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征集志愿
⑴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高校在进行征集志愿录取时,主要有3种方法:
1、学校志愿分数优先(这里指不设专业极差的大学)的录取方法。
2、学校志愿分数兼顾(这里指设置有专业极差的大学)的录取方法。
举一个例子,如一高校对专业极差有规定,极差是3分,这个高校省份的一考生高考成绩530分,考生填报的第一专业已经落选,第二专业选择的是外语专业,如果有极差,就会将530分减3分,考生的成绩就成了527分,结果就要排在把外语填报为第一志愿的考生530分的后面了,等人家录取完了,才会轮到填报了第二专业的这个考生。
3、学校按志愿专业(不设专业极差)的录取方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征集志愿
⑵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那个批次上的学校还有没招满的,所以重新面对线上考生征集志愿,是个好机会,对于那些撞车的考生。填志愿要在网上。
⑶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填报征集志愿需要什么条件
征集志愿是指参加高考志愿的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录满,在录取完成之后,再次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拥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和普通高考志愿一样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录取模式,但是一般3种情况下院校会参与征集志愿。
第一种是因为投档生源不足;
第二种是因为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因为一些考生不服从调剂或是身体情况与单科成绩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造成的招生不足;
第三种是因为院校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后来又追加了招生计划。
(3)什么是征集志愿扩展阅读
在填报征集志愿的过程中,不同的省份征集志愿的设置和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要以及时关注本省市官网上发布的信息并以之为准。另外,在填写征集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要求,以免因为无效志愿而落榜。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分不清征集志愿和补录的区别,其实征集志愿就是在招生过程中,这个志愿报考的人数不够,就会通过征集志愿来招生。而补录志愿是指开学之后,录取学生放弃了这个学校,学校的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录的学生是补录。
⑷ 什么是征集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征集志愿又叫拯救志愿,一些学校没录满,为了完成录取计划,所以实行征集志愿,也就是补录。这样既能完成学校的录取任务,又能使一些分数稍低于分数线的学生由学校可读。
注意
1、要及时关注征集志愿时间。明确规定征集志愿时间的具体时限。由于每次征集志愿的时间都较短,因此,考生必须在当次征集志愿通知中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填报征集志愿,提前或滞后网报系统都将处于关闭状态。
2、要认真阅览征集志愿招生计划。征集志愿招生计划(剩余计划)是每次填报征集志愿考生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依据,其中有关专业的说明、收费标准等,考生需参阅全省统一印发的《招生计划》。
(4)什么是征集志愿扩展阅读
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所公布的院校计划缺额分为三种情况。
1、第一类是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2、第二类是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的缺额;
3、第三类是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⑸ 高考什么叫征集志愿
1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1、征集志愿是指参加高考志愿的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录满,在录取完成之后,再次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拥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2、征集志愿和普通高考志愿一样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录取模式,但是一般3种情况下院校会参与征集志愿。第一种是因为投档生源不足;第二种是因为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因为一些考生不服从调剂或是身体情况与单科成绩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造成的招生不足;第三种是因为院校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后来又追加了招生计划。
3、在填报征集志愿的过程中,不同的省份征集志愿的设置和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的时候,要以及时关注本省市官网上发布的信息并以之为准。另外,在填写征集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各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要求,以免因为无效志愿而落榜。
⑹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填报技巧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指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录取结束时,各省份的大学有一部分院校的某些专业存在名额还没有录取满员的情况。然后,省教育考试院会向该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
因此,征集志愿相当于再给在这一批次线上、但因各种原因没能被录取的考生,又一次填报高考志愿的机会。每一个不同的省份,都会设置不同的征集志愿要求和条件,所以,对于自己相应省市发布的招生信息要仔细读一读。
征集志愿填报技巧
1、密切关注,抓紧填报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
一般考生所在中学也会及时通知学生。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每批次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所以考生要尽早填报,不要错失良机。
2、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于那种碰碰运气,只有些许可能报上去的。大胆的试一试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报志愿,要严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写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学校和专业的“批次位置”一定要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志愿表》要认真细致,《志愿信息卡》由计算机录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对表,考生校正签字。录取时将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顺序为依据投递档案。
⑺ 征集志愿是什么
在高考结束以后,考生们会迎来一个短暂的假期;随着高考成绩公布,考生们又将迎来高考后的另一个重大选择——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来讲,很多的考生,在经过前期的志愿填报,只要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都能够被顺利的录取。
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不幸运的考生存在,在前期的志愿填报中,会出现未被录取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考生们,进行征集志愿的填报。
但征集志愿也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所以我个人建议,在自己喜欢的学校面前,还是勾选服从专业调配,会更加好一些。
⑻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概念: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设置:
1、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设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2、文理科提前批次及艺术体育类不进行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对象:
1、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
2、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为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
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报志愿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
⑼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回志愿录取答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9)什么是征集志愿扩展阅读:
1、征集院校
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所公布的院校计划缺额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第二类是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的缺额;
第三类是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在该省追加了招生计划。
2、征集要求
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将没有最低分数和位次的限制,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报时,系统将会提示:“您未达到填报该院校的最低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