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初二物理
广东教育出版社
四川那边好像是中图的(中国地图出版社)也就是北师大编的。
初中地理教材版本很多,有人教、中图、鲁教、湘教、商务星球等。
四川大部用的是旧的人教版教材
不过地理是鲁教版的 现在课本变来变去 别着急 万变不离其中 初中地理都很简单
❷ 四川省的初中是初一学物理还是初二学
现在所有的都是初二开始学物理。
❸ 急急急!!!四川初中物理用的什么版本的教材
应该是人教版的哦
❹ 我上初二了,四川的,物理悲剧.....英语悲剧,拜托好心人推荐一好辅导书及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没那么难,保持正常心态就好,越想学好越钻牛角尖。说这些可能你会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确实是这样。高中还有三年等着你,到那时你压力更大,……
❺ 初三物理升学考试会考初二的内容么好多都给忘了.. 四川的 ~
初二的一定会考。但是占得比重应该比不上初三的。初二的重点内容还是建议你拿出书来稍稍复习一下。而且下学期马上开始,老师也会着重从初二的开始总复习。放心吧。以好的心态来复习,不要担心知识都忘了,以百分百的热情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❻ 求四川省的初二数学、物理竞赛试题!
2009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赛(初二组)初赛试卷全解全析
(3月20日下午2∶30—4∶30或3月21日上午9∶30—11∶00)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得 分 评卷人 复核人 选择题(本大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下列名人中:①比尔·盖茨 ②高斯 ③袁隆平 ④诺贝尔 ⑤陈景润 ⑥华罗庚 ⑦高尔基⑧爱因斯坦,其中是数学家的是( D )
A.①④⑦ B.③④⑧ C.②⑥⑧ D.②⑤⑥
详解:高斯,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的一个工匠家庭,1855年2月23日卒于格丁根。幼时家境贫困,但聪敏异常,受一贵族资助才进学校受教育。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同享盛名。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为著名的中国数学家,是近代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是中国解析数论、曲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陈景润(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66年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2、已知则a2b2c2=( C )
A.5 B.3.5 C.1 D.0.5
详解:
3、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一点的纵横坐标都是整数,则称该点为整点。设k为整数,当直线与的交点为整点时,k的值可以取( A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4、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A逆时针旋转30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A. B. C. D.5、已知,其中为质数,且满足
,则( D )
A.2009 B.2005 C.2003 D.2000
详解:的值从小到大应该是无数个,由于选项有限,不可能很大,质数之差为29,则质数由最小质数2计算,即当时,为所求。
6、四边形中
,则对角线的长为( C )
A. B. C. D.
详解:延长DC交AB的延长线于点K;在中,
❼ 四川教育出版社初二物理下册考点
很多哦;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 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 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四, 电阻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五,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总=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总=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总=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计算I1,I2可用:;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六, 电功和电功率
1. 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
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17.P热公式:P=I2Rt ,(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
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七,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八,电和磁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 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
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
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闭合;
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希望能帮助你,O(∩_∩)O谢谢
❽ 四川省内江地区物理八年级上册是什么版本
语文是人教版,数学是华东师大版,英语是人教版(新目标),物理是沪教版,历史是川教版,生物是人教版,地理是中国地图版,政治是陕教版
❾ 我想问一下四川初二物理用的哪个版本的教材哦
应该是人教版
❿ 有没有四川内·江八年级物理知识重点和考点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重点: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需要介质。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温度。
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重点: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以及骨传导。
难点:双耳效应及应用。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重点:乐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影响三种特性的因素。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重点:噪声的来源与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途径。(三种)
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五节:声的利用
重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回声定位原理的认识与理解。声波能传递能量的认识。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重点:光的传播的特点,光速。
第二节:光的反射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以及两种反射的特点。
难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点,虚像的概念。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与虚像的形成。
第四节:光的折射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产生,规律的推导以及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第五节:光的色散
重点: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以及物体颜色的秘密。
难点:色光的混合。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重点:红外线与紫外线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第三章:透镜极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重点: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
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大小的比较。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的概念。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重点:眼睛看见物体的原理,眼镜的原理。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以及它们结构的特征。
难点:透镜组合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计
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如何测量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重点:液态,固态状态变化的特点,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及放热,吸热现象。
难点:描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对曲线物理含义的理解。晶体,非晶体的区别。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重点:气态,液态之间状态变化的特点;蒸发吸热的探究,加快蒸发,减慢蒸发的方法;汽化,液化吸热放热规律。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重点:升华,凝华的定义以及条件。
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电荷
重点: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元电荷概念,电荷量及单位。
难点: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重点:通过连接电路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理解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形成;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指导学生连接电路。区别导体,绝缘体。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重点:认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区别。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重点:知道电流有强弱以及如何表示电流的强弱;了解电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转换;学会应用电流表测量,读数来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规律。
不知道你们的教材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