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方言
⑴ 中国八大方言语系有哪些
中国汉语的八大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闽东方言和粤方言。其中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合称为闽方言了。
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 、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西部、北部一带。
2、吴方言。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主要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份(镇江不在内)及长江以北靖江(除西南角新桥、东兴等乡)、通州(县城金沙镇及周围乡村)、海门(北部包场等12乡)、启东,浙江省大部份,上海市。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
5、客家方言。是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省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
6、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上个世纪方言分类曾称为闽北方言,与闽南方言对应。闽东方言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份,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东方言。是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岛的一部份,以及台湾省的大部份。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
8、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和广西省东南部。南洋及其他一些 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
(1)有哪些方言扩展阅读: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多数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国外学者认为,各方言区的人互相不能通话,因此它们是很独立的语言,尤其是闽语中的各方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一般认为,汉语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官话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其中,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其他六大方言可以合称“南方方言”。总体来说,官话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使用不同官话方言的人能够互相通话;南方方言和官话方言以及南方方言内部分歧较大,使用南方方言和使用官方方言的人以及使用不同南方方言的人往往无法通话。
⑵ 我国的地方方言都有哪些哪些方言“最好听”
我国方言主要分为官话区和南方方言区,北方官话有东北话,江淮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西北官话,还有西南地区讲的西南官话,南方则有吴语,粤语,闽南语,客家话,以及赣语和湖南话,我认为江浙沪一带的吴语,还有广东,港澳地区的粤语都是很好听的,虽然对于北方人来说不太好懂,但是吴侬软语,比方说苏州话,上海话都给人感觉朗朗上口,特别是女孩子讲苏州话,是非常的软糯的,而粤语,则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港澳的存在,所以说粤语的老歌,电影都是很受大家欢迎的,特别是粤语歌,粤语歌词听起来要比国语更押韵。
还有粤语,也是除了我家乡方言以外最喜欢的一种方言,粤语听感押韵动听,比方说一些粤语老歌,填词了以后听上去会感觉比普通话更朗朗上口,因为粤语声调比普通话多,加上粤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的词汇俚语,如今粤语歌依然还是非常都受欢迎,哪怕是北方人,也有不少喜欢听粤语老歌的,这或许就是一种情怀所在吧。
⑶ 全国有哪些方言
北方方言(东北,京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陕西,西北,川渝,云贵),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
⑷ 中国的方言有哪些
中国方言即为中国不同地区的语言,传统上以南北区分,即所谓「南腔北调」,如果再细分又有所谓「七大方言」,不过又有人认为是「八大方言」。南方方言比较多而杂,即吴、湘、赣、客、粤、闽,闽又有分闽南同闽北,而北方方言就较统一,就只有一种,所以就叫北方方言或者北方话,闽南闽北分开就「八大方言],,又有人认为晋语、徽语、平话都应该属于一种独立的大方言,所以认为是「十大方言」比较正确。
⑸ 中国的四大方言是哪些
七大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其中,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其他六大方言可以合称“南方方言”。
总体来说,官话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使用不同官话方言的人能够互相通话;南方方言和官话方言以及南方方言内部分歧较大,使用南方方言和使用官方方言的人以及使用不同南方方言的人往往无法通话。
一个大方言区内部仍存在语言差异,因此七大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内部还可以再分为若干土语。例如,闽方言分为以下七区:闽东区、闽南区、闽北区、闽中区、莆仙区、邵将区和琼文区。闽南区又可再分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
(5)有哪些方言扩展阅读:
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语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语言,有人划分为五大语言,也有人分为六大语言、八大语言,甚至九大语言。
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无论采取哪种划分方式,这些"大语言"内部的使用者有时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语言区,人们的语言意识也有一定的差别。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方言
参考资料:中国网—中国方言
⑹ 中国共有几种方言,你的家乡话属于哪一种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因此诞生了多种语言体系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目前根据统计,我国的方言种类一共在129种左右,从大体上划分为十个大类,分别是吴语体系和徽语体系、赣语体系、湘语体系、闽语体系,还有粤语体系、平话体系和客家话以及晋语体系。不过,闽语的这些特性也是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闽语体系从较大程度上保留了汉语古语的发音,例如其中的发音不乏体现了古汉语中无轻唇音以及古无舌上音等许多特点。
⑺ 中国十大方言有哪些
第一:温州话
温州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1]
所以温州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一位,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第二:粤语(广东话)
广东话广东话可以说是流传广泛, 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但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普通话再用广东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不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粤语(广东话)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第三:闽南话
闽南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话
闽南话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第三:苏州话
苏州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 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第四:上海话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第五:陕西话
陕西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陕西话
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长沙方言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第七:四川话
四川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第八:山东话
山东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普通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菏泽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第九:天津话
天津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第十:东北话
东北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⑻ 中国有哪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2.吴方言
分布在上海,江苏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含镇江),南通小部份和浙江大部份。以苏州话为代表。
3.闽方言
现代闽方言主要分布区域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汕地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温州一部分地区,台湾省的大多数汉人居住区。
4.粤方言
即粤语,是唯一一种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占有主流地位的方言,故又称广东话,通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为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可说是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5. 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6. 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使用人口在5148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
7.湘方言,也称湘语,习惯称湖南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通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北部几县。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约4600万。
⑼ 中国八大方言有哪些
现代汉语除普通话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是汉语共同语的一个地域分支,并不是同普通话并立的独立语言。
汉语的方言可分成8区:
1?以北京话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区: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地,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海地带,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西北一带。使用人口约64000万,占汉族总人口70%以上。它是汉语共同语的基础。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域这么广,语言这样一致,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2?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吴方言区:使用人口约7700万,分布地方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浙江大部分。
3?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区:使用人口约4600万,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4?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区:使用人口约2200万,分布在江西、湖北东南一带。
5?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区:使用人口约3700万,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说客家话的。
6?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区:使用人口约1100万,分布于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的一小部分,南洋华侨也有说闽北方言的。
7?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区:使用人口约2800万,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以及海南省的一部分、台湾省的大部分。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方言的。
8?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区:使用人口约4700万,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外华侨很多是说粤方言的。
汉语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也表现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一样东西,不同地方,名称不一样,如“玉米”、“棒子”、“苞谷”、“苞米”、“苞黍”、“珍珠米”等。北方话说“要看戏吗?”江浙话说“阿要看戏?”
方言将同普通话长期并存,但为了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更加紧密的交流,必须大力推广普通话。
⑽ 中国的九大方言是哪些
从大处说,现代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流通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北方方言还可以再分为4大次方言:
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
第二是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省的江南地区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第三是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客家话以梅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第七是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语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调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在下面这个表里列出北方话区9个城市方言的调值,它们都有“阴阳上去”四声、也都没有“入声”,你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调值分别说“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观察仔细”等词语,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来,北方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很强,所以北方的黑龙江人同大西南的云贵人交谈,可以互相听懂对方的大概意思,保证最基本的交际需要。北方农村自古流行一句谚语:“从南京到北京,人生话不生。”就是说北京话是华北东北次方言,南京话属于江淮次方言,都属于一个大方言区,互相可以听得懂。
这七大方言乃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粗略划分,实际上的方言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不但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福建人说话,就连广东省内部的广州人、梅州人和汕头人之间,福建省内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厦门人也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方言最复杂的福建省大田县就有5种互相难以通话的小方言。类似情况在南方方言区的各个省份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前几年,我在长沙一所高校听到一个小故事。一个从娄底来的新生在联欢会上朗诵自己的诗作:mǎguà,mǎguà,fóng mǎguà。听的人都莫名其妙,难道是“马褂、马褂、红马褂”吗?而magua 这个音在湖南有的地方是“青蛙”的意思,但“青蛙、青蛙、红青蛙”也令人费解。后来见到那位同学的诗稿才明白,原来他写些的是“玫瑰、玫瑰、红玫瑰”!有一年我去梅州,一位法院院长对我说:“我们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只有说好普通话,才能骗民。”我听了实在是奇怪,法院院长,说普通话骗民?经追问,才知道是“便民”!客家话把不送气的“便”说成送气的“骗”。
“方言岛”也是令人诧异的语言现象。所谓方言岛就是在一个较大的方言区内有个较小的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言的地面,这个地面可以是县,也可以是镇、乡、村。例如广东省中山市是粤方言区,但中山市区附近有个小镇,镇里的人都说与周围粤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话。方言岛是古代或者近代驻军和移民现象造成的。在广东、福建、 我这最全,上面个人是错的