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细解

化学细解

发布时间: 2021-07-31 06:52:16

『壹』 化学(要有详细解说,谢~~~~~~~)

1.既然都有M层了,那么L层一定是8电子满了,所以M层就是7个电子了,当然是主族了
2.1).A、B不可能属于同周期。因为化合物AB2中A显正价,B显负价。假如,A、B同周期,则A排在B的左边,那么A的
原子半径
就比B的大。但是,A的原子半径却比B的小,所以A、B不同周期。
2)因为A的原子半径比B的小,所以A只能排在B的周期之前。
3).A可以是碳、硅,B可以是氧、硫。
4)A可以是Be、Mg、C、Si、N,B可以是O、S
3.若将Na2
CO3
溶液滴入盐酸溶液,则盐酸相对过量,所有CO3(2-)都会转化为CO2;反之,将盐酸溶液滴入
Na2CO3
溶液,则盐酸相对不足,前一部分盐酸将CO3(2-)先转化为HCO3-,后一部分盐酸使之转化为CO2。
因为两次所得CO2
体积不同,说明15mL
Na2CO3相对于25mL
盐酸来说
过剩。
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4mL。n(CO2)
=
224mL/22.4mol/L
=
0.01
mol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HCl完全反应;Na2CO3剩余。
n(HCl)
=
2n(CO2)
=
2*0.01
=
0.02
mol
[HCl]=
0.02/(25/1000)
=
0.8
mol/L
②另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二氧化碳112mL。HCl与Na2CO3均完全反应,Na2CO3先生成
NaHCO3
,部分NaHCO3
转化为CO2:
n(CO2)
=
112mL/22.4L/mol
=
0.005mol
HCl
+
Na2CO3
=
NaHCO3
+
NaCl
HCl
+
NaHCO3
=
NaCl
+
H2O
+
CO2↑
n(HCl)
=
n(CO2)
+
n(NaHCO3)
=
0.005
+
n(NaHCO3)=0.02
n(Na2CO3)
=
n(NaHCO3)
=
0.02-0.005
=
0.015
mol
[Na2CO3]
=
0.015/(15/1000)
=
1.5
mol/L
(3)将n
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则V的
取值范围
为: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n(CO2)
=
n(HCl)/2
=
[HCl]/2
*
n/1000
=
0.4n/1000
=
n/2500
mol
V(CO2)
=
22.4*n/2500
=
0.00896n
L
=
8.96n
mL
n=0:
V=0
mL
则V的取值范围为
(0,
8.96n)
mL.

『贰』 化学详细解析

第一步,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a:b的速率就为1:3,可算出b速率为0.6
第二,先写出化学反应式,一个氮气和三个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可逆生成两个氨气。算出氨气的反应速率,注意题目中的2L,氨气速率就等于1.9/(2*3),算出后再利用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速率之比算出氢气
第三,首先算转化的A的浓度,转化的C=v*t,所以转化的C=0.06*2=0.12,因此转化的n=c*V=0.12*10=1.2,起始a的n为10,转化了1.2,剩下的就是8.8

『叁』 化学详细解析 (1)

你要问啥?
第一个题 1 被排除的原因就是:酚酞被空气氧化这一反应是不可逆的,不会出现 沸腾变色(发生氧化)冷却后又褪色(又被还原)这一现象。

整个反应就是 2NaOH+CO2 = Na2CO3 +H2O 反应后溶液碱性变小无色,

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水解,H2O电离CO32- + H2O = HCO3- + OH- H2O = H+ + OH-所以CO32-浓度减小,OH-浓度增大,碱性增强

碳酸钠遇酸会发生剧烈反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 + 2H+ → 2Na+ + CO2 + H2O 所以适量盐酸又把Na+找回来了,溶液呈碱性变红

『肆』 化学详细解析

A正确。圈1硫酸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加热,开始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是,随着时间延续,水开始挥发,当氢氧化铁和硫酸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是,平衡开始逆向移动,最后又全都变成硫酸铁。
圈2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HCl和水都挥发,但是,HCl会发的快,所以平衡一直正向移动,全部变成氢氧化铁,甚至变成氧化铁。
圈3与1相似。圈4分解变成碳酸钙

『伍』 化学 详细解析!

1.标况下,气体体积为2.24L,则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物质的量为0.1mol,则不论是什么物质,其分子数均为0.1NA

『陆』 化学详细解析

第一题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放热,弟二题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吸热。

『柒』 化学 要详细解释 简单易懂!!!!

答案是钠的两种氧化物Na2O和Na2O2,
单独的Na2O1.5克与水反应,氧化钠产生约0.0483mol的氢氧化钠
而Na2O2则产生约0.0384mol的氢氧化钠
而由题意可知所得溶液中盐酸物质的量为0.04mol 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必须是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
而且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居多
思路就是这样的
极限法

『捌』 化学详细解析

反应速率取决于温度,压强,反应物浓度,是否有催化剂

『玖』 化学详细解析

4、选C
A的反应速率V=(0.1mol/L-0.06mol/L)/20s=0.002mol/(S·L)
浓度由0.06mol/L降至0.024mol/L需要的时间t>(0.06mol/L-0.024mol/L)/0.002mol/(S·L)=18S
因为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所以反应时间延长,所以选C
5、选D
根据图像可知:N的物质的量减少为8mol-2mol=6mol,说明N是反应物,
M的物质的量增加为5mol-2mol=3mol,说明M是生成物,N、M的物质的量之比=6mol:3mol=2: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
所以A错误;
t2℃,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B错误;
t3℃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C错误;
t1℃时,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
同一容器中浓度之比N:M=物质的量之比N:M=6mol:3mol=2:1,所以D正确。
6、甲中形成了原电池,乙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甲中铜片上有气泡,乙中铜片无气泡,所以A错误;
由于乙中没有形成原电池,所以B也错误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拾』 化学详细解析(1)

c处显红色,则c处生成OH-,在饱和NaCl溶液中是水被电解生成氢气和OH-,得到电子,则c为阴极,那么b就是负极,a为正极

热点内容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
绿色的金鱼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12:15:47 浏览:779
宫颈多久查一次 发布:2025-07-13 09:36:59 浏览:682
逆羽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09:16:35 浏览:476
幼儿英语口语培训 发布:2025-07-13 08:37:47 浏览:292
2017全国数学文科二卷 发布:2025-07-13 07:49:17 浏览:155
水泥多久干 发布:2025-07-13 07:12:13 浏览:105
中考语文要点 发布:2025-07-13 06:16:00 浏览:386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贺卡 发布:2025-07-13 06:07:45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