攻陷中都,至此占领河北地区。同年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建东真国。此时金朝龙兴之地辽东被蒲鲜万奴与耶律留哥瓜分,山东与河北一带都是民变的红袄军,金廷只能控制河南、淮北与关中一带。当时河患泛滥成灾,黄河自从金室南迁后改道,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
金宣宗南迁之后国势益弱,蒙古已经取代金朝称霸东亚,由于成吉思汗与花剌子模发生纠纷而发动西征,他派木华黎统领汉地,封为“太师国王” ,持续威胁金朝,金朝至此终于得以喘息。虽然金宣宗想要重振金朝,但无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政治上并无起色 。
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众家奴、武仙等九人为公,赐号“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坚守国土,但仍然无济于事。金宣宗任用术虎高琪,他们苛刻成性,接连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扩张领土,并且持续抗击蒙古。此时金朝内政不良,军力已衰,经过多次战争后又使金朝处于四面楚歌的局势。1219年术虎高琪被金宣宗杀死,战事直到金宣宗驾崩以后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于其长子早逝,故由三子完颜守绪继位,即金哀宗 。
金哀宗即位后,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属中央的忠孝军,任用完颜陈和尚等抗蒙名将,于1228年大昌原(今甘肃省宁县太昌乡)击溃蒙古军。而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土地,让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国西夏因为之前的战争使得国力衰落,最后在1227年被西征回来的蒙古所灭。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窝阔台继位,是为元太宗 。
此后蒙古再度对付金朝,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颜合达、移剌浦阿率大军阻击于邓州。此时窝阔台汗率大军渡河,并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颜合达急率军北援汴京,与拖雷率领的蒙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东南)发生三峰山遭遇战,金军精锐溃败,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与移剌浦阿先后战死、被俘杀。蒙军围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杀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 。
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汴京,南逃归德(今河南商丘市),汴京守将崔立降蒙。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
10. 历史上,金国为什么没有统一全国
首先,金国崛起时周边的环境是远不如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崛起时周边环境的,辽朝虽然腐朽,但是辽朝末年内部政局仍然平稳,君主专制非常稳固,辽国腹地也未出现大规模人民起义的现象;至于北宋王朝,根据记载,宋徽宗时期的汴梁城在夜晚万家灯火,这也足见北宋王朝内部的稳定和繁荣,方腊起义究竟属于当时为数不多的几次起义之一,人民已经适应了宋王朝的领导;第二,女真究竟属于外族,大规模侵略必然导致宋朝内部军民的同仇敌忾;第三,因为南方富有,西边的蒙古高原、西夏都属于苦寒之地,金朝长期向南用兵、忽视西部的威胁,一方面造成了东西方向战略纵深不足(可以看看金朝版图,是长条形),蒙古高原历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从秦始皇开始,中原王朝多次受到匈奴、突厥等民族的侵扰,但金朝的统治阶级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趁蒙古高原的短暂分裂而实施有效占领或统治,由于金朝版图东西方向纵深小,南北跨度又极大,金朝无法排除蒙古通过几场大战把金朝拦腰截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金朝常年向南宋用兵却未取得较好的战果,白白浪费了许多有生力量,如果趁着蒙古部落分裂的时机用这些有生力量去稳定金朝对北方的统治,也许会有更好的收益;第四,金朝入主中原后统治阶级内部君主专政并不牢固,内部斗争激烈、多次易主,导致金朝的对南宋的常年作战大多没有进行缜密系统的谋划,却严重消耗了国力;第五,金朝末年黄河泛滥,腹地地震频发,金中都(今天的北京)周边又连年大旱,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阶级矛盾日益显现,社会的不稳定性也逐渐突出,农民多次不堪沉重的税负而发生起义事件,这也给蒙古的入侵创造了良好的时机;第六,金朝的世宗、章宗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的发展不均衡,文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忽视了武功的锻造,在这期间大多数女真人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尚武好战、骑马射箭的本领已经逐渐被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取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蒙金战争中野狐岭之战的惨败(当然野狐岭之战金朝惨败的原因还有其用人失当、战术指挥失误等等一些原因);第七,金宣宗时期,其执政手段空前强硬,多次不听大臣劝谏一意孤行,先后犯下了放弃中都南迁、野狐岭战败后又大举攻宋的重大战略错误,导致金朝多面受敌。综上,金朝不能实现统一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后来的清王朝统治阶级充分吸取了老祖先的教训,在蒙古内部广泛传播佛教,导致蒙古人口在几十年里急剧减少,有效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隐患,另外统治者在推崇文治武功综合发展的同时,积极消除来自各割据势力的威胁,最终实现了女真人对全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