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经有哪些

经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0 09:24:57

⑴ 古代有名的经书有哪些

《道德经》、《易经》、《周礼》、《春秋》、《庄子》等。

1、《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3、《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4、《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5、《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书

⑵ 经的成语有哪些

正正经经、
经营惨淡、
累月经年、
大经大法、
离经辨志、
渔经猎史、
济世经邦、
博关经典、
正经八摆、
经师人师、
反经合道、
经久不衰、
怪诞不经、
饱经风雨、
身经百战、
诞罔不经、
经史百子、
久经风霜、
体国经野、
秉文经武、
经帮纬国、
天地经纬、
经纶济世、
荒怪不经、
纬地经天、
反经行权、
触目经心、
正经八百、
闳大不经、
引经据典
旷日经久、
见经识经、
经验之谈、
经纶满腹、
谈经说法、
枕经籍书、
经国大业、
迂怪不经、
博通经籍、
诞幻不经、
诡诞不经、
作古正经、
刻意经营、
研经铸史、
舍经从权、
一本正经、
正经八板、
经岁之储、
六经三史、
寻壑经丘、
大展经纶、
经邦纬国、
经邦论道、
经丘寻壑、
不经之谈、
经国之才、
不经世故、
出何经典、
六经注我、
经世之才
援经据典、
少不经事、
熊经鸟申、
夺其谈经、
离经畔道、
穷经皓首、
曾经沧桑、
熊经鸟曳、
天经地义、
引足救经、
正经八本、
畔道离经、
守经据古、
引经据义、
牧豕听经、
诞谩不经、
熊经鸟伸、
熊经鸟引、
经文纬武、
苦心经营、
文经武纬、
经营惨澹、
小本经营、
白首穷经、
行常带经、
说经夺席、
旷日经年、
文章经济、
论道经邦、
饱谙经史
治一经,损一经、
经纶天下、
文经武略、
不经之语、
传经送宝、
满腹经纶、
经天纬地、
一板正经、
饱经世故、
饱经沧桑、
惨澹经营、
引经据礼、
经济之才、
经史百家、
技经肯綮、
饱经忧患、
饱经霜雪、
皓首穷经、
谘经诹史、
神经过敏、
熊经鸱顾、
赢金一经、
经营擘划、
据经引传、
谩不经意、
经年累月、
神经错乱、
经官动府、
漫不经心、
整军经武、
正儿八经、
经武纬文、
暮史朝经、
左史右经、
诞妄不经、
漫不经意、
夺席谈经、
年经国纬、
圣经贤传、
引经据古、
饱经世变、
经纬万端、
元经秘旨、
纬武经文、
反经合义、
经始大业、
五经扫地、
朝经暮史、
执经问难、
孝经起序、
依经傍注、
沐雨经霜、
曾经沧海、
反经行政、
经明行修、
守经达权、
正儿巴经、
不经之说、
儒家经书、
饱经风霜、
九经百家、
经久不息、
久经考验、
四书五经、
经纬天下、
九经三史、
经验教训、
天经地纬、
闳侈不经、
日月经天、
经多见广、
牵经引礼、
枕籍经史、
讲经说法、
惨淡经营、
浮浪不经、
经一失,长一智、
经一事,长一智、
远来和尚好看经、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事非经过不知难、
经风雨,见世面、
道德经·知足常足
不见经传、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离经叛道、
救经引足、
白蜡明经
必经之路、
荒诞不经

⑶ 佛教有哪些经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乘妙法莲华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阿弥陀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

内容介绍: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མ་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 有时也称《般若波罗蜜心经》,为《金刚经》降伏其心篇,简称《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余卷中的一节。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cchedikā 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 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

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 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3)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其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一.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二.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三.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⑷ 有名的佛经都有哪些

有名的佛经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等。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4)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佛经的作用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⑸ 佛经具体都有些什么

总的来说根据天台宗五时判教,佛陀在成道后分五时讲说圣典也就是说分五个不同的时段来根据不同根性说不同的经教。

佛初成佛时于菩提树下为诸法身菩萨说华严经所以称之为华严时;然后转四谛法**轮用十二年说声闻缘觉法阿含经,称之为阿含时。此时的经典在大藏经中为阿含部有四阿含经。然后就是导小乘入大乘用八年时间讲说方等经典,也就是方等时此时经典有圆觉经、楞伽经、胜鬘经、维摩诘经、金光明经等等。此后二十二年讲说般若部经典,此时的经典耳熟能详的就有金刚经、大般若经、小品般若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最后三年讲的是妙法莲华经和大般涅槃经,此时称之为法华涅槃时。
以上是佛五时说法的大概。具体到经名那就多如繁星。不过被大家熟悉的大致有《金刚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胜鬘经》《维摩诘经》《大般若经》《八大人觉经》《佛藏经》《四十二章经》《梵网经》《菩萨璎珞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大宝积经》还有注解这些佛经的论藏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中观论》《大乘起信论》等等。

⑹ 三藏十二部经指哪些

十二部,并不是指十二本佛经,而是依佛经的体载,内容,文法分为十二个种类。

又称十二分教,或十二分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⑺ 佛经里说的十二部经都是哪些经

一、修多罗、素怛缆,此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经典,皆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故又称长行经。

二、祇夜,此译重颂或应颂,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为一颂不定。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颂前经长行经文之义,此类颂经,名“重颂经”。

三、和伽罗那,此译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当来必当成佛之记,于缘觉后世当得道,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余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四、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以偈颂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五、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自宣说之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

六、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七、阿波陀那,此译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八、伊帝目多伽,此译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之处,即名“本事经”。

九、阇陀伽,此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十、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阿浮陀达摩,此译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7)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初学佛的人,可能常会看到“三藏十二部”这个佛教的经典。三藏十二部其实是指的佛经的分类,泛指一切经,并不是具体指某一部经。

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论藏这三类。

经藏:是梵文的意译,主要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说教以及言行,大多佛经属于这一类,比如《无量寿经》、《金刚经》等。

律藏:主要讲修戒的部分,讲的是佛弟子的戒律以及教团规则,比如《四分律》、《梵网经》等。

论藏:主要讲修慧的部分,一般是佛的弟子所说,比如《俱舍论》、《十二门论》。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就叫三藏法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二部经

⑻ 经组词有哪些

经组词有:经线、经幢、经意、月经等,详细如下:

1.经线

[jīng xiàn]

经纱或编织品上的纵线。

2.经幢

[jīng chuáng]

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主体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的石柱,一般刻有佛像、经文。

3.经意

[jīng yì]

经心;留意:毫不~。

4.月经

[yuè jīng]

女子子宫内膜周期性地脱落并出血的现象。每28日左右一次,每次持续3—5天。一般在13—15岁开始来月经,第一次称为初经或初潮。45岁左右停止,称为停经或闭经。怀孕和哺乳期通常无月经。

5.历经

[lì jīng]

经历;多次经过:~劫难。小庙~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已残破不堪。

6.经受

[jīng shòu]

承受;禁受:~考验。~多次打击。

7.经度

[jīng dù]

地理坐标之一。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定为0°,叫做本初子午线。以东180 °为东经,以西180 °为西经。某地的经度值即该地的子午线和本初子午线相距的度数。

⑼ 经的组词有哪些

一、经字组词有经常、经理、正经、经历、经营、曾经、通经、经纱、经籍、经办、经络、行经、读经、经部、经纶、经由、经费、取经、经售、圣经、东经、经久、五经、历经、佛经、念经、经手、罗经、经幢、经意、痛经、西经、业经、传经、经度、经受、经学、财经、唪经、自经等。

二、基本释义

[ jīng ]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

3、经度:东经。西经。

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

5、上吊:自经。

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

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

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

9、姓。

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

[ jìng ]

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9)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

1、经常:常常。

巴金《中岛健藏先生》:“这次我在 巴黎 经常惦记 中岛先生。”

2、已经: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巴金《<秋>序》:“现在我已经嗅到春天最初的气息了。”如:天已经黑了,他们还没有收工。

3、经过:行程所过;通过。

茅盾《当铺前》一:“河道是很狭的,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

4、正经:端庄严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学者和大师们的话是不会错的,‘开心’也总比正经省力,于是乎翻译的脸上就被他们画上了一条粉。”

5、经历:阅历。

耿龙祥《入党》:“这不是因为她的年龄大,也不是因为她的技术高,而是因为她生活经历丰富,对人处事平和。”

热点内容
如何养 发布:2025-09-12 09:30:54 浏览:760
黄岛教师编制 发布:2025-09-12 09:09:04 浏览:870
虫奉行什么时候更新 发布:2025-09-12 08:55:11 浏览:133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12 08:45:51 浏览:72
数学里的集合 发布:2025-09-12 07:36:16 浏览:756
环境化学就业前景 发布:2025-09-12 05:46:00 浏览:336
化学恐怖袭击 发布:2025-09-12 05:42:59 浏览:401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题 发布:2025-09-12 03:43:50 浏览:549
一年级下册数学视频 发布:2025-09-12 02:34:51 浏览:717
女教师监禁mdyd 发布:2025-09-12 00:28:58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