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田在哪里

新田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5-06 12:36:34

『壹』 新田县中通快递在哪里

永州新田县中通快递
地址:湖南,永州市,新田县兴林路46号
查询电话:0746-4988222
业务电话:18174650809
派送范围:
新田县:县城内【龙泉镇(新华路,新华西路,新华东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龙泉大道,迎宾路,中山路,前进路,公园西路,富明路,和峰路,滨河东路,滨河西路,人民路,金源街,供销街,健康路,商业街,建设路,秀峰街,先云路,兴林路,龙泉路,烟霞路,东风路,双碧广场,先锋街,祥锋街,文化路,东溪街,一中,二中,明珠花园,龙家花园,现代家园,瑞华家园,瑞华学校,福海家园,景秀天下,行政中心,方达工业园。)】
不派送范围:
门楼下瑶族乡、茂家乡、毛里乡、金陵镇、骥村镇、枧头镇、新圩镇、石羊镇、陶岭乡、高山乡、知市坪乡、新隆镇、莲花乡、冷水井乡、十字乡、金盆圩乡、三井乡、大坪塘乡。村组及其它不送。

『贰』 晋都新田的晋都新田的两个问题

1993年4月,田建文为山西省考古学会第三届年会提交了《新田模式—侯马晋国都城遗址研究》的论文,是他对侯马晋国遗址的基本认识。15年过去了,《上马墓地》《侯马铸铜遗址》《晋都新田》《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陆续面世,使再度研究成为可能。 早在1995年编写《晋都新田》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编《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我参加了第二章“城址”除“白店古城”外的全部写作并整理了《新田晋都古城》,后者是牛村、平望、台神、马庄四座古城勘探、试掘工作的总结。当时就意识到宫城的废弃时间要早于晋国彻底灭亡的公元前376年(《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这一年为公元前376年)。具体说:
1.牛村古城 1957年在东城墙南端做过小面积的发掘工作,并发现打破城墙的M1,随葬陶鬲、盖豆各一件,“年代为铸铜遗址或侯马晋国遗址分期的中期,约公元前470年左右。”(《晋都新田》第二章1985年南城墙发掘后,通过与其南石圭作坊遗址陶器分期比较,认为古城年代在公元前500~前420年左右。“据此,我们初步认为牛村古城兴建于公元前六世纪下半叶也即晋都新田绛都初期稍晚。废弃时期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也即晋都新田绛都中期之末。”(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晋国遗址牛村古城的试掘》,《考古与文物》1988年1期。)这一断代,其上限下限都需要再做延伸,但作为牛村古城的繁荣期则是恰当的。
2.平望古城 “大型夯土台基(公宫)东南的3号夯土之南不远,1976年发掘了两座南北向土圹竖穴墓……M1随葬陶鬲、盖豆、壶各两件,M2除随葬陶鼎、盘、鉴各一件,盖豆、壶各两件外还有铜车軎、带钩、玉蝉、骨饰等……这二墓年代在春秋晚期偏晚阶段,约铸铜遗址Ⅳ段,墓主生前可能属下大夫一级……公元前500年前后各四、五十年应是平望古城的繁荣期。”(《晋都新田》)
众所周知,晋都新田的“宫城”由牛村、平望、台神三座古城呈“品”字形构成,牛村古城发现的打破城墙的公元前470年左右的墓葬和平望古城城内在春秋晚期偏晚阶段已经有墓葬分布了,说明最迟在“三家灭智氏”的公元前453年之后,新田作为晋国都城已开始进入衰落甚至废弃阶段了,也意味着同一时期的柳泉墓地四组大型墓葬不属于“品”字形宫城。
柳泉墓地位于新绛县峨嵋岭北、浍河南柳泉南坡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新绛柳泉墓地调查、发掘报告》,《晋都新田》),发现四组大形墓,每组有一大两小并列一处,大者居中,两边者较小。其中两组大墓上,保留有大于墓口、高2米的经夯打过的封土。发掘的M301,墓口长15米、宽12.6米,深16.8米,积石积炭,一棺一椁。残存的铜盘、鉴、编钟和石磬、玉器、瓷器、陶鼎等,时代在公元前400年前的战国早期,墓主非幽公莫属,M302为其夫人。其余三组有可能是出、敬、哀、烈、孝、桓公中的三位及夫人。
既然公元前453年之后“品”字形宫城衰落甚至废弃,至少是埋葬在柳泉墓地的四位晋公,生前居住在哪里?这就使我们自然而然考虑到侯马晋国遗址中最晚的凤城古城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60、1988年凤城古城遗址、墓葬发掘报告》,《晋都新田》)。 凤城古城位于侯马市凤城与曲沃县城之间浍河北岸台地上,分外城和内城,均近方形,内、外城南部都被浍河水冲毁。外城东城墙被日军侵华时修建的飞机场破坏,东北角被曲沃县城覆压,现在仅残存北城墙和西城墙。经勘探,北城墙残长3100米,西城墙残长2600米。1960年试掘时发现外城的西城墙外有宽25米、深3米左右的城壕。外城东、南城墙若依西、北残存城墙计算,周长就是11400米,也就是说凤城古城外城城圈至少在11公里以上,这还不包括浍河水冲毁的部分。内城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南,北城墙长1100米,东、西城墙分别残长600米和1000米。1960年试掘的陶片没有整理就散失了,1988年在北城墙外中部偏西现曲沃机电厂发掘探沟一条。据此认为:“凤城古城外城建筑年代,应始于战国初期或更早些……凤城古城内城,包涵遗物多为西汉时期的瓦类。据调查所知,内城应略晚于外城,似为西汉时期的宫城。”古城及其附近也发现了一些遗存,以1959年以来陆续发掘的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的乔村墓地最为著名。乔村墓地位于古城西城墙外2公里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到1996年发掘墓葬1032座,其中战国早期33座、中期626座、晚期(含秦)260座,汉墓81座、不详32座。除外,1988年曲沃机电厂曾清理10座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墓葬(《晋都新田》)。反映了凤城古城的使用和兴衰情况。
“凤城古城从现有材料分析,无论内城还是外城,营筑年代都偏晚,绝不可能是古曲沃或新田,它是秦、西汉的河东郡绛县县治,到东汉改称绛邑县,北魏孝文帝时期被废。”(《晋都新田》)而“战国初期或更早些”的外城年代引起我们的注意。先看时间和地域上相近的两座古城。
1. 赵康古城 位于襄汾县赵康、北柴、杨威、史威四村之间(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山西襄汾赵康附近古城址调查》,《考古》1963年10期),也分大、小二城。大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8480米,城外有护城河。北城墙保存最好,全长1530米。小城倚大城北部正中间而建,周长2700多米。该城建于春秋时期,延用到汉代,是汉代河东郡临汾县。
2. 禹王城 位于县城西北约7.5公里处,先为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即魏都安邑,亦为秦、汉及晋的河东郡治。由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组成(陶正刚、叶学明《古魏城和禹王古城调查简报》,《文物》1962年第4、5期)。大城略呈梯形,除北城墙外,其余三边均不是一条直线。西城墙全长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弯曲最多的一边;南、北城墙长3565米、2100米,东城墙仅存北段残长1530米,现存周长12175米,复原周长15500米;中城位于大城内的西南部,形状略城方形,周长6500米。小城在大城的中央,周长3270米。大城城内中部有战国时代的遗迹,遗存较丰富。中城和小城的城内及附近,也有战国遗存。
建于“战国初期或更早些”的凤城古城外城,其规模超过了赵康古城,也超过了禹王城,至少与它不相上下。更远远超过了稍早的晋都新田“品”字形宫城中的任何一城;由于规模相差悬殊和时代稍晚,也可排除类似马庄、呈王、北坞古城作为某一晋国卿大夫的“卿城”的可能。规模上考虑只能是晋公才能有此级别,同时期还正好发现有柳泉晋公墓地。
进而再看侯马晋国遗址,就可以发现这个遗址由东、西两组构成。西组是晋都新田的主要内容,“品”字形宫城、“卿城”、包括“左祖右社”和部分墓地等;东组是凤城古城和乔村墓地等。最迟在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376年,“品”字形宫城被废弃说明晋公离开了宫城搬进凤城古城。由于两地为邻无所谓迁不迁都,柳泉墓地随之出现晋公墓葬。
凤城古城有没有名字?这要从晋幽公说起。《史记·晋世家》:“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 魏之 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绛”是晋都新田,“曲沃”是古曲沃,在今闻喜上郭一带,当年“谋去”的“故绛”和“翼”已经不属于晋国公室所有了。“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条下索隐:“《纪年》 云 夫人秦嬴贼公于高寝之上。”这条记载的“邑”值得关注。
“邑”,《礼记·祭法》:“天下有土,分封建国,置立都邑。”郑玄注:“建国,封诸侯也。置都立邑,为卿大夫采地及赐士之有功者之地。”所以《国语·晋语四》便云:“公食贡,大夫食邑。”至少到了春秋时期“邑”与“都”有了区别,“凡邑,有 宗庙先 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孔颖达疏:“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再看晋国,自“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后(《史记·晋世家》),就不见“邑”作为都城的代名词了,代之以县,从公元前627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开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后就更多了,如公元前514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很少有再称作“邑”的了。
再看晋幽公,夜晚应当住在“宫城”中,可记载他夜里偷偷地出了“邑”,最后被反叛者杀了,说明这个“邑”不是“宫城”或“宫城”的某个地方。在他的“独有绛﹑曲沃”中,只有“凤城古城”时间及其规模都与之相应。是故,凤城古城就是战国时的“绛邑”。其实乔村墓地战国晚期出土器物上屡见“降(绛)亭”戳记,依照汉代惯例为“降(绛)邑市亭”之省,参考东汉时期将“绛县”加一邑字为“绛邑县”,可以证明“绛邑”由来已久,断非无由之物。
晋国哪个公搬进凤城古城?也就是“绛邑”。《史记·晋世家》,“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最有可能是晋哀公元年的公元前457年到三家灭知氏的公元前453年,搬进的原因当是“知伯欲尽并晋”和“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惜乎没有建设“绛邑”的任何记载。

『叁』 古时新田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新田文化从时间与历史方面看,应该属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文化范畴;从空间和地理区域方面说,则应该属于三晋文化。但是新田文化不应该被泛泛解释为一般意义的先秦文化或是三晋文化。新田文化应该具有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在地域范围上它也应该有自己特定的地理坐标。具体而言,新田文化应该是指早期晋国都城“谋去故绛”迁至新田之后,至晋国被赵、韩、魏三卿所肢解晋国彻底灭亡这一时期(公元前585~公元前376),共209年间所发生在新田都城地域范围内(以今侯马市为轴心,包括今曲沃县城以西,新绛县城以东、襄汾县永固村以南、侯马南境隘口以北)的一种典型地域的历史都城文化。
很多的:http://ke..com/w?ct=17&lm=0&tn=WikiSearch&pn=0&rn=10&word=%D0%C2%CC%EF

『肆』 曲沃、翼,还是新田晋国都城究竟在哪里

最华夏莫过于春秋,最春秋莫过于晋国。晋国始封于西周初年,河汾之间百里,经历了春秋时期晋献公、晋文公、晋景公、晋悼公的多代努力,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疆域扩大至北过山西大同几乎达到张家口;南过陕西商县、河南平顶山;西到陕西大荔;东到河北保定、河南范县。

“新田”遗址是1956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侯马西遗址东西宽四公里,南北宽两公里,不但有陶片、石器、兽骨等等文物,还有大量瓦片、半瓦当、方砖。

『伍』 新田在南京什么地方

传销里是有个新田,不过那个新田不是地名
而是组织名字
应该是武汉新田的残余组织
传销现在也不好管
我建议你自己去那住一段时间,专门去理解那种偏僻 便宜的出租房
能找得到 不一定能带出来
这东西骗起人来 很有一套

『陆』 春秋时期的晋国古都是现在的哪里

晋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更是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最终被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自此晋国已不复存在。

有人问,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如今叫什么?

这个问题也还得细细道来,晋国早期的地方行政主要是“都”、“邑”两种,“都”一般指有宗庙的城市,“邑”则没有,随着晋国土地的不断扩大,春秋时期又出了一个叫“县”的行政单位,县主要是通过灭亡其他的小国家而形成,国家的君王将其分封给有功的大臣,一般位于国家边缘。

其二,新绛县横桥乡出土的晋国文物也表明这里就是古代的新田,1979年考古学家在对新绛县西柳泉南坡上的晋国墓葬群进行考察和挖掘,这里面出土了许多晋国的文物,而且最后证实,这些墓葬群大多都是新田时期的“公墓”。

『柒』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都是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侯马市在春秋时期称为新田,晋国都城,在侯马新田之前曾建于故绛车厢城.晋国在景公执政期间,随着疆域不断扩大,他开始策划迁都。当时多数士大夫的意见是迁往郇瑕,即今盐湖区和临猗县一带,理由是那里土地肥沃,地近盐池,对国家有利。但是韩献子却坚持迁都新田,他说:“郇瑕一带土薄水浅,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生病,有汾、浍两河冲走污秽,且新田百姓服从教化,是晋国长期利益所在。”晋景公最终还是听取了韩献子的建议,与公元前585年夏四月将晋国都城从绛迁至新田。新田作为晋国最后一个国都,经历了百余年的繁荣,至战国后逐渐荒废。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界在侯马市连续发现了牛村古城、平望古城、白店古城、台神古城、马庄古城等晋国都城遗址及大量珍贵文物,这5个古城遗址统称为“新田晋国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马市境在西汉属于绛县的一部分,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县后,历为曲沃县西境。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沿袭了北周和隋的府兵制,将全国分为十道,共置634个折冲军府,当时在这里置新田府,为上府,驻府兵1200人,是绛州33府之一。金元战争之际,流经侯马的浍河成为两军界河,并经历了激烈的争夺。明王朝统一全国后,对元代原有的驿站进行整顿,设立水马站、递送所、急递铺等,以加快文书传送和物资转运。今侯马正处于太原与西安间驿路大道的要冲,遂于洪武八年(1375年)将绛州的金台驿和太平县的相里驿迁至曲沃县境内,改置为侯马驿和蒙城驿。“侯马”之名由此出现。

侯马驿的所在地在设驿之前叫“下马里”,与南面的上马村隔浍河相望。按一般地名命名规律,这是由“马村”派衍出来的两个村庄,故以“上”、“下”区分。但是“下马”为什么会演变为“侯马”呢?其演变的理由和依据又是怎样呢?原来,古人有以地名占卜吉凶的风气,早在古代兵书中就有“将军忌地名”的说法,而类似“下马”这种地名尤为当地官员所忌讳。由此我们联想到太原皇庙两侧旧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标志碑,这条街因称“下马街”,后人却以为不吉,遂改“上马街”。再有西安城东已有汉董仲舒墓,官员经此必下马步行,故称其地为“下马里”,后人同样也谐音改作“蛤蟆陵”。白居易《琵琶行》:“家在蛤蟆陵下住”,即此也。“下马里”作为一个小村庄可能还不会引起地方官的重视,但成为国道驿站后,它的更名也就势在必然了。

若论及“侯马”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较有价值的解释有以下三说。一是下马里有侯姓所居,别称侯马。为此我们查阅过《曲沃县志》地方人物的姓氏,也调查过土著居民的姓氏构成,惜未发现有关力证;二是下马里为晋国诸侯馆遗址所在地。据史载,公元前542年,郑伯、子产来晋国访问,晋国公为表示欢迎,特意“筑诸侯之馆”,是当时最高星级的国宾馆。后来“诸侯馆”成为地方名胜古迹,清乾隆年间,张坊任曲沃知县时还将侯马驿所搬迁到诸侯馆遗址上。时有陕西主考朱佩莲作《侯马驿诸侯馆诗》以志贺,中有“鼎新重筑诸侯馆”,“洗开旧迹新田面”等句。由此可考虑“侯马”是否为诸侯馆和下马里的合成地名或省称;第三种解释也是较为合理的解释,即“下”在当地方言中读“侯”,“侯马”是“下马”的谐音。以谐音改地名在地名避讳中较为常见,这样既更新了地名含义,又照顾到群众读音基本不变,故此,我认为此说可信。近代以来,侯马驿在晋西南的交通地位更趋重要,1912年,侯马裁驿归邮,但仍为一方巨镇。1958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侯马市(县级),其行政区域包括今新绛县、曲沃县及襄汾县的原汾城县域。到1963年3月,襄汾、新绛、曲沃3县相继恢复,侯马市被撤销,称侯马镇,成为曲沃县人民政府驻地。1971年6月,划出曲沃县西部再设侯马市(县级)至今。

『捌』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中国银行在哪

请您关注“中国银行微银行”微信公众号,选择下方菜单中“微服务-周边网点与ATM-排队取号或周边ATM”功能,查询所需的中行网点、ATM以及电话。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玖』 永州新田县有哪些文化或习俗

永州新田县文化习俗:
坐歌堂是瑶族古老的文化精华,是瑶族对歌形式之一。

新田县境内瑶族村寨,因地处新田、常宁、桂阳、祁阳、宁远五县交界之地,形成一个约有40000人讲“勉语”(过山瑶话)的文化圈。因此,这里的瑶家坐歌堂形成了瑶族“陪客”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形式。
瑶家坐歌堂由“进乡—敬烟—敬茶—劝酒—缘份—谢主—离别—相送”等八个部分组成,歌本以口传和手抄本传世,曲调凭口传心记传世。传承谱系比较复杂,一般是家族性传承。也有爱好瑶歌者走亲访友时请教的,绝大多数是业余爱好在生产生活中、集体活动中学到的。
坐歌堂的基本特征是“古、多、广、美”。
一是曲调古老。瑶歌作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其传承后代也不变动。因此,可以说她是过山瑶先辈们给子孙留下的曲调“活化石”。
二是歌词内容多。天文地理、历法、动植物、猜谜语、盘王出世等等,都可以在坐歌堂中得到答案,可以说坐歌堂是传授各种知识的场所。
三是覆盖面广。民族文化都有它的地域性,往往局限某一个地方而终老。而坐歌堂都随着人的流动而流传。
四是曲调美。曲谱古老优雅,婉转动听,歌唱者严守瑶语“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歌声,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歌词,感情由内心道发,感染众位听者,令人难以忘怀。
坐歌堂以大量的歌词和自成体系的曲调,正是过山瑶文化“瑶歌”与古乐的遗存。不愧为瑶文化的瑰宝,具在很高的音乐、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

热点内容
office英语 发布:2025-09-13 02:30:29 浏览:12
武士刀教学 发布:2025-09-13 01:09:54 浏览:148
客房英语 发布:2025-09-13 00:55:23 浏览:256
老师扫帚 发布:2025-09-12 22:29:51 浏览:149
性母教育 发布:2025-09-12 21:48:18 浏览:257
考研数学只做真题 发布:2025-09-12 21:38:44 浏览:553
数学小卡片 发布:2025-09-12 18:14:39 浏览:24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发布:2025-09-12 17:16:20 浏览:624
小学校长师德师风自查自纠 发布:2025-09-12 16:25:09 浏览:973
nba黑历史 发布:2025-09-12 14:28:24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