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权
㈠ 消费者怎样维权
1.拨打12315的热线进行投诉,如果要你留言的话你就留言,他们会给你打电话的。
2.直接去当地工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3.找商家的售后服务和负责人,一般来说这些地方会给你提供售后服务,如果这些地方推脱扯皮,你再打12315进行投诉。
4.依靠法律手段,我国法律有相关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些条款,如果伤害你的巨大利益,可以提起诉讼。
5.通过微博、电视台、报社的举报等途径,让事件曝光,让他们还你一个公道。
拓展资料:
投诉维权注意事项:
一、投诉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2、有明确的被诉方;
3、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4、投诉人应当是消费者争议的利害关系人;
5、未超出投诉期限(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内的);
6、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
7、消费者投诉时应当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8、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收集好所有有利凭证;
二、不予受理
1、经营者之间的购销方面的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产生的纠纷;
3、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4、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非用于生活消费的,但农民购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除外;
5、商品或服务系无偿所得或受赠送的,但为促销所提供的赠品、免费服务除外;
6、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 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而又以该瑕疵提出申诉的;
7、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或保证期限,被诉方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8、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超过投诉期限的(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
9、法院、仲裁机构或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处理的;
10、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㈡ 如何合法维权
工作、生活中如果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如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货不对板、附加“霸王条款”;或因为市政道路标识不清,莫名按违章停车,扣分又罚款;大到比如工作时未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所谓的“试用期不交或不全交五险一金”……
也许有的朋友会怕麻烦,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可能后果就是侵权方有恃无恐,更多人掉坑,坑钱坑时间。职友认为,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理智维权,该撕的时候要硬气。不仅是顶层的布局,自下而上修正的力量也是民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进步动力。
今天谈一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合理合法、不卑不亢地维权。本文例子均来自职友及身边朋友经历,供大家参考。
归纳来说,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主要有民事主体(居民、企业)和行政主体(国家党政机关),侵权时主要的救济渠道主要是双方协商、舆论影响、行政和司法救济。下面逐一展开。
01 双方协商
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几乎是最广泛的情况。最常见的是消费商品或服务时货不对板、强买强卖,质量纠纷等。可以直接与商家协商,据理力争。即使走到司法途径了,第一步一般也是双方和解或司法调解。
如网上购物对方单方要求发货后不允许退换货,可援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网上售卖的一般商品(不含生鲜、定制商品等)7天无理由退换货的强制规定。
必要时可以借助有影响力的媒体。比如发微博@品牌官微、大V等媒体扩大影响力等。职友有朋友对小区物业人员的服务错漏不满意,直接向物业前台投诉未得到解决,发了微博@了房产官微和一些大V,当天下午物业经理就拿着果篮来道歉了。大的品牌也会定期组织第三方服务调查,这时候提出待解决的诉求处理一般也会很迅速。
02 行政介入
如果直接向商家反映解决方案不满意,可以向政府部门投诉。行政介入引起商家重视后,更容易协调解决。
万用求助通道市民热线12345,大部分情况都能适用。通过APP、电话、网上提交的方式提交诉求,12345会根据具体内容,将诉求转移到有权解决的部门跟进。比如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争议会移交至市场监督管理局;手机信号不好则会直接转交三大运营商;政府部门不作为则转至该部门给予答复。
如果一次12345没有能解决,不要气馁,再去反映;若问题涉及多家多户,大家一起12345反馈,声音大了政府会更重视,解决速度更快。
M姨所居住商品房小区因为市政道路施工,公交改道,小区内孩子上学只能由家长接送,十分不便。小区居民联合向12345、教育局、学校等多次反映,教育局最终安排了一辆专线校车在小区门口定时接送孩子上下学。
如果能确定监管部门,也可直接反映给该部门。比如消费争议反映到12315,可以直接选择由哪一个行政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来解决,商家注册地或实际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局一般来说处理该类争议多,更了解当地的情况,应对经验更丰富。
还比如不动产买卖争议找不动产所在地房管局;手机信号不好找工信部;医疗纠纷找卫健委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不交或不足额交五险一金找人社局12333投诉等。
㈢ 商品维权怎么处理
商品维权的措施主要有:
1、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依法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㈣ 求助!消费者如何维权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购买前了解商品属性。对于商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原材料、结构、合格证,出厂日期、消费期限、使用说明、售后服务等有关商品自身的情况以及商标、厂家、生产地、经销者等关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情况应尽可能地了解。
3、保存购买凭证。购买后应尽可能要求销售者出具发票、收据或其他书面的证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效地进行索赔。
4、自动与商家协商。当发现购买商品与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沟通,指出自己的购买目的与产品不符合,申请更换或者退货。
5、 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从2014年3月15日起针对网上购物,商品不符合自己需求,买家可以在签收日起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无理由退换货的前提是该商品未被拆封。
6、 12315维权。在与商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拨打12315电话,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此途径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寻找法律维权的方法。能给予不法商家最有效的惩罚。再使用12315维权之前,最好能保留商家不正当交易的有效凭证。
㈤ 人身权该如何起诉维权
人身权遭受侵害起诉维权的,被侵权人应该到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通过提交起诉状的方式起诉维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而人格权又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第九百九十二条
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
㈥ 被人打了怎么维权
您好,被人打了报警有用。1、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伤的,那对方就已经构成了犯罪。
二、打架斗殴双方都受伤如何赔偿1、如何维权(1)、首先报警,然后向警方申请伤情鉴定,根据伤情鉴定结论确定对方的责任。(2)、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民事赔偿,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如果构成伤残,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伤残赔偿金。2、一般规定:(1)打架致伤他人,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2)打架致人残疾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致残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综合上面所说的,只要自己的身体受到他人的侵犯,那么就可以选择利用法律的途径来进行处理,只要被鉴定为轻微伤,那么违法者就会承担治安的处罚,如果鉴定为轻伤或者是轻伤以上那么就可以按刑事条款来进行处罚,所以,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自己保护。
法律依据
《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㈦ 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当消费者发现自身权益受损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沟通,协商解决民事争议,或申请更换、退货。在与商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拨打12315电话,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若是还无法解决,商家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商家的违法行为。当然,消费者可以通过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㈧ 如何进行维权
建议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可以向当地的主管部门反映具体情况;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委提起诉讼或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