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分析化学实验

发布时间: 2020-11-21 12:01:54

① 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微量元素铁的测定* 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你是指原子吸收法还是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理是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铁的化合物易于原子化,可分别于波长248.3nm和279.5nm处,测量铁基态原子对铁空心阴极灯特征辐射的吸收进行定量。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原理是亚铁在ph3~9之间的溶液中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C12H8N2〉3Fe2+],测量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的4次方。若用还原剂将高铁离子还原,本法可测高铁离子及总铁含量。手机打的累死我啦,望采纳!

② 水分析化学的四大反应是什么

分析化学发展史
摘 要]分析化学始于一些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分析检验工作。
16世纪,化学反应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分析。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
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到了19世纪,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
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被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20世纪以来,在经典化学
不断充实、完善的同时,仪器分析也迅猛发展,并且在分析化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
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
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
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
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
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
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
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
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
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
始的分析化学。
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
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
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
为鉴别的依据。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
银”来鉴定硫汞矿石。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
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
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在古代主要是
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
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
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
同的比重计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
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
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古代的金属检验,最
重要的是试金技术。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
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在古罗马
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
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16世纪初,在欧洲又
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
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
1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
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
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
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
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
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
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
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
应。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
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
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
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
质为主,发展到广泛应用化学反应为主,提高了
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
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
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
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
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
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
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
析。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
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
孔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
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
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
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
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
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
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
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
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
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
了。”
到了19世纪,新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加之矿物组成复杂,湿法检验若没有丰富的经
验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确切的检验结果
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f
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
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单
化和减少盲目性,应进行初步试验。1829年,
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
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1841
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 Remegius Frese-
nius,1818-1897)改进了系统定性分析法,较之
罗塞的方案使用的试剂较少。后来又得到美国
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Noyes)的进一步精细
研究和改进,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
同一期间,定量分析也迅猛发展。由伏累
森纽斯对各种沉淀组成的测定结果和今天的数
据加以对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
纽斯时期已经非常准确。他当年研究的某些测
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确度也很可靠。他
还对一系列复杂的分离问题如钙与镁、铜和汞、
锡和锑等的分离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还
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
决这些问题。
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
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
究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进
一步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
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发展。根据沉淀反
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特
点,相应出现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
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国物理学
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
1850)应该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
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对滴定
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准确度方面做
出了贡献,他所提出的银量法至今仍在应用。
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占有最重
要的地位。碘量法在该世纪中叶已经具有了今
天我们沿用的各种形式。1853年赫培尔
(Hempel)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
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滴
法打下了基础。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
法的启发下,继续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
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银
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
法”。1874年伏尔哈特(T.Volhard)提出了间接
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
以扩大。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纪的中叶,借助于
有机试剂而得以形成,且有较大进展。酸碱滴
定法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
19世纪70年代,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
改变。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始应用
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
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著地扩大。滴定
分析发展中的另一个方面是仪器的设计和改
进,使分析仪器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
式。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
期。
直到19世纪末,分析化学基本上仍然是许
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汇集。分
析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
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
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基
础》的1894年为新纪元的。20世纪初,关于沉
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物形
成反应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
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
典分析化学。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
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
实、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常量元素或
常量组分的测定,基本上仍普遍采用经典的化
学分析方法。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
发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要求对试样中的
微量及痕量组分进行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
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应和
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发
展起来。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采用了电学、
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
析”。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
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光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发展要受到物理、数学
等学科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对其它学科作
出显著贡献,这是分析化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7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
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
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
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
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
质的组成、组分、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
进行全面的分析。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
和发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
部分,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
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发展史上的第三次
革命。
目前,分析化学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
它的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发展是分不开
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
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分析化学输
送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迅速发
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类化学分析
仪器的结合,更使分析化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不
仅使仪器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实现了高速、准确、
自动化,而且在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
终端设备方面也大大前进了一步。作为分析化
学两大支柱之一的仪器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但对于常量组分的精确分析仍然主要
依靠化学分析,即经典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
分析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化学分析仍是分析
化学的一大支柱。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杂
志1991年和1994年两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长文
“经典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调重视经典
分析的重要性。
1] 余新武,张志钢,罗玉梅. 化学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
[2] 张秉孝. 现代分析化学与发展动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1,(04) .
[3] 王睿. 现代科技革命与分析化学[J]. 安徽化工 , 2004,(04) .
[4] 王翔. 有机化学发展史概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6) .
[5] 孙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滨州师专学报 , 2001,(02) .
[6] 金钦汉.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J]. 大学化学 , 2000,(05) .
[7] 高鸿.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J]. 大学化学 , 1999,(04) .
[8] 周南. 现代分析化学的内涵和新定义[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01,(01) .
[9] 邓星亮.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6) .
[10] 钟桐生. 分析化学进展[J]. 益阳师专学报 , 2002,(06) .

③ 水质分析化学实验分别测定钙,镁离子,及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的方法

测定钙,镁离子也就是测定水中的硬度,一般有EDTA滴定法
可以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
水中的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取一定量的水,加入过量硝酸钡,然后再加入过量盐酸,最后将剩余的沉淀干燥,称量,计算,所得沉淀为硫酸钡的质量,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以计算得硫酸根的含量

如何学好水分析化学

什么是“水分析化学”??
如果你指的是一本叫做《水分析化学》的书的话。。。显然并没有特别针对这本书的学习方法
把基础的《分析化学》学好了就不难了。
按照当当网的说法,这本书重点介绍化学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来源: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308801)
在回顾基础分析化学的时候,注意看以上这几个方法吧

⑤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1 有机酸试剂纯度的测定

关键词 有机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 酸碱滴定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差减法
2. 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的选择
实验原理
当有机酸的酸性足够强,离解常数Kai≥10-7, 且多元有机酸中的氢均能被准确滴定时,可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测得其含量。滴定反应为:
nNaOH + HnA (有机酸)= NanA + nH2O
由于反应产物是有机弱酸的共轭碱,滴定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内,故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主要试剂
1. NaOH溶液 0.1mol•L-1 在台秤上称取约4g固体NaOH①放入烧杯中,加入新鲜的或煮沸除去CO2的蒸镏水,使之溶解后,转入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1L,充分摇匀。
2. 酚酞指示剂 0.2%乙醇溶液。
3. 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8H4O4 基准物质 在100~125℃干燥1h后,放入干燥中备用。
4. 有机酸试样 草酸、酒石酸、柠檬酸等。
实验步骤
1. 0.1mol•L-1NaOH 溶液的标定
在称量瓶中装入适量KHC8H4O4 基准物质, 准确称取0.4~0.6g 于250mL锥瓶中,加入40~50mL水使之溶解后,加入2~3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5份,求得NaOH溶液的浓度,其各次相对偏差应≤±0.2%,否则需重新标定。
2.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适量(根据有机酸的种类而定②)有机酸试样三份,分别置于三个锥形瓶中,加入约50ml蒸镏水使之溶解,滴加2—3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由无色变成微红色,维持30s不褪色,即达到终点。根据消耗的NaOH标液的体积,浓度及试样质量计算有机酸含量。
3. 数据记录
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

编号
记录项目 Ⅰ Ⅱ Ⅲ Ⅳ Ⅴ
m基/g
VNaOH/mL
CNaOH/mol•L-1
CNaOH的平均值/mol •L-1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2)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记录表格可参照(1)
注释
① 为了除去NaOH吸收CO2形成的Na2CO3,称取5~6g固体NaOH,置于250mL烧杯中,用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镏水迅速洗涤2~3次,每次用5~10mL水作漂洗,这样可除NaOH表面上少量的Na2CO3。留下的固体苛性碱,用水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L
② 例如选用草酸时,计算公式为: ,草酸(H2C2O4•2H2O)摩尔质量为126.07g.mol-1,C≈0.1molL-1,V≈25ml计,故m≈0.15g。

转自“http://219.221.200.61/2007/xj/dxhxsy/hxsy/%CA%DA%BF%CE%BD%CC%B0%B8/%BB%AF%D1%A7%B7%D6%CE%F6%B2%BF%B7%D6.doc”

⑥ 分析化学实验有哪几个

分析化学如果按大类分主要有三大类: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三)仪器分析
我下面向你具体举几个常用实验例子吧.
(一)定性分析
1.钴和铁的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与测定
2.未知阳离子混合溶液的分析
.....
(二)定量化学分析
1.水的总硬度测定
2.醋酸电势滴定
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莫尔法)
4.钙盐中钙含量测定
5.碱石灰中碱度的测定
6.纸张高锰酸钾值的测定
(三)仪器分析
1.吸光光度法:
(1)磺基水杨酸法测定铁含量
(2)天然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3)罐头中溶锡量的测定
其他类还有:
1.多波长数据线性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钴和铬
2.酸碱离解平衡与弱酸离解常数测定
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

⑦ 水分析化学怎么复习

第一章
重点: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
水质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
难点:精确度与精密度的定义、二者关系、加标回收率实验设计
量浓度与基本单元
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重点与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碱度
难点:酸减滴定曲线和指示剂选择
连续滴定法测碱度与计算
第三章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 重点与难点
重点:EDTA金属络合物的结构特征、稳定性
酸效应、条件稳定常数与酸效应曲线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金属指示剂僵化作用与封闭作用
铬黑T与钙指示剂
难点:络合滴定的方式与应用
硬度的测定与计算
第四章
 重点与难点:
重点:沉淀溶解平衡与影响因素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难点:影响沉淀平衡的因素
莫尔法原理与滴定条件
第五章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方法
氧化还原平衡与电极电位的应用
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TOC、TOD的定义及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
难点:高锰酸盐指数与COD的测定、计算
碘量法的指示剂与终点
第六章
重点:朗伯比尔定律、吸收光谱曲线
显色反应与影响因素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标准曲线法
难点: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方法
第七章
 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示电极、参比电极、PH测定
难点:电导分析法的原理与应用
第八章
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于水质分析
水质分析水样预处理
原理与水中无机离子测定
难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希望帮到你

⑧ 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溶液选择什么试剂和水配制

要根据分析对象的组成、含量,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试剂。化学分析实验通常使用分析纯试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用基准试剂;仪器分析实验一般使用优级纯、分析纯或专用试剂。
一般的分析实验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即可,而对于超纯物质的分析,则要高纯水。

⑨ 简述分析化学实验室用水的级别及主要技术指标

标准 号:GB/T6682 ,共分为三级水;
主要技术指标有:pH值、电导率、可氧化性物资、吸光度、蒸发残渣、可溶性硅等。
名 称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pH 值范围(25℃) - - 5.0-7.5
电导率(25℃),mS/m ≦ 0.01 0.10 0.50
可氧化物质[以(O)计],mg/L 《 - 0.08 0.4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 0.001 0.01
蒸发残渣(105℃±2℃),mg/L ≦ - 1.0 2.0
可溶性硅[以(SiO2)计],mg/L 《 0.01 0.02

⑩ 求书本《海水分析化学实验》中,总氮,总磷和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的照片。或者有测定方法的文本也行。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热点内容
教育功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2:01:32 浏览:329
什么什么工作 发布:2025-07-12 11:04:17 浏览:624
dnf紧急任务是什么 发布:2025-07-12 09:36:55 浏览:227
妈妈的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2 09:33:04 浏览:158
师德师风测试题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7
日本歪曲历史 发布:2025-07-12 08:37:05 浏览:424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
场合英语 发布:2025-07-12 06:32:53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