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3-29 05:34:16

A. 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

或表达成:概念{S/合{正/反}}:合{正/反}是范畴的结构式,其中的正、反、合是三个固定的范畴结构位置,S是任意标识,S可以放到不同的位置上以获得不同的范畴意义而被定义认知为一个有某种抽象意义的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把“一炷香、3秒钟、满月、地球自转一圈”等标识放到时间{时刻/时段}范畴的反概念位置“时段上”赋予这些标识以“时段”的本质作其内涵,以认知这些标识。

又例如,我们可以把“3、一双、两块、5元、十只”等放到价值{量值/数值}的“数值”位置上,获得对这些标识的内涵定义使其成为概念。

B. 什么是概念

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
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
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
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
变化。

C. 概念是什么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D. 概念是什么概念

概念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是人的认识日益接近于客观现实的一般途径。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确、越完全地反映客观现实。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学思维时期的日常生活概念。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无数转化中实现的。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相互依赖、对立和转化,是永恒运动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着具有客观意义的概念辩证法。 总述(来源: 概念 南丰公益书院 ) 概念 概念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在它们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异,如同它们是同一的去处理它们,所以概念是抽象的。它们等同的适用于在它们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们是普遍的。概念也是命题的基本元素,如同词是句子的基本语义元素一样。 概念是意义的载体,而不是意义的主动者。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数目的语言来表达。狗的概念可以表达为德语的 Hund,法语的 chien 和西班牙语的 perro。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独立于语言的事实使得翻译成为可能 - 在各种语言中词有同一的意义,因为它们表达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用语中人们往往将概念与一个词或一个名词同等对待。 概念的范围、定义和内容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 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逻辑谬误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 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历史上的定义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和区别后获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区分概念与见解:他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哲学争论 在哲学上对除用来描述的语言本体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或抽象的实体如“思维单位”、内涵、外延等有争议。 在认识论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与人类无关的事实存在的特性的反应。概念的变化和扩大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知识和认识的扩展。 相关标准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认知科学的模型 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中概念被用来作为人的知识的模型。

E. 什么是概念

概:概括,总括。

念:惦记,想法,思想。

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的头脑中的概括反映。

F. 概念是什么意思

概念的意思: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拼音:[ gài niàn ]

引证解释: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毛泽东 《实践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6)概念是什么扩展阅读

概念的近义词:观点

拼音:[ guān diǎn ]

意思:

1、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纯技术~。

2、特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

引证解释: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观点,又要用 嚲娘 的观点来观察 马扩 。”

示例:这篇文章对错误观点的抨击有理、有力、有节。

G. 什么是概念定义

定义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写或者规范一个词或者一个概念的意义。
概念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
区别 概念是抽象的 定义是客观的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他事物不同的特征:问题的性质|社论带有指导性质的。 性质是事物的本质。

H. @概念是什么

原来@是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后来又成了工程用语;然后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语句“@echo off”;再之一开始是纯粹地表示英文单词“at”,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减少了,可是又多了两种用法:1.邮箱用户名与域名之间的间隔符理应用“at”却用“@”代替;2.表示单价,比如“Sell@1 pound”表示以1英镑的单价出售,这两种用法使用频率之高难以想象。“@”根据“at”的读音读“艾尔特”或“艾特”,另外,由于网络用语越来越时髦,“@”又被“爆炒”出了3种用法:1.@时代即网络时代;2.@是很酷的一个表情,表示开心、高兴等;3.@族即14-29岁的人。

热点内容
小学师德考核登记表 发布:2025-09-19 07:44:03 浏览:662
生物材料报告 发布:2025-09-19 05:12:45 浏览:413
语文老师总结 发布:2025-09-19 04:58:43 浏览:352
感恩教育词 发布:2025-09-19 01:46:11 浏览:26
江北语文网 发布:2025-09-19 00:51:35 浏览:370
七年级下册地理同步 发布:2025-09-18 21:49:01 浏览:253
大学城英语 发布:2025-09-18 21:32:25 浏览:589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发布:2025-09-18 19:59:33 浏览:531
干电池化学 发布:2025-09-18 16:30:48 浏览:733
何猷君怎么读 发布:2025-09-18 16:07:13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