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生物
北极的苔藓,共有500多种,在大大小小的土丘上和密密麻麻的草丛中,到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绒布一样,一片一片。苔藓既不怕冷,也不怕干,只要有一片土壤,它们就能顽强地生存下去。
北极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石南科,杨柳科,莎科,禾木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蔷薇科,大多为多年生,主要靠根茎扩展的无性繁殖,因为生长期很短,来不及按步就班地完成发芽、开花、结果、成熟这样一个漫长的周期,只好八仙过海,各献其能。例如,蒲公英的花蕊,来不及授精便可发育为成活的种子。还有北极棉花,每一颗都顶着一个小小的绒球,花花点点,白色一片,象是散落在苔原上的无数珍珠,它们就是用这些小球来保护种子,天气再冷也可以照常发育。
生活在北极的昆虫,还面临着另外一种特殊的困难,就是这里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蚊子身上有一种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探测器,能在相当远的距离,准确无误地遥感到人或动物身上发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顺藤摸瓜,群起而攻之。
北极绝大多数都是候鸟,最值得一提的是北极燕欧,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南北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四万多公里。因此,北极燕鸥不仅是地球上迁移距离最长的鸟类,可以说是鸟中之王,而且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抓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他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这种体重只有100克左右的小小的鸟类,一生中大约要飞行一百五十多万公里的距离,其非凡的能力真令人赞叹。
狐狸是北极草原上真正的主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什么天敌。在皮毛商人到达北极之前,狐狸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虽然无力向驯鹿那样的大型食草动物进攻,但捕捉小鸟,拣食鸟蛋,追逐兔子,在海边上捞取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到了秋天,它们也会换换口味,到草丛中寻找一点浆果吃,以补充一下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但是,狐狸最主要的食物还是旅鼠。它们象猫一样地敏捷轻巧,机动灵活,往往能纵身跳起,准确地扑过去,将逃跑中的旅鼠按在地上,一口吞下。在旅鼠稀少的冬天,它们的日子就会特别难过。但狐狸忍饥挨饿的能力很强,它们可以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不吃东西而不至于饿死。
在北极动物中,狼和狐狸是亲戚,但它们捕食的目标却大不相同。狼虽然对送到口边的旅鼠和兔子之类小动物也不肯放过,但它们追逐的主要是驯鹿和麝香牛之类的大动物,这是由于它们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狼群总是集体捕猎,分而享之,如果跑了半天才抓到一只兔子,怎么能满足饥肠碌碌的群体的需要呢?当然,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律,小的食肉动物捕食小的食草动物,大的食肉动物则捕食大的食草动物,各取所需,互不争食,只有这样,生态平衡才有可能维持下去。
北极熊虽然主要生活在北冰洋的冰盖上,但却要到陆地上来繁殖,所以还是陆地动物。
『贰』 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谁的实力更强
这东西要怎么比,首先华南师范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都不是属于那种绝对意义上的综合类大学。深圳大学的话,虽然近些年进步飞速,但是它不是211也不是985,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至于暨南大学,那是一所华侨高等学府。是一所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以及广东省联合建立,但是直属统战部管辖的大学。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暨南大学很明显从身份等各个方面都要强于其他的三所大学。其次是华南师范大学,毕竟人家华南师范大学属于211工程。
深圳大学建校要比南方科技大学早,而且其地位独特,国家会给予大力扶持。
而且,深圳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城市,其发展一直是遥遥领先。而南方科技大学,因为其主攻科技方面,国家对于培养科技人才又颇为重视。所以这两所学校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还是令人期待。
深圳大学的历史就没有那么悠久了,它是在1983年才建设起来的。但是因为其地位相当独特,所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援助。
在建校初期,就受到了来自我国顶尖的三所大学、清华、北大和人大的支援。其中,北大因为属文科,所以援助深圳大学中文、外语类的学科。而清华属理科,则援助电子、建筑类的学科。至于人大,则是援助经济和法律类的学科。
试问,国内又有哪几所学校能够获此殊荣。而且,因为深圳还是重点发展地区,所以深圳大学还是一直在被国家重点扶持中。说不定几年后,深圳大学也会成为黑马,一鼓作气冲入国内大学TOP10呢。
四、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就更年轻了,它建设于2010年。而且这所大学主攻的是科技方面,目前国家对于科技人才相当重视,所以这个南方科技大学未来应当也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