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山东地理环境

山东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7-30 02:12:57

Ⅰ 山东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风土人情特征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Ⅱ 山东省地理环境优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水陆交通,地形地势,水热气候,行政区划方面回答

Ⅲ 齐鲁大地拥有怎样的地理环境

齐鲁大地,是指山东省。因山东古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叫齐鲁大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

Ⅳ 山东省地理位置及特点的描述,共四点。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4%。

Ⅳ 山东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内夏较长。年平均气容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Ⅵ 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算数一数二

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算数一数二?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和自治区奔涌而下,携带着上游富含有机质营养的泥沙冲击出华北平原,最后由山东流入渤海,并且在齐鲁大地孕育出中国最早的文明之一。

山东还拥有了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并且海岸线非常优质:山东海岸线全长3024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山东全省沿海港口总泊位数达到5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7个,沿海港口运输生产能力达16.1亿吨,居全国第2位,外贸、金属矿石、液体散货吞吐量居全国第1位。一个省份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渤海港四大优质海港。海洋资源异常丰富。由于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不仅是寒暖流交汇区域,还是黄河入海口,因此浮游生物多,从而是海洋资源异常丰富。

据统计,在山东半岛海域,海水鱼虾有260多种,对虾、海参、扇贝、鲍鱼等海珍品产量更是在全国居首位。山东拥有全国最大的海岸线,但是黄海渤海均在大陆架上,大陆架区域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潮汐、波浪和海流的作用比较强烈,有利于海水层的垂直混合。因此,这里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居场所,孕育着巨大的海洋生产力,除了产生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外,大陆架的存在也极大降低了海啸的风险。

Ⅶ 山东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地理位置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濒临渤海与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全省东西最长距离7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陆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

2、气候条件
山东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1c-14 c,降水量550-590毫米,无霜期200天以上。

3、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县及县级市、区139个。济南市为山东省省会,青岛市为全国计划单列市。

4、矿产资源
山东已发现的矿产128种,占全国矿产种类的70%以上,其中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居第一位的有黄金、自然硫、石膏;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刚石、菱镁矿、钴、铪、花岗石;居第三位的有钾盐、石墨、滑石、膨润土、石灰岩等。其余居前10位的有煤、天然气、铁、重晶石、硅藻土、铝土矿、轻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石英砂、云母、磷、石棉等。

5、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54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8724.5亿元,增长19.2%,其中工业增加值7799.3亿元,增长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045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2675.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6.1%,增幅比上年高9.2个百分点。

6、农业
山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等都是山东的名产。

7、工业
山东省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比例协调的现代化工业体系。2004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4127个,年末达到20304个,实现增加值64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占GDP比重达41.9%。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290.8亿元,增长15.9%;集体工业增加值751.0亿元,增长17.8%;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分别增长27.5%和29.0%。轻工业增加值2343.4亿元,增长27.0%;重工业增加值4154.9亿元,增长26.3%,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7:63变化为36:64。

8、商业金融
近些年,全省积极贯彻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城乡消费基本同步增长,农村市场转旺。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3349.2亿元,增长14.6%,市场份额为74.7%;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134.3亿元,增长11.8 %,市场份额为25.3%。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9.4亿元,增长13.7%,市场份额达到60.9%。
年成交额一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达316个,比上年增加8个;已出租摊位数20.3万个,摊位出租率为89.8%,提高1.9个百分点;营业面积为1416.9万平方米,实现成交额2243.7亿元,分别增长7.9%和9.5%。平均每个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7.1亿元,增长6.0%。

9、对外开放
山东省是中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山东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1997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把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之一的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领域到科技、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企业已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山东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省州、城市,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和友好关系。世界上前500家跨国公司已有81家来山东投资设厂。山东走向世界,世界进入山东已成现实。开放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度增长。

10、科学技术
山东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鲁”的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科学技术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1、文化教育
全省有公共图书馆133个,档案馆186个,报纸146种,期刊274种。全省县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130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

12、历史文化
山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拥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这里还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山东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对中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著名的鲁国和齐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山东因而简称“鲁”或“齐鲁”。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人具有勤劳、朴实、重情义、守信用的传统美德,向以不怕困难、不甘落后、吃苦耐劳、勤俭努力而为世人称道。

13、旅游
山东省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誉为“五岳之尊”的泰山和孔子故乡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旅游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全省共有旅游景点500多处。基本形成了自己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风光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以梁山、阳古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Ⅷ 山东的地理位置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热点内容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
奥数物理 发布:2025-07-17 23:41:12 浏览:318
中西方历史 发布:2025-07-17 21:55:02 浏览:867
师生伦理关系电影 发布:2025-07-17 21:35:16 浏览:481
赵县中学官网 发布:2025-07-17 21:35:08 浏览:260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7 21:04:53 浏览:846
初中历史必考 发布:2025-07-17 18:06:27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