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小学化学实验

小学化学实验

发布时间: 2021-07-30 02:56:18

1. 小学生能在家做的化学实验有哪些

小学时的乡下很穷,因自发的热爱科学,曾悄悄地做过的几个试验如下.但现在可别去模仿.
1、面糊烧开,滴进去碘酒,面糊变兰,碘化反应.
2、牵牛花叶济出汁,当试剂用,滴到白醋水里、面碱水里等,会变不同的颜色,可以检验液体的酸碱情况.用黄瓜等的花或嫩茎叶的汁来做,也可以.
3、趁大人做饭时,把铅放到煤铲里,在灶坑里烧化,在地上用农村烧火的铁钩子钉个孔,把熔化的铅浇进去,凉了以后刨出来,制成铅棍.找个破砂轮块,每天放学回来就一点一点打麿出铅末,留待使用.找点农村给果树打药配制石硫合剂用的硫磺,压成末待用.将前两种粉末按比例混合好后放到破罐头盒里,用破钳子夹着,冬天放到破火炉子里加热,烧红后又变成黑色时取出,凉凉后砸碎,取其一小块待用.自制个黄铜丝弹簧,一端凿扁剪个尖,触到那个块上,找个最好点,就是很好的二极管.可以做收音机用.
哈哈,当年寒冷的农村,拥挤的房子四面透风,怕上不了中学,就淌着鼻涕做试验,非常好玩.

2. 小学生能在家做的化学实验有哪些

一、隐形墨水

原料:小苏打;纸张;水;电灯泡(光源);画笔;量杯;紫葡萄汁(可选)

步骤:

1、将等量的水和小苏打混合。

2 、用棉签、牙签或画笔将信息写在白纸上,用小苏打溶液作为“墨水”。

3 、让墨水逐渐干燥。

4 、读到字的方法之一是将纸张接近一个热源,如一个灯泡;此外,你也可以通过熨烫它来加热。小苏打会使纸上的文字变成褐色。

5、 另一种读到字的方法是用紫色葡萄汁涂在纸上,文字将以不同的颜色显示。葡萄汁相当于pH值指示器,当它与小苏打的碳酸氢钠反应时,它会改变颜色。

二、分层密度柱

原料:可以使用下列部分或全部的液体,这取决于你想要多少层和你手边有哪些材料。这些液体是从密度最大密度到最小密度列举的,这也是你把它们倒进柱子的顺序。

1 、蜂蜜

2 、玉米糖浆或煎饼糖浆

3 、液体餐具洗涤剂

4、 水(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5 、植物油

6、 外用酒精(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7、 煤油

三、塑料袋冰淇淋

原料:半杯牛奶、半杯鲜奶油、四分之一杯糖、四分之一茶匙香草或香草香精(香草醛)、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杯氯化钠(NaCl)作为食盐或岩石盐、两杯冰、1夸脱 ZiplocTM袋、温度计、量杯和勺子、吃东西的杯子和勺子

步骤:

1、加入1/4杯糖,1/2杯牛奶,1/2杯鲜奶油,1/4茶匙香草精加入1夸脱拉链袋中,密封。

2、将2杯冰加入1加仑拉链袋中。

3、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冰袋里的冰的温度。

4、把1/2到3/4杯盐(氯化钠)加到冰袋里。

5、将密封的夸脱袋放入加了冰和盐的加仑袋内,密封加仑袋。

6、轻轻地把加仑袋从一边慢慢地摇到另一边。最好在顶部密封,或者戴上手套,因为袋子会很冰。

7、继续摇上10-15分钟,或者直到把包里的东西凝固成冰淇淋。

8、打开加仑袋,用温度计测量和记录冰/盐混合物的温度。

9、取出夸脱袋,打开它,用勺子把里面的东西装进杯子里就好了。

四、热冰

原料:1升清醋(弱醋酸)、4汤匙小苏打(碳酸氢钠)

步骤:

1、在平底锅或大烧杯里,在醋里加入苏打水,一点一点搅拌。小苏打和醋反应,生成醋酸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你不慢慢地加入小苏打,你就会得到一个小苏打和醋火山,并会从你的容器中溢出。

2、将溶液浓缩成醋酸钠。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溶液煮沸,直到一个晶体薄膜在表面形成。

3、将醋酸钠溶液从热源移开,立即将其覆盖,防止进一步蒸发。我把溶液倒进一个单独的容器里,用保鲜膜盖住它。你的溶液里不应有任何晶体。如果确实有,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或醋。

4 、把含有醋酸钠溶液的容器放在冰箱里冷冻。

五、燃烧的纸币

原料:一元纸币(如果你是勇敢的,更高的面值)、钳子、火柴或打火机、盐(如果你想要有颜色的火焰的话)、50%的酒精和50%的水(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将95%的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

步骤:

1、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你可以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95-100%的酒精混合在一起。

2、在酒精和水溶液中加入少许盐或其他色素,以方便产生可见火焰。

3、把一元的钞票浸泡在酒精和水溶液中,以致完全湿润。

4、用钳子夹起纸币,离开混合溶液。

5、把火点燃,让它燃烧纸币,直到火焰熄灭。

3.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小实验有哪些

小学生有很多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可以做,都不复杂。

下面列举几个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小实验:

一、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镊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镊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镊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

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二、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著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三、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小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意义:

  • 帮助学生加兴理解自然科学知识

  • 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

  • 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

  • 锻炼优良的心理品质

4.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小实验

趣味小实验三则
1.气垫飞行
用热水冲淋一只玻璃杯子,并在杯里留少许热水。然后把杯子迅速反扣在光滑的桌面上。这时,朝杯子轻轻地吹风或用羽毛推它,玻璃杯便鬼使神差似的在桌面上轻松地滑行起来,就像滑冰一样,几乎没有什么摩擦力。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由于,当杯子迅速反扣在桌面上时,杯中热水倒出,便有空气进入,杯壁及留下的热水具有的热量使这些空气发生热膨胀现象,从而把反扣在桌面的杯子微微向上托起。这时的杯子已经不再与桌面直接相接触了,而是支持在一层薄薄的水膜和“飞垫”上。因此,杯子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变得很小很小了。故此,只要有很小的外力作用,杯子便向前滑行啦!
2.摩擦产生热
右手捏紧铜丝往右拉,让铜丝在握着的左手间滑动,这时左手便会有热的感觉。
两手捏紧铜丝,迅速地来回弯折多次,铜丝的被弯折处就会变得灼热烫手了。这是咋回事呢?
这是因为,物体摩擦可以产生热。上面的两实验中,第个实验是铜丝与手之间的摩擦。第二个实验是铜丝在弯折时,铜丝内部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这两种情况都是由机械能通过摩擦转换成热能的。
3.奇特的冰冻
实验(1)将汽水放在冰箱里冷冻到快要结冰的程度(但尚未结冰)。把汽水拿出冰箱,打开瓶盖,虽然处于室温中,汽水瓶中却很快结出冰块来。
实验(2)将一瓶普通冷水,用布包好后放入冰箱中进行冷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瓶里的水结成了冰,但瓶子却被胀裂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因为:在实验(1)中,汽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因而冰点较低,难以结冰。打开瓶盖,二氧化碳气化后,冰点升高了;同时,二氧化碳气化时还要吸热,使汽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于是,瓶里很快结出了冰块。
在实验(2)中,水在结冰时体积要增大,所以瓶子被胀裂。用布包着是为了防止瓶子胀裂时玻璃碎片散落到冰箱里的缘故。

5. 简单的小学生科学小实验有哪些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可爱的浮水印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蜡烛吹不灭
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1. 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2.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讲解:
1. 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2. 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蜡烛抽水机
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
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
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杯子中
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
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
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剥去蛋壳。
2、 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 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 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6. 中小学化学实验室有哪些设计要求

1.化学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药品贮藏室等附属用房。
2.化学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实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2)实验室内的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一面应设防护罩。
(3)实验室应设置带机械排风的通风柜,当有二个以上化学实验室时,至少应有一间实验室设置通风柜。通风柜内宜设给水排水装置,但电源插座、照明及煤气开关均不得设在通风柜内。
(4)实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
(5)实验室可设置煤气管道,并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7. 趣味小学化学实验

鸡蛋壳和醋
柠檬电池

8. 小学化学实验教案 怎样写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洗发香波的制作都需要哪些成分,认识两种化学药品的名称及其性状,掌握洗发香波各成分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孩子日常观察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制作洗发香波的应用的成分.
2、了解各种成分在洗发香波中的作用.
3、制作洗发香波.

教学重点:
1、掌握制作洗发香波所用到的化学药品.
2、洗发香波的主要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1、认识洗发香波中的化学药品的名称,掌握其性状.
2、制作洗发香波.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色素、香精、温水、毛巾(备用)
学生用具:烧杯、搅拌棒1个/人、十二醇硫酸钠1袋/人、氯化铵1袋/人、香波瓶1个/人.
课时安排:
80分钟.
课堂流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师:夏天很热,爱干净的同学每天都要洗头洗澡,你们洗头的时候都会用什么洗呢?
生:洗发水······
师:你们家里用的洗发水都是哪里来的呢?
生:买来的······
师:我们平时所用的洗发水基本上都是我们从超市或者商店买回来的,那么今天老师有一个神奇的配方,可以让大家通过实验自己制作一瓶洗发水,你们想不想做?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做一种属于我们自己品牌的洗发香波,一定要记住它的秘密配方哦!
二、课程讲(35分钟)
【教师演示实验一】5分钟
师:首先,我们想一想,洗发水最先要有什么?
生:水······
师:那么,今天我们要制作洗发水就要用到水,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要不然我们好不容易制成的洗发水撒了就没了,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有了水了,我们拿什么装水呢?
生:瓶子······
师:今天老师先要向大家介绍我们今天制作洗发香波的容器,就是这个(出示烧杯),大家观察,这个小杯子和我们平时喝水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个小嘴儿、有数字······
师:很好,这个杯子呢,是专门用来做化学实验用的,它有一个小口儿,还有数字刻度线,科学上我们称它为——烧杯.
生:······
师:烧杯通常用来配制溶液.有一个小口是为了方便我们倒溶液,有刻度线是可以告诉我们装溶液的量,它叫做?
生:烧杯······
【教师演示实验二】
师:那么我们有水了,就能把头发洗干净了吗?
生:不能······
师:那么,洗发水最主要的用途是?

热点内容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
奥数物理 发布:2025-07-17 23:41:12 浏览:318
中西方历史 发布:2025-07-17 21:55:02 浏览:867
师生伦理关系电影 发布:2025-07-17 21:35:16 浏览:481
赵县中学官网 发布:2025-07-17 21:35:08 浏览:260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7 21:04:53 浏览:846
初中历史必考 发布:2025-07-17 18:06:27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