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

发布时间: 2020-11-21 13:49:46

Ⅰ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

你的电子邮箱是多少啊?我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一个,但不知道怎么发给你啊。。。——————————————————————————————————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第一学期期中)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公路旁的医院、学校及政府办公的场所附近都有交警部门设立的“禁鸣标志”,下面的图1所列出的标志中,禁鸣标志是 ( )5km 图1 A B C D
2、如图2所示的是四个同学分别画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表达是 ( ) 图2 A B C D3、通常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实际上指的是不同人的不同 ( ) A、声调 B、响度 C、音色 D、声源4、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绿、紫 D.红、黄、绿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D.冰透镜向日取火5、在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6、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够成实像的是 ( ) A、u<f时 B、u>2f 时 C、u>f 时 D、f<u<2f 时甲乙丁丙抽气7、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8、下列知识框架不正确的是: ( ) 面镜 直线传播 凸透镜 会聚光A.镜子 B.光的传播 C.透镜 D.凸透镜 透镜 光的折射 凹透镜 成像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10、看右边的简谱,我们唱该段简谱时,音调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这首歌的歌名是《 》。11、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 …” 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 (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 (说出一种)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 人耳也听不到。 12、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__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都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3、近视眼的矫正就是要配带一副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而远视眼则要配带一副通常叫做“ ”的眼镜,这种眼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 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 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m?15、校医务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8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如右图所示,而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5m,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 m。 16、在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前面都安装有一个镜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凸透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_____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_____些.三、 作图题(共7分)17、(1)在图3中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3分)(2)完成图4中的光路图。(2分)(3)完成图5中的光路图。(2分)A BF F图3 图4 图530°(
四、实验探究题(19分)18、(4分)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 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又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19、(6分)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你补充表中的空缺: 尺出的长度尺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第一次短 第二次长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 不变。(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 有关。20、(9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A B C D E
2F F F 2F ①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 。(正立/倒立)②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 。(正立/倒立)③把蜡烛放在 点,透镜不成像; ④把蜡烛放在 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 。(正立/倒立)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五、 计算题:(7分)21、本校教学楼到学校操场远端距离为510m,假设下课铃的声音能从教学楼学校传到操场远端,那么,下课铃声从教学楼传到操场远端需要多长时间? 六、 综合能力题:(共19分)22、(5分)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 ,有时,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如右图),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 现象。小明通过学习,知道“色光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透明物体”,他想知道电视遥控器发射的这种不可见光是否能透过有颜色的透明物体,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那么他需要有图中所示的设备外,另外还需准备一些 。请你说出他的具体做法: 。(做法2分)23、(6分)右图是初二(2)班蔡海航同学做的四弦琴。其中每根弦的粗细都不相同,弦的松紧也可以调节。请你用它来研究琴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2分)老师的问题:琴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吗?你的问题: 【猜想假设】(2分)老师的猜想:琴弦越粗音调越底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2分)请根据自己或者老师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该猜想是否正确(只写方法,不用写结论)。 24、(8分)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右图所示。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2分)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2) 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2分)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3)右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4分)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第一学期期中)参考答案一、12345678BBCABADB 图3 图4 图530°( A B A’ B’F F二、9、振动,空气,音色。10、5,5 。11、耳朵。海豚。次声波。12、漫反射,各种。13、凹,老花镜,凸。14、3×108­­­,月亮,排队。15、2.8m,2.2m。16、倒立、缩小、实;近,远。三、 四、18、翅膀,用实验探究问题的做法。19、 尺出的长度尺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第一次短快高第二次长慢低(1)振幅。(2)振动的快慢。20、①、C.②、A.③、D.④、E.⑤、远离,变大五、21、1.5s。22、红外线,反射。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做法:分别用各种有颜色的透明物体包着遥控器,看遥控器是否能控制电视。23、提出问题:琴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吗?(1分) 假设猜想:弦越紧音调越高(1分) 设计实验(按老师猜想设计):第一次弹拨粗的弦,第二次弹拨细的弦,比较两次弹拨的音调哪次高。(2分)根据其他猜想设计实验合理的也给分24、(1)镜头(1分) (2)胶片(1分) (3)近视,凹透镜(2分)

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上册测试题(期中)

初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是0.5分,共35分)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常用的几个长度单位是 , ,
和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能使测量达到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测量长度的准确程度与 有关,测量需达到的准确程度与
有关。
3.记录测量数据时,应由 , 和 三部分组成。为了减少
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应该 测量,然后 值
才能接近真实值。
4.机械运动是: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静止是
5.地面上建筑的房子,相对于地球是 的,相对于月亮是 的,相对于
行驶的汽车是 的。
6.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时的参照物是 ,以 为
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7.直线运动可以分为 和 两种,这两种直线运动的区别是 ,
而 。
8.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一个同学用11.5秒的时间跑完了100米,他的速度是
米/秒,比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快 米/秒。
9.养蜜蜂的人,在蜜蜂飞过时就能够知道它是否带有花粉,蜜蜂在带与不带
花粉时,翅膀的扇动次数不相同。不带花粉时,翅膀平均每秒扇动440次,
当它带有花粉时,每秒扇动只能是300次左右。养蜂人能够区别蜜蜂的这两
情况的原因是 ,
因为 声音越高。
10.听到声音的条件是 和有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这种现象称为

12.音乐会上有三种感觉,这三种感觉是: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发声的
乐器不同。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声音的大小决定于,乐器不同发出
声音的 不同。这是声音的三要素。
13.选择适用的温度计,选择的温度计的量程应比 。在使用时,正确的
操作是 ,读数时 ,视线必须与液柱表面
位置 。
14.物质有 , , 三种状态,当 变化时物体可由一种状态
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称为 变化。在物态变化时必须
或 。由 态变为 态叫凝固,在这时物体将向外 ,在
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温度(对于晶体)将 。
15.固体有两种类型,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类固体在
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有固定熔点温度的是 ,而没有固定的熔点
的是 。
16.蒸发可以制冷的原因是: 。
17.入射光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为 度,当入射角减小时,
反射角一定 。
18.在平面镜,凹镜和凸镜的三种反射光学元件中,可以使入射光反射后会聚
的镜是 ,使平行光反射后向外发散的镜是 使射入的平行光既
不会聚也不发散的镜是 。
19.反射镜都可以成像,可以产生实像的反射镜是 镜,成缩小的、且
不能由光屏接收到的像的镜是 镜,只能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的镜是
镜。
20.物体射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都可以成像,所成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 ,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
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
A.在正确认真的测量下,不会产生误差
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测量长度,也会出现误差
C.多次测量后的值就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真实值
D.误差只是测量者在观察读数时造成的
2.某同学三次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是3.98厘米,3.98厘米,
3.99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 〕
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3.站台旁停有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
火车开始运动了,这个乘客选定的参照物是: 〔 〕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乘客自己
4.船在河中顺流而下,船员坐在船上,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船员是静止的
C.以河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船员是静止的
D.以船员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抛出的手榴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沿着直线行驶的汽车可以做变速运动
6.冬天,用手摸房外的铁棒和木棒时,总觉得铁棒比木棒凉,事实是:〔 〕
A.铁棒的温度比木棒低
B.木棒的温度比铁棒低
C.铁棒和木棒的温度相同
D.由于两者是不同物质构成的,温度难以确定
7.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哪种方法正确:〔 〕

8.物质的熔点是120℃,那么该种物质的温度是120℃时的状态是:〔 〕
A.固体状态 B.液体状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9.如图所示,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0℃碎冰的烧杯中,当对
烧杯加热时,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将: 〔 〕

A.不会熔化 B.全部熔化
C.也熔化一半 D.可能熔化一半
10.使水的沸点高于108℃,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长加热的时间 B.加强火力
C.加上密封盖 D.移到高山顶加热
11.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则: 〔 〕
A.液体的蒸发将停止
B.液体蒸发仍然进行,且液体温度不变
C.液体蒸发仍然进行,液体的温度降低
12.下列现象是凝华的是: 〔 〕
A.冰的形成过程 B.雾的形成过程
C.霜的形成过程 D.露水的形成
三、判断题(对的在题后面的括号内打“√”,错的题在后面的括号
内打“×”)(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以是不同的。〔 〕
2.5千米/小时比5米/秒的速度大 〔 〕
3.只要有振动物体和传播振动的物质都可以使人听到声音。〔 〕
4.声音的高低在于响度的大小。 〔 〕
5.只要在每秒钟内运动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
6.在长度的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小决定于刻度尺的精确度和测量者的
准确性。〔 〕
7.只有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才存在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 〕
8.在气化过程中,必须吸热。 〔 〕
9.凝固是必须向外放热的。 〔 〕
10.光的反射,只能在光线射在两种不同传播物质的分界面上时,
才能发生。〔 〕
11.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是看像点是否是实际光线的真实交会点。〔 〕
四、实验题(1.题5分,2.题5分,共10分)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观察到的像作图,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2.测量过程中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在下图四种测量中,正确测量
的数据是厘米。 〔 〕

五、计算题(1题6分,2、3小题各7分,共20分)
1.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现在船在河水中航行,经过12.5
小时,在120千米的两个码头间往返了一次。求河水流动的速度?
2.A、B两地相距1000米,甲、乙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4米/秒,
乙的速度6米/秒,两者相遇要经过多长时间?
3.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

答案
一、(每空题0.5分,共35分)
1.米,m,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刻度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测量要求,误差的大小;
3.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多次、求平均;
4.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不停地运动,是相对于所选定的
参照物不发生位置变化;
5.静止,运动,运动;
6.地面,地球以外的物体;
7.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变速直线
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8.8.7,4.5;
9.两种情况下,蜜蜂翅膀的振动快慢不同,振动越快;
10.存在振动物体,传播物质,没有传播声的物质;
11.反射,回声;
12.音调,响度,音色;
13.比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大,温度计必须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温度计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平行;
14.固体,液体,气体,温度,物态,放热,吸热,液,固,放热,保持不变;
15.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
16.液体蒸发时必须吸热;
17.60°,减小;
18.凹镜,凸镜,平面镜;
19.凹,凸,平面;
20.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二、(24分)
1.B 2.A 3.A 4.B 5.D 6.C
7.B 8.D 9.A 10.C 11.C 12.C
三、(11分)
1.√2.×3.×4.×5.×6.√7.×8.√9.√10.√11.√
四、(10分,每小题5分)
1.D 2.2.8厘米
五、(1题6分,2、3小题各7分,共20分)

(4分)

3.(7分)解:设人距两山距离分别为x、y
则x+y=1200

解方程,得x=1025米,y=175米 (3分)

Ⅲ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题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聪明的你,请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表中(每小题3分 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鹏鹏,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鹏鹏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
A. 地上的雪 B.月亮
C. 通电的探照灯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5、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的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
6、下面的图2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

7、玲玲在书房里记单词,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剧,为了不受电视声音的影响,玲玲采用下列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
A.把电视关掉 B.减小电视音量
C.打开书房的收音机 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
8、下列图3的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9、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
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
C.医院用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
D.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音量和频道
10、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4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A.21:05 B.21:15
C.20:15 D.20:05

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2、下面是小林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光在任何介质中都能传播
C.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认真的你,请将答案填在各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每空2分,共32分)
13、如图5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
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4、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⑴ 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传来的。
⑵ 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
15、如图6所示,图A是由光的 形成的,图B的手影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6、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现象;同学们学习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 ,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
17、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她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m。当她向平面镜前进2m时,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18、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
19、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某人耳朵聋了,生活会出现哪些不方便?请写出两个出现不方便、但要合理的情景:
; 。

三、细心的你,动手作一作,相信你能行!(每小题3分,共9分)
20、请在图7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1、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8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

22、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
图9中已经标示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请在图
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四、勤奋的你,开动脑筋,完成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23、如图10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
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24、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方来回移动。
(1)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
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
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 ,两段蜡
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
(填“能”或“不能”)
25、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12所示的光路图。

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自信的你,请完成综合应用题——感悟生活中精彩的物理,在挑战中完善自我!(26题4分,27题4分,28题3分,共11分)
26、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是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2分)

27、近几年来,涟源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许多的建筑工地和道路建设却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工地上的噪声影响了附近居民和单位的工作和生活,你能提出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吗?试着想两个办法。

28、频率越高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方向性越好,力量越强,现代声纳技术就是利用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制成探测器.声波探测器利用它的回波(声)可探测海中的冰山、鱼群、沉船的位置和海底的深度.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00米/秒,在考察时向水底发出声音0.8 秒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2007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3分×12)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B C A B B D D A C C
二、填空题 (2分×16)
13、响度 音调 14、⑴振动 空气 ⑵实像 小孔成像
15、折射 直线传播 16、漫反射 反射
17、5 不变 18、遇险之时即可看到爆炸的火光;不可能听到爆炸声
19、不能听音乐;过马路有危险(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三、作图题 (3分×3)
20、(略)21、(略)22、(略)

四、实验探究题 (2分×6)
23、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4、(1)B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垂直 大小 (3)不能
25、凸透镜越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五、综合应用题 (4分 + 4分 + 3分)
26、如果窗户关着,因为镜面反射,太阳光反射进入人眼,使人感到刺眼(2分);如果窗户没关,则光线进入屋内进行多次反射,再从窗户里反射出来的光很少,所以感觉窗户黑洞洞的。(2分)
27、植树造林、安装隔音窗等(合理就行)(每条得2分)
28、解:s=vt =1500m/s×0.4s= 600米 (3分)

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学期期中考试的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
1,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__的.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为_______,时间的单位为_______;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合_____nm.
3,如下图用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示数是_____cm,B尺示数是______cm.
4,小林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为8.23cm,8.25cm,8.23cm,8.24cm,8.84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5,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则获得第二名的是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个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m/s=____Km/h; 4.5m=_______μm.
7,一辆小车在2min内通过1800m的路程,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若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它在2h内通过的路程是___Km.
8,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min,速度不得超过_____.
9,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他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10,雷雨天,我们先看到云层中闪电,然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如果看见闪电1s后,才听到雷声,闪电处距人约____m.一次闪电后听到隆隆的雷声,这是___
的缘故.
11,比较黄牛的"哞哞"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叫声,音调高的是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的是_____的叫声.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能发出声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是_______现象.
二,选择题:(共28分)
13,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的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淌
14,陈飞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了,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分米(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15,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就将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1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
17,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
A,20m/s B,30m/s C,10m/s D,无法确定
18,夜晚的天空常见月亮向云里钻,被观察者选作参照物的是( )
A,月亮 B,地球 C,云 D,星星
19,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2:1;若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1/4,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8:1 C,2:1 D,1:8
20,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慢的是( )
A,钢轨 B,湖水 C,煤油 D,空气
21,用玻璃制造的封闭的电话亭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声音在玻璃中不易传播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电源
23,医生使用的听诊器的作用是( )
A,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D,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24,"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 ( )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5,动画片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传播速度变大
26,如下图,4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各不相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吹出"do","re","mi","fa",四个音阶,则与"fa"相对应的瓶子是( )

A B C D
三,实验探究:(共24分)
27,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刻度尺1把,三角板2块,足够长的纸条,细钢条.你能从中选出一些器材,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吗 ( 10分 )
(1) 写出你选取的器材;(2) 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必要时可画图辅助说明)
28,从高处释放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某同学为了研究物体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做一组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6分 )
(1) 根据上述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一说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奥秘".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家基于此毕生都在寻求物质世界的奥秘,直到今天,他们仍在不停地探索新的未知世界之谜.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对很多物理现象中包含的"奥秘"产生疑问,请你列举两例.( 4分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为什么 (4分)
四,计算题:(共18分)
31,阿明和小Q兄弟俩都在距离家2400m的同一所中学学习,学校放学后,两人同时从学校沿同一路径回家.阿明以某一速度骑车,小Q以2m/s的速度步行.阿明回到家后,再等10min小Q才到家.求:阿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如果不到0.1s,回声就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黄磊同学站在高墙前,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他至少要离高墙多远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上 (新课标人教版)
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共30分)
1,__静止___,____运动___; 2,__米__,___秒___,___10-7___;
3,___2.7____,___2.70____; 4,__8.84cm_,__8.24cm__,___1mm__;
5,____乙____,__路程相等,时间越短,运动越快___;
6,___72____,__4.5×10-6_; 7,_15____,___108___;
8,___12_____,__40Km/h_; 9,__15__,___10___,__11.95__;
10,__空气中的光速比声速大得多__,__340___,
_雷声在云层中多次反射_.
11,__蚊子__,__黄牛__;
12,_气体__,__液体__,__固体__,__回声__;
二,单项选择题:(共28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7,(10分)
(1),__刻度尺,长纸条,细钢针____________;
(2),_① 用长纸条紧密缠绕圆柱体一周,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钢针将纸条扎穿;
_____② 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小孔之间距离L;
_____③ 直径d=L/π__
28,(6分)
(1),___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υ=10t__;
(2),__速度均匀增大,向下做直线运动_____.
29,(4分)
(1),__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折 ___;
(2),__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____.
30,(4分)
答:__不符合___;因为__月球表面上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8分)
31,(12分) 已知:S=2400m △t=10min=600s
V1=2m/s t2=t1-600s
求:V2
解:由

又∵ t2=t1-600s=1200s-600s=600s

答:小明的速度是4m/s.
32,(6分) 已知:V=340m/s t=0.1s/2=0.05s
求:S
解:由
得 S=V t=340m/s×0.05s=17m
答:距离至少是17m.

Ⅳ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2、音叉发声的时候,用手握住音叉,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音叉发出的声音 B、手使音叉停止了振动 C、手使音叉的振动加快了 D、无法判断 3、1994年, 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 碎片撞向木星, 产生巨大的爆炸, 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 这其中的原因是………( ) A、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 人们听不到 B、木星离我们很远, 而声音传播的速度又很慢, 到现在还没传到地球上 C、太空是理想的真空, 所以声音不能传播 D、原因尚待考查 4、邮局的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不能传播声音 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常用的
几个长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能使测量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决定,
测量长度的准确程度与____有关,测量需达到的准确程度与____有关。

3.记录测量数据时,应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为了减少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应该_____测
量,然后______值才能接近真实值。

4.机械运动是: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静止是_____。

Ⅵ 跪求!!!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人教版)

总汇行吗?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
(人教版:上册)

Ⅶ 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传播的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照射到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24节气中,只有冬至时,太阳光才垂直照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中午,在北京地区的水平线上,若竖直立一根1m长的直杆,它的影子应是(北京地区的纬度取北纬40°,南回归线的纬度取南纬23.5°,在有一锐角为63.5°的直角三角形中63.5°的对边与其邻接直角边之比约为2:1) ( )
A.0.5m B. 1m C. 2m D. 2.5m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7.如图中-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可能发生弯曲
D.平面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2 分别为太阳两个端点射向月球方向的平行光束,观察日食时,不同的观察者可在地球表面的A、B、C、D和E处,还有在地球外空的F、G、H、I和J处观察,在上述10个区域的位置中,可以观察到日全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环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偏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这声音是由瓶中的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睁开眼,伸出右手,四指并拢遮住你的眼对着太阳看,你一定会出现眼前一片红色,这说明红色的血液能透过或反射____________色色光。
1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前后。
15.“猴子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捞月时,使水面产生了波澜,这时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现象,因而水中的月亮就不见了。
16.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色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色光。
17.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是_______cm,小红想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脸上皮肤,那么小镜子离她眼睛最合适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cm左右(小红视力正常)。
1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______,乙是_____,丙是_______.
19.如图中-3,这样站在高处对远处喊话,其目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中-4所示,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光电筒的光照亮水里的鱼则手电筒的光应朝向________处。(先填b、c、e、d)

三、实验探究题。
21.中-5三幅图,你能说明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吗?

四、作图题。
22.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

23.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 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

24.如图中-8把一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会聚在蹑凸透镜15cm的光屏S上,如果把凹透镜拿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这时把一个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轴上距凸透镜30cm,也能使C点在光屏上成像。
试作出凹透镜的焦点F,并求其焦距f。

五、计算题。
25.如图中-9一束与地面成45°角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阻挡,经多次反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如图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离为a,经镜面多次反射后的总路径的长度为多少?反射的次数又为多少?

2006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C
5.A
6. A
7.C
8.C
9. B
10.A

二、
11.H;C;B、D、G、I
12.高 空气柱
13.红
14.初一
15.漫反射
16.紫红
17.25;12.5
18.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从声源处减弱
19.使声波集中传播,传得远
20.b(根据光的可逆性)

三、
21.A图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说明了钢尺振动可以发声(或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C图说明回声定位原因
22.如图答-30

作CD的入射光线SC交AB于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
23.如图答-31

①连 交MN于O,O为凸透镜中心,②过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交凸透镜于C,连C 交MN于F,F为凸透镜焦点。
24.如图答-32

25. ① ②

热点内容
2017全国数学文科二卷 发布:2025-07-13 07:49:17 浏览:155
水泥多久干 发布:2025-07-13 07:12:13 浏览:105
中考语文要点 发布:2025-07-13 06:16:00 浏览:386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贺卡 发布:2025-07-13 06:07:45 浏览:28
英语考公务员 发布:2025-07-13 05:54:03 浏览:243
2017全国一卷语文题型 发布:2025-07-13 05:12:55 浏览:652
教师尿裤子 发布:2025-07-13 03:39:22 浏览:909
自体脂肪填充哪里好 发布:2025-07-13 03:32:04 浏览:174
幼儿园片段教学 发布:2025-07-13 02:47:43 浏览:426
2017年师德培训心得 发布:2025-07-13 02:45:25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