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初三下学期物理

初三下学期物理

发布时间: 2021-07-30 02:54:50

1. 孩子初三下半学期了,物理一直不好,找了家教也没有提升,怎么办呢

物理可以说是所有科目中最难的科目,很多同学谈到物理都会直摇头。

孩子初三下学期了,那就意味着今年7月份就要参加中考了,现在再恶补估计还是有成效的。

首先,先弄清楚孩子的问题出现在了哪里?是听不懂还是不想学,一定懂得孩子的想法。

其次,制定物理学习计划。初中物理是入门级的,且内容较少,现在制定计划完全来得及,但制定后一定要严格执行,最好请一位有资历的老师来辅导。

最后,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不要让孩子放弃,最后关头,要拼尽全力。

2. 求在初三下学期想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办法

讲真的
对于物理来说理解比一切重要
对于一个实验不要死记文字说明
你要投身去用思维理解
贯切懂得的物理知识与常识
解释一下现象的原因
这样才做到真正的懂得
并且你会发现这样才会长时间记住
并会灵活利用
这是我自己学物理的心得

3. 请求初三第二学期刚开学后物理学习的方法。

这样东西假期就开始巩固~放假做资料很有用,因为一般初三现在的复习资料都把三年知识全概括讲解了,利于下学年复习。最好尽早买来资料做,做一本就够用了当然多做更好。也用不着去担心,我那年也是这样,都有这种紧张感,可开学后你可以发现大家基本都忘了(除非你那班真的很好)。老师都是开始从下学期复习的,再者下学期有理化生加试,物理试验会做的很多不用担心~现在复习刚开始想复习主要就看概念拉…公式定理都记不熟怎么做题,你复习不可能不过课本直接去捞大题吧。看概念没有用那就说明你不知道概念该怎么用,所以会很模糊…所以一定从基础开始
好好翻翻复习的课本,把它们摸索清楚。最好假期找本资料辅助,资料上的知识点都是总结好的,思路相对清晰,例题举得比较见血容易理解。哪怕几天后就开学,提前准备会给你极大的优势。我沾过这些光哦…虽然当初是被我妈逼的但最后我感激涕零,真的很值!!
还有心理压力不要太大,都是一样的。调整好心态…我易人易我难人难,下学期考试很多不能看太浅但绝不能看太重。好好复习阿考完试你会在乎这个初三的,虽然你现在或开学可能想骂死它,可是那些都过后你会为它哭死、

好好学习中招必胜~

4. 初三下学期了,物理一点也不会,怎么办

自己好好学啊

5.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想自学初三下学期的物理!我该怎么做呢

我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中考物理有80%的基础题目,这些是应该必须得分的,所以复习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案,我建议第一轮复习应该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弄懂,一定是懂,然后根据知识点做一些相应的基础题目。把这80%的分数拿下,然后第二轮的时候再适当的进行拔高训练。突破那20%。最后的第三轮其实就是放松心态,查缺不漏了。

6. 初三物理的重要性

初三物理学习重要性

暑假即将到来,初二的同学即将进入中考年级,对于将要到来的初三物理的学习(包括其他科目)和初一初二有着什么样的区别?通过本文,可以让你对于初三的物理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初三全科学情分析

(1)课程难度不同

初三与初一、初二最大的不一样在于课程难度将会提上一个新的台阶,初三年级所学内容更加综合,如物理将会学习到电与磁,也会遇到更多的综合题。

(2)学习方法不同

初一学习方法重在把握基础

初二学习方法重在把握专题

初三学习方法重在综合性

(3)考试结果差距不同

初一、初二成绩排名基本都是全校进行排名

初三有很多全市统考,在整个武汉市进行排名,一分压倒一批人,排名差距明显,心理落差增大

(4)考试形式不同

初一、初二年级的所有考试都非常具有"模块化"性质,即当前学什么内容就考什么内容,这样往往很多学生容易发挥正常。但是从初三下学期开始,考试形式将不会在具备"模块化"性质,反之考试具备"全面性"特点,每次考试内容基本覆盖了初一、初二的所有内容,使很多同学进入初三后成绩走下坡路。

(5)考试心态不同

初一、初二考试,同学们都没有任何感觉,并且都是“谈笑风生”走进考场,在“高谈阔论”走出考场。而初三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紧张上考场,忐忑出考场”。尤其是一模考试甚至会出现失眠、焦虑等心理状态。考试紧张直接影响到知识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考生考试成绩。

(6)需要关注的信息量大

初一、初二需要我们基本不需要关注中考信息,但是到了初三我们需要关注的信息量非常大,家长和学员需要关注:

签约(什么时候签约?如何签约?签约后如何规划?)

中招咨询会(什么时候举行?在哪举行?)

志愿填报(如何报志愿?有哪些志愿填报技巧?)

择校(如何正确选择学校?)等等

(7)与父母和老师沟通不同

进入初三家长感触最大的时曾今活泼的孩子将会变的比较沉默,甚至和自己说话出现严重的抵触心理,其实每一届初三都如此,孩子们压力增大同时伴随青春期到来将会与父母沟通减少。

二、中考面临的挑战

根据往年数据来看,预计2021年武汉市中考报名人数在7万左右,普高率56%,也就是说武汉近46%的考生不能上普高,只能面临分流读职高或者直接辍学。而能进入一批重点高中和九大名高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只有23%和7.7%的比例。

很多武汉家长感叹:“读个高中咋就这么难!”

三、初三物理学习对中考物理的影响

1、初三物理的特点

初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多,喜欢考察细节。初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版块单一(基本全是力学),但是挖的深,受力分析多,计算量变大。那么初三物理的特点又是什么?

整个初三的学习内容基本集中在电学,加上一小部分的热学及信息能源知识,所以搞定电学基本上能搞定初三的物理学习。但是从以往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于电学的理解入门存在较大问题,也就是说,起步比较困难,在后期的电学学习中综合题变多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会觉得举步维艰。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前期的基础电学学习中不应有漏洞,这也是暑假为什么初二升初三的学生都会选择冲刺一把的原因。

2、初三物理在中考物理中的分数占比

上图展示出的是初中物理几大知识版块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比(综合近几年的数据),其中,热学的一大半及电学的全部都在初三阶段,综合来看,初三所学的新知识占到了物理中考的40%多。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占比并没有初二高,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初三的下半学期至少会有两个月的时间是用来做中考复习的,从时间分配的角度来说,初三的物理学习是分秒必争啊!

7. 初三下学期的物理用什么资料书很好

买本与课本同步的教材解析看看,最好带历年各地中考题集锦的。学习方法版很难说,一个人又权一个人的方法,我辅导了一个初三学生,看他求知欲很强但方法不对,只是教他做题时怎么去破题。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物理虽然是理科,但是要想学好,先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理论记住,很熟练才行的,不要急于做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8. 初三下学期物理复习计划。

最重要的是树立信心,其次要把做过的错题多做几遍,不用自己复习,跟住老师就够了。放心吧,中考物理很基础 ,跟住老师就行。浮力那儿不用做难题,主要攻电学的电功率和力学的机械能部分。声,光,热只要多回顾基础知识就够了。别担心,掌握了这些中考物理不但不会给你拖分,反而会给你提分。我就靠这份复习计划中考物理得了100分。希望你也可以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加油!

9. 初三物理下学期概念

初 三 物 理 知 识 点 1、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 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 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4匀速上升的电梯: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7出站的列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 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 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 10、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 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 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 1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 4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r>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6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6、 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17、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18、 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9、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0、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减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21、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利用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注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如把一物体举高是做的功使机械能增加) 22、 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将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当物体间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将停止,在无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既Q放=Q吸,在有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损耗,所以Q放=Q吸+Q损 23、 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也可能不变,因为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一定都增加为物体的内能,还可能增加为物体其它形式的能:如把物体举高,对物体所做的功增加为物体的机械能,而不是增加为内能.故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1做功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做功只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24、 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改变:物体吸热后内能会增大,物体放热后内能会减小. 25、 温度与内能:1对一个固定的物体来讲,温度越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2不同物体的内能不能仅仅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它的大小3当物体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如:1对0℃的冰加热时,其温度在冰未熔化之前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在增大(因为冰吸收的热量没有增加为分子动能,而是增加为分子势能)2当0℃的水结冰时,对外放出热量,水的内能减小,但其温度且保持不变4内能改变时,物体的内能可能改变,可能不变(如上1,2) 26、 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用水做取暧剂和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其它液体的大。 28、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常见能的转化有: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通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通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植物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膨胀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9、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 计算公式为Q放=m q 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选择Kg , q表示热值。燃料的热值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因素无关。 30、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 31、重要实验:给封闭在试管内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水蒸气将木塞冲开,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将木塞冲开,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2、内燃机工作时有两个冲程有能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3、两铅块紧压后吊上重物未能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伸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34、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内能增大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同理内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结冰)。 35、温度与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6、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切记: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不同的温度,两物体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37、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0C),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Q=C m(t - t0)表明物体吸的热跟物体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改变有关。 初三物理第二部分知识点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电子带负电荷,(丝绸)带负电的物体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玻璃棒)带正电的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毛皮和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等量电子带负电荷。 2、任何一个物体内部都有大量的正电荷(原子核中的质子)和负电荷(核外电子),当一个物体内部正确同电荷数量相等时,物体呈中性;不带电当物体内部正电荷数量大于负电荷数量时(常常是此物体失去电子)物体带正电;当物体中负电荷数量大于正电荷数量时(常常是此物体得到电子)物体负电荷,一般情况下物体中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即自由电子)特别是固体物质导电(或带电)时都是如此,正电荷不移动;但酸、碱、盐的水溶液(或气体导电)时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同时移动。 3、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符号是Q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4、原先中性的两物体,因摩擦带电时,将会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两物体因接触带电时,将会带上同种电荷,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接触带电时,将带等量同种电荷,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5、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一物体靠近另一物体时互相吸引,则这两物体可能都带电,且为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还有可能一物体带电,而另一物体不带电是轻小物体(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物体由于带电互相排斥时,一定带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负电(因为它得到了电子)玻璃棒带正电(因为它失去了电子)摩擦过程中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 7、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带正电是毛皮,因为它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所以它的电子在摩擦过程中,被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橡胶棒吸引过去了,所以橡胶棒因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荷。 8、固体物质摩擦带电时,发生移动的电荷都是负电荷,也就是自由电子,正电荷不动 9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金属导电时发生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相反,导体导电靠自由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靠正负离子 10、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大地、人体、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1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橡胶、玻璃、塑料、油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12、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电路中电流很大,这种情况叫短路。短路可能把电源烧坏,是绝对不允许的。 13、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它的计算公式是I=Q/t 其中电荷量Q的单位应选择库仑,时间t的单位应选择秒,这时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也就是1A=1C/1S 表示如果在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是1C 导体中电流就是1A。 14、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来讲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每个铅蓄电池电压是2V. 15、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流到处相等,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16、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互不影响,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干路上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所并电阻倒数之和。 17、在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即:(在相同时间内) R1:R2=U1:U2=P1:P2=W1:W2=Q1:Q2 18、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以外,电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间均成反比(在相同时间内), R1:R2=I2:I1=P2:P1=W2:W1=Q2:Q1 除电阻和电压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间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19、电流表和用电器相并联,则该用电器相当于被短接,无电流而不工作,若电压表被串联在电路中,则电路中的用电器将不工作,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近似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20、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若接反了,则指针将向无刻度一侧发生偏转。 21、在未知电路中电流、电压大小的情况下,应采用大量程进行测量,但能用小量程时不能用大量程,因为小量程测量读数准确,误差较小。 22、在物理学中,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共同决定的,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外形完全相同的锰铜线和镍铬合金线,锰铜线的电阻较小,绝大多数的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欧。 23、滑动变阻器上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滑动变阻器之所以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是因为当滑片移动时它在不断的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滑动变阻器上标有电阻值和电流值,如“20欧 1A”,则它表示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是20欧,允许经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是1安培。滑动变阻器一般应串联在电路中,在接入电路时金属杆上选一接线柱,线圈两端选一接线柱。 24、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课本中五个旋盘电阻箱可得到0~9999.9欧之间的任意阻值。 25、电阻R1>R2,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U1 U2,通过它们的电流I1 I2;若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U1 U2,通过它们的电流I1 I2, 26、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注意:在叙述该定律时,“导体中的电流”必须放在前面。 27、在常温下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若测得值为R1,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测它的电阻若测得值为R2,发现R2 的阻值大约是R1 的10倍,这是因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在开灯瞬间经过灯丝的电流是灯炮正常发光时电流的10倍。故灯丝烧断往往在开灯或关灯的瞬间。 28、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 ;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及若干导线;实验电路图如右,在实验时需测量的两个物理量是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断开,滑片应放在阻值最大位置上(图中的b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以便多次测量,得到多组对应的电流、电压值,求出多个待测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29、电阻相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使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所串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电阻相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使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所并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长工电阻的倒数之和 30、在家庭电路中每多开一盏灯,电路总电阻将减小,干路总电流将增大,电路中的总功率将增大。 31、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32、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P=W/t =UI 。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3、电功的单位有焦,度、千瓦时;电功率的单位有瓦、千瓦。1KWh=3.6*106J 34、用电器上一般标有电流值和电压值如“220V 60W”,220V表示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两端所加的电压),60W表示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35、测定小灯炮功率实验的原理是P=UI ,电源电压应高于小灯炮的额定电压,电流表量程应略高于小灯炮的额定电流,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以便测出小灯炮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36、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Q=I2Rt,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此时电流所做的功W等于产生的热量Q 。 37、重要例题: * 一灯炮上标有“6V 3W” 则 a 、灯丝电阻为R=U额2/P额=(6V)2/3W=12欧 b、 该灯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I=P额/U额=3W/6V=0.5A c、 若在该灯两端加上4V电压时它的实际功率为I实= U实/R=4V/12欧 =1/3A P实 =U实I实=4V*1/3A=1.33W d、 若要将该灯接在9V的电源上,则应串联一个多大电阻 ,R=UR/I=(U-UL)/I =(9V- 6V)/0.5A=6欧 e、 若将该灯和“6V 2W”的灯串联在9V的电源上则两灯的实际功率为 R1=U12/P1=36/3欧=12欧 R2=U22/P2=36/2欧=18欧 I=U/(R1+R2)=9V/(12欧+18欧)=0.3A U1`=I*R1=0.3A*12欧=3.6V U2`=I*R2=0.3A*18欧=5.4V P1`=U1`*I=3.6V*0.3A=1.08W P2`=U2`*I=5.4V*0.3A=1.62W 38、电能表上所标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的乘积表示能接入该 电能表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39、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40、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4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 第三部分 电和磁 1、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软磁性材料,电磁铁的铁芯应用软铁,钢磁化后磁性可以长期保存,称为硬磁性材料,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磁铁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3、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一致,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受力方向一致,跟经过该点的磁感线的曲线方向一致。 4、地磁场的磁感线从地磁北极(或地理南极附近)发出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附近) 小磁针指南北是由于受地磁场的作用,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 5、奥斯特实验(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正是电流的磁场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该实验还表明:电流方向改变了,磁针的偏转方向也相反。这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奥斯特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人。 6、能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7、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电磁铁的极性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 电磁性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还可以在电流一定,外形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的匝数来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8、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发现的: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9、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它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0、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11、直流电动机之所以能够连续转动,是因为有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换向器就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上下册都有!!

热点内容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
奥数物理 发布:2025-07-17 23:41:12 浏览:318
中西方历史 发布:2025-07-17 21:55:02 浏览:867
师生伦理关系电影 发布:2025-07-17 21:35:16 浏览:481
赵县中学官网 发布:2025-07-17 21:35:08 浏览:260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7 21:04:53 浏览:846
初中历史必考 发布:2025-07-17 18:06:27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