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大物理

大物理

发布时间: 2020-11-22 04:57:39

1. 世界十大物理难题

1、快慢,方向

2、人,地面
3、方向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5、形状,运动状态
6、D

不明追问。

2. 上北大物理系前途怎样

还是很有前途的,祝你成功!

北大物理学科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1913年,北京大学设物理门(后改名物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饶毓泰、胡宁、黄昆、虞富春、周培源、叶企荪、王竹溪、杨立铭、褚圣麟等一大批中国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为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重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北大物理系分出了地球物理系和无线电系。1955年,从全国各地调入教师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物理教研室(后该名为技术物理系)。解放后的50年,北大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90多名两院院士。北大物理的教学和系列教材享誉国内外,王竹溪、黄昆、赵凯华、郭敦仁、曾谨言等名师名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胡宁、杨立铭、甘子钊、杨应昌、胡济民、陈佳洱、赵柏林、陈建生等,带领北大物理学活跃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国际影响。

北大物院相对于清华物理,组织规模上要大的多; 2004年以前清华物理招生规模每届60人,基础科学班60人,当然基础科学班的六十个人最终大约只有20-30人沉淀在物理方向上。2005年以及以后,招生方式变为基础科学班统一招收数学系,物理系和一部分电子信息的生源,共计8个班250人左右,数学与物理不再单独招生;从试行的情况来看,最终沉淀在物理方向上的不超过3个班约90人,所以相比之下北大物院学生规模庞大了很多。
教授的数量亦如此,关于全国性的学科评比和排名,很多时候规模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即便处于高速上升期,清华物理系最好大概只排到过第三。
但是这些对于个人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实际意义是没有意义。
在我看来,北大物院的真正优势是有更多会讲课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课为主-----对于理论而言,甚至整个本科阶段需要的都是扎实和广博的数理基础。 相比之下清华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较重,所以就无法对教学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学天赋和没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负责的课程。理论物理方向的清华物理学生有时会到北大去旁听课程。
但是规模小同时意味着本科阶段,你就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资源,并和教授进行更多的一对一的交流,我觉得这是清华物理的优势。教授人都很nice,对一个班授课可能会受交流能力的影响,但对一个人就不同了。每个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获得来自多方面的,针对个人的帮助和指导。
这种小规模的优势在基础科学版扩大规模后稍有弱化,但大三定下方向后还是会凸显出来。
基础科学班开始与数学系合办以后,由于两系办学理念需要融合的时间,导致清华物理近几年的本科生具备了全国物理系最好的数学基础水平-----因为每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也同时是数学系的潜在学生。
说完教学说科研,小规模的清华物理更多的采用集中方向进行突破的方式:表面物理,低温强磁场凝聚态,量子计算在最近的几年里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人才。 其他方向只要你用心调查应该也会发现有一些元老级和大师级的人物在。 北大物理相对而言方向更全,教授更多,也有其中的利弊。既然你想做理论物理,应该对理论物理有所了解,那么想想那个方向是你希望从事的,再有针对性的看看在清华和北大是谁在主持这个方向的研究,我想是更现实的事情。
说完科研说出路。 不是每个想学理论物理的人都end up as a theoretical physician。 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 基础科学班的组织特色就是宽口径,清华物理也有培养各方各面学生的传统---电子,生物物理,材料,金融等等-----没有一条路是封死的-------但你也会面临更多的迷惘和选择。
如果最终在理论物理的路上走下去,那么多半本科毕业是要出国。在这方面上,统一招生以前,独立存在的基础科学班有很大的平台优势,丝毫不逊于北大物理。而扩大招生以后的2005级目前还没到接受考验的时候。 但客观上说,在基础科学班独立存在的时候,相对的,物理系两个班在出国上则比北大物理的学生面对的困难大很多,这是个reputation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吧!

3. 上海交大物理系与复旦物理系有什么区别

物理系的系主任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国外一流大学物理系的季卫东教授。很多其他大学的系主任著名学者从原单位辞职来到交大物理系做全职老师,比如复旦光学系系主任钱列加到交大物理系做教授,还有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刘惠春;在国外做了多年研究科学家的敖平;还有贾金锋;盛政明等。

4. 西安交大物理系实力如何排名呢

西安交大的物理学学科排名在ESI前1%。

2019年9月11日,根据科睿唯安ESI数据库数据显示:西安交大全球排名第317位,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学科入围了ESI前1%,在入围的1026所机构中排名896位。

至此学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达到15个,分别为: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地球科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位列全球第13位。


(4)大物理扩展阅读:

2000年以来,西安交大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23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9;金额35685.19万元,位列全国高校第10。

2000年以来,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4项。 2012~2016年期间,学校以第一单位完成获得国家三大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五。2017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二;郭烈锦教授主持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截至2013年,西安交大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6篇,并有40篇获提名奖。2018年1月ESI数据库中,西安交大高被引论文397篇,论文总数35216篇,总被引299401次,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1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参考资料:网络-西安交通大学

5. 什么是最大物理攻击和最小物理攻击

后期是来蛮王,应为其他英雄得自考虑堆血,不至于团战像法师被秒掉,所以都会出个狂徒冰锤之类的,但是蛮王不一样,配合着E,杀入人群,W,拍脆皮,没血了一个R,五秒的时间后期八九刀不是问题,这样脆皮起码会有俩死,然后E又跑掉,记住,当你在狂砍脆皮,敌人在集火秒你,你的队友也不会吃干饭,也会打,等E跑出去Q回血,实在不行加个闪现,即使走不了被干掉也没关系,应为他们的血已经被你的队友磨得差不多了,记住,LOL是个推塔游戏,跟杀人数没关系,我今天4V5赢了,就是乘机拿下大龙,团灭了,三面超级兵出来,最后超级兵把他们主基地偷了

6. 请问清华的物理和北大的物理各有什么特点

北大物理与清华物理相比,
1.拥有大的多的规模---教授规模和学生规模。
2.在出国方面拥有更好的平台优势。
3.一些课程的授课质量要好一点。

清华物理系从2005年开始停止独立招生,现在清华物理系在本科阶段采取和数学系统一招生,全部8个班240人平行并称基础科学班的形式。而2004年以前则采取2个班60人的基础科学班和两个班60人的物理系方法招生。旧体制下基础科学班拥有全校几乎最好的生源,相对于物理系学生稍好的师资,和出国平台优势,所以纯粹的物理系毕业走向不是特别理想的同时基础科学班享有堪比元培计划的资源。
新制度下基础科学班扩招,资源优势不再明显,个中优劣就得自己判断了。
清华物理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个人认为比较于北大的优势在于本科生受到更多的关注,能够有更多机会于教授沟通和交流。在出国方面虽然和北大相比在海外影响力稍小,但05年以前的基础科学班建立的声誉现在已经被整个物理系继承,这个问题得到了非常非常大的改善。
大体系有大体系的优势,小体系有小体系的优势;北大物理历史更长,在各个分支上都有不少人在做,但教授多了难免。。 清华物理近十年来在重点领域引进了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人才,和同样历史短,规模小的清华生物等理学院下辖系一样,处于持续高速的上升期。
清华物理本科必修课:
大一上: 普通物理1,微积分1,高等代数1
大一下:普通物理2,微积分2,高等代数2,基础物理实验1
大二上: 分析力学,实变函数(或高等微积分),普通物理3,基础物理实验2
大二下:量子力学,统计力学,基础物理实验三,数学物理方法(复变与数理方程)
大三上:电动力学,近代物理实验1,
大三下: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2,统计力学2
大四上:量子力学2

本科限选课程包括: 声学,激光,群论与原子分子,计算物理,固体物理2等等。

北大物理的培养计划就没这么清楚了。。。 但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另外北大,南京,科大三大传统物理系都更偏重于学术物理人才培养;清华物理的培养宗旨口径更宽,毕业生遍及物理,数学,经济金融,生物,电子,材料等各个领域。

清华虽然设有工程物理系,以及航空航天与力学这两个与物理看上去较为紧密的系,但是前者非常偏向核物理,而后者则基本是个力学系;除非对这两者有特别偏好,否则建议深重选择。

7. 大一物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课程:大一上:高数、线代、计算概论、力学。大一下:高数、算法与数据结构、电磁学、热学。大二上:数理方法、理论力学、光学、普物实验。大二下:数理方法、原子物理、平衡态统计物理(或热力学统计)、普物实验。大三上: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大三下:电动力学、近代实验。大四上:近代实验。还有就是自己选修一些专业选修课了,不是太重要得,什么概率统计之类的吧,有兴趣又能力可以学学群论、场论、高量之类。

8. 中国大物理是什么意思

给对面造成的伤害高,一套技能没甩完对面死一片那种

9. 现世界上十大物理难题

1.表达物理世界特征的所有(可测量的)无量纲参数原则上是否都可以推算,
或者是否存在一些仅仅取决于历吏或量子力学偶发事件,因而也是无法推算
的参数?
爱因斯坦的表述更为清楚: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是否有选择?想象上帝坐
在控制台前,准备引发宇宙大爆炸。“我该把光速定在多少?”“我该让这
种名叫电子的小点带多少电荷?”“我该把普朗克常数——即决定量子大小
的参数——的数值定在多大?”他是不是为了赶时间而胡乱抓来几个数字?抑
或这些数值必须如此,因为其中深藏着某种逻辑?

2.量子引力如何帮助解释宇宙起源?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是标准模型和广义相对论。前者利用量子力学来
描述亚原子粒子以及它们所服从的作用力,而后者是有关引力的理沦。很久
以来,物理学家希望合二为一,得到一种“万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论,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随着大爆炸自然地诞生的。实现这
种融合的首要候选理论是超弦理论,或者叫 M理论——这是其名称的最新
“升级版”,M代表“魔法”( magic)、“神秘”( mystery)或“所有理论
之母”( mother of alltheories)。

3.质子的寿命有多长,如何来理解?
以前人们认为质子与中子不同,它永远不会分裂成更小的颗粒。这曾
被当成真理。然而在7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认识到,他们提出的各种可能
成为“大一统理论”——该理论把除引力外的所有作用力汇于一炉——的
理论暗示:质子必须是不稳定的。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在极其偶然的情
况下,质子是会分裂的。
况下,质子是会分裂的。
办法是捕捉到正在死去的质子。许多年来,实验人员一直在地下实验
空中密切注视大型的水槽,等待着原子内部质子的死去。但迄今未止质子
的死亡率是零,这意味着要么质子十分稳定,要么它们的寿命很长——估
计在10亿亿亿亿年以上。

4.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把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作用力统一成为单一的理
论要求证明两种差异极大的粒子实际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
谓的超对称现象。
第一种粒子是费密子,可以把它们粗略地说成是物质的基本组件,就
像质子、电子和中子一样。它们聚集在一起组成物质。另一种粒子是玻色
子,它们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类似于传递光的光子。在超对称的条件下,
每一个费密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学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冲动,他们把所谓的超级对称粒子称为
“Sparticle”。但由于在自然界中还没有观察到5particle,物理学家
还需要解释这种对称性“破灭”的原因:随着宇宙冷却并凝结成现在的这
种不对称状态,在其诞生之际所存在的数学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5.为什么宇宙表现为一个时间维数和三个空间维数?
这只是因为还没有想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答案,只是因为除了上下、左
右、前后,人们无法想像在更多的方向上运动。这并不意味着宇宙原本就
是这样的。实际上,根据超弦理论,肯定还存存着另外六个维数,每一维
都呈卷曲状,十分微小,因而无法察觉。如果这一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为
什么只有这三个维数是伸展开来的,留给我们这个相对幽闭恐怖的空间呢?

6.为什么宇宙常数有它自身的数值?它是否为零,是否真正恒定?
直到最近,宇宙学家仍然认为宇宙是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在膨胀。但最
近的观察发现,宇宙可能膨胀得越来越快。人们用一个叫宇宙常数的数字
来描述这种轻微的加速。这个常数是否如人们早期所认为的是零,或者是
一个非常小的数值,物理学家现在还无法做出解释。
根据一些基本计算,这个常数 应该很大——是我们观测结果的大约
10到122倍。换句话说,宇宙应该以跳跃般的速度在膨胀。而实际情况并
非如此,肯定有什么机制在压制这种作用。如果宇宙真是超对称性的,那
宇宙常数就该被完全抵消掉。但这种对称性——如果确实存在的话——看
来已经破灭。如果这个常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话,那情况就更加复杂
了。

7.M理论的基本自由度( M理论的低能极限是 ll维的超引力,它包含5种
相容的超弦理论)是多少?这一理论是否真实地描述了自然?
多年来,超弦理论最大的弱点是它有5个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一个——
如果有的话——描述了宇宙?反对这一理论的人最近已经接受了被称为 M理
论的最主要的 l l维理论框架。但情况却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在 M里论前,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被说成是由微小的超弦组成的。M理
论给组成亚原子的物质增加了一种叫做“膜”(brane)的更为神秘的物质,
它就像生理学上的膜一样,但最多有9个维数度。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更
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膜组成了弦还是刚好相反?或者另外存在着一些更
基本的物质单位,只是人们没有想到罢了?最后,这两种东西中是否有一种
确实存在,或者 M理论仅仅是一种迷人的大脑游戏?

8,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沦它描述的是粒子运动的速度还是油墨颗
粒组成文件的确切方式——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学家基普·索
恩、约翰·普雷希尔和斯蒂芬·霍金却提出了一个固定的假设:如果你把
一本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
同样的网络全书是无关紧要的。正如物理学中所定义的,信息并不等同于
含义,信息仅指二进制的数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码,它被用来精确地描
述一个物体或一种方式。所以看起来那些特定的书本里的信息将被吞没,
并永远地消失。但人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确实消失了,而量子力学必须对此
作出解释。普雷希尔博士推测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也许以某种形式显
示于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个宇宙中的银幕上。

9.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
换言之,为什么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电磁力)要弱得多?一块磁铁
能够吸起一个回形针,即使整个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据最近的一种说法,重力实际上要大得多。它仅仅是看上去比较弱
而已,因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个额外的维数度之中。如果我们可以用
高能粒子加速器俘获全部的重力,也许就有可能制造出微型黑洞。虽然这
看上去会引起固体垃圾处理业的兴趣,但这些黑洞很可能刚一形成就消失
了。

10,我们能否定量地理解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夸克和胶子约束以及质量差距
的存在?
量子色动力学( QCD)是描述强核子力的理论。这种力由胶子携带,它
把夸克结合成质子和中子这样的粒子。根据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这些微小
的亚粒子永远受到约束。你无法把一个夸克或脑子从质子中分离出来,因
为距离越远,这种强作用力就越大,从而迅速地把它们拉回原位。

但物理学家还没有最终证明夸克和胶子永远 不能逃脱约束。他们也不
能解释为什么所有能感受强作用力的粒子必须至少有一丁点儿的质量,为

什么它们的质量不能为零。一些人希望 M理论能提供答案,这一理论也许
还能进一步阐明重力的本质。

10. 十大物理泰斗分别是

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伽利略·伽利雷、托马斯·爱迪生、詹姆斯·瓦特、迈克尔·法拉第、詹姆斯·麦克斯韦、路易斯·巴斯德、约翰·道尔顿、斯蒂芬·霍金

  1. 艾萨克·牛顿

牛顿爵士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举世闻名德裔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伽利略·伽利雷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他创制了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4.托马斯·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詹姆斯·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时期的重要人物。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学工作,修理教学仪器。在大学里他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1781年瓦特制造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1785年,他也因蒸汽机改进的重大贡献,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0)大物理扩展阅读: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童年经历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毕业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几乎夜夜不停地轰炸英国伦敦。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用一些废弃用品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热点内容
软件工程师英语 发布:2025-07-22 01:45:58 浏览:620
你的班主任老师 发布:2025-07-22 01:04:08 浏览:429
教师资格证科目考试时间 发布:2025-07-22 00:34:56 浏览:366
山东正高级教师 发布:2025-07-21 22:53:01 浏览:575
哪里卖小鸡 发布:2025-07-21 12:58:31 浏览:722
日本教师美女 发布:2025-07-21 12:00:49 浏览:961
语文添加符号 发布:2025-07-21 09:48:00 浏览:15
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讲稿 发布:2025-07-21 08:55:41 浏览:467
师德专题报告 发布:2025-07-21 08:38:32 浏览:274
师德师风专业发展总结 发布:2025-07-21 06:32:21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