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叫职业化

什么叫职业化

发布时间: 2022-05-01 16:14:20

什么是职业化

一、课程背景
最近十年,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迅猛,伴随企业的快速发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扩展,人员规模迅速膨胀。由于人员的职业理念及管理水平难以跟上,导致许多企业的发展受到瓶颈制约,最大的瓶颈就是职业化。中国的高等院校每年都培养数百万大学生但鲜有高校与时俱进开设职业化教育课程,大学生在学校更多地学习本专业相关知识,但对于开展工作的状态和方式,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如何看待未来的公司?如何看待老板?应该修炼何种职业品格?如何学会感恩?等方面内容没有灌输。一边企业在拼命寻找合适人才,发展公司,一边是对就业充满迷茫,这其间缺乏职业化教育,许多参加工作的人,也没有经历系统职业化教育,总是充满抱怨和不满,职务和薪酬都升不上去,但从不自身检查原因,总归因于外,结果前途更渺茫。人际关系处理极糟,心态总是摆不平,放不正,频繁跳槽,每个企业和每个职位都涉足不深,毫无职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的
通过认识职场以下问题,以便更好地明确课程目的:
(1)求职时,对公司及上司恭敬有加,离职时对公司及上司极不礼貌,出言不逊,自己似乎痛快了,孰不知下家在聘用你时,会调查你在上家表现,结果一时痛快又一次误了前途,离职时要有求职时态度,对你有益无害。
(2)上司在时,干活比谁都起劲,上司不在时,忙自己的私事,公私不分,难道上司不在时的表现,上司会一直不知道,但只要有一次知道,你在此公司的前途彻底完蛋,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算计上司,最后就是算计自己。
(3)你太傻了,出差时怎么还遵守公司规定办事,老板又不在,你遵守规定,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兄弟好不容易出来了,就放松放松吧,别再装正经 。可兄弟仍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半年后,人力资源一纸调令将兄弟晋升了,真郁闷。
(4)“责任”二字,对有些人来说,天生就没有概念,出了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往外推责任,自己从不承担任何过错,几年下来,过错似乎没有,但晋升无望,相反总有过错的同事又节节高升,晕了。
(5)总认为自己聪明,上司、老板不如我,不虚心学习,你看上司就是不敢重用我,是不是怕我抢他的位子,我太有才了,周边同事一群菜鸟,到头来,加薪升迁总是无望。比自己后来的同事,都跑到前面去了,心里砂是滋味,醋酸的,心里难受。
(6)一天到晚钻牛角尖,总喜欢挑公司的毛病,总喜欢挑上司的毛病,总喜欢挑制度的毛病,挑老板的毛病,挑同事的毛病,但从不挑自己的毛病,你看我多有水平,但结果一直是普通职员,真是上天不长眼,叹天不公,怀才不遇。

三、课程收益
通过参与《职业化教育与社会责任》课程,你可以获得以下四个方面的收益:
(1)、梳理清楚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到底应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和改进。
(2)、在工作当中应该坚持何种职业状态,职业状态与职业前途的关系,如何培养敬业习惯。
(3)、工作不是为公司,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端正心态,正确看待工作,在工作当中寻找工 作意义与价值,视工作为事业发展的起点,学会归零。
(4)、提高学员的职业化认识水平,塑造职业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正确认识职业化
1、现代企业到底需什么样的人才
2、人才评价标准
3、人才结构坐标系
4、积极心态与职业发展
5、职业操守、职业状态、职业精神
6、团队一流职业理念塑造
7、十六大优秀职业品质介绍
8、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跳槽?
9、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10、何谓职业精神病?
11、你是“雇佣军”还是“志愿军”
12、教练式案例:生死电网体验项目

第二部分:“责任”是一种习惯
1、为何有些员工总是难以晋升?
2、责任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习惯
3、为何有些人不愿意承担责任?
4、承担责任是否真的意味着付出或失败
5、天赋责任,不容推卸
6、职场上如何履行好自己责任
7、如何养成承担责任的习惯
8、没有责任感的人,不可以担当任何主管
9、责任意味着成熟,没有责任是员工幼稚表现
10、感恩是责任产生的源泉
11、教练式案例启发:感恩---责任者
12、真正的责任就是对结果负责

第三部分:服从为领导之本
1、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力
2、没有考核就没有服从力
3、服从意味着“没有任何借口”
4、服从是一种美德,服从上司就是忠实履行职责
5、员工对服从的四种误解
6、服从是领导之母
7、如何做一个有服从力的员工
8、不服从的后果将是什么
9、“邱少云”式的员工,忠实服从组织案例
10、立即服从,忠实服从

第四部分:对工作的认识
1、工作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重要使命
2、工作不只是为公司,更重要是的为自己
3、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4、如何快乐地工作
5、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6、主动工作与被动工作

第五部分:对企业与老板的认识
1、企业是什么?企业不是摇钱树
2、你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3、员工为老板打工,老板为员工打工
4、真正的老板不是“资本家”
5、企业、老板、雇员之间的关系
6、对待老板的正确态度
7、对待企业的正确态度
8、共赢与多赢
9、老板心中的优秀雇员标准
10、如何学会与老板共处

第六部分:荣誉
1、荣誉是人格最光荣的写照
2、企业荣誉感是企业发展之魂
3、品格就是一种力量
4、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

第七部分:敬业、忠诚、诚信
1、敬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习惯
2、敬业该如何表现
3、敬业是你晋升的资本
4、敬业意味着不计较付出
5、忠诚是职业发展的基石
6、忠诚让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7、忠诚的员工可承担更大的责任,可担负重要职务
8、员工不忠诚行为的几种表现
9、学会将忠诚捍卫到底
10、不讲诚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1、诚信的意义与价值
12、诚信就是你的职业品牌
13、诚信相关案例讲解
14、教练式启发案例:信任背摔

第八部分: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1、千里马停止了奔跑就不再是千里马
2、我是谁?有何特点?是何种类型的性格
3、我适合干何种职位?何种工作
4、我有何潜力可发挥
5、工作当中,我处在何种状态
6、我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
7、我的不足点是哪些
8、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实现
9、上司对我的评价如何?如何改进
10、有必要与同事争吵吗?有必要与上司抬杠吗?
11、我最在意什么?获得后有何感觉
12、成功人士七个习惯
13、九型性格简介

第九部分:与企业共辉煌
1、与其频繁更换工作,不如潜下去与企业共辉煌
2、人心齐泰山移
3、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
4、个人目标、企业目标、企业愿景
5、目标VS行动
6、晋升需要有耐心、耐力
7、熔入团队,锻炼团队,团队力量无穷
8、教练式启发案例:孤岛求生
9、教练式启发案例:齐眉棍

授课方式:讲解 + 案例 + 互动研讨 + 问题答疑 + NLP技术启发 + 深度观察 + 情景对话

适用对象:任何现代化企业必须经历职业化培训课程

Ⅱ 很多人谈及职业化,到底什么是职业化呢

要想弄清什么是职业化,就得先从职业化的由来说起。由于各种职业存在于社会当中,于是构成了职场,在职场里,不同的职业由不同的人担任,而这些人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能力等,这些素养、能力等要素就被统称为职业化。

简单来说,职业化就是从事一份工作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所需要具备的职位素养和职业技能,它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状态。

总结

职业化是职场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集合,它是职场人必须遵守的准则。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必然具备较高的职业化水平。相反,一个人如果职业化水平不高,那么便可以判定其不够出色。

Ⅲ “职场老油条”和“职业化”,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职场老油条”指的是那些混迹职场多年,资质老,处事圆滑,并且在职场有一定威信,在自己的岗位上业务能力老练,深谙职场潜规则。

他们脑子灵活擅长钻空子,总想投机,做工作也是怎么省事怎么来,总之,出了问题你绝对找不到我,关键时刻才会现身救场体现价值,连领导都要对他们恭敬三分。

而“职业化”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状态,形容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它包含在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

有人认为老油条是“老奸巨猾”属于野路子,不值得提倡,职业化才是职场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可在我看来,职业化固然是所有人的榜样,想要完全做到确是难上加难。

老油条看似偷奸耍滑,实际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他们的“滑”是历练、沉淀的结果,更是对规则烂熟于心,今天小凡就老油条的三个特征,给大家夸一夸他们身上的优点,希望你能有所启发:

Ⅳ 职业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在职场中经常能听到企业的领导有这样的说法:“这个人能力还行,就是职业化素养太低了。”职业化是21世纪职场生存法则,是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怎样变得更职业化呢?

【1】想要变得更职业化,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职业化?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

【2】为什么要变得更加职业化呢?
职业化,是职场新人向职场人转变的第一步,是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让自己变得更加职业化,有利于职场生涯的发展。而且就此拉开与别人之间的差距。

【3】那怎样才能变的更职业化?
职业化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专业化、通用化、职业道德

【专业化】

作为一个职业化的员工,首先你要在本职工作上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与见解。假如你是做新媒体运营的,你要数量掌握各种平台与工具进行宣传,推广、营销、策划。你是做财务的,要有全面的财务知识。

【通用化】

仅仅拥有了专业知识还不够,一个职业化员工还需要职场所需的通用化知识和能力。才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工作上获得成绩。比如:结构化思考表达、时间管理、高效沟通、办公技能、职场礼仪等。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而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只会让企业的利益受到损伤,让自己单方获利。

Ⅳ 什么是职业化定义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Code of Conct),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

中文名称
职业化
外文名称
Professionalism
包括
职业化素养、行为规范、技能
词性
名词
基本信息
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讲包括: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内容。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书中,把职业化系统地分为个人职业化、团队职业化和管理职业化。

词语内涵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

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内容简介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

职业道德

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

强制性和约束力

企业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员工的自律上,企业只能对其所有的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遵守行业和公司的行为规范,包含着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行为规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能在进入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Ⅵ 职业化的要求是什么

“职业化”就是职场行为与操守规范,是职业人训练有素的体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充分符合企业与职场的需要。

“职业化”是国际化的职场准则,是职业人必须遵循的第一游戏规则,是作为职场人士的基本素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与行为准则。想参与职场竞争,想要成为职场中的成功者,想要取得职业生涯的辉煌,就必须懂得和坚守这些职场规则。

“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在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事规则。在职场中的人都用这种语言说话,都用这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而一个非职业的人往往不能拥有这种语言和行事规则,因此总是和职业人士合不上拍,因此总是给人“非职业”人士的印象。

“职业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套规则,是对事业的尊重与执着的热爱,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精神,是追求价值体现的动力,是实现事业成功的一套规则。简单地说,就是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化”就是为了达到职业的要求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历程。职业化有很多外在的素质表现,比如着装、形象、礼仪礼节等,也有很多内在的意识要求,诸如,思考问题的模式,心智模式,内在的道德标准等。

“职业化”是指按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塑造自己。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职业化”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就是细微之处做得专业;就是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客户、企业、同事、老板和自身;就是专业和优秀,别人不能够轻易替代;就是不断地富有成效的学习;职业化就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

(6)什么叫职业化扩展阅读:

“职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职业化”就是尽量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工作;

“职业化”就是细微之处能体现专业;

“职业化”就是思想要奔放、行为要约束、意识要超前;

“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条件;

“职业化”就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

“职业化”就是职业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Ⅶ 什么是职业化意识

职业化意识就是自己在企业里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非常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简单的讲,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职业化 - 职业化的内容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化的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
企业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员工的自律上,企业只能对起所有的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遵守行业和公司的行为规范,包含着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行为规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能在进入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做事情的章法上,而这些章法的来源是: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在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通过培训、学习来形成的。当我们进入一家公司,对公司的评判首先就是对公司员工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评判。通常,企业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
职业化技能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担当这个工作任务,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中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其次就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做精算的,就要拥有精算师资格证书,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通常就是你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你没有证书认证,但是社会承认你,这就代表着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资质。我们也把这种认证称为头衔认证。
二是职业通用管理能力。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生了向上级的工作汇报、向下级的任务分配,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中程度上也决定着你的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它与职业资质互为补充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这么说,一个职业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都比较高的员工,他的整体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
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它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尊敬的企业。

Ⅷ 现在很多公司都说要进行职业化,请问职业化到底是什么含义

塑造员工职业化需要外修与内塑,从外部而言,您需要有职业化的形象,从内部而言,你需要有职业化的素养与职业化的技能,记得陈馨娴老师说过,职业化要做到内塑外修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职业化,决不是只是穿得职业一点就职业化了。当你真具备了职业化,你会发现,对于你而言,你可以得到价值的体现,你可以得到你想要得到的薪水与位置。对于组织而言,员工职业化则可以代表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竞争力,所以,国外从十几年前就提倡员工职业化了。

Ⅸ 什么是职业化

职业化包含人的职业素养、职业要求和职业技能三个部分的内容。职业素养就是人对工作的认识,以及个人性格、心理心态、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这是职业化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的体现便是人的职业道德,通常一位职业化人士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有:诚信、正直、勤奋、忠诚、公平、有责任心、尊重他人、积极向上、自动自发等,这些都是员工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它的提升主要靠员工对工作的认识和自律上,一般需要“渐修”的形式提升。职业要求一般体现在遵守行业和企业的制度以及员工行为规范上,这是职业化的必备条件,是员工必须要遵守的。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规则和规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制度和规范,职业化需要我们去适应和遵守这些规则、制度和规范,甚至对其做更好的改进。所以,我们必须能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角色,注重自己的职业操守,言行举止都要视规范而行,要向标准看齐,这并不是使我们的职业标准模板化,而是做好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之初便对职业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员工的工作执行能力上,包括了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的多少,操作技能、思维悟性的优劣,沟通交际、协调合作和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的强弱等方面。这是一种具体的执行能力,也是能否胜任或做好工作的根本保障。相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职业技能更容易通过培训和日常学习进行提升。综合来看,正是职业素养、职业要求和职业技能的完美结合才组成了人的工作素质,这其中,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主要构成了人的工作心态,职业技能和某些职业素养和要求,如勤奋、敬业、诚信、忠诚和工作任务量等。打造了人的执行能力。所以职业化能从人的工作心态和执行水准上反映出来,总体体现便是人的工作绩效和对工作、企业、行业等的理解程度。员工的职业化也将是今后各用人单位在管理和培训方面的主要追求,通常而言,一名优秀的员工职业化程度必然会很高,其职业素养、职业要求和职业技能都会很高。一个拥有大批高度职业化员工的企业也一定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的。因此,职业化是员工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职业化的提升,需要从工作心态和工作执行能力方面进行提升,我们要一方面加深对所从事职业、行业或领域的认识,一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但在现实中,人与人在职业化的修为上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时进入一家单位工作的人,一年之后其职业化的程度和对职业化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可能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了偷懒,学会了如何敷衍工作事务,如何忽悠上司或客户,如何剽窃公司资源;而有的人则学会了敬业,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达到更高的工作业绩,并能以公司为荣,为上司分忧,视企业为家。这就是为什么同时进入一家单位的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人被辞退或警告,有的人被提升或奖励的原因。我们都是工作者,要想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必须职业化,并且是高水准的职业化。无论你是创业者、打工者或者是研究人员,你都需要让自己全身心地融入到所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之中。职业化能使我们出类拔萃,实现理想。我们也许正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无论你希望成为合格的职场人,还是成为高效能的职场成功人士,都需要做到职业化。唯有职业化才能让我们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更深的认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我们的产品才能质量更好,服务的品质才能更高,我们所在的企业才能更大地占有市场。职业化是一种职场生存哲学,一门学问,是需要研究和学习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认识和提升工作素质开始,一步步走向职业化吧!

热点内容
成都初中数学 发布:2025-09-13 20:04:01 浏览:819
星巴克招暑期工吗 发布:2025-09-13 19:56:46 浏览:225
围棋老师招聘信息 发布:2025-09-13 19:40:59 浏览:683
小学生暑期培训 发布:2025-09-13 19:33:31 浏览:459
帮的教育 发布:2025-09-13 17:57:15 浏览:311
河北高一语文 发布:2025-09-13 12:37:27 浏览:839
学霸班主任 发布:2025-09-13 11:47:07 浏览:346
高三语文素材积累 发布:2025-09-13 11:35:58 浏览:735
美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9-13 11:24:53 浏览:938
小学师德述职报告 发布:2025-09-13 08:53:41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