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历史
到公元七世纪,在不列颠群岛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诺森布里亚、默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肯特。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吞并、联姻和继承--中间杂以丹麦人的大规模入侵,位于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973年,在彻底驱逐了丹麦人势力、吞并了不列颠岛中部的"丹麦区"后,威塞克斯王国的埃德加国王在古罗马人留下的温泉疗养胜地巴斯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加冕典礼,后世认为这标志着统一的英格兰王国的诞生。
那些不肯屈服于盎格鲁-撒克逊统治的不列颠人逐渐向不列颠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后退,前两者与原住民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向北撤退的不列颠人来到"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地区,和北方同属凯尔特族的皮克特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后世的苏格兰人。
大约在公元840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成为苏格兰南方势力最强大的首领。他于847年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从而创建了苏格兰的第一个朝代--阿尔巴王朝。但是比起南方的英格兰王国来,这时的苏格兰王国更像是多个部落的聚合体。直到十一世纪时,苏格兰才演变为英格兰那样的封建国家。
1298年爱德华率军亲征,在福尔柯克会战中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此后十年间,苏格兰几乎完全被英格兰吞并。
百年战争反映的是英格兰商业资本的兴起,而苏格兰战争反映的是苏格兰的停滞。此后英格兰虽然不再企图征服苏格兰,但是双方仍然在进行着长期的非正规战争。
㈡ 爱尔兰,英格兰,苏格兰,三者从古至今的关系
英国包括大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是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之一。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本来三者皆为独立之国家,苏格兰与英格兰素有姻亲关系,但是后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子,让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继承王位,英格兰与苏格兰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国家至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征服了爱尔兰,但是20世纪爱尔兰独立运动爆发,爱尔兰南部独立。
拓展资料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United Kingdom),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
㈢ 德国历史上与英格兰的战绩
下面是两队在历史上的交战成绩:
比赛 胜 平 负 得失球
德国 24 9 5 10 30:39
英格兰 24 10 5 9 39:30
从1930年5月10日两队首次交锋至今共交战24场(包括与西德队)。在90分钟内德国队9胜5平10负稍处下风,进30球失39球;但从85年6月到2000年欧锦赛之间,德国队还保持着15年对英格兰队不败的战绩。
附双方交战具体时间及90分钟内比分:
比赛日期 比赛场地 交战双方 比分 备注
00.10.1 英格兰 英格兰—德国 0:1 世界杯外围赛
00.6.18 比利时 英格兰—德国 1:0 欧锦赛小组赛
96.6.26 英格兰 英格兰—德国 1:1 欧锦赛半决赛
93.6.19 德国 德国—英格兰 2:1
91.9.11 英格兰 英格兰—德国 0:1
90.7.04 意大利 西德—英格兰 1:1 世界杯半决赛
87.9.9 西德 西德—英格兰 3:1
85.6.12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3:0
82.10.13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1:2
82.6.29 西班牙 西德—英格兰 2:2 世界杯复赛
78.2.22 西德 西德—英格兰 2:1
75.3.12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2:0
72.5.13 西德 西德—英格兰 0:0 欧锦赛1/4决赛
72.4.29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1:3 欧锦赛1/4决赛
70.6.14 墨西哥 西德—英格兰 3:2 世界杯1/4决赛
68.6.1 西德 西德—英格兰 1:0
66.7.30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2:2 世界杯决赛
66.2.23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1:0
65.5.12 西德 西德—英格兰 0:1
56.5.25 西德 西德—英格兰 1:3
54.12.1 英格兰 英格兰—西德 3:1
38.5.14 德国 德国—英格兰 3:6
35.12.4 英格兰 英格兰—德国 3:0
30.5.10 德国 德国—英格兰 3:3
㈣ 请教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的历史关系
英格兰人征服了威尔士,又征服了爱尔兰,之后与苏格兰合并,才形成了联合王国,后来由于爱尔兰信奉天主教,南爱尔兰独立,英国本土最终形成目前的格局。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英格兰历史扩展阅读:
中世纪时候,威尔士由许多地方公国分别统治,几乎没统一过。当英格兰受到诺曼人侵入时,威尔士人也南进接邻英格兰的边界地区,在当地和威尔士东部建立一些贵族统治。威尔士北部和西部则逐渐统一在罗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两年后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1301年2月7日,他为了平息当地威尔士人,册封其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为威尔士亲王(后来继任为爱德华二世)。此一将威尔士亲王头衔封给英国君主长子的传统,至今持续实行。
㈤ 英格兰银行的历史沿革
在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前,英国王室就想方设法向伦敦城里的富人和贵族封建主借钱。当时王家有金库造币局,富人会把金银存在那里。王室的劣迹之一是曾拒绝兑付人们存在那里的金币,其实就是挪用客户存款。在英法“九年战争”中,国王的掌玺大臣印制了政府债券直接卖给商人们,承诺支付利息,并容许商人们以这样的财政券用于交税。但这些借款的期限很短,在掌玺大臣几次不履行利息支付承诺后,商人们再也不愿出钱购买财政券了。这样,已失去的自由加税权力的国王山穷水尽。
伦敦城里的原始金融业务在伊丽莎白女王一世(1558-1603)之后一直在缓慢发展,适应了贸易支付的需求。到了十七世纪末,商人们在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政府的困境为他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不愿意把钱分别借给王室,而是要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
出面组织与政府谈判的英格兰银行条款人是 William Peterson, 一位苏格兰人。但真正的运作人是伦敦城中一位老道的商界大腕John Houblon 爵士。英格兰银行的提案很快得到国会批准,国王授予了特许权(Royal Charter),允许这家银行突破当时的法律规定,以不受限制的人数成立股份公司,建立一家资本雄厚的融资机构,前提是把钱长期借给政府。拿到特许权之后几天,金融城中1208位股东只用了两周时间就筹集到120万英镑。政府同意年息为8%,并支付银行每年4000镑的管理费。只用了半年时间,这笔钱就被政府全部支取。描写“九年战争”的学者们写到,英国士兵在前线的装备从此让法国人羡慕不已。
从银行业务的角度看,英格兰银行的成立算不上开天辟地。它所从事的借贷票据业务在荷兰已有先例。据说1657年在瑞典成立的银行开创了为王室融资服务的传统,并且发行过金额确定统一的货币。在这些方面,英格兰银行是一个具有改造与综合能力的杰出模仿者。它的模仿对象,主要是荷兰1609年成立的股份制阿姆斯特丹银行,来自荷兰的新国王威廉三世对这一机制耳熟能详。不过阿姆斯特丹银行不是为王室亦非为战争成立,它的服务对象是新兴的国际商贸,包括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来也扩展至荷兰联合省的共和政府。它创造了存款账户、记账货币、透支信用等金融工具。
尽管在机构设制与业务上是模仿,英格兰银行超越了它的前辈,成为行史上的里程碑。这首先是由于它开发的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新客户——英国的王室加政府,它永远不会倒闭。“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再没有发生过内战,告别了皇权及政权更替的动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外部挑战,争夺世界霸权。
做它的生意,是金融城雄厚的财力与雄心勃勃的权力的完美联姻。其次,这个客户的需求是欲罢不能,因为十七世纪后它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与他国开战。除了“九年战争”:——威廉三世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间打,从1756-1763年英国又和法国打了“七年战争”,夺取了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它与荷兰打、西班牙打,在东方与印度莫卧尔王朝打,1775年和争取独立的美国人打,在十八世纪末叶,又和法国的拿破仑打得不可开交。尽管战争为英国带来贸易与殖民上的优势,金钱滚滚流向英国,但政府越战越要依靠金融城的财力支持,借款越滚越大。史学家们认为,从17到18世纪英国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来说,法国抵得过两个英国。当时法国的人口近2000万,是英国的三倍。为何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就世界霸权,现代金融的支撑被视为重要基石之一。
英格兰银行成立是公众与政府信用关系上的一大进步。以往的政府向私人部门举债是单独协议,政府有权违规,规则不透明。现在是政府与一个机构做生意,正式签约,在商言商,相互制约。这家银行必须是私人拥有的,才能作为与政府利益不同的一方,保证交易的公平性与安全性。英行的股东唯利是图,但他们同时非常看重大英帝国在全球的崛起,看重以英国自由主义原则在全球推进贸易与殖民,这离不开国家与政府的力量。为了长远更大的利益,商人们乐于与政府结盟。
英格兰银行当时并未想到控制国王和政府的永久债务,但后者在乞求前者解救燃眉之急。做为一个讨价还价的条件,国王给了英格兰银行一个有时限的“特许经营权”:在11年(1706)之后,一旦政府还完初始贷款,经营权就会收回。这里要强调一句,此时的英格兰银行没有稳定金融、货币、经济、外贸的责任,这些概念当时完全不存在。英格兰银行后来发行的银行券不过是替代了直接的财政债券,也不是国家货币。它成为所谓的“中央银行”,还有漫长的一段历史进程。
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银行,为各国中央银行体制的鼻祖。1694年根据英王特许成立,股本120万镑,向社会募集。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过资本总额的钞票发行权,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垫款。到1833年英格兰银行取得钞票无限法偿的资格。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银行特许条例》(即《比尔条例》),规定英格兰银行分为发行部与银行部;发行部负责以1400万镑的证券及营业上不必要的金属贮藏的总和发行等额的银行券;其他已取得发行权的银行的发行定额也规定下来。
此后,英格兰银行逐渐垄断了全国的货币发行权,至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凭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担商业银行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划拨冲销、票据交换的最后清偿等业务,在经济繁荣之时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而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中则充当商业银行的 “最后贷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业银行的信任,并最终确立了“银行的银行”的地位。
随着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因应实际需要,英格兰银行形成了有伸缩性的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活动等调节措施,成为近代中央银行理论和业务的样板及基础。1933年7月设立“外汇平准帐户”代理国库。1946年之后,英格兰银行被收归国有,仍为中央银行,并隶属财政部,掌握国库、贴现公司、银行及其余的私人客户的帐户,承担政府债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仍然是按政府要求决定国家金融政策。
英格兰银行总行设于伦敦,职能机构分政策和市场、金融结构和监督、业务和服务三个部分,设15个局(部)。同时英格兰银行还在伯明翰、布里斯托、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南安普顿、纽卡斯尔及伦敦法院区设有8个分行。
㈥ 英国历史上共经历了几个封建王朝
一共10个,分别是:西萨克森王朝(829-1016年)、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约克王朝(1461—1485年)。
都铎王朝(1485-1603年)、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1714年)、汉诺威王朝(1714年-1901年)、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年)、温莎王朝(1917-至今)。
一、都铎王朝
1、朝代资料
都铎王朝(英语: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
伯爵亨利·都铎于1485年8月,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2、国王世系
①、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在位)
②、亨利八世(1491–1547)(英格兰国王1509-1547)
③、爱德华六世(1537 – 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④、玛丽一世(1516—1558)(英格兰女王1553—1558)
⑤、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格兰女王1558-1603)
二、诺曼底王朝
1、朝代资料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House of Normandy):简称诺曼王朝,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
一共有四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1154年。斯蒂芬死后他的表甥亨利二世继位,金雀花王朝的统治开始。
2、国王世系
①、威廉一世(1028—1087)(英格兰国王1066-1087在位)
②、威廉二世(1060-1100)(英格兰国王1087-1100 )
③、亨利一世(1068-1135)(英格兰国王1100-1135)
④、斯蒂芬(1096-1154)(英格兰国王1135-1154)
三、金雀花王朝
1、朝代资料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斯蒂芬命归西天后,亨利一世的外孙继位,称亨利二世。他本是法国的安茹伯爵,纹章以金雀花为图案,王朝也因而得名。英法相争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朝代爆发的。此王朝传八世而终,其中包括约翰王。
1154年,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学造诣,对英国的法律体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
其子理查一世继位后,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打败了萨拉丁而名声大噪,获得了“狮心王”的称号。
理查一世之弟“无地王”约翰继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败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但1215年在大贵族胁迫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是世界宪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无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间,同样被大贵族所胁迫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
亨利三世之子“长腿”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到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时代,因对法国王位提出要求,揭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并屡败数倍于己的法国骑士军团。
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二世被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废黜,金雀花王朝被兰开斯特王朝取代。实际上亨利四世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是受封为兰开斯特公爵的王子冈特之子。
2、国王世系
①、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在位)
②、理查一世(狮心王)(1157-1199)(英格兰国王1189-1199)
③、约翰王(失地王)(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
④、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⑤、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⑥、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
⑦、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
⑧、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
四、兰开斯特王朝
1、朝代资料
该王朝属于安茹家族的后代,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
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世、五世、六世三代,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
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纹章,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纹章。两个家族争夺英格兰王位的战争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红白蔷薇战争)”。
2、国王世系
①、亨利四世(1367-1412)(英格兰国王1399-1413在位)
②、亨利五世(1387-1422)(英格兰国王1413-1422)
③、亨利六世(1421-1471)(英格兰国王1422-1461,1470—1471)
五、约克王朝
1、朝代资料
这个朝代只有25年,约克家族同样属于安茹家族,大部分时间都是爱德华四世在位。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开英法百年战争,蹂躏了大半个法国,迫使法王承认他为继承人,可惜暴病死在法国战场上。
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岁就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但圣女贞德的出现扭转了法国的战局,英国人被赶出了法兰西。
亨利六世在英国的统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爱德华三世孙女菲丽帕的后代、约克公爵起兵造反,这场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败于约克家族之手。
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继位,建立了约克王朝。但玫瑰战争仍未结束,1485年,兰开斯特公爵冈特曾孙女的儿子亨利七世从国外攻回英国,杀了约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铎王朝。
2、国王世系
①、爱德华四世(1442-1483)(英格兰国王1461-1483)
②、爱德华五世(1470-1483)(英格兰国王1483)
③、理查三世(1452-1485)(英格兰国王1483-1485)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王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雀花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约克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兰开斯特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诺曼底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铎王朝
㈦ 英国足球历史!!!
英超联赛:
英国(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中世纪时在英国就出现了类似今天这种足球活动。到19世纪初,足球运动在英国已经相当普及。由于需要对足球比赛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1863年10月26日,有关人士在伦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马森酒店聚会,讨论并同意成立足球协会,会上除宣布足协正式成立外,还制定和通过了一部较为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它是现代足球竞赛规则的雏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
随着英格兰足协地位的日益巩固,在全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在1871年7月20日出现了举行挑战杯赛的建议。这个建议是足协秘书长查尔斯.阿尔科克提出来的,他希望通过组织挑战杯赛,吸引协会所有会员都来参赛,促进彼此间的交流。1871年10月16日,这一提议获批准。
令英格兰人引以为荣的不单是他们创办了首个足球协会,而且第一场国际比赛也是由他们组织的,那是在1872年11月30日进行的英格兰代表队和苏格兰代表队的比赛。英格兰足总的成立带动了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各国陆续成立了足球协会,于是推动了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的成立。可见,英格兰也就无可争议的被称做为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
1882年12月6日英联邦的四个足协的代表在曼彻斯特,通过了统一的足球竞赛规则。后来几年里,又对规则进行了多次的修改。1881年前后,开始了职业足球的倾向,英格兰足协于1885年6月20日承认职业足球的合法地位。但在职业化问题上,英足协曾和国际足联发生过尖锐的矛盾冲突。英联邦的四个足协分别从1920年至1924年、1928年至1946年两次退出国际足联,不参加国际足联的任何活动。直到1958年,双方才达成公识。同年,英格兰成立了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
1862年,英格兰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诺丁汉郡成立,从此,英格兰各足球俱乐部陆续成立。到1870年,英格兰有39个足球俱乐部,到1881年,英格兰有128个足球组织。今天,共有160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其中40个俱乐部的历史在100年以上。
1871年创立的足协挑战杯赛是第一个全英格兰的比赛。该比赛采用连续淘汰制,比赛双方在预先抽签决定的一方场地进行一场比赛定胜负。英格兰历史上第一场足协挑战杯赛的决赛是在1872年进行的。从1872年至2000年共举行了119届,由于足总杯赛不单由甲级队参加,凡英格兰所有球队均可参加,因此频频暴冷,许多强队被弱队战胜,所以被称为"暴冷的温床"。今天,英格兰足球仍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中。
为了扩大足球的影响,英格兰足协在1888年3月22日做出决定,创办全国性的甲级联赛。首届联赛参赛队共12支。最后,普雷斯顿队夺取了首届联赛的冠军,并在第二年成功卫冕。1892年,英格兰足协开始举行乙级联赛;1920年,出现了丙级联赛;1958年,又增加了丁级联赛。至此,英格兰足球联赛初具规模,分甲、乙、丙、丁四个级别,实行升降级制度。英格兰足球联赛是世界上诞生最早,也是赛制最完善的全国性统一联赛,后来,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借鉴这一联赛体制。1992年,英格兰足球协会为适应日益发展的足球运动,在甲级联赛基础上创办了超级联赛,原乙、丙、丁级联赛相应提升一级。首届超级联赛冠军被实力强劲的曼联队夺得。
现在,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大致为:
比赛队伍共有20队,以双循环得分制作赛(双循环:2队球队分别以主场及作客身份对赛2次。
得分计算:每场赛事胜方得3分,负方无分,和局2队各得1分。)最后以积分多寡排名次序,若积分相同则以得失球差及总入球数等来区别排名。
另外,超级联赛榜尾3队为降班队伍;由英格冠军联赛3队球队升上超级联赛竞逐;英冠冠军及亚军直接升上超级联赛,余下第三名至第六名的4队球队会采取两回合主客场淘汰制的英格兰冠军联赛升班附加赛,由第三名对第六名,第四名对第五名,经抽签决定哪队首先作主场,最后2支胜方队伍会在中立球场进行一场比赛,胜方可获升级。
足总杯:
英格兰足总杯(简称足总杯)是由英格兰足球协会命名并主办的一项男子足球杯赛。
英格兰足总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足球比赛,英格兰各级足球俱乐部进行一对一的淘汰赛,在足总杯的比赛中经常有低级别俱乐部淘汰高级别俱乐部的冷门出现。
比赛形式
英格兰足总杯没有设立种子球队,对阵和主客场完全由抽签决定。如果比赛打平则双方交换主客场重赛,如果再次平局则进行加时赛和点球决胜。
每年八月英格兰足球总会属下的所有拥有基本设施的非联赛俱乐部开始进行淘汰性质的预赛。2004/2005赛季660个俱乐部参与了足总杯的赛事,打破了1921/22赛季656只参赛球队的纪录。额外预赛之后是预赛,四轮资格赛和六轮正式比赛,最后是半决赛和决赛。所有联赛俱乐部和参与过足总锦标(FA Trophy)或足总瓶(FA Vase)并目前在被认为“可以接受”的赛事中参赛的非联赛俱乐部都被允许参与英格兰足总杯的比赛,所有参赛俱乐部都要有合适和安全的球场。
高级别的非联赛和联赛俱乐部被允许跳过足总杯开始的一些轮次。例如英冠联赛和英格兰超级联赛的俱乐部被允许直接参加第三轮的正式比赛。
传统上足总杯的决赛地设在伦敦的温布莱球场,由于温布莱球场的重建从2001年开始足总杯的决赛地改在卡尔迪夫的千禧球场。预计足总杯决赛将于2006年5月16日重新回到温布莱球场举行。2005年的的两场半决赛都在千禧球场举行,预计2006年的半决赛也将设在千禧球场,2006年以后的半决赛将会在新的温布莱球场举行。足总杯的决赛一般在五月底举行。
夺得足总杯冠军的球队可以获得参加次年欧洲联盟杯第一轮的资格。如果该球队因为联赛排名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参赛的资格则足总杯的亚军将取代冠军获得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如果亚军也拥有欧洲冠军联赛参赛资格,那么这个|欧洲联盟杯的参赛名额将根据英格兰超级联赛排名给其他球队。
足总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赛事,凡是在英足总注册的球队均可以报名参加,英超球队一般从第3轮开始参加比赛,比赛赛制为1对1单场淘汰赛,打平进行重赛。传统上决赛安排在全英最富盛名的温布利大球场进行,由于2001年对该球场进行重建,最近几年的决赛都安排在加的夫千年球场进行。
联赛杯:
英格兰联赛杯,标准地称呼应该叫作英格兰足球联盟杯,是英格兰所有92个俱乐部之间不分级别的比赛。这一杯赛由足球联盟成立于1962年,目的是为了让各个俱乐部在联赛之外,拥有一个以淘汰赛制为基础的比赛,以挑战英格兰足总掌管的足总杯赛,因为在当时足总杯在球迷心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联赛。成立于1886年的足球联盟本来掌管着英格兰所有92个职业俱乐部的各级联赛,但1992年甲级联赛的20支球队叛变成立与之平行的超级联盟后,它旗下的俱乐部只剩下72个。既然掌管的俱乐部水平不是最高的,说话的分量自然也大不如以前,而想要让英超前几名的俱乐部参加联赛杯,自然要看别人的脸色。联赛杯的地位本来就位居英超(92年以前是英甲)和足总杯之后,对曼联和阿森纳这些英超顶尖的俱乐部来说,联赛杯只是锻炼替补队员的比赛。当然对于这些俱乐部来说,漠视联赛杯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除了参加联赛、足总杯赛、联赛杯外,还要参加利润丰厚的欧洲冠军杯或者是联盟杯赛,如果成绩很好一路杀下去,如夺取三项冠军的利物浦队一样,一个赛季9个月的比赛可达到近70场,一周的比赛近两场,而球员都不是铁打的。联赛杯的没落还有足球联盟自己的原因,为了吸引赞助商,足球联盟把联赛杯的名字卖来卖去,先是成了牛奶杯,后来成了可口可乐杯,前几年卖给了啤酒商,因此最近几年的联赛杯的名字变成了沃丁顿(啤酒)杯。初到英国,你会对这个杯赛感到莫名其妙,杯名的变化更使这项有40年历史的传统赛事在球迷中丧失了号召力。对联赛杯持支持态度的俱乐部也不少,他们的心态主要分两种:一是如纽卡斯尔、热刺和阿斯顿维拉这些英超中游的俱乐部,他们长期没有实力夺取联赛冠军,可以在曼联等俱乐部不重视的情况下,夺取联赛杯冠军以鼓舞士气,同时也把它作为获得参加欧洲联盟杯赛资格的第二条道路。二是英超之外的其它三个联赛的俱乐部,可以利用联赛杯获得与强队交手的机会,借光上上电视和报纸,上个赛季水晶宫队在与利物浦队交手之际,平常对水晶宫队不理不睬的主流媒体对该队大炒了一番,天空电视台还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直播,水晶宫队既可以获得电视转播收入,又扩大了影响。另外,如果小俱乐部不小心爆出冷门,对球迷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而大俱乐部对这种比赛的失败也不会感到过度伤心,各得其所。当然最为重视的还是第二种俱乐部,因为英超俱乐部必须把更多的精力集总到联赛上,否则一旦因为参加联赛杯队员受伤影响了状态,最后弄个降级,即使夺取联赛杯冠军也只是丢了西瓜拣来芝麻,得不偿失。其实现在讨大牌俱乐部厌的除联赛杯外还有足总杯,可以参加这项世界上最古老赛事的除92个职业俱乐部外,还有近400支业余球队。可想而知,曼联如果不小心与打入正赛的业余球队抽到一起,该是怎样的想法?不过,总体来看正是有联赛杯和足总杯这样的“鸡肋”,才使小球队每年有与大球队交手的机会,使他们看到一些希望,有些盼头,要不然,“穷人”的日子更难过了。
社区盾杯:
由应届英超联赛冠军与足总杯冠军竞逐,比赛以一场决胜负的形式进行,若在法定时间内打成平手则需加时,加时仍未能分出胜负则以互射十二码决胜负,比赛场地位于威尔斯的胡利安.卡迪(卡迪)夫千禧球场。
㈧ 英国的历史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
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兰才完全占领爱尔兰。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国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1921年,经过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争后,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大多数北爱尔兰人(联合派)希望留在英国,但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派(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两派之间的斗争武装化。1972年北爱尔兰的自治权为此被取消。从1990年代中开始,两派的主要半军事组织达成一个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协议。
2002年10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中止北爱地方自治政府的运作,把北爱尔兰地区的控制权重新收归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这意味著北爱正式恢复分权自治政府。
英格兰历史简介
英格兰是英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地处大不列颠岛的东南方,威尔斯以东,苏格兰以南。
公元前55年,当时的罗马高卢总督的恺撒,带领数万军队、对不列颠群岛发动了两次武力侵略,却困于不列颠人的战术无功而返。
公元43年,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狄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地区,纳为行省,并进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墙以防卫北方蛮族,此即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公元407年,随着罗马帝国势力衰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于撤离不列颠,结束统治。
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后,一支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建立了许多国家。此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诺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编辑末日审判书(相当于现在人口、财产普查,根据其中的调查结果,英格兰约有15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农民),以便日后管理英格兰。威廉一世引入了欧洲大陆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时借由领主效忠、强化了英王王权。
公元12世纪,英格兰进入由亨利二世所开创的,也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兰司法体系,废去不合时宜的审判方法,采用习惯法并首创陪审团制度。
公元1215年,屡战屡败又不得人心的约翰王遭贵族阶级强迫签下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是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滥觞。
公元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确立了包含贵族、骑士和教士的议会制度。
公元1337年,由于领地和王位继承权的纷争,英格兰和法国之间掀起了断断续续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离失所,也引领战术、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终英格兰几乎失去了欧洲大陆上所有领地;法国则借此完成了民族统一。
公元1399年,兰开斯特公爵亨利趁国王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夺去王位,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君,英格兰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兰开斯特的名字是来自于该王朝的成员均为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代,而红玫瑰为王朝的象征。
公元15世纪,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了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这两个王朝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于现今兰开斯特郡与约克郡之间也保持着友好的竞争关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其继位者亨利八世则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决裂,另创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派(又称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圣公会或英国教会)。
公元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统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亲戚,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
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与议会一连串的冲突与纷争导致英国爆发了内战。
公元1645年6月,国会的军队战胜了查理一世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
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被当众处决。
公元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而英国成为了英格兰联邦,克伦威尔过世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接任护国公之职,但没多久就被撤职。在1660年,英国王室复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伦敦。
公元1665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次年,伦敦又发生了大火,这场火灾连续烧了5天,大约烧毁了15,000栋建筑物。
公元1688年,由于詹姆斯二世的荒乱统治,议会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废黜国王之后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执政。11月5日威廉率领1.5万人,400艘运输船,53艘军舰在托尔湾登陆。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后流亡法国。因为这场革命没有人命伤亡或者受伤,故史称光荣革命。
公元17-18世纪,英荷三次战争,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经济霸权。
公元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英国近代史
公元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公元18世纪中叶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1年,水力纺纱厂,1782复动式蒸汽机,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19世纪初,汽轮胎和火车诞生,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议会内阁制的标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公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下院主导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公元1928年,扩大选举权威性岁,议会成为最高权利机构,两党轮流执政。
公元1931年,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标志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公元1945年,实施《贝茀理奇报告》建设福利国家,推行国有化。
公元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担任首相,进行改革。
㈨ 新英格兰的历史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新英格兰地区居住着皮纳布斯高人、阿布纳基人、万帕诺亚格人等印第安部族。
1607年,由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授权成立的伦敦弗吉尼亚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亚公司分别开始了殖民贸易。伦敦弗吉尼亚公司在美国东海岸中部的詹姆斯敦建立了据点,并开始在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地区发展殖民地。为了与他们竞争,普利茅斯弗吉尼亚公司在同一年,于北部的缅因地区建立了波帕姆殖民地,开始发展这些地区以及加拿大魁北克。
1614年,约翰·史密斯船长探索了这一地区的海岸,并且将这里命名为“新英格兰”。
1620年,五月花号到达新英格兰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们度过了第一年的难关。在普利茅斯成立了新英格兰普利茅斯地方会议。
1628年,马萨诸塞殖民地在波士顿正式成立。在约翰·温斯罗普的带领下,马萨诸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富足的地区。
1636年,罗杰·威廉斯由于与马萨诸塞政府意见不合,带着一群人向南方开发,在普罗维登斯建立了罗德岛殖民地。同年,罗德岛西邻的康涅狄格殖民地也正式成立。
1637年,欧洲人和印第安人于新英格兰爆发了佩科特战争。
1639年,《康涅狄格基本法》颁布实施。
1643年,由马萨诸塞湾、纽黑文、康涅狄格、普利茅斯联合而成的新英格兰同盟成立。当时新英格兰同盟是一个非常松散的联合体,受到来自西方新尼德兰殖民地的荷兰人、南方的西班牙人、西北方新法兰西殖民地的法国人的威胁,还与土著印第安人有摩擦。新英格兰同盟发行了自己的银币。不久,由于马萨诸塞湾不同意与荷兰人交战,同盟就处于内部斗争之中。
1686年,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为了加大英国在北美洲的影响力,把新英格兰同盟变成了新英格兰自治领。
1688年,英国人打败荷兰人。原来属于荷兰的纽约和新泽西加入了自治领。
1689年,光荣革命。世界上所有英属殖民地都改为总督统领。新英格兰也不例外。
1691年,马萨诸塞兼并普利茅斯殖民地。
1691-1692年,塞勒姆巫术审判。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新英格兰各殖民地陆续加入联盟。
1788年,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陆续成立。
1790年,罗德岛州成立。
1791年,福蒙特州成立。
1820年,由于密苏里共识的达成,缅因地区脱离马萨诸塞州,缅因州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