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舞钢历史

舞钢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7-31 18:28:27

❶ 舞钢的历史

舞钢古今沧桑
舞钢市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这里为传说中的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后为楚所并。战国时属韩,称合伯,是著名的冶铁铸剑重地。苏秦曾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棠溪、合伯、龙渊”。现已发现的许沟、沟头赵、翟庄、尖山、圪垱赵、石门郭等冶铁遗址,均为战国至汉代的遗迹残留。著名的龙泉宝剑,就是用杨庄乡龙泉水淬火制成的。西汉时分属西平、舞阳,北魏时改属西舞阳县,唐代属舞阳县,以后历代相沿。庙街乡大韩庄是东汉大司空韩棱的家乡。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诗人黄庭坚都曾在这里写下了歌咏山川胜景的诗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增添了自然山水的美好风光,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史。

❷ 河南省舞阳县历史

舞阳,夏禹时即得名。因在舞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故称舞阳。
春秋战国时期,全境先后分属楚、韩、魏等国。
秦时期置舞阳县。
南北朝时期属魏司州,分西舞阳(上澧河店)、北舞阳(北舞渡)。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又合置北舞阳,城邑在北舞渡,属颖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许州。唐朝开元四年(716年)复置舞阳县,城邑由北舞渡迁今县城所在处。唐朝元和十三年(818年)城邑置于吴城镇,宋朝时改属颖昌府。
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罢县置巡检司入叶县。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复置舞阳县,属裕州。
明朝时属南阳府裕州。
民国初,属南阳道,民国三年(1914年)8月改属汝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舞阳隶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南阳)。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行政区,舞阳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舞阳解放,属豫陕鄂行政区第七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改属豫西行政区第二专区。
1949年2月,改属许昌专区。
1973年12月,析出三里河以南的枣林、武功、尹集、杨庄、尚店、八台6个公社,置省辖舞阳工区(今为平顶山市舞钢市)。
1982年2月属漯河市。

❸ 请教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的历史沿革

舞钢市历史沿革 舞钢市(原舞钢区)以当地最大的企业舞钢公司命名。春秋时为柏子国,后为楚,战国时属韩,称合伯。秦置柏亭,汉代分属汝南郡西平县、南阳郡舞阴县。北魏时为西舞阳,隋为北舞县。唐开元四年为舞阳县。 1970年国家在马鞍山南麓、石漫滩水库南岸兴建舞阳特厚钢板厂,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负责其全面领导。1972年3月成立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负责市政筹建工作。1973年12月设立舞阳工区办事处(地级),以舞阳县的(三里河以南区域)杨庄、八台、武功、枣林、尚庄、尹集6公社为其行政区域(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3年12月16日报告备案),属河南省革委会直辖。1977年5月撤销舞阳工区办事处,并入平顶山市(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7年5月30日报告备案),同年11月设立平顶山市舞钢区。1979年10月平顶山市的舞钢区划归许昌地区(中共河南省委员会1979年9月10日报告备案)。 1982年9月22日,国务院批准将许昌地区的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平顶山市舞钢区,设立舞钢市(县级),同年10月正式实施。 1997年,舞钢市面积645.6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4个街道、3个镇、7个乡:垭口街道、寺坡街道、朱兰街道、院岭街道、尚店镇、尹集镇、八台镇、杨庄乡、铁山乡、武功乡、枣林乡、安寨乡、王店乡、庙街乡。市政府驻垭口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313089人,其中:垭口街道19248人、寺坡街道23455人、朱兰街道19533人、院岭街道13281人、尚店镇22197人、八台镇35803人、尹集镇23526人、安寨乡21044人、枣林乡30320人、庙街乡14332人、铁山乡21880人、武功乡26019人、杨庄乡25949人、王店乡16502人。 2005年,舞钢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舞钢市辖4个街道、3个镇、5个乡:朱兰街道、寺坡街道、院岭街道、垭口街道;尚店镇、八台镇、尹集镇;枣林乡、庙街乡、铁山乡、武功乡、杨庄乡。 2007年4月,八台镇赵案庄、张我庄、张楼三个行政村3.7平方千米,近5000口人,划归矿建街道办事处管辖。

❹ 平顶山的历史!

1、平顶山为古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故平顶山又称鹰城。平顶山市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为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

2、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

3、隋朝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宋元起止明清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

4、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

6、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

7、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同年3月,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

8、1981年11月,成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市革命委员会。

(4)舞钢历史扩展阅读:

平顶山市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

西部以山地为主,多数山峰海拔500米—1000米,部分山峰海拔在1000米—1600米,最高山峰是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南北看,大体有三列呈北西—南东展布的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

❺ 中国舞钢地名的由来

河南省舞钢市是七十年代初兴建的以钢铁工业为主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位于豫中腹地,地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漯河四地市之间,全市面积646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各占三分之一,总人口32万。
舞钢市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特征,是国家一级环保标准区域之一。年平均气气温14.6℃,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北部平原土地肥沃,南部山区层峦叠嶂。动物200余种,植物除农作物外有234种,森林覆盖率达34%。地下资源初步查明50余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钛、钒、钴、镁、金、铀、稀土等20多种,铁矿石总储量6.6亿吨,占河南省已探明储量的76%,为全国十大矿区之一。非金属矿产有各具特色的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玛瑙、碧玉和陶瓷原料、铸石原料、青石、冶金辅助原料等30余种,尤其是紫鹃大理石,为世界罕有的建筑装饰材料,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大理石之冦。
舞钢市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这里为传说中的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柏子国,后为楚所并。战国时属韩,称合伯,是著名的冶铁铸剑重地。苏秦曾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棠溪、合伯、龙渊”。现已发现的许沟、沟头赵、翟庄、尖山、圪垱赵、石门郭等冶铁遗址,均为战国至汉代的遗迹残留。著名的龙泉宝剑,就是用杨庄乡龙泉水淬火制成的。西汉时分属西平、舞阳,北魏时改属西舞阳县,唐代属舞阳县,以后历代相沿。庙街乡大韩庄是东汉大司空韩棱的家乡。唐代大诗人李白、宋代诗人黄庭坚都曾在这里写下了歌咏山川胜景的诗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增添了自然山水的美好风光,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史。�

但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统治,自然灾害的疯狂肆虐,使广大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不甘受辱的先民聚众据险,奋起反抗,境内南部山区成为他们天然的根据地。自明代初年王忠、王添儿起义开始,明朝年间还有刘保、马守应、杨枝等多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太平军和捻军曾多次在这里活动。民国初年在豫西山区崛起的白朗起义军,以东南山区母猪峡一带为根据地,聚集和发展革命力量,构成对袁世凯独裁政权的重大威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7年起,这里就有了革命活动,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两度沦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河南挺进兵团(后改称豫中游击兵团)和叶舞支队多次在尹集、八台一带歼灭敌人。1945年7月在鸡山北坡刘川沟村建立了舞阳县抗日民主政府。解放战争初期,这里又成为国民党统治区。1947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解放舞阳。�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国家决定在这里修建淮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水库——石漫滩水库。广大农民经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几个阶段,到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7年到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间,境内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兴建钢铁厂、水泥厂等地方工业,修建田岗水库和20余座小型水库,对甘江河、淃河、三里河等河道进行治理,修建一些治山治水工程,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这里同全国一样,陷入了混乱,但由于广大群众和干部的努力,工农业生产仍然得到进展,粮食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1970年,国家决定在这里兴建舞阳特厚钢板厂,按冶金工业部原直属的下放项目归口建设。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等20多个单位负责设计,以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为主的全国23个省市的220多个单位协作承担设备制造,以冶金工业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为主,二十井巷公司、河南省电建一处、武汉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交通部第一汽车运输总公司第五分公司、河南省民兵工程团等10多个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建设。省革委和省军区从许昌地区抽调民兵7万多人参加会战。平舞工程兴建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一度影响了工程建设。1975年8月,舞阳工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石漫滩水库、田岗水库垮坝,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工程建设也受到很大影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建设速度加快。1977年12月,4米2轧机无负荷联动试车。1978年9月,普板系统热轧一次成功。1979年9月,4米2轧机投入试产,1981年开始正式生产,从此结束了国内不能生产特宽特厚钢板的历史。1982年国家批准舞钢续建,第一期一步建设安装国内当时最大的75吨电弧炉一座以及轧钢热处理配套工程。1986年6月进行无负荷联动试车。1991年12月,从奥地利引进的9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系统建成投产。1992年10月,国产90吨LF精炼炉建成。同年11月,国内第一套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300毫米、1900毫米大型板坯连铸机系统建成投产,同时对轧钢系统进行了完善、配套性技术改造。舞钢至此形成了电炉—精炼—连铸—(或模铸)—轧制—热处理—精整这一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具有年产电炉钢50万吨、钢板4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4年至1997年,由于多种原因,舞钢公司连年亏损,经营困难。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1997年9月8日,河北省邯郸钢铁公司兼并了舞钢公司。成为由邯钢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后,舞钢公司全面引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机制,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❻ 河南舞钢市目前全部详情

舞钢市是七十年代初兴起的工业旅游城市,位于豫中腹地平顶山、漯河、南阳、驻马店四地市之间,距省会郑州165公里。全市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 舞钢市历史悠久,自古为冶铁重地。春秋时为柏子国,战国时属韩,称合伯,以生产“陆断牛马,水截鸿雁,当敌斩坚甲铁幕”的利剑闻名于世。舞钢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舞钢地处北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4.6°C,降雨量年平均1000毫米。地势东南、西北高,西南、东北低,平原、岗地、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北部平原土壤肥沃,南部山区林木葱郁,全市森林覆盖率30%。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舞钢地处淮河上游,降水丰沛,境内河流密布,地表水径流量18370万立方米,有各类水库25座,总库容3.5亿立方米,其中著名的国家大型石漫滩水库库容1.2亿立方米。初步查明有各类矿产资源50余种,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钛、钴、镁、金等30余种,铁矿石总储量66亿吨,占河南省已探明储量的76%,为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非金属矿有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石、玛瑙、碧玉和陶瓷原料、铸石原料、冶金辅助原料等20余种,尤其是紫鹃大理石,为世界罕见的建筑装饰材料,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大理石之冠。古老的舞钢大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正经历着从古老文明向现代化发展的乾坤巨变。工业夯实了基础,酣钢集团舞阳钢铁公司(原冶金部舞阳钢铁公司)在生产特宽特厚板材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国内“轧机之王”的4.2米厚板轧机、“电炉之最”的75吨电弧炼钢炉、90吨超高功率偏心底出钢电炉和国内最大的板坯连铸等核心设备。现已具备年产50万吨钢、50万吨板材的生产能力。省属企业安钢集团舞阳矿业公司形成了年处理原矿80万吨,铁精矿22.3万吨的生产能力。海明集团通过近几年的技改扩建和科技攻关,年造纸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规模,污水治理已通过环保验收实现了达标排放,成为中原造纸企业的佼佼者。银龙集团、兰谱集团以及舞钢实业公司、三农公司、华荣、开元矿业公司等地方企业都在改革开放中显示了勃勃生机。农业正由传统型向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方面转化。以温棚蔬菜、香菇栽培为主的白色工程和优质小麦、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品六大产业基地已基本形成。历史的沧桑巨变,为舞钢留下了诱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境内山色秀丽,姿态各异,林木葱郁,芳草如茵。以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龙泉湖、二郎山、九头崖、天池山、九龙山风景区引人入胜,柏国城遗址、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冶炼遗址等留下了人类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胜地。舞钢具有城市与自然结合的特殊环境,城市依山而建,临水而立,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独具江南特色。近几年,舞钢加快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突出城区绿化美化,配套完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各项服务功能,使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具吸引力。舞钢交通便利,平舞准轨地方铁路与国铁焦枝线联网,与京广线接轨,出境直达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市区省过境许泌公路为轴心左右辐射,以拓宽50米的建设路、钢城路、龙泉路为骨架,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城乡交通网络。

❼ 舞钢是什么地方

河南省舞钢市,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面积645.67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朱兰、垭口、寺坡、院岭、矿建5个街道办事处和枣林、武功、庙街、铁山、杨庄5乡及尚店、八台、尹集3镇。市人民政府驻地垭口。全市有回族、满族、苗族、白族、壮族、彝族、蒙古族等27个民族成份,其中以汉族最多,占总人口的99%。 地理座标为北纬33 ° 08′00″至33 ° 25′25″、东径113 ° 21′27″至113 ° 40′51″,市域南北长32.19公里,东西宽30.10公里。地处暧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9℃,自然降水偏丰,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风向以西南为多。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滚河、淃河、韦河、甘江河等。 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高,东北、西南低。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201.4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2%;海拔100米 - 200米的岗地278.28平方公里,占43.1%;海拔300米- 500米的浅山区54.24平方公里,占8.4%;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区19.37平方公里,占3%。 全市土地总面积94.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3.03万亩。 历史悠久,上溯到2600年前。春秋时为柏子国,后为楚,战国时属韩,称合伯。秦置柏亭,汉代分属汝南郡西平县、南阳郡舞阴县。北魏时为西舞阳,隋为北舞县。唐开元四年为舞阳县,后历代沿袭未变。钢城自古即为冶铁重地。著名的龙泉宝剑,就是在当地冶铁锻造淬龙泉水制成的。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曾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 棠溪 、合伯” ,“皆陆断牛马,水截鸿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古老动人的传说,数不胜数。 1970年,国家在马鞍山南麓、石漫滩水库南岸兴建舞阳特厚钢板厂,按冶金工业部原直属的下放项目归口建设,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负责其全面领导。1972年3月,成立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1973年12月,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划舞阳县南部6个公社为其辖区,属河南省革委会直辖,为独立行政区域。1977年5月,省革委舞阳工区办事处撤销,划归平顶山市,同年11月,以当地最大的企业舞钢公司命名,称舞钢区。1979年10月,改属许昌地区。1982年10月,复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 驻市大企业有邯钢集团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原冶金部舞阳钢铁公司),河南安钢集团舞阳矿业公司,淮委、省水利厅石漫滩水库管理局等。舞钢地上地下资源丰富,为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景色独特,城乡环境优越、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先进,为国家特厚特宽板科研生产基地,是观光度假的旅游胜地,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城市 。

满意请采纳

❽ 舞钢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为柏子国,后为楚,战国时属韩国,称合伯。秦置柏亭,汉代分属汝南郡西平县、南阳郡舞阴县。北魏时为西舞阳,隋为北舞县。唐开元四年为舞阳县,后历代沿袭未变。
1970年,国家在马鞍山北麓、石漫滩水库北岸兴建舞阳特厚钢板厂,按冶金工业部原直属的下放项目归口建设,由河南省成立平舞工程会战指挥部,负责其全面领导。
1972年3月,成立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1973年12月,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划舞阳县南部6个公社为其辖区,属河南省革委会直辖,为独立行政区域。
1977年5月,河南省革委舞阳工区办事处撤销,划归平顶山市,同年11月,以当地最大的企业舞阳钢铁公司命名,称原平舞工区、舞钢区。
1979年10月,改属许昌地区。1982年10月,复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

❾ 鹰城的历史沿革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代,这里是应国。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唐朝诗人元结,南宋名将牛皋,明代医学家滑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清代文学家李绿园,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叶姓华人始祖、史称叶公的政治家沈诸梁都生长于此地。历代文人墨客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刘希夷、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或为官斯地或漫游此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1957年由叶县、宝丰二县析置平顶山市。平顶山以山峰平顶为名。
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
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1958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
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1986年2月又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
1988年6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年9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二市均为河南省计划单列市,由平顶山市代管。
1994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118号)同意将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1996年12月,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1997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11号)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至此,全市辖四县(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代管汝州市、舞钢市,全市共有99个乡(镇)、25个街道办事处,299个居民委员会、2584个村民委员会。
2005年,平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撤并5个(原出处为9个)乡镇。舞钢市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山县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宝丰县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石龙区撤销南顾庄乡,设立相应街道。撤并后,平顶山市全市有93个乡镇、39个街道;平均每个乡镇人口为5.19万人,平均面积为84.75平方千米。

❿ 舞阳发展历史

1982年2月属漯河市。1947年舞阳解放,属豫陕鄂行政区底七专区。次年6月,改属豫西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2月,改属许昌专区。1973年12月,置省辖舞阳工区(今平顶山市舞钢区)。1982年2月属漯河市。
望采纳。

热点内容
教育功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2:01:32 浏览:329
什么什么工作 发布:2025-07-12 11:04:17 浏览:624
dnf紧急任务是什么 发布:2025-07-12 09:36:55 浏览:227
妈妈的心教学反思 发布:2025-07-12 09:33:04 浏览:158
师德师风测试题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7
日本歪曲历史 发布:2025-07-12 08:37:05 浏览:424
优化的英语 发布:2025-07-12 07:23:08 浏览:772
一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发布:2025-07-12 06:54:47 浏览:673
自己班主任 发布:2025-07-12 06:37:42 浏览:926
场合英语 发布:2025-07-12 06:32:53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