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帝王在哪里

帝王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3-30 16:39:45

A. 帝王洁具的生产地是在哪里是十大品牌吗

四川的

B. 帝王洁具公司地址在哪里

帝王洁具公司在高新区天府三街新希望国际15楼,厂房地址在简阳市贾家镇。

C. 历代皇帝都在哪个城市建都的

一、夏朝

1、阳城河南登封

2、安邑山西夏县西北

3、阳翟河南禹州

4、斟鄩河南洛阳偃师

5、商丘河南商丘

6、帝丘河南濮阳

7、纶城河南商丘东

8、原河南济源

9、老丘河南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

10、西河河南安阳东南

二、商朝

1、亳河南商丘南汤

2、嚣河南郑州仲丁

3、相河南安阳西河甲

4、耿山西河津祖乙

5、庇山东菏泽郓城祖乙

6、陈留河南开封南庚

7、奄山东曲阜南庚

8、殷河南安阳小屯盘庚

9、朝歌河南淇县纣王

三、西周

1、岐周陕西宝鸡 文王

2、丰京陕西西安 文王

3、镐京陕西西安 武王

4、成周河南洛阳 成王

5、犬丘陕西咸阳 懿王

四、东周

1、洛邑河南洛阳

五、秦朝

1、咸阳陕西咸阳东北

六、西汉

1、洛阳,河南洛阳

2、栎阳,陕西西安

3、长安,陕西西安

七、新朝

1、常安,陕西西安

八、东汉

1、洛阳,河南洛阳

2、许昌,河南许昌

九、三国

1、魏:洛阳,河南洛阳

2、蜀:成都,四川成都

3、吴:建业,江苏南京

十、西晋

1、洛阳,河南洛阳

十一、东晋

1、建康,江苏南京

十二、南朝

1、宋:建康,江苏南京

2、齐:建康,同上

3、梁:建康,同上

4、陈:建康,同上

十三、北朝

1、北魏

①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北

②平城,山西大同

③洛阳,河南洛阳

2、东魏

①邺,河南安阳北

3、北齐

①邺,同上

4、西魏

①长安,陕西西安

5、北周

①长安,陕西西安

十四、隋朝

1、大兴,陕西西安

2、洛阳,河南洛阳

十五、唐朝

1、长安,陕西西安

2、洛阳,河南洛阳

十六、武周

1、神都洛阳,河南洛阳

十七、五代

1、梁:开封,河南开封,909年建都洛阳。

2、唐:洛阳,河南洛阳

3、晋:开封,河南开封

4、汉:开封,河南开封

5、周:开封,河南开封

十八、北宋

1、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

2、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3、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

十九、南宋

1、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

2、杭州临安府,浙江杭州

二十、大辽

1、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

2、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

3、辽阳府,辽宁辽阳

4、析津府,北京城西南

5、大同府,山西大同

二十一、金朝

1、会宁府,黑龙江阿东城东南

2、中都,北京城西南完颜亮

3、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

4、大同府,山西大同

5、开封府,河南开封

6、辽阳府,辽宁辽阳

二十二、西夏

1、兴庆府,宁夏银川

二十三、元朝

1、大都, 北京城

2、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

二十四、明朝

1、南京,江苏南京

2、北京,北京

二十五、清朝

1、京师,北京城

2、盛京,辽宁沈阳

(3)帝王在哪里扩展阅读:

著名古都:

1、北京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作为一个城市来说,它悠久的文化历史以及他所承受的、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都市所难以比拟的。

这座大城市,从华北平原上最初的一个居民点发展成为我国北方一座重要的城市,最后崛起为整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经历了极其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其时间不是以百年、数百年计,而是和我们祖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这1128年起。金、元、明、清四朝在此建都。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现已开放的文物古迹风景游览点有200余处主要有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八达岭、十三陵等。

2、洛阳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洛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历代帝王定都的首选之地,历史上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定都,所以又有“九朝古都”之称。

著名的文化古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汉魏洛阳城遗址等。

3、南京

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灿烂的文化、雄奇的风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留下了璀璨的民族文化遗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夫子庙、明故宫、中山陵、灵谷塔等

4、开封

开封为七朝古都,名胜古迹众多。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往开封,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由此开始。

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均定都于此,经历40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王朝时,定都开封,长达168年之久,时称东京,使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开封历史上的鼎盛时代。

现在开封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大雄宝殿、仓颉墓、铁塔、相国寺,禹王台、龙亭、岳飞庙等。

5、西安

陕西省省会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公元前1027年后,有西周、西汉、西晋、隋、唐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062年。

西安市及其周围地区有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其中著名的有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遗址、钟楼等。

6、杭州

杭州古称钱塘,是浙江省省会。隋朝开皇九年废钱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民国元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1928年,将杭县改为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现在杭州已成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灵隐寺、雷锋塔、六和塔、西湖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城

D. 五帝王首次在哪里出现

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有以下各种说法: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E. 中国历史朝代帝王的都城都是在哪

秦:咸阳 西汉:长安 东汉:洛阳 魏:许昌 蜀汉:成都 吴:建业 西晋:洛阳 东晋:建康隋:大兴(长安) 唐:长安 宋:开封(汴梁) 元:大都 明:南京、北京 清:北京 民国:南京

F. 历史上帝王的坟墓都在哪里

一定要采纳啊!!!!!!!!!!!!!
一,秦始皇陵
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调查发现,整个墓地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规模的宫殿楼阁建筑。陵寝的形制分为内外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关于其它皇陵资料很不好找的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盘古氏 上古时期 盘古 南海 纯系传说,具体情况无考
伏羲氏 原始社会 太昊陵 河南淮阳 湖北襄阳等 传说之陵
女娲氏 原始社会 女娲陵 山东济宁 山西赵城等地 传说之陵
炎帝神农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32世纪) 炎帝陵 湖南酃县 传说之陵
黄帝有熊氏或轩辕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6世纪) 黄帝陵 陕西黄陵县,山东 甘肃 河南 河北等地 传说中黄帝陵很多,一般以陕西黄帝陵为准
少昊金天氏 原始社会 少昊陵 山东曲阜 传说之陵
颛顼高阳氏 原始社会 颛顼陵 河北高阳 传说之陵
帝喾高辛氏 原始社会 帝喾陵 河南滑县 陕西 阳等地 传说之陵
帝尧陶唐氏 原始社会 尧陵 山西临汾,山东东平等地 传说之陵
帝舜有虞氏 原始社会 舜陵 湖南宁远县 传说之陵
大禹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2世纪) 禹陵 浙江绍兴 传说之陵
夏代王陵
夏代自后启杀益自立,天下为私,进入了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共传了十六帝。仅有个别帝陵有一些传说的记载,大都不可考。由于夏代的历史情况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仅将各帝名称列表于手,以供参考。
帝号及
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后启 (约前2095--前2086年) 无考
太康 (约前2085--前2057年) 太康陵 河南太康县 传说之陵
仲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相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少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杼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槐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芒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泄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不降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扃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甲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皋 奴隶社会 孔皋陵 河南洛宁县 传说之陵
后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履癸(桀)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商代王陵
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商汤(成汤)推翻了夏末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约自公元前一七一一年至公元前一0六六年,共历时约六四五年,传位三十帝,殷代情况已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其后期帝王陵墓已在河南安阳殷墟等地有所发现
注:商代的贴不上~后期王陵基本在河南安阳
西周王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周文王姬昌 五十七年 文王墓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武王发 七年 武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成王诵 三十七年 成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康王钊 二十六年 康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昭王瑕 十九年 昭王陵 河南登封 待考
周穆王满 四十一年 穆王陵 陕西西安 待考
周恭王翳扈 十九年 恭王陵 陕西咸阳 待考
周懿王 二十四年 懿王陵
周孝王辟方 十三年 孝王陵
周夷王燮 二十九年 夷王陵
周厉王胡 三十七年 厉王陵
周宣王静 前827--前782年
周幽王宫涅 前781--前771年 幽王陵 河南洛阳
东周王陵(春秋)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平王姬宜臼 前770--前720年 河南洛阳
周桓王林 前719--前697年 河南洛阳
周庄王佗 前696--前682年 河南洛阳
周厘王胡齐 前681--前677年 河南洛阳
周惠王阆 前676--前652年 河南洛阳
周襄王郑 前651--前619年 河南洛阳
周顷王壬臣 前618--前613年 河南洛阳
周匡王班 前612--前607年 河南洛阳
周定王瑜 前606--前586年 河南洛阳
周简王夷 前585--前572年 河南洛阳
周灵王泄心 前571--前545年 河南洛阳
周景王贵 前544--前520年 河南洛阳 王后穆氏
周悼王猛 前520
周敬王 前519--前476年 河南洛阳

东周王陵(战国)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元王姬仁 前475--前469年 河南洛阳
周贞定王介 前468--前441年 河南洛阳
周哀王去疾 前441 河南洛阳
周思王叔 前441 河南洛阳
周考王嵬 前440--前426年 河南洛阳
周威烈王午 前425--前402年 河南洛阳
周安王骄 前401--前376年 河南洛阳
周烈王喜 前375--前369年 河南洛阳
周显王扁 前368--前321年 河南洛阳
周慎靓王定 前320--前315年 河南洛阳
周赧王延 前314--前256年 陕西凤翔
秦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秦始皇蠃政 前221--前210年 始皇陵 陕西临潼 发现兵马俑
秦二世胡亥 前209--前207年 陕西临潼北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年 长陵 陕西咸阳市窑店
汉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187--前180 吕后陵 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40--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长安县东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6--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孺子婴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阳王刘玄 23--25年

东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光武帝刘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阴皇后
明帝刘庄 58--75年 显节陵 河南洛阳 马皇后
章帝刘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洛阳 窦皇后
和帝刘肇 89--105年 慎(顺)陵 河南洛阳 熹皇后
殇帝刘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阳
安帝刘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阳 阎皇后
顺帝刘保 126--144年 宪陵 河南洛阳 梁皇后
冲帝刘炳 145年 怀陵 河南洛阳
质帝刘缵 146年 静陵 河南洛阳
桓帝刘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阳 郑皇后
灵帝刘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阳 何皇后 王皇后
少帝刘辩 189年
献帝刘协 190--220年 禅陵 河南修武 曹皇
三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蜀昭烈帝刘备 221--223年 惠陵 四川成都 照烈皇后甘氏 穆皇后吴氏
蜀后主刘禅 223--264年 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 后追封 高陵 河北临漳 武宣卞皇后
魏文帝曹丕 220--226年 首阳陵 河南洛阳 文德郭皇后
魏明帝曹睿 227--254年 高平陵 河南孟津 明元郭皇后
高贵乡公曹髦 255--260年 河南洛阳
魏元帝曹奂 261--265年
吴武烈帝孙坚 后追封 吴陵 江苏丹阳 吴夫人
吴大帝孙权 222--252年 蒋 陵 江苏南京 步皇后 潘夫人
吴会稽王孙亮 253--258年
吴景帝孙休 259--264年 定陵 安徽当涂 朱夫人
吴末帝孙皓 265--280年 河南洛阳 滕夫人

西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高祖(晋世祖追崇) 宣帝 司马懿 河南洛阳
晋世宗(晋世祖追崇) 景帝 司马师 河南洛阳
晋太祖(晋世祖追崇) 文帝 司马昭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265--290年 峻阳陵 河南洛阳 武元杨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 291--306年 太阳陵 河南洛阳
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年 河南洛阳
晋愍帝司马邺 314--316年 河南洛阳

东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元帝司马睿 317--323年 建平陵 江苏南京 元敬虞皇后
晋明帝司马绍 324--326年 武平陵 江苏南京 明穆庾皇后
晋成帝司马衍 327--342年 兴平陵 江苏南京 成恭杜皇后
晋康帝司马岳 343--344年 崇平陵 江苏南京 康献褚皇后
晋穆帝司马聃 345--361年 永平陵 江苏南京 穆章何皇后
晋哀帝司马丕 362--365年 安平陵 江苏南京 哀靖王皇后
晋废帝司马奕 366--371年 吴陵 江苏吴县 孝庾皇后
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 高平陵 江苏南京 简文顺王皇后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396年 隆平陵 江苏南京 孝武定王皇后
晋安帝司马德宗 397--418年 休平陵 江苏南京
晋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年 冲平陵 江苏南京 恭思褚皇后
隋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培葬情况
隋文献帝杨坚 581--604年 太陵 陕西武功 文皇后独孤氏
隋炀帝杨广 605--618年 炀帝陵 江苏扬州

唐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唐太祖李虎 后追封 永康陵 三原县陵前
唐世祖李昺 后追封 兴宁陵 咸阳市窑店东
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 献陵 三原县徐木永合村
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 昭陵 礼泉县九 山
唐高宗李治 650--683年 乾陵 乾县梁山
武则天女皇 684--704年 乾陵 乾县梁山 夫妇合葬
唐中宗李显 684(710)--712年 定陵 兴平县龙泉山
唐睿宗李旦 684(710)--712年 挢陵 蒲城县丰山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年 泰陵 蒲城县金粟山
唐肃宗李亨 756--761年 建陵 礼泉县武将山
唐代宗李豫 762--779年 元陵 富平县檀山
唐德宗李适 780--805年 崇陵 泾阳县嵯峨山
唐顺宗李诵 805年 丰陵 富平县金瓮山
唐宪宗李纯 806--820年 景陵 蒲城县金炽山
唐穆宗李恒 821--824年 光陵 蒲城县尧山
唐敬宗李湛 825--827年 陵 三原县陵前柴家窑
唐文宗李昂 827--840年 章陵 富平天乳山
唐武宗李炎 841--846年 端陵 三原县徐木桃沟村
唐宣宗李忱 847--859年 贞陵 泾阳县仲山
唐懿宗李凗 860--874年 简陵 富平县紫金山
唐僖宗李儇 874--888年 靖陵 乾县鸡子堆
唐昭宗李晔 889--904年 温陵 河南洛阳
唐哀帝李柷 905--907年 和陵 山东荷泽
让皇帝李宪 惠陵 蒲城县城西北
[附]孝明高皇后杨氏(武则天之母) 顺陵 咸阳市底张韩家村

五代十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后梁太祖朱晃 907--912年 宣陵 河南洛阳 元贞皇后张氏
后梁末帝朱友贞 913--923年 河南洛阳 次妃郭氏
后唐庄宗李存勗 924--926年 伊陵 河南洛阳
后唐明宗李亶 927--933年 徽陵 河南洛阳
后唐末帝李从珂 935--936年 河南洛阳
后晋高祖石敬瑭 937--942年 显陵 河南洛阳
后晋出帝石重贵 943--946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 947--948年 睿陵 河南登封
后汉隐帝刘承佑 949--950年 颖陵 河南开封
后周太祖郭威 951--954年 嵩陵 河南开封
后周世宗柴荣 955--959年 庆陵 河南郑州
后周恭帝柴宗训 960--961年 顺陵 河南郑州
吴杨渥 907--908年 绍陵
吴杨隆演 909--919年 肃陵
吴杨溥 921--?年 平陵
前蜀王建 907--918年 永陵 四川成都 顺德皇后周氏
前蜀王衍 919--925年
后蜀孟知祥 925--935年 和陵 河南洛阳 太后李氏
南唐李璟 937--942年 永陵 南京牛首山 元敬皇后宋氏
南唐李 943--960年 顺陵 南京牛首山 光穆皇后钟氏
南唐李煜 961--?年 金陵 河南洛阳
南汉刘隐 907--911年 德陵
南汉刘龑 911--942年 康陵
南汉刘玢 942年
南汉刘晟 943--957年 昭陵
北宋帝陵:河南巩义
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8陵,分布在巩义市(洛阳附近)洛河南岸的台地上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
(二)南宋帝陵:浙江绍兴
南宋共有九个皇帝,除后三帝立于危难之中,仓皇间无法在此地建陵安葬外,有六个葬在绍兴,他们是高宗(赵构)永思陵、孝宗(赵眘)永阜陵、光宗(赵敦)永崇陵、宁宗(赵扩)永茂陵、理宗(赵昀)永穆陵、度宗(赵禥)永绍陵。称“宋六陵
明陵分布:
1 祖陵: 朱百六 德祖 玄皇帝 太祖高祖 不祥 胡氏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乡
朱四九 懿祖 恒皇帝 太祖曾祖 不祥 侯氏
朱初一 熙祖 裕皇帝 太祖祖父 不祥 王氏
2 皇陵: 朱世珍 仁祖 淳皇帝 太祖父亲 64 陈氏 安徽省凤阳县西南
3 孝陵: 朱元璋 洪武 太祖 高皇帝 1368-1398 71 马氏 南京钟山南麓
4 长陵: 朱棣 永乐 成祖 文皇帝 1402-1424 太祖长子 65 徐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
5 献陵: 朱高炽 洪熙 仁宗 昭皇帝 1424-1425 成祖长子 48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一岭下
6 景陵: 朱瞻基 宣德 宣宗 章皇帝 1425-1435 仁宗长子 37 孙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黑山下
7 裕陵: 朱祁镇 正统 英宗 睿皇帝 1435-1449 宣宗长子 38 钱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石门山下
天顺 1457-1464 周氏
8 景陵: 朱祁钰 景泰 代宗 景皇帝 1449-1457 宣宗次子 30 汪氏 北京西郊金山下
9 茂陵: 朱见深 成化 宪宗 纯皇帝 1464-1487 英宗长子 41 王氏、纪氏、邵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聚宝山下
10 泰陵: 朱佑樘 弘治 孝宗 敬皇帝 1487-1505 宪宗三子 36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笔架山下
11 显陵: 朱佑元 睿宗 献皇帝 世宗父亲 43 蒋氏 湖北钟祥县松林山(又名纯德山)下
12 康陵: 朱厚照 正德 武宗 毅皇帝 1505-1521 孝宗长子 31 夏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莲花山下
13 永陵: 朱厚囱 嘉靖 世宗 肃皇帝 1521-1566 宪宗孙 60 陈氏、方氏、杜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阳翠岭下
14 昭陵: 朱载垢 隆庆 穆宗 庄皇帝 1566-1572 世宗三字 36 李氏、陈氏、李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5 定陵: 朱钧翊 万历 神宗 显皇帝 1572-1620 穆宗三子 58 王氏、王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6 庆陵: 朱常洛 泰昌 光宗 贞皇帝 1620 神宗长子 39 郭氏、王氏、刘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二岭下
17 德陵: 朱由校 天启 熹宗 折皇帝 1620-1627 光宗长子 23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潭峪岭下
18 思陵: 朱由检 宗祯 庄烈皇帝 1627-1644 光宗五子 35 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鹿山下
清陵分布:
努尔哈赤在沈阳的东陵 至沈阳旧城东五公里处原来是公园(清福陵)
皇太极在沈阳的北陵 皇姑区泰山路原来也是公园(清昭陵)
顺治的陵墓 孝陵在在今河北遵化昌瑞山的主峰下(清孝陵)
康熙的陵墓 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清景陵)
雍正的陵墓 泰陵距易县15公里的温州市永宁山下(清泰陵)
乾隆的陵墓 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孝陵以西就是乾隆的裕陵(清裕陵)
嘉庆的陵墓 位于泰陵以西2里(清昌陵)
道光的陵墓 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清慕陵)
咸丰的陵墓 位于裕陵之西 (清定陵)
同治的陵墓 在景陵的东南(清惠陵)
光绪的陵墓 泰陵东5公里 (清崇陵)
宣统就是溥仪 没陵墓骨灰在北京八宝山
备注:
夏:大多不可考,主要在河南省境内。
商:除成汤葬于山西万荣县境内(后于元朝沉入黄河底)以外都集中在河南安阳附近。
西周:大多在今陕西长安户县附近 ,自咸阳至西安周围。
东周:除周赧王外都在今洛阳附近。
秦:陕西临潼附近。
西汉:陕西咸阳西汉王陵群。
东汉:除献帝葬于河南修武外,其余集中在河南洛阳东汉王陵群。
三国:蜀昭烈帝刘备 —— 四川成都 蜀后主刘禅——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河北临漳 魏文帝曹丕——河南洛阳
魏明帝曹睿——河南孟津 高贵乡公曹髦——河南洛阳
吴武烈帝孙坚——江苏丹阳 吴大帝孙权——江苏南京
吴景帝孙休——安徽当涂 吴末帝孙皓——河南洛阳
西晋:河南洛阳
东晋:江苏南京
五胡十六国王陵多不可考
南朝多葬于江苏丹阳,北朝多葬于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
隋:隋文献帝杨坚——陕西武功 隋炀帝杨广——江苏扬州
唐:分葬于陕西境内。
五代:河南开封洛阳附近
十国:多不可考,在当时各国首都附近。
北宋:河南巩义(洛阳附近)七帝八陵,南宋:浙江绍兴 七陵
辽:因其习俗多不可考。散居在内蒙巴林左旗内。
金:北京房山,后为河南登封
元:因其习俗多不可考。
明:太祖为江苏南京,世祖后为北京市昌平共13陵
清:太祖太宗葬于辽宁沈阳附近,福临后葬于于河北遵化及河北易县清东西陵

帝王陵集中分布在
1河洛地区(包括洛阳 巩义 登封 郑州 开封等地)
2关中地区(包括西安 咸阳 等地)
3江南地区(包括南京 丹阳 绍兴等地)
4燕山地区(包括北京 遵化 易县等地)
5河东地区(包括安阳 临漳等地)

G. 挖地小子魔兽帝王在哪

地下一千米 信凤姐 得自信

H. 清朝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地方

清代帝王陵寝分为三处,一处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一处是位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还有一外是位于辽宁沈阳的福陵、昭陵和抚顺的永陵。其中位于辽宁境内的三座陵寝因位居关外,被统称为关外三陵。

1、清永陵

永陵是爱新觉罗氏的祖陵位于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陵内安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伯父礼敦和叔父塔察篇古。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称为“肇兴四祖”。永陵保存完好,仅地面建筑略有损坏,现已修复完好。

(8)帝王在哪里扩展阅读

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黄帝陵、秦始皇陵、越王墓、茂陵、隋炀帝墓、乾陵、成吉思汗陵墓、西夏王陵、明永陵、清东陵。

秦始皇陵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但秦始皇陵墓什么时候打开,是否打开,目前尚没有时间表。因为发掘后,从技术上来说,不能保证能保护好这些文物。特别是壁画、陶器、纸质、绢质、丝质等文物的保护现在还是难题。

另外,打开秦始皇陵也与我国“保护为主”的考古发掘政策不符。有关专家称,如今几乎没一个国家主动开掘帝陵。“尽量不主动发掘”的理念在20世纪中后期已成为国际共识。

参考资料:网络-明清皇家陵寝

I. 求“帝王”一词的出处。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帝王”一词是在哪里。

帝”原指天帝,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其实,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舜、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由于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

热点内容
生物材料报告 发布:2025-09-19 05:12:45 浏览:413
语文老师总结 发布:2025-09-19 04:58:43 浏览:352
感恩教育词 发布:2025-09-19 01:46:11 浏览:26
江北语文网 发布:2025-09-19 00:51:35 浏览:370
七年级下册地理同步 发布:2025-09-18 21:49:01 浏览:253
大学城英语 发布:2025-09-18 21:32:25 浏览:589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发布:2025-09-18 19:59:33 浏览:531
干电池化学 发布:2025-09-18 16:30:48 浏览:733
何猷君怎么读 发布:2025-09-18 16:07:13 浏览:158
2017个人师德总结 发布:2025-09-18 16:04:58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