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的历史名人
『壹』 盐城有什么名人
古代
陈 琳
(?~217),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建湖县建阳镇人。祥兴元年(1278年)受封左丞相,驻军崖山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
张士诚
(1321~?),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市西南白驹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
卞元亨
(1329~1419),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王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是明朗泰州学派的创立人,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宋曹
(1620~1701),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
柳敬亭
(1587~1670),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近、现代
乔冠华
(1913~1983),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人。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
胡乔木
(1912~1992),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历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郝柏村
(1919年8月8日~),字伯春,汉族,江苏盐城人,台湾政府一级上将,曾任“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参谋总长等职。其子郝龙斌现任台北市长。
李国文
(1930~),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冬天里的春天》,以及随笔散文《《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
周巍峙
江苏东台人,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主席。系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
卞毓方
1944年生。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
曹文轩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
鲁敏
当代作家,1973年生,女,江苏东台人。短篇小说《伴晏》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10月公布)。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博情书》、《方向盘》等。
。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专过名医徐道属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 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还出现过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场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于崖山,背负幼帝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叁』 盐城的著名人物
古代姓名生卒简介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盐城盐都区大纵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陆秀夫(1236~1279)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建湖县建阳镇)人。卞元亨(1329~1419)元末明初人,原籍盐城便仓。一生写下许多诗作。宋曹(1620~1701)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号射陵,盐城北宋庄(今盐城盐都区大纵湖镇)人。王艮(1483~1540)初名银,后改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明代哲学家。泰州安丰场(今东台市安丰镇)人。 施耐庵(约1296~1370)施耐庵原名彦瑞,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文学家。 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区白驹镇)人。 近现代姓名生卒简介乔冠华(1913~1983)江苏建湖庆丰镇人。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胡乔木(1912~1992)江苏盐城人。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郝柏村(1919年8月8日~)江苏盐城人,字伯春,汉族,国民党一级上将,曾任台湾当局“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参谋总长等职。周巍峙江苏东台人,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主席。卞毓方(1944~)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李国文(1930~)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鲁敏当代作家,女,江苏省东台市人。周克玉江苏阜宁人。大专学历。上将军衔。骆晓娟女子击剑运动员,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人,盐城地区首位奥运冠军。梁志成著名年轻电影制片人,演员。2014年凭借投拍电影《二蛋狂奔》入围北京青年影展,并获著名青 年制片人殊荣. 海生江苏滨海人,内地著名创作型歌手。花箐内地著名导演,祖籍江苏盐城。朱亚文江苏盐城人,中国大陆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本科生。王昌盛中国大陆著名结构工程师,江苏阜宁人。练束梅著名演员,江苏东台人。刘孟哲江苏滨海人,青年歌手、主持人、演员。洛鸣 著名歌手,江苏盐城人。
『肆』 盐城的历史名人及其故事
盐城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传统文化和民众的心理状态都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范畴。盐阜大地人杰地灵,名人数不胜数,如南宋丞相陆秀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等。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可以说这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宋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南直隶(南京)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属淮安府;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撤县设县级市,1996年,郊区撤销,设立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这就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2010年,随着盐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故将亭湖区、盐都区部分区划做调整,亭湖区撤销伍佑镇,设立伍佑街道办事处,将南洋镇西半部乡镇组建新城街道办事处,盐都区撤销潘黄镇,设潘黄、盐龙两街道办事处。
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戏和京戏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开始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使淮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动地区也从盐城、阜宁、淮安一带,逐步扩大而流布江苏全省。1912年,淮剧艺人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演唱。之后,名演员何叫天又创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淮剧的传统剧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
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内容包括: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加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火星会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演出内容不断丰富,经长期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香火戏是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联系紧密的地方小戏, 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弹词。
盐城名人:
古代
陈 琳 (?~217), 汉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原盐渎县人。擅长草拟公文尤以替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最为有名。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建湖县建阳镇人。祥兴元年(1278年)受封左丞相,驻军崖山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
张士诚 (1321~?),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市西南白驹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
卞元亨 (1329~1419),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王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是明朗泰州学派的创立人,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宋曹 (1620~1701),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
柳敬亭 (1587~1670), 明末清初大说书家,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我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近、现代
乔冠华 (1913~1983),江苏省建湖县庆丰镇人。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
胡乔木 (1912~1992),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历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
郝柏村 (1919年8月8日~),字伯春,汉族,江苏盐城人,台湾政府一级上将,曾任“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参谋总长等职。其子郝龙斌现任台北市长。
李国文 (1930~),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冬天里的春天》,以及随笔散文《《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等。
周巍峙 江苏东台人,曾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代部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国文联主席。系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
卞毓方 1944年生。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
曹文轩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
鲁敏 当代作家,1973年生,女,江苏东台人。短篇小说《伴晏》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10月公布)。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博情书》、《方向盘》等。
『伍』 盐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呀
盐城是“人文荟萃”之地。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回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过答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 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还出现过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场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于崖山,背负幼帝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陆』 关于盐城的历史故事
1、“盐城”名字的由来
盐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海盐产区,“淮盐出,天下咸。”淮盐属天下之珍、一国之粹,为世人所公认。盐城本不叫盐城,西汉年代,叫盐渎。先民们在苏北这块海边滩涂上“煮海为盐”,为了把晒出的盐运出去,陆续开凿运盐河道,于是便有了“煮海兴利、穿渠通运”的海盐文化。
到了东晋年间这里才改名为盐城,但那时候的盐城其实没有城,只不过就是一个个产盐卖盐的集散地。
2、抗战时期盐城沦陷
1938年3月30日,盐城首次遭日机轰炸;4月24日,日军由东台北犯;26日,盐城沦陷。侵华日军荻岛静夫在日记中记录:“昭和十三年4月26日,阴,大团——盐城南方2000米……我们终于到达了盐城,大火中的盐城令人恐怖。”
盐城原有58700多间房屋,被烧毁80%以上。26日下午,盐城沦陷,日军进入盐城,贪婪地抢劫财物,残暴地屠杀平民,仅红十字会收敛的尸体就有480多具。一座拥有13万人口的千年古城沦为人间地狱。
3、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1年1月20日的命令,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并于25日在盐城正式成立新的军部,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军工部。
同年7月11日,为便于指挥反击日伪军的夏季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撤出盐城;1943年1月供给部、卫生部合并为供卫部。1944年10月供卫部重新分为供给部、卫生部。
抗战中的盐城,曾先后四次被日军及伪军占领。八年抗战,新四军数易军部,但日伪军却始终没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八年里,新四军对日伪作战2.46万余次,毙伤29.37万人。新四军也由初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21万多人,8万多名将士、300多名团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6)盐城的历史名人扩展阅读: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省辖市,下辖城区、东台市、大丰市和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盐都6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795.6万。盐城是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从西汉因盐置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1988年3月,盐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
盐城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盐城的滩涂资源得天独厚,滩涂面积680多万亩,占全省的75%,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40万亩,是江苏省后备土地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滩涂盛产海盐、对虾、贝类等海产品以及芦苇、中草药、牧草等500多种植物。
盐城市水域广阔,内河水面200多万亩,盛产鱼、虾、蟹、鳖、菱角、河藕等。是江苏省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柒』 盐城的历史名人及其故事有哪些
1、张士诚
张士诚(1321年-年),原名张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盐城大丰市)。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
次年,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次年,降元。后继续扩占土地,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
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攻安丰,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称吴王。后屡为朱元璋所败,疆土日蹙。二十七年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今江苏南京), 自缢死。
2、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3、乔冠华
乔冠华(1913年3月28日—1983年9月22日),江苏省盐城市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
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 乔冠华在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出席日内瓦会议、草拟中美联合公报。
特别在1971年11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标识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4、陈琳
陈琳(?-217年),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5、陆秀夫
建湖县人氏,南宋最后一个丞相,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被称为“宋末三杰”之一。自从步入仕途起,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
在被元军追杀,君臣流亡海滨之际,由于卫王年龄小,所有政事都是陆秀夫一个人抉择,陆秀夫又要处理政务,还要寸步不离的带娃,因为卫王赵昺是南宋最后的希望。
在崖山海战兵败后,陆秀夫认为大势已去,但誓死不降,背着卫王赵昺投海自尽,时年四十四岁。
『捌』 关于盐城市历史名人资料
古代
陈琳(?-年),字孔璋,广陵射阳(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陆秀夫
(1236~1279),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字君实,建湖县建阳镇人。祥兴元年(1278年)受封左丞相,驻军崖山抵抗入侵的元军。次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坚贞不屈、宁死不降,先驱妻、子入海,尔后背负皇帝、怀藏玉玺从容投海而死。
施耐庵
(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祖籍苏州,随父施元德迁居兴化,落户白驹场(今大丰市境内),写下了不朽名著《水浒传》。
张士诚
(1321~?),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丰市西南白驹人。生于1321年,盐贩出身。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伙同其他17个盐民揭竿起义,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1363年,在平江自立为吴王。自此与朱元璋、陈友谅三足鼎立。4年后被朱元璋打败,其被俘,后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缢而死。
卞元亨
(1329~1419),元末明初人,原籍便仓。少时膂力过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后在山东永王军中任谋划,历时9年。永王兵败被俘,作文生祭,申明大义,后被中丞李炳之陷害,发配辽东,明永乐元年被赦免归乡,自称东溟叟,又号柏门老人,死于1419年,享年90岁。一生写下许多诗作,著名的有《辽东有感》、《戌归》、《示后》、《戌归咏牡丹二首》等。据传,便仓枯枝牡丹就是卞元亨栽的。
王艮
明朝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东台安丰人,出身盐丁。是明朗泰州学派的创立人,后人将其著作辑成《王心斋先生遗集》。
宋曹
(1620~1701),明末清初大书法家,字彬臣,又字臣,号射陵,盐城郊区北宋庄人。工书能文,对书法造诣很深。
柳敬亭
(1587~1670),明末清初大说书家,字葵宇,东台曹家庄人。中国评书艺人的鼻祖,对后世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