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催芽
Ⅰ 种子如何催芽
浸种催芽有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和促进出苗整齐、迅速的作用,浸种也常与种子消毒结合起来进行。常用的浸种方法:在清洁的小盆或大碗内,装入50~55℃温水,水量为种子体积的5倍。将种子浸入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下降至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出水,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湿的麻袋片或毛巾,置盆钵内进行催芽。这种方法称为温汤浸种,对辣椒疮痂病、菌核病有杀菌作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将种子用清水浸5~6小时,再放入1%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或用福尔马林(40%甲醛)150倍液浸种15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催芽。这种方法可防止辣椒炭疽病和疮痂病。第三种方法是将种子在清水中浸4小时,捞出后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分钟,也可用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5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这样做可使种子上病毒的活性钝化。
辣椒催芽温度为30℃。催芽过程中要常翻动种子包,每天用温水淋洗,使其受温均匀,经4~5天后出芽达60%~70%时即可播种。催芽温度的控制可使用恒温箱,也可将种子包放置火炉旁或加温温室的火道上,但要注意勿将种子烤干,保持温度及湿度均匀。芽出齐后,如有特殊原因,需延迟播种期时,可将温度降低至5~10℃之间,保持种子周围一定的冷凉环境。
Ⅱ 想要葫芦快速发芽,该如何进行催芽呢
葫芦用剪刀,或其他工具弄开裂取出种子。动作力度不宜过大,不然可能会损坏里面的种子。葫芦种在20-25℃的环境中,最容易发芽。3天左右就会发芽,发芽后生长到0.5厘米后,就能种植了。先用温水浸泡葫芦种一晚上,然后将葫芦种种植在育苗床内,保持育苗床的湿润,等到葫芦种苗长出3、4片叶时,选择在早晚移栽,浇透水即可。葫芦种植育苗在3至4月份,温度达到25度以上,选饱满种子,40度温水浸泡2小时,埋入育苗箱中,也可以地膜覆盖,3至5天出苗,。
Ⅲ 黄瓜种子如何催芽
选用饱满的种子,用30℃水浸泡4小时后催芽。也可用1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10-20分钟,洗净后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于25-30℃条件下催芽,1天可出芽。
或将种子投入70-80℃热水中,来回倾倒,当水温降至30℃时,搓洗掉种皮上的黏液,再于30℃温水中浸泡10-12小时,捞出沥净水分,在25-30℃下催芽,1-2天可出芽。
(3)如何催芽扩展阅读: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Ⅳ 种生姜时如何进行催芽
培育壮芽,是生姜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的。因为只有健壮的幼芽才可以长出健壮的幼苗,这样才能为生姜的旺盛生长提供好的基础,必须对种姜进行处理,以培育壮芽。那么,如何对种姜进行催芽呢?
生姜催芽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催好芽,适时播种,做好田间管理,保证生姜种植高产优质。
Ⅳ 芹菜如何催芽
芹菜如何催芽
在播种前8~10天将种子晒1天后,在清冷水中浸泡24小时,同时每隔8小时左右换1次水。然后揉搓种子,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一直到水清为止。
将上述种子用纱布包好,挤去部分水分,放入冰箱中,温度保持5℃左右。每天早晚用清水冲洗种子各1次,两天以后,再将种子摊晾在有光的环境中。每天仍然用凉水冲洗2次,每次冲洗后,可用电扇对准种子吹5~10分钟,吹去种子上过多的水分,以免造成氧气不足影响发芽。一般经过5~6天即可发芽。
还有一种催芽技巧,就是把已经按第一种方法浸泡过的种子包上纱布挤干、包好。然后吊在深井内,离水面40~50厘米处,每天取出后用清水冲洗两次,冲洗完要把种子表面的水分用电扇吹干,然后包好吊挂在井中。这样经过6~8天的处理,即可发芽播种。
芹菜催芽方法
清水浸种催芽
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将种子揉搓并淘洗数遍到水清为止,将种子摊在草席上于阴凉处略晾一下,散失种子表面过多的水分,晾后的种子放瓦盆里,盖上湿布,放在阴凉通风处催芽,催芽的适宜温度为15~20℃,在催芽期间,每天将种子翻动1次,使温度、湿度均匀,每2天用清水将种子淘洗2次,以防发霉。淘洗后要稍晾一晾,然后继续催芽。约7天左右,8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闵水浸种催芽
将种子装入布袋,用闵水浸湿后吊入水井,距离水面约30厘米,使其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吸水膨胀。24小时后取回放轩在15~20℃条件下催芽,温度不可过高,以防催芽参关东齐或造成胚根纤细。每天用清水冲洗2~3次,2~3天手有80%胚根露出即可播种。
低温处理催芽
将浸泡后的种子,在0~1℃的低温下冷藏3天,然后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的整齐度。用100ppm的赤霉素或1%硫脲浸泡种子,可以代替低温处理,获得同样的效果。
激素催芽
有些品种的种子采收后有1?2个月的休眠期,如利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催芽,往往出芽困难,出芽时间长且不整齐。因此,可用5毫克/升赤霉酸,每支20毫升加水4千克,浸种12小时,捞出后待播;或用1000毫克/千克硫脲溶液浸种10?12小时;也可把种子冷藏处理30天;也有的釆用800?1600毫克/升高浓度赤霉酸处理种子,可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Ⅵ 西红柿种子催芽方法五种方法是
西红柿种子催芽方法有瓦盆催芽、沙子催芽和保温催芽。
1、瓦盆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清洗干净,沥干后,用浸湿的纱布包好,之后放在瓦盆里,瓦盆底下可以垫上一些干草,防止潮湿,然后用湿纱布覆盖严实,不要太少纱布,最好要3到4层纱布。之后把瓦盆放到温暖地方,就可以催芽,大概几天之后会出芽。
种子催芽注意事项:
1、勤换水:
浸泡种子催芽的时候需要注意勤换水。一般浸泡种子,通常都是采用常温的清水浸泡,并保持每天早晚换水一次,保持水质的清洁度和活性。
2、及时移栽:
在使用纸巾催芽的时候,纸巾只需要保持湿润即可。千万不能让纸巾处于湿答答的积水状态,以免种子发生腐烂的情况。并且当种子在发芽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移植,否则根系会长在纸巾上。
3、种子消毒:
不管是采用层积催芽还是低温催芽时候,都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才能够与湿润的沙子混合在一起,如果不消毒,容易发生病菌侵害,导致催芽失败。
4、温度适宜:
在用清水泡种子的时候要保证白天温度在25~30℃之间,夜间不低于15℃,只有保持适宜的温度,才能够达到催芽的目的。尤其是长期休眠的种子,温度对催芽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Ⅶ 怎样进行种子催芽处理
从平贝母植株采下来的种子,种胚尚未成熟,尚需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有效的时间内来完成其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如果因土地准备不充分或天气不好播不上种,就必须进行人工催芽,否则第二年春季不能出苗。
(1)种子消毒
平贝母种子表面常带有各种病原菌,致使平贝母种子催芽中引起烂种或幼苗感染病害。因此,有必要对平贝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10分钟,捞出后晾至种皮表面无水时,即可进行催芽处理。
(2)催芽方法
6~7月份根据采收种子的数量多少选择处理用具,数量少时用木箱处理,数量多时就地面用砖垒槽处理。箱大小以便于移动为宜,一般长60~80厘米,宽40~50厘米,高40厘米。处理前将种子用冷水浸泡2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捞出后稍晾一下,将细沙与种子按3∶1体积比混拌均匀,然后装入箱内,装箱前先将筛过的湿细沙装入箱底5厘米,随装箱随将箱壁充填3厘米细沙,以免种子干燥。装箱后在上面覆盖5厘米厚细沙或锯末,以保持箱内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放置室外,应架设一个不透光、不透雨而通风的荫棚,防止高温和雨水直接落入。用砖叠槽以便于通风为宜,装槽时先在槽底铺一层筛过的细沙,然后将混拌好的种子装入槽内,为保持种胚发育一致,槽壁处放3~5厘米细沙,保持槽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槽内装满至4/5时,将种子层用木板刮平,再覆盖5厘米厚细沙。
(3)催芽期间的管理
调水
装箱前在种子与沙子混拌时要浇以适量的水,种子与干沙混拌后装箱再浇水。难以掌握适宜度。装箱以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水分不足可浇水调节。一般在倒种前一天浇水,浇水量以水渗到种子层1/3处为度,次日倒种可使种层水分均匀适量。如果用纯沙催芽,更要注意调水。如种层含水量过大,沙子沉重积压,又不能及时倒种,则种层通气不良,容易发霉坏种;而种层含水量低,干燥会导致种子催芽效果不佳。一般种层含水量为15%为宜,即用手握紧不滴水为度。如发现种层含水量大时,应立即倒种,并进行晾晒到适宜湿度时再重新装箱。
温度
催芽期间箱内适宜温度在7~15℃,20℃时种胚生长缓慢,超过20℃时,种胚即停止生长,而且还容易导致种子腐烂。所以,在种子催芽期间一定要掌握温度变化情况。
倒种
催芽期间要定期倒种,以使箱内上下、内外层温度和水分一致,通气良好,以利种胚发育。白色线形胚形成前,每5~7天倒种一次,线形胚形成后7~10天倒种一次,倒种次数少,胚率不齐且易烂种。方法是将种子从箱内取出,放在塑料布上,用手或锹充分翻倒,挑出霉烂粒。发现霉烂较多或有霉味应立即更换细沙。
催芽处理的种子可根据处理种子时间和种胚发育状况确定适宜播种期:如6月中、下旬处理种子,经60~80天即可完成形态后熟,对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应及时播种到田间,以免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种子发霉腐烂。最迟必须在8月底或9月上旬播种到田间。否则,长出胚根后再播种易碰断胚根,失去胚根的种子播种后不再出苗。若在8月下旬或9月上旬处理种子,当年来不及播种,需第二年春播时要进行冬季贮藏。
贮藏方法
在土壤封冻前选择背阴高燥场地挖一坑窖,将种子箱放入窖内,箱底垫起10厘米,箱上端高出地面15厘米,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覆土30厘米厚踏实,并用树叶或锯末覆盖20厘米即可。贮藏时箱内水分不宜过大,一般在13%~15%为宜。第二年春季当播种田表层土壤化解到20厘米以上时再撤掉种子箱上面的树叶或锯末。不要提早撤出,以免发芽而不能及时播种。
Ⅷ 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哪些
催芽是通过人为措施,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特别是长期休眠的种子,在一定的条件及理化方法刺激的作用下,打破种子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发芽整齐的过程。
种子通过催芽不仅可以解除休眠,而且可使幼芽适时出土,发芽迅速而整齐,缩短出苗期,提高场圃发芽率。同时还可增强苗木的抗性,提高苗木的产量及质量。播种前催芽处理,是育苗工作的主要措施。生产上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水浸催芽:
水浸催芽的目的是软化种皮,使种子吸水膨胀,有利于酶的活动,促进贮藏物质的水解,以供种子发芽需要。同时,浸种、洗种还能将种子内抑制剂溶解浸出,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
浸种的水温和时间根据种粒大小,种皮厚薄和化学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种粒大、种皮厚、浸种水温可高些。如合欢、皂角等水温可达80~90℃,而种子小、种皮薄的杨、柳、榆、泡桐等则多用冷水浸种。水温高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例以1:3为宜,边倒水边搅拌,使其自然冷却。浸种超过12小时,要进行换水,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吸水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种子特性和浸种时间,一般含脂肪多的种子比含蛋白质多的种子吸水多;含蛋白质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吸水量多,一般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干重的25%~75%就能开始发芽。吸水多妨碍种子呼吸反而对种子发芽不利。
通过浸种而充分吸水膨胀后的种子,稍加晾干后即可播种(即仅浸种未催芽),或混以3倍湿沙,或放入容器中上用湿布或苔藓覆盖,放在温暖处催芽。上法应注意温度及通气状况的调节,当种子裂嘴露白占30%时即可播种。
生产中对强迫休眠的种子催芽时,可将净种后的种子让其充分吸水浸种,然后堆积在温暖处,加盖塑料薄膜,提温保湿,当有1/3种子露白时播种,既发芽整齐、迅速,又简单实用。
(二)层积催芽:
此法生产上使用广泛,效果好,尤其对生理休眠的种子,更需采用层积催芽,缺点是催芽时间较长。
层积催芽是把种子放在湿润、低温而通气的环境中,逐渐解除种子休眠,在播种后使种子发芽迅速整齐。
层积催芽使种子在一定温度及湿润条件下进行。首先,使种皮软化、增加透性,有利于胚的发育。同时使抑制剂如脱落酸、酚化物等逐渐分解,而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逐渐增加,以促进种子萌动。将抑制剂占优势转为生长激素占优势,这是打破休眠的关键变化过程。催芽过程还促进了种胚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活动,使酶的活性加强,复杂的不溶性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转化为较简单的可溶性氨基酸、甘油及葡萄糖等供胚生长的需要,例如银杏种胚在层积中明显增大,并提早完成其生理后熟过程。因此,层积催芽是一种既简单又安全的催芽方法。
层积催芽示意图
(三)化学药剂催芽:
对种皮具蜡质、油质的种子如乌桕、漆树、花椒等可用1%的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或草木灰溶液浸泡去掉蜡质、油质后再进行催芽。对一些种皮不具油脂、蜡质的种子,如马尾松、刺槐等,用1%的苏打水浸种也具有软化种皮,促进种胚新陈代谢的作用。对种皮特别坚硬的种子,如皂荚,可用60%以上的浓硫酸浸种半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可大大缩短浸种时间。
此外,还可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发酵液(稀释5倍)处理,浸种24小时,对臭椿、白蜡、刺槐等种子,不仅可提高出苗率,而且能显著提高幼苗生长势。利用植物激素浸种时,一定要掌握适宜的溶液浓度和浸种时间,浓度过低,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为了供给种子在发芽中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用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化肥及用微量元素如钙、镁、硫、铁、锌、铜、锰、硼、铝等盐类,以适当浓度的溶液,可单一或综合浸种,不仅可提高场圃发芽率,而且可加速苗木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苗木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但是微量元素浓度不能高,以免种子受害。一般硫酸铜可用0.05%、硼酸用0.02%,硫酸锌用0.2%,浸种24小时后取出,稍干后再浸水24小时,然后混沙催芽。
(四)物理方法催芽:
用声、光、电等物理因素处理种子,如用超声波、放射性物质、激光照射、微波处理、低频电流和高频电磁波处理等。对促进种子萌发都有显著效果。如对杜梨种子用超声波频率830千赫兹,强度为18瓦/厘米,时间为1~3分钟,可提高发芽率4~5倍。
Ⅸ 种子怎样催芽
科学的催芽不仅节省种子用量、提高成苗率,还能减少播种到出苗时间,进而减少加温育苗成本和病害的发生,一举三得。芡实种子萌芽始温在15~20℃,可用缸盆盛清水浸种,要浸没种子,以日晒来提高水温。也可以加盖农膜,并用热水调换保持水温,每天洗种换水1次。一般经过8~10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为防止播种时碰伤胚芽或胚芽被泥浆包裹而影响出苗,目前多采取日晒数日,在种子少量露白时即行播种。在种子催芽的方法上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些改进,因为芡实种子刚露白时比较娇嫩,立即放入播种池中,温差太大,往往成活率低。改进的方法是将露白的种子放在用农膜铺垫的浅水池中,薄薄地放一层,铺放均匀,让其再生长一段时间,待芽尖变绿变强壮,然后再播种,这样操作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