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历史
Ⅰ 铜器的历史
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制品主要是在西亚,如伊拉克的札威·彻米地区,发现有铜装饰品,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九千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地区也发现过铜装饰品,年代为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七千年;土耳其南部的恰约尼遗址出土过铜针、铜锥,年代约为公元前八千年。这些铜制品都是天然红铜的打制品,不是通过冶炼矿石得到的铜。
从利用纯铜,到冶炼铜矿石获得纯铜,再到冶炼出青铜合金,人类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摸索时光,就好比是魔法世界里用铜一点一点地打造一个闪闪发光的时空隧道。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发现于中国的陕西。 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块半圆形黄铜片和一块黄铜管状物,年代测定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发现姜寨黄铜片不同区域的锌含量差异显著,而铅元素呈零星点状分布,其特征与固态还原法制备的黄铜完全相同,从而证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属与发明金属铸造之间,都曾采用热煅法或固体还原法冶炼金属。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冶炼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
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
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血档及缳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夏朝是我国已认定的最早奴隶制王朝,经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其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禹传启家天下),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鸣条灭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般被考古学界认定为夏朝都城所在位置。
夏朝青铜器是我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现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铸造工场遗址,其周围遗留不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青铜器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之一,有礼器、工具、兵器等。 海兽葡萄纹镜
海兽葡萄纹镜,唐,面径11.9cm。 铜镜圆形,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海兽、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其构图方式分作内外两圈,由于葡萄及长瓣花之枝蔓由内圈连亘于外圈,甚至延及外缘,故世人亦称此种铜镜为过梁葡萄纹镜。此唐镜兽形钮,镜外缘为高直的窄线棱边。
西盟型蛙饰铜鼓
西盟型蛙饰铜鼓,通高48.1cm,面径64.3cm,足径52.4cm。 此鼓形体高瘦,鼓面宽大,边沿向外伸出,鼓身轻薄,为上大下小的筒形,胸、腰、足无分界标志。有扁耳二对,耳格成叉形,自然形成三角形孔耳。此鼓当属西盟型铜鼓。 鼓身遍饰花纹。鼓面,以三弦或双弦分晕,共22晕,1晕饰太阳纹12芒,间心形加线纹,以同心圆纹为主纹,2-5、17-20晕饰栉纹夹同心圆纹带,6、10、16晕饰填线雷纹,7、8、13、14晕以翔鸟、定胜纹为主纹,9、15晕饰小鸟纹,11晕饰方格纹,12晕饰栉纹,21晕饰谷粒形纹,22晕饰雷纹,晕外四方各饰3朵团花,面边缘饰一周莲瓣纹,三累蹲蛙和一单蛙逆时针环列。鼓身,胸饰花纹6道,1、6晕饰雷纹,2-5晕纹带与鼓面同;腰中部、下部纹带基本与鼓面同,仅中部上端和腰部下端各多一道填线雷纹;足部花纹3道,1晕饰编织纹加同心圆纹,2晕饰雷纹加线,3晕饰栉纹,足边缘饰羽纹。鼓身两侧各有一道篾纹,压于各弦纹下面。鼓耳饰弦纹。 此鼓的铸造全部用失腊法成形,工艺已有重要革新,花纹用捺板拍印。依据广西龙州唐代墓葬出土的该类型鼓推断,这件鼓的铸造年代可早至唐代。
真子飞霜镜
真子飞霜镜,唐,面径21.5cm。 镜八出葵花形,圆钮。钮上方饰祥云托月纹,下方饰池水山石,自池中生出一枝莲叶,即为钮座。左侧一人峨冠博带,坐而抚琴,前设香案,后依竹林。右侧一凤,栖于石上,凤上方饰6瓣花两枝。外区为铭文带一周: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镜铭之意为夸赞铜镜铸制精美,同时表白了真挚的爱情。首句凤凰双镜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种铜镜在当时应该是两两成对的。 此种图像的铜镜均称真子飞霜镜,多出土于江苏省。除上述类型外,还有钮上饰真子飞霜铭文者,有龟钮者及镜作方形而饰侯谨之铭文者。
Ⅱ LME铜历史分时走势图
http://finance.sina.com.cn/futures/quotes/CAD.shtml新浪财经
Ⅲ 大清铜币历史成交最.高价多少
大清铜币一共有一万多种价格,最贵的八十万以上,最低二元至十元之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普通币,能值一万以上的都是稀少和珍品。
Ⅳ 上海现货铜价历史数据怎么查谢谢!
楼下都是不负责任的复制黏贴,我也在找,楼主,各种找不到啊,找了块2小时了,什么上海金属网,都是要钱的!
Ⅳ 铸铜历史名人雕塑都有哪些
历史名人的雕塑比较多,这几年各地都在挖掘历史文化,每个地方的历史名人机会在当地都有雕塑。不过不一定是铸铜的,因为铸铜的造价比较高。雕塑的材质比较多,如铜、玻璃钢、不锈钢、石等,任何一种材质都可以做出表面一样的雕塑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Ⅵ 乾隆通宝(紫铜历史罕见的)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
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乾隆通宝钱径约25毫米,重约3g。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币种与不同时期形状与大小也有不同。
Ⅶ 在哪里看估计铜价历史数据
文华期货软件中有个选项,找到伦敦期货交易所选择 伦铜电 就可以看见了历史数据了,不过现在虽然伦铜是世界铜期货的交易数据,现在70%的交易量与仓储都是在上海交易所
Ⅷ 上海有色金属网账号查看一下铜价历史行情
直接搜索标题数据,会出现单日行情
Ⅸ 夏商周青铜器发展的历史状况是什么
青铜器在夏商西周发展:
(1)萌生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有简单的几何纹装饰.其中有酒器和食器,初步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与石器完全不同,而且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主要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
(2)育成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青铜容器、兵器的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增长.青铜礼器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组合关系.青铜器完全摆脱了陶器的影响,分铸技术已被娴熟运用,大型青铜容器的铸造也比较普遍.青铜器商也出现了文字.其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都有发现.
(3)鼎盛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青铜艺术在商代晚期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明文在相当数量的青铜器上出现,商代晚期以使用者的氏族徽记为主,稍晚也出现了记事体铭文.到西周早期,青铜器普遍铸有铭文,出现长达数百字的记事铭文.
(4)转变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7世纪上半叶)
西周中晚期,青铜工艺有豪华精丽向端庄厚重转变,食器大量出现,酒器逐步消失,列鼎和编钟制度确立.花纹由兽面纹、龙纹等变形产生的曲波文、兽体变形纹等成为纹饰的主体.唱片记事铭文很多.
(5)更新期(公元前7世纪—前221年)
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振兴,新的器形开始出现,注重与实用的结合,以龙纹为主.同时附以镶嵌、错金银、鎏金、彩绘等表面装饰新工艺.长篇记事体铭文逐渐减少,各个诸侯国的青铜器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战国中期以后,随着铁器使用的盛行及其他工艺的发展,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