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拉动内需

如何拉动内需

发布时间: 2022-05-12 22:16:04

Ⅰ 怎样拉动内需

朋友对国家经济很关心啊。
不过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国人一万人里面有六个千万富翁,平均不到每两千人里就有一人千万富翁(还没算百万富翁)大概全国有825000个千万富翁和51000个亿万富翁。

还有现在中国人口是红利时期。人口红利时期内一般经济都还过得去,只有当劳动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时,经济才是比较难以增长。

拉动内需连年都提,要想启动比较难,大多数的钱都压在房子上了。

但谁从房子上获利最大了。我想你也应该有所了解,决对不光是房产商和抄房者。 银行 政府 应该是最大的赢家。

不过这两年汽车消费很旺啊,好多车型都买不到。今年已经是汽车产销第一的国家了。超美国和日本。

我们真正担心的是人口红利过后经济怎样继续保持增长。
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和美国一样,很多低附加值的动西本国不生产全靠进口。
那时谁是世界的工厂,印度,我们试目以待。

很难,国企愿意给工人加工资,但国企毕尽是少数。私企,你是老板,你愿意吗,所以政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创业,小企业多了,老板多了,有能力消费的人就增加了。

Ⅱ 中国的内需怎么拉动

1:增加收入,这是最主要途径。例如,提高工资等。

2:社会保障,福利。提高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老人养老,医疗国家补贴。

3: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大学以及大学以上教育。还有其他教育

4:政府购买。大学的基础设施,办公设施等很多都属于政府购买。但,个人觉得靠政府购买拉动内需是最笨的。因为靠买豪车绝对是最省时省力的。

5:调控物价。只要避免过快上涨,维持一种低速增长,要慢于收入增长才是有效的调控。

Ⅲ 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

受疫情影响,我国外贸出现了下滑情况,这是一个正常状况。外贸情况不好,拉动内需就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较为紧迫的出路。就如何拉动内需问题,我认为一定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着眼长远发展来给力,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难一成功的。

就整体经济而言,我国尚处在发展之中,大众生活水平基本上还在偏低位置。特别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贫富程度更是有较大差异。就国人消费习惯来说,中国人总体比较节俭,注重置业置产,讲究代代相传。在这种情况下确定拉动内需的具体措施就不能盲目跟风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点引导消费。二是促进整体生活保障水平的提高。三是要有利于整体协调发展。

所谓有利于整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基本建设方面补短板。就是要极力在促进一些产业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上给补贴,给政策,给服务。就是要从未来和长远发展上考虑,对一些相关行业和项目,在资金,政策方面给倾斜,充分提高资金的效益,扩大政策的受益面。

Ⅳ 中国如何扩大内需

1、朝老百姓口袋里塞钱是治本,只有人们的口袋鼓了,才有内需的提升;尤其是低薪一族和农民,他们需要购置的东西很多,手里没钱就买不了。一旦他们的口袋鼓了,内需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2、加大社会保证力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有些人手里有钱也不敢乱花,生灾害病啦,儿女读书啦,安享晚年啦,飞来之灾啦,碰上哪一个灾难,都需要用钱。如果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谁挣钱还不知道花呀。
3、家电下乡是治标。方便群众消费,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对部分群体实行补贴政策,客观上也对刺激消费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Ⅳ 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其实拉动内需,确实是需要广大基础收入人群的,而不是靠有钱人。

要明白,人的基本消费并不是随着有钱会线性上升的,而是一个抛物线,到一定程度其实就会到顶。100亿和10亿其实纯从消费刺激内需上看,差不到10倍的。而且到了一定程度,消费的东西不是基础经济产品,对经济影响就更有限了。

而从社会底层看有钱人,大部分还只是中产。那么对于中国的中产,大多数还只是当前收入达到,还没形成积累呢。比如那些大厂的,百万年薪,但都年轻,最多也就干了19多年,也就1、2千万的资产,远远还不到解除未来焦虑,敢于花光用光,甚至超前消费的时候呢。

另外,当前消费,还与对未来判断有关。如果未来判断偏悲观,那一定是要多储蓄,不敢多消费的。比如现在年薪百万,但不知道能拿几年,肯定就不敢消费了。还有,中国社会稳定也就不到40年,未来对很多人还迷茫。不像西方富裕和制度稳定了100多年了,那就观点可以乐观了。

所以,核心不是那些真有钱的人消费,而是让那些有消费能力,但对未来悲观的人去消费,才是真正拉动内需的办法。

Ⅵ 拉动内需是什么意思

拉动内需:

拉动内需就是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是促进稳定发展的明智之举,是解决我国经济问题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贯彻中央决策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何为内需:

“内需”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即内部需求,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内需还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AD=C+I+G。其中,AD为总需求,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消费就是消费者对食品服装耐用品服务等等的消费。投资是企业的投资。政府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包括公共建设,职员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救灾)等支出。

Ⅶ 中国如何拉动内需

国家这么多年一直在说要拉动内需,却在实际行动上少有动作,只是喊喊口号.如今,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拉动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拉动经济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房地产,今年却也大幅下跌.现在正是一个国家为拉动内需做点实际性的动作的时候.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拉动内需呢? 什么叫拉动内需,就是国内的消费,国内的消费分为两部份,国民零售性消费及国家投资.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但国家的钱是有限的.我们更要着眼的是如何拉动居民消费.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花钱呢? 首先来听个老掉牙的故事.国内有个老太太,花一辈子攒钱,到临死的时候终于买上了一套房子.可是她却享受不了几天了.国外有个老太太,贷款买了套房子,临死前终于还完了.一相挣一辈子的钱,国外老太太享受了一辈子,而国内的老太太却来不及享受了.我们以前听到这个故事时常赞赏国外的这种消费理念.但现在看来,这种消费方式并不适合中国.为什么,因为国外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可以后顾无忧地去贷款消费.哪怕自己的帐户里是负资产,有什么关系.但在中国不行.中国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我们必须存够足够多的钱来应急.生病了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如果说结婚,买房这些支出都是可预期性的,我们不用担心.但生病,失业等不可预期的风险我们如何防范.逼使我们不得不存钱来应付未知风险.如果国家想让我们想外国人一样敢于花钱,敢于贷款花钱.首先就要打消我们的顾滤.让我们后顾无忧的情况下,我们的国民才敢把钱拿出来花,而不是存在银行防范未知风险.而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怎样呢,生病看不起,失业吃不上饭的情况比比皆是.让我们的国民就是在安康的时候,也不敢花钱.如此,怎能促进消费?怎能拉动内需?所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让我们不用为生大病,失业这样的事担忧.国民才敢花钱,才能促进消费. 所以,第一点就是完善社保体系. 大幅度提高人民收入才能拉动内需

Ⅷ 如何有效拉动内需

为了挽救和刺激由股市崩盘破坏的实体经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瞻远瞩,提出了以拉动内需为动力的发展战略。应该说,拉动内需已成普遍共识,各地一致的表态、步调,着实让人欣喜。但是,所有的问题还是胶着在一个关节点上:如何有效拉动内需?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以拉动内需促发展的战略是否成功,不仅考验着我们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更考验着我们党和政府科学执政的能力。 我们应该注意到,近来虽然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一些贯彻中央拉动内需战略的措施,可事实上,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发展思路却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总量的路径依赖。一些地方由于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不明,单纯地以城市发展、基本建设扩张作为发展的目标等等,错误地以为拉动内需就是要靠“大项目”驱动,导致了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畸形发展。因此,以“拉动内需”为契机,调整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显得非常必要。 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拉动内需不能成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借口,不能把中央作出以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经”念歪。要建立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实际的发展布局,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在资金流向、项目规划、审批、实施等方面严格把关,财尽其用。国务院就拉动内需制订的十项措施,从确保民生、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虑,这指明了各地拉动内需的方向和目标。 另则,要广泛提升公众的消费能级。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我国劳资分配体系上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财富向少数人积聚),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不仅未得到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迹象,这样一来,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不得不紧缩开支。要大范围地拉动消费内需,需要先治好公民分配体系上存续已久的“内虚”现况。所以,诸如“涨薪”等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特别要注意向一线员工倾斜,要制度性制约那些公共权力机构或垄断高薪企业趁机再狠涨一把的“私欲冲动”,只有让广大企业职工、下岗失业者和农民工兄弟的腰包鼓一些,才能真正缩小公民收入落差。也只有这样落到民生实处的“内需”,才能成为持续支撑消费市场的不竭源泉。 消费疲软,内需无力,是一笔历史欠账。拉动内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以为,这里实际上触及到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老百姓无力消费,根子在增收不足;而普遍意义的增收,本质上在于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分配体系。因此,有效、长效地拉动内需,决不是一朝一夕的阶段性发展策略,而应该是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长久之计。

Ⅸ 中国如何拉动内需

要拉动内需、振兴经济,首先要让大多数城乡居民兜里有钱,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会对未来有信心,也才敢花钱。否则像现在这个样子,有钱的人不在国内花钱,大多数人没多少钱可花,激活国内市场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要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价格管制,加大二次分配中用于西部地区、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积极缩小三大差距。从今天来看,重要的已经不是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而是让大多数人都能过上“小康”的幸福生活。 下列因素限制了居民消费,从而导致内需不足: 农民收入过低 城镇就业率下降 食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教育、医疗费用上涨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人口老龄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不足

Ⅹ 何为拉动内需为什么要拉动内需采取什么措施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 1.内需指什么?它对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内需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包括大众生活消费需求,企业生产消费需求,社会公共需求等。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产品能否及时卖出去,决定了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所以,启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不外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出口这条路越来越窄了,经济增长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扩大内需上了,内部的投资和消费,是启动经济的立足点。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能否解决好这个矛盾,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因而应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今年继续扩大内需,主要途径仍然是扩大投资规模。应当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投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民间增加投资。 (2)今年扩大内部内需的重点,应当放在扩大消费上。只有使消费有较快的增长,才能使投资者看到市场需求的增长点,从而有效地启动投资。 (3)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等各种手段,着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以保证社会需求的正常增长。 金融机构降低存贷款利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是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次利率下调表面看来居民存款利息收入有所减少,实际上,由于市场物价总水平下跌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水平仍然不低。 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鼓励消费。下调利率水平,有利于扩大投资。下调利率水平,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次下调利率,是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新情况采取的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它必将对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恢复征收利息税 (1)1999年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我国将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收入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目前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近6万亿。较高的储蓄率和庞大的储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少数高收入居民掌握了大多数储蓄存款,也获得了大部分利息收入,使这部分居民的收入越来越大;居民单一的储蓄投资方式加大了银行的压力,过多的储蓄资金存在银行,不利于社会资金的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对储蓄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个人收入水平,抑制少数人收入过快增长;引导城乡居民将一部分储蓄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于股票、证券等方面,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可以通过分配方式将征税增加的财政收入集中用于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收入政策进行调整。这也是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次调整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水平、失业保险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百分之三十;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1999年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 扩大居民住房消费 住房产业需求潜力大,带动性强,要尽快开放住宅二级市场,促进已售公房和商品房上市,调整房地产交易税收政策,扩大住房信贷规模,降低购房贷款利率,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热点内容
内派教师 发布:2025-09-11 19:02:33 浏览:884
柚木老师 发布:2025-09-11 18:36:33 浏览:488
爱因斯坦教育 发布:2025-09-11 15:40:39 浏览:582
李建老师 发布:2025-09-11 14:09:05 浏览:237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发布:2025-09-11 09:35:01 浏览:124
师德师风政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9-11 09:06:43 浏览:485
阶梯数学4 发布:2025-09-11 07:08:42 浏览:884
氧分子的化学符号 发布:2025-09-11 07:06:35 浏览:28
化学课程论 发布:2025-09-11 04:13:35 浏览:883
新疆特岗化学 发布:2025-09-11 04:05:34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