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元素的相关概念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寡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化学元素(元素)
英国化学家罗斯科在1867年在康尼查罗的基础上,作出原子、分子的定义:分子是原子的集合,是化学物质能够分开的,或者说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部分。正是物质的这个最小量能够进入任何反应,或者由反应而产生出来。原子是存在于化合物中的元素的最小部分, 它是被化学力不能再分的最小质量。
-------------原子和分子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
----------------离子
同位素是指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位置的同一元素的原子,这些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构成,不同形态的物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同素异形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通用的化学教科书中,人们往往把化学元索简称为元素。其实,严格地讲,元素和化学元素并不是一回事。元素概念远比化学元素概念出现得早。元素包含的意义更为广泛,与其说是化学概念,不如说是哲学概念。
2. 提出化学元素概念的人是谁
1.提出化学元素概念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玻耳。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义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述》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2.化学元素(英语: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到2012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3(即铋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即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5,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3. 什么是化学元素
定义: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
4. 化学元素是什么东西啊
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简单说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量
5. 化学元素指的是什么意思
化学元素释义:
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因而电荷数也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就是一种化学元素,因为碳不论以单质形式或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它的核电荷数总是6。现在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有106种,简称元素。
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哲学角度解析,是原子的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
化学元素(英语: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到2012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大于83(即铋之后的元素)都是不稳定,并会进行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即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5,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6. 化学课上元素的定义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
核电荷数
(即核内
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7. 化学元素
(116) 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零族元素(即稀有气体元素)
呵呵 刚高考完 这个问题还是难不倒我的
8. 化学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你要区分好这几个概念:原子,元素,核素。比如氕、氘、氚,三种核素共同组成氢这种元素。(你还应该弄清楚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确定的!)
9. 元素的定义初中化学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所有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专下:
①只要质子数属相同的原子,就属于同种元素,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②质子数与中子数都相同的原子才属于同种原子,如果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
③同种元素中可能含有不同种原子。
10. 元素的化学定义是什么
元素的化学定义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2012年为止,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拥有原子序数≧83(铋元素及其后)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稳定,会放射衰变。
第43和第61种元素(锝和钷)没有稳定的同位素,会进行衰变。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数高达95,没有稳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样能在自然中找到,这就是铀和钍的自然衰变。

(10)化学元素定义扩展阅读:
元素的历史起源:
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曾经把水(后来又把空气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说。古印度人有四大种学说,古代中国人有五行学说。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是不存在的。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的传统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