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怎么写的
㈠ 对的笔画怎么写
对的笔顺、笔画 :
“对” 字共有 5 画,
笔画顺序为: 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㈡ 对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对字的笔画顺序: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汉字 对
读音 ì
部首 寸
笔画数 5
笔画名称 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㈢ 对字怎么写
对字怎么写?
对字的笔画、笔顺:
读音:ì
部首:寸
笔画数:5
名称:横撇/横钩、点、横 、竖钩、点、
㈣ “对”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一、“对”字在田字格中写法如下:
。造字本义:动词,两军示威僵持,临战抗衡。
文言版《说文解字》:对,譍无方也。从丵,从口,从寸。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为言,多非诚对,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掉“对”字的“口字边”,而采用“士”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绝对[jué ì]
没有任何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跟“相对”相对):~真理。~服从。反对~平均主义。
2、对付[ì fu]
处理事务;办理。
3、对偶[ì ǒu]
修辞格的一种。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4、捉对[zhuō ì]
一个对一个;两两成对:~厮杀。
5、对证[ì zhèng]
为了证明是否真实而加以核对:~笔迹。和事实~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不符合的地方。
㈤ 对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对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图:
词语解释:
1.相对[xiāng ì]
互相朝着对方;面对面:~而坐。两山~。
2.对话[ì huà]
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精彩的~。~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3.对子[ì zi]
对偶的词句:对~。
4.对齐[ì qí]
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
5.对比[ì bǐ]
(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古今~。新旧~。
6.对于[ì yú]
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公共财产,无论大小,我们都应该爱惜。大家~这个问题的意见是一致的。
7.对手[ì shǒu]
竞赛的对方:我们的~是支素负盛名的球队。
㈥ 对字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一、对的笔顺:
二、相关组词:
1、支对[zhī ì]
对付,应付。
2、对敌[ì dí]
对付敌人。
3、言对[yán ì]
晤面交谈;应对。
4、辞对[cí ì]
答对,应对。
5、对还[ì hái]
按同等价值偿还。
㈦ 对字的笔顺怎么写
对
对怎么写:
名称: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笔画数:5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㈧ 对笔顺怎么写呀
对的拼音:ì
笔画数:5
笔顺、笔画:
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基本释义:
1.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朝着:~酒当歌。 3.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跟,和:~他商量一下。 5.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看待,应付:~待。 8.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劲。 10.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平分,一半:~开。 13.搀和(多指液体):~水。 14.量词,双:一~鹦鹉。
㈨ 对齐的对字怎么写
对
[ì]
笔划
5
五笔
CFY
部首
寸
结构
左右结构
繁体
对
五行
火
笔顺
横撇/横钩、点、横、竖钩、点
释义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详细释义
〈动〉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两者相对;面对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相当;相配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