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二号

发布时间: 2020-11-22 05:33:25

1. 生物圈Ⅱ号的简介

生物圈2号是美国科学家在1987年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生物圈2号总面积12000平方米,里面建造了微型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高山,平原,盆地,高原,海洋,沼泽,沙漠,森林等等。整个建筑采用全密封结构。

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类是否能在人造生态系统中存活,以便日后为人类离开地球居住在其他星球提供可行性方案。

但是生物圈2号最终实验失败,内部的氧气含量急速下降,动植物死亡。事后分析原因,是因为生物圈2号本身体积太小,虽然实验室高度模拟地球生态系统,但毕竟这不是真正的生态系统,物质之间的循环太小,最终无法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圈2号的故事成为了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剧本素材。

2. 生物圈二号

因为已经由了生物圈一号

3. 什么是生物圈二号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会儿,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有人搞了个生物圈二号。之所以叫生物圈二号,是相对于地球是第一生物圈而言的。制定这一计划的人企图建立一个人和自然和谐的模范。

生物圈二号更像一个巨大的密封温室。内部包含从沙漠、雨林、用百万加仑的盐水模拟的海洋等各种自然形态。有8名自愿者组建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社会。

这是一个耗资2亿美元的与世隔绝的系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2亿美元是很大一笔钱——现在也是。

但是实验失败了。一年内,里边的生活环境急剧变化。土壤里面的微生物引起二氧化碳的快速升高,同时氧气含量下降很大。葡萄占据了主要的生态空间,其他植物全部死掉……成功活下来的动物更少:25种脊椎动物死掉了19种,传花粉的昆虫全部死掉(事实上意味着一些靠昆虫传花粉的植物在今后生活中将灭亡)。沙漠长处青草,而水中藻类泛滥。实验者慢慢受不了了,记得好像是逐渐退出的。

到了1994年,生物圈二号实验被迫放弃了。

事实说明,有些所谓的科学并不科学。实验前人们仿佛对一个自洽的环境十分了解,有能力营造一个和谐社会。但是最终结果还是证明人类的认识很简单。
#日志日期:2005-4-26 星期二(Tuesday) 晴

评论人:小写d 评论日期:2005-4-27 6:35

美防长拉姆斯菲尔德说,有些事情我们知道,是说我们知道我们知道一些事情;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是说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一些事情。可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有些事情我们确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比如感情问题吧。什么是幸福呢,就没有人说得好吧。

人们对幸福都有自己的解释。也许在对周围的一些事情,只有这个是人们最有把握的吧。可是,那些众说纷纭的解释哪一个正确呢?

所以有人看了神雕和侠侣的故事,一方面惊奇于新发现的物种,一方面对侠侣的前景并不看好。只要想想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为洗碗和打扫屋子等等生活琐事吵嘴——这种事情也许会发生——那种理想生活便蒙上一层阴影。

有些事情也许我们确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比如说,这个失败的生物圈二号。

4. 什么是生物圈2号

科学家把地球生物圈称作“生物圈1号”。为了更好地研究生态失去平衡的现象,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花费巨资建造了一个模拟地球生物圈的完全封闭的实验基地,这就是著名的“生物圈2号”。

地点

“生物圈2号”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它是一座占地约1公顷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里面设有多个独立的生态系统:

有一片小型的海洋,几块沼泽地、潟湖,一片沙质的海滩,一片热带雨林及一片草场。

“生物圈2号”与外界完全隔绝,只有太阳光可进入。这样,在这个生物圈内,植物可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氧气和养料,动物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人则靠耕种作物、饲养动物获取食物,而泥土中的微生物又可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及排泄物。这样不断循环,可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实验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按计划,他们将在里面呆2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过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2年中,除了最初带入一批物品外,其余的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来获取。他们还得设法调节和控制圈内的气温和气候。

结果

实验结果很不理想,由于缺乏坚定的实验理论,使得在一年后,土壤中的碳,温室中的氧气,建筑材料中的钙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生物2号圈中的氧含量从21%下降到14%。

由于没有调节好内部气候,使得粮食产量不足,科学家只好吃食物种子充饥,最后不得不撤离出这个生物2号圈。实验以失败告终。

5. 生物圈二号 启示

“生物圈2号”实验宣布失败,可以说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人类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意味着,地球仍然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的家园。

6. 生物圈二号有什么实验成果吗

生物圈二号有什么实验成果
(1)模拟的生态系统毕竟不是自然的生态系统内,其容中的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的复杂程度比农田生态系统差,需要人为调节而不是自然调节。因此,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比农田生态系统要差得多。 (2)绿色植物不能过多,否则二氧化碳和肥力不足;动物饲养不能过多,否则氧气消耗会增加;科学家要维持气候、大气成分、生物种类和数量平衡,创造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 (3)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气候没有调节好,粮食歉收等导致实验失败。 (4)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7. 为什么称“生物圈二号”

http://blog.bioon.com/user1/555/archives/2005/1563.shtml

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 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
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墨 西哥,尼泊尔,南斯拉夫和美国等5国的4男3女共7位实验人员在对首批结果进行评 估并改进技术后,于1994年3月6日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1月走出.他们在这期间 对大气,水和废物循环利用及食物生产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科学研究. 生物圈2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它使人类首次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 究生态学,从而开辟了了解目前地球生物圈全球范围生态变化过程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 它将作为首例永久性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地面模拟装置而有可能应用于人类未来的地外星 球定居和宇宙载人探险.
一,概况
占地1.28公顷的生物圈2号的地上部分为涂有粉剂的立体钢架构型,配有双层玻璃 窗板;地面部分为焊接不锈钢板,并用钢垫密封.总体积约为180000m3.其内部主要由7种 生态群落区和两个大气扩张室(也称作"肺")组成.此外,还设有能量中心和冷却塔等设施 .其外观及有关结构参数如表1和图1所示.
为了减轻立体结构的负荷,生物圈2号的内部压力略高于周围大气压.众所周知,温 度改变必然导致压力变化,而这种伸缩中的压力变化足以破坏玻璃窗板(计算值极易超过kPa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没有像通常那样采取抵抗压力的措施,而是为该圈装配了两个称为" 肺"的体积可变室,以使大气在恒压下胀缩.两"肺"就如同巨大活塞通过密封膜连接在气 缸上一样,上下垂直运动距离约达15m.活塞重量产生相对于周围大气压力的内部正压.正压 具有两大优点:不论什么地方有泄漏,内部大气就会向外扩散从而保证排除外界污染;活塞的 持续下滑则表明某处出现泄漏.两"肺"的体积占到该圈密闭体积的30%.
除上述设施外,其内部还包括分析,医疗,兽医,监控,维修,锻炼,影视等室,分布在不同 部位.
与地球生物圈类同,生物圈2号在物质上闭环,通过工程手段禁止它与外界大气和地 下 土壤进行物质变换.在能量上开环,允许太阳光通过玻璃结构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引入 电能供技术系统操作运转.在信息上也同样开环,通过计算机系统,电话,摄像,电视与外 界进 行数据信息交换,并通过电视可以与外界工作人员及亲属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还可放映电影和 收看商业电视节目.电能及热控能源从外界通过气密装置输送进来,当进行能量转移时,不允 许内外流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换或混合.
表2 圈内大气温度,压力及重量范围
生物群落 温度(°C) 最高 最低 大气成分 压力

8. 生物圈二号为什么会失败

“生物圈2号”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其命名是把地球视为“生物圈五号”而言的。“生物圈2号”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实验场,也有人把它称为“微型地球”,或“火星殖民地原型”。这个占地1.3万平方米,8层楼高的的圆顶形密封钢架结构玻璃建筑物,是人们花费了近2亿美元和9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类离升了地球“生物圈三号”是否能生存。在这个微型世界中,有海洋、平原、沼泽、雨林沙漠旅业区和人类居住区,是个自成体系的小生态系统。“生物圈2号”虽然与外界隔绝,但可以通过电力传输、电信与计算机与外部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在“生物圈2号”内可以看电视,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与亲友联系。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科学家们原计划让工作人员在“生物圈2号”中生活两年,为今后人类登陆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基地进行探索。然而,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氧气(O2)含量从21%迅速下降到14%,而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氮(NO2)的含量却直线上升,大气和海水变酸,很多物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所有的传粉昆虫的死亡造成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也全部死亡。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和草地。“生物圈2号”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了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伊甸园”。“生物圈2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多年来,人类梦寐以求地憧憬着冲出地球,向宇宙进军。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这种愿望里似乎又加进了欲逃离的色彩,人们上下求索,加快了寻找“诺亚方舟”的步伐。也许“生物圈2号”的失败有技术上的失误或设备上的欠缺,也许人们今后还会向“生物圈3号”、“生物圈4号”挑战。然而从“生物圈2号”失败的深层反映出来的信息远比其本身更冷酷无情。它向人们证明:大像无形,大青息声。地球环境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对这种异常可靠的结构,人们渴望窥其脉络,望其项背,但却决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能够完成的。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热点内容
五好教师下载 发布:2025-07-22 12:37:05 浏览:729
师德考细则 发布:2025-07-22 11:58:05 浏览:453
热键冲突怎么办 发布:2025-07-22 11:43:10 浏览:557
猥褒怎么念 发布:2025-07-22 10:21:39 浏览:456
教师技能大赛方案 发布:2025-07-22 09:15:41 浏览:92
师德模范事迹简介 发布:2025-07-22 07:53:42 浏览:25
考个教师 发布:2025-07-22 06:50:45 浏览:523
课堂点睛五上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22 06:25:33 浏览:783
教师角色定位 发布:2025-07-22 05:21:38 浏览:10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布:2025-07-22 04:34:56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