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东城初三一模物理
A. 11年 北京市 中考一模 东城 物理 23 题 解析
图甲比图丙多排开液体的体积是V=(16cm-10cm)×50 cm2=300 cm3,说明图甲中木块和小石块受到的总的浮力比图丙中木块受到的浮力要大:F=ρ液gV=ρ液×10×300/1000000(N)。两次都是漂浮,总浮力都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所以增大的浮力刚好等于小石块的重力,小石块的质量即为m=G/g=ρ液×10×300/1000000N/10N/kg=0.0003ρ液(kg)。图乙比图丙多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12cm-10cm)×50 cm2=100 cm3,这就是小石块的体积,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石=ρ液×10×100/1000000(N),小石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差就是石块对杯底的压力1.6N,所以ρ液=800kg/m3,小石块的质量即为m=0.0003ρ液=0.24kg,小石块的密度ρ石=m/V,为2400kg/m3。
B. 2017年初三一模物理考试80分少吗
三、关注实验探究
在课堂上以探究实验为主线,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经过观察,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和认知结构,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实验由于教师进行了新的设计,大都调换了视角,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在复习浮力一章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器材: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小铁钉,250px3的木块、铝块、铜(或铁)块各一,一块牙膏皮,一杯酒精,一杯水和一根细线。演示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⑴是不是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浮力越大?⑵轻的物体受到浮力是不是比重的大?⑶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密度大的物体一定下沉?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主要有:首先,用细线系住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液体后观察示数变化;其次,小铁钉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重的木块漂浮,轻的铁钉下沉;最后,把木块、铜块、铝块、牙膏皮分别放入水中,提问,是不是密度小的物体一定漂浮?你能不能测出它们所受浮力各是多少?给学生一段时间考虑和计算后,他们得出物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小时才能漂浮,铝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木块所受浮力最小;牙膏皮受到的浮力无法计算,之后再提问能不能使牙膏皮浮起来,如果有的学生回答正确,展示一下,再问为什么能漂浮?再把铝块和铜块放入酒精中,让学生计算它们所受浮力并回答和水中所受浮力是否相同?为什么?回答正确后用弹簧测力计检验计算结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手眼脑并用,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